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語文秋天的懷念課件

語文秋天的懷念課件1

一、說教材:

語文秋天的懷念課件

《秋天的懷念》一課選自S版語文實驗教科書十一冊第12課。它是史鐵生寫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作者藉助對幾件平常小事的細緻描寫,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深情。

二、說學情:

這篇散文比較短小,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能透過有效閱讀達到“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啓示”的要求。所以理解文章的主題並不難,相信透過對本文的學習能夠引導學生感受母愛的偉大無私,體悟對生命的珍愛之情。

三、說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依據教材特點、學情以及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目標所作的三維要求,我確定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體會作者怎樣透過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這些細節描寫來感悟母愛的無私、偉大

引導學生研讀文字,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

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從中感悟蘊含在字裏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關注,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

四、說教法學法:

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和六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的閱讀訓練重點,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對話爲主線的教學思想。透過“抓細節之美,品言語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你們體會到母愛了嗎?誰能用一個具體的小事例來說一說?(請2-3名學生彙報)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的作品“秋天的懷念”,一起去體會母愛的真摯、無私和偉大。(板書課題-----秋天的懷念)

學生齊讀題目,問:同學們,讀了題目後,你有什麼想知道的嗎?

(學生問,老師抓住重點問題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勾畫出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自學,並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記敘了身患重病的母親精心照顧下肢癱瘓的兒子,直至生命最後一息的故事。)

2、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

3、指名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認真看,找一找課文中幾次提到看花?結果看到花了嗎?(三次:第一次,母親要帶我去,我不答應;第二次,母親要帶我去,我答應了,但未去成;第三次,我和妹妹一起去。)

(三)自由研讀,感知真情

1、朗讀第一部分。(母親的一句話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說說是哪句話?-----“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2、這是母親對兒子說的話,兒子是怎麼不好好活了,母親纔會說出這樣的話?請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

3、實話實說:你們多大?作者21歲因病致殘,本來可以活蹦亂跳四處周遊,可他卻失去了雙腿,他是怎樣的暴怒無常、而母親又是如何做的?請找出來加以體會。此時你是怎樣看待他的?

4、指導學生用灰心沮喪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過渡:母愛是什麼?母愛是理解、是寬容、是牽掛,第一次要帶兒子去看花遭到兒子的拒絕,是不是從此就不想帶他去呢?)學生:不是。那我們來學習第二部分,看看第二次要帶兒子去看花,兒子有什麼樣的反應?母親又有什麼樣的反應?找出來男女生分角色朗讀,並再次體會母愛的偉大無私。

母親沒能帶“我”去看菊花就離“我”而去了,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我那個有病的兒子,還有那個未成年的女兒……”)從這句話中你又體會到了什麼?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四)入情入境,課堂昇華

1、兒女是母親永遠的牽掛,母親走了,她有病的兒子能否堅強地面對生活呢?自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2、原來的母愛兒子理解不了,一個秋天過去了,又一個秋天過去了,直到後來兒子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懂得的是什麼?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作業佈置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們肯定有許多的話要對自己的媽媽說,課後把你們想對媽媽說的話,用書信的格式寫出來。

語文秋天的懷念課件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文章細節,揣摩人物內心世界。

3.品讀文章質樸深沉的語言。

4.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過程與方法:

從情境創設和情感鋪墊匯入,解讀“我”和母親。引導學生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悟親情和生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會作者和母親的經歷和感受,真正感受到母愛的偉大,並用正確的態度面對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品味揣摩語句,深入理解課文。

2.走進“我”和母親的內心世界;感受母親形象。

教學難點:

切實體會母愛的博大無私,指導學生學習如何面對磨難。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情境引導法、朗讀法、賞讀評議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透過情境創設和情感鋪墊匯入,反覆品讀課文,逐步深入理解課文。

2.學生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透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定好問題,激發學生閱讀體驗。豐富學生情感,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匯入:

教師出示PPT並朗讀:

我一直有一個悽苦的夢……在夢中,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聽,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地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

這段文字節選自史鐵生的散文《有關廟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一個人強烈的想念之情,這個人便是他的母親。學習了史鐵生回憶母親的散文《秋天的懷念》,我們會對這種情感有更深的體會。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走進作者

播放視頻課件《秋天的懷念》作者介紹。

1.史鐵生雖遭遇了不幸,但他最終走出了人生的困境。看完視頻,說說史鐵生取得了哪些成就。

2.課件展示:

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心……(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傑出成就獎授獎詞)

3.匯入下一環節:史鐵生不僅給後人留下寶貴的文學作品,而且用自強不息的精神光輝照亮了很多人的心。那麼,是誰照亮了史鐵生的心?

板書:史鐵生──被母愛照亮的人

下面,一起來欣賞《秋天的懷念》吧!

【設計意圖】1.營造情境,引導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突出史鐵生的成就以及母親的重要性。2.引導學生帶着感情走進課文。

(三)感知課文

1.播放情境課文宣泄的痛苦並引導思考:

(1)當初,史鐵生如何面對“雙腿癱瘓”遭遇?(抓住文章的重點詞語分析理解)

(2)母親又如何面對“暴怒無常”的“我”?

(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體會母親內心的痛苦)

2.播放情境課文秋日的遺憾並引導思考:

(1)母親爲什麼要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喚起“我”對生活的勇氣,鼓勵“我”要好好活)

(2)這段文字對母親作了哪幾方面的描寫?(動作、語言、神態、心理)

3.播放情境課文爛漫的秋菊並引導思考:

(1)在前文中找出和最後一句話照應的句子。

(2)把題目“秋天的懷念”改爲“懷念母親”好不好?

不好。一是作者以季節的變化來組織材料的,“秋天的懷念”體現了這一點。二是文章末尾描寫了秋天的菊花,起了襯托心情和揭示主旨的作用。改爲“懷念母親”則體現不出作者精巧的構思。

4.自讀課文,讀出人物的情感。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聽讀、朗讀、思考、討論中感知課文,重點感知“我”和母親的形象。

(四)解讀人物

第一,解讀作者的心路歷程。

同學們!下面讓我們細細品讀文章的語句,走進作者的精神世界。

1.播放課文解析從絕望到希望──探究作者的情感脈絡。

2.提出並探討問題:

①“北歸的雁陣”“甜美的歌聲”爲什麼會讓“我”更加痛苦?

②從文章的字裏行間,體會一下作者對母親的感情。

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看着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明確問題一:“北歸的雁陣”帶來春的資訊,其自由自在飛翔的樣子讓人羨慕;“甜美的歌聲”往往激起人們對生活的憧憬,在這些美好的事物的反襯之下,雙腿癱瘓的史鐵生會覺得更加痛苦。

明確問題二:“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寫出母親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卻包容“我”的喜怒無常,側面表現作者的內疚;“再也”寫出了深深的遺憾。

此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找出相關的句子細細體會。

第二,解讀母親的形象。

1.組織討論:母親的感人形象是透過動作、語言、神情、心理等方面的描寫體現出來的,畫出你感受最深刻的句子,小組交流,說說其動人之處。

2.出示《我與地壇》裏的一段文字:

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爲母親着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爲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最終能找到。──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對照上面一段話,結合文章相關語句思考:爲什麼“這樣的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引導學生從三方面理解:一是母親深受病痛折磨;二是“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三是擔心兒子不能“好好兒活”……

【設計意圖】對文章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透過品讀重點字詞及具體的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五)寫法探究

探究“借景抒情”的手法。

探討問題:文章最後一段爲什麼要詳細描寫多種顏色的菊花在秋風中綻開得爛漫?

一是透過菊花的爛漫襯托作者對生活的熱情,這是以景襯情的寫法;二是以菊花照應上文“母親生前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這件事,借菊花懷念母親,同時照應了題目。

【設計意圖】引導瞭解常見的寫作手法,體會寫作手法的作用。

(六)活動學習

主題:說說給我最關愛的親人。

參考文字素材秋天的懷念活動設計。(主題:感恩母親)

【設計意圖】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實現能力遷移和情感內化。

(七)佈置作業

1.佈置檢測練習。

參考秋天的懷念同步檢測。

2.拓展閱讀。

史鐵生的其他作品《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寫一篇讀書筆記。

【設計意圖】1.基礎知識鞏固。2.讓學生感受母愛並用行動和語言表達感情。

語文秋天的懷念課件3

一、教學目標

主要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生詞,朗讀課文能做到文通字順,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能用表格對比梳理文章內容,體會“我”的感情變化。

能正確分析文章中的動詞,形容詞使用的效果,提高鑑賞文章的能力。

同時目標:

能分角色表演,體味不同的人物心理

能體味出文中傳達出的深深的母愛和對待生命的態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教學內容

1.形聲字的形旁表示意義,聲旁表示讀音,根據字形,學會分析字的讀音和含義,如文中的“憔悴”“癱瘓”。

2.線索是貫穿全文可以使文章渾然一體,結構完整的,明含或暗含在文章的對象。找出文章中的線索可以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應學會如何找線索,分析線索。如本文的線索“看花”。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解題,披情入文。

簡介寫作背景,指導學生朗讀課題,突出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二)快速讀文,初步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達到文通字順。

(三)揣摩字詞,走近人物。

1.學習生字“癱”與“瘓”,由字至詞,將“癱瘓”與史鐵生內心的痛苦聯繫起來。

2.學習生字“憔”與“悴”,由字至詞,將“憔悴”與母親內心的痛苦聯繫起來。

3.“憔悴”的母親面對“癱瘓”的兒子,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請學生在瀏覽課文的基礎上概括。

(四)藉助表格,理清文路。

師生共同完成如下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母親的話    “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我”的情況 暴怒無常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

母親的表現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 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

“我”的表現 “不,我不去!” “什麼時候?”

母親的表現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喜出望外

(五)研讀文字,感受形象。

1.結合表格捕捉人物形象:看到了怎樣的兒子,怎樣的母親?

2.研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透過“暴怒無常”“砸”“摔”“捶”等體會史鐵生的痛苦與絕望;指導朗讀,體會史鐵生的內心。

3.研讀關於母親的描寫,從“躲”“忍”“擋”等細節描寫體會母愛的無私與深沉;指導朗讀,進一步感受母親的平凡、堅強、寬容和無私。

(六)昇華情感,感悟人生。

1.母親爲什麼如此急切地想帶兒子去看菊花?引發學生對“好好兒活”的思考。

2.“好好兒活”是怎樣的活?結合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深刻領悟。

3. 引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組委會”爲史鐵生撰寫的頒獎詞,深化對“好好兒活”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朗讀全文,內化情感。

1.結合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四個省略號所表達的意思,並試着說一說省略的內容。

2.如果你是課文中的“我”,你會有什麼感受?請你帶着這種感受朗讀課文。

(二)隨文練筆,加深感悟。

結合課後問題:你想對文中的母親、“我”和妹妹說點什麼?引導學生同人物對話,並寫下來。

(三)背誦語段,豐富積累。

1.按照課後要求背誦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

2.學生可在此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四)拓展延伸,推薦閱讀。

1.引進史鐵生懷念母親的有關文摘。

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摘自史鐵生《我與地壇》

我有一個悽苦的夢……在夢裏,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地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說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

──摘自史鐵生《有關廟的回憶》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

──摘自史鐵生《合歡樹》

2.推薦閱讀史鐵生相關作品。

(1)閱讀《我與地壇》《合歡樹》《有關廟的回憶》,進一步體會史鐵生對母親的懷念。

(2)閱讀《病隙碎筆》《命若琴絃》《我的遙遠的清平灣》,進一步體會史鐵生對人生的思考。

語文秋天的懷念課件4

學習目標

1、識記本課生字詞;

2、體會母親對兒子深沉的愛;

3、掌握動作、語言、神情、心理等描寫方法和對比的寫作手法;

4、理解題目和篇末描寫菊花的含義。

一、自主學習

(一)瞭解作者,走進感人的文字

1、走近作者。

史鐵生,男,漢族,1951年生於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隊,1972年雙腿癱瘓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廠做工,七年後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

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禮拜日》、《命若琴絃》、《往事》等;散文隨筆集《自言自語》、《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以及《史鐵生作品集》。曾先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魯迅文學獎,以及多種全國文學刊物獎。一些作品被譯成英、法、日等文字,單篇或結集在海外出版。

2002年,史鐵生榮獲華語文學傳播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同年,《病隙碎筆》(之六)獲首屆“老舍散文獎”一等獎。2010年12月31日病逝。

2、瞭解作者。

① “幸福是要自己去尋找的……哪怕是你現在正在經歷着一場大的浩劫,你也應該幸福,因爲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從浩劫中學到很多別人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當你擁有了別人所不曾擁有的東西那你就是唯一。 ”

②“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不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時時展現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盡心。”

③“人生如夢。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生生死死,構成社會和世界。從人生無常這一點來說,人生有如夢幻。因此,一個人只有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纔不枉到這世界上走一回。”

從作者的三段語錄中,你覺得他應該是怎樣的一個人?

3、閱讀文字(一定按照要求做喲!)。

(1)朗讀課文。給課文標上段序,圈畫出生字新詞,標註出疑難問題;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感悟人物形象;

(3)選段朗讀。選擇你認爲精彩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4、自學診測(不要看課本!)

⑴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填漢字,並把下面詞語抄寫在田字格內。

癱瘓(      )  qiáocuì(    )  沉寂(    )  訣別(    )  喜出wàng外(    )

lànmàn(    )  淡雅(     )  暴nù(    )  chuí打(    )  絮絮叨叨(     )

⑵課文寫了四個場景,你能標出它們所在自然段,並概括每個場景所寫的事件嗎?

場景1:(第   自然段)主要事件:

場景2:(第   自然段)主要事件:

場景3:(第   自然段)主要事件:

場景4:(第   自然段)主要事件:

(二)再讀課文,體會複雜的情感

1、再讀課文第1自然段。

⑴用一個詞語概括我脾氣的特點,我爲什麼會變成這樣?

⑵從母親的言行中,體會母愛。

①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

②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

③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2、默讀課文2-6自然段,思考:

⑴母親和兒子對話時,爲什麼對“跑”和“踩”一類的字眼敏感?

⑵從母親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你體會到什麼?

⑶把“我”看到的,描寫北海菊花的句子抄下來。

⑷北海的菊花有什麼精神?“我”從中悟出了什麼道理?

3、如果將文章的題目直接改稱“懷念母親”好不好,爲什麼?

二、合作探究

(一)品味語言,讀懂母愛的深沉

下面是文中描寫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情、心理的句子,試分析句中加點字在文中的作用。

1、母親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

2、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3、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4、她忽然不說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

(二)研讀思考,讀懂兒子的懺悔

母親對兒子的愛是深沉偉大的,那麼兒子呢?兒子愛母親嗎?

(三)感受堅韌,讀懂人生的磨難

認識的史鐵生,一個堅強的“好好兒活”的史鐵生。朗讀最後一段,思考爲什麼這裏要強調菊花的色彩?文中還有表示顏色的詞語嗎?爲什麼這樣描寫?

(四)品讀課文,感悟文章的主旨

1、文中幾次寫到“看花”?你能看出文章是以什麼爲線索的嗎?

2、母親提議在春天去北海看花,是何用意?秋天到了,又提議去北海公園看菊花,又是爲什麼?

3、課文幾次寫到了秋天?課題《秋天的懷念》,懷念什麼?

三,即時訓練

(一)閱讀課文,完成下面的練習

①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

……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1、這篇文章反覆寫“看花”這一內容的原因是:

2、文中加點的“悄悄地”所要強調說明的是:

3、文中有幾處插敘的內容,請找出一處,用橫線標出來,然後說說它在文中的具體作用。

4、結合內容說說文中加點的動詞“撲”和“擋”爲什麼用得好。

5、將第三段中加橫線的“央求”換成”期待”好嗎?爲什麼?

6、文章結尾說“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你認爲文中的“我”懂了嗎?請結合結尾段中的描寫內容具體說明。

7、如果將這篇文章標題中的“秋天的”去掉好嗎?爲什麼?

(二)拓展訓練

給身在天國的史鐵生或他的母親寫一封短信,或寫一段墓誌銘。

(三)推薦閱讀

閱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寫一篇讀書報告

四、評點總結

語文秋天的懷念課件5

教學目標:

1、 學會如何正確對待人生路上的困難和不幸,學會堅強,珍惜生命。

2、品讀細節描寫的詞句,帶着不同的感受朗讀品味描寫菊花的句子,層層深入,感悟母愛的無私、博大、寬容、深厚,感受力量,感悟生命。

3、能深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賞樂揭題。

1.播放歌曲《叫一聲媽媽》。

師:有一個人,她永遠佔據在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她願意用自己的一生來愛你;有一種愛,她讓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個人,叫母親,這種愛,叫母愛。

2.點擊課題。

是啊!母愛不僅僅是愛和給予,還應擔起一份責任――就是教給兒子如何面對有缺憾的生命。 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母親教給兒子如何面對有缺憾生命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題目叫……師板書《秋天的懷念》,生讀課題。

二、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師:秋天的懷念,多麼詩意的題目,請大家讀讀課文,找出洋溢着母愛的句子。

1、學生自讀。

2、全班重點交流:要求學生抓住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說,體會母親的心情。(結合交流,師引導。附:①母親撲過來------ 這位母親,你幹嗎忍住呢?你應該把你的悲傷、痛苦都哭出來呀!你爲什麼不哭呢? 指導朗讀:你真懂得母親的心思!讓我們用朗讀來表達母親當時的心情吧!②後來妹妹告訴我,她的肝常常----- 指導朗讀:是啊,整宿整宿,多麼漫長的煎熬啊!讓我們也去體會體會!齊讀------  ③我那個生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說話訓練:母親的這句話裏有個省略號,表示--讀到這兒,你能把母親沒說完的話說出來嗎?)

3、引導小結。

師:是呀,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句樸實的話語,一件件平凡的小事都涌動着母親的愛,聯繫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話說說母愛是怎樣的。

師小結:母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是很難用語言來形容的。作者正是抓住一個個細節來描寫偉大無私的母愛的。

三、重點擇讀,深情感悟。

1、師:剛纔,我們一起感知了母親對兒子的舔犢深情,現在咱們請同學讀出最感動我們的語句來,讓我們再次感受感受偉大而無私的母愛(配樂《江河水》)。

2、師:母親的一個個小小的動作,細微的眼神,隻言片語,都使作者記憶猶新,這體現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你能從文中找出直接表達秋天的懷念的段落來嗎?

3、 交流:大家同意嗎? 課件出示: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①圖欣賞--美嗎?就帶着這種感覺再來讀讀這句話。

②自由讀練讀。③指名讀。

④你爲什麼把淡雅讀得那麼輕、那麼柔呢?

⑤師:這麼一個偉大的母親已經離我而去,又是一年秋來到,又是菊花爛漫時,睹物思人,思緒萬千,在花叢中,“我”彷彿又看到母親憔悴的臉、“我”彷彿又聽到母親那和藹的話語……帶着這種感情,我們一起來讀讀最後一自然段。

四、 從母愛中感受生命的力量。

1、 師:就是這北海的菊花,曾經使重病纏身的母親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帶我去看。現在, 你明白母親爲什麼要帶“我”去看菊花的原因了嗎?你明白了母親未說完的話嗎?

2、又一年的清明節到了,“我”來到母親的墓前,請把想說的說給母親聽聽吧!

3、師:是啊,作者也懂得:母親讓他去看菊花,是想他學會菊花的堅強,想他好好地珍惜自己的生命,勇敢面對現實,頑強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