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秋天的懷念》的說課稿

說課稿1.86W

篇一:《秋天的懷念》的說課稿

《秋天的懷念》的說課稿

各位領導,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說課的內容是長春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第八版塊中的《秋天的懷念》。

關注教材:

1、內容與主題

2、文字特點

3、編排意圖

4、板塊特點

內容與主題:

《秋天的懷念》是著名作家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懷念,講述了母親在病重期間細緻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並鼓勵兒子要好好地活下去,表現了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以及史鐵生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恨。

文字特點:

情感真摯

借用平常的小事來表達人物情感

利用對比的寫法寫出了母子之間深厚的愛

借景物描寫表達人物內心情感

對比中體現母愛的無私與偉大:

四件小事

“我”的表現

母親的做法

“我”發脾氣時,母親對“我”的安慰。

暴怒:1、突然砸碎2、猛地摔向3、狠命捶打,喊着

安慰:1、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聽2、悄悄地進來,眼睛紅紅的3、說要推我看花4、她的花都死了5撲過來,抓住手,“咱娘倆,好好兒活”

母親重病纏身,卻不告訴“我”

一直都不知道,後來妹妹告訴了“我”

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

大口大口地吐着鮮血。

母親央求“我”去看花

我回答:“什麼時候?”

央求、喜出望外、高興、絮絮叨叨、敏感

母親臨終囑託

揹着“我”去看她

艱難地呼吸着。最後一句話:“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借景色表達自己對人生態度的轉變:

1、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刷刷啦啦”地飄落。

2、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篇二:《秋天的懷念》的說課稿

編排意圖:

作者史鐵生對於母親的情感是利用四件小事娓娓道來的,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對於指導學生體會人物情感是一篇極好的範文。這也是教材編寫者把《秋天的懷念》安排在本版塊第一篇的目的。學生在中年級時已經學習過了像《看不見的愛》這樣描寫母愛的文章,但都限於瞭解母親的教育有方,寬容理解孩子等,《秋天的懷念》卻是沉甸甸超越生命的母愛,是對中年級瞭解人物特點,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再一次的昇華,提升了學生對於人物情感的認知能力。的確是一篇值得關注的文章。更能爲今後的情感體驗打下良好的基礎。

板塊特點:

本版塊《摯愛親情》是對中年級《人間真愛》版塊的延續。編錄了《秋天的懷念》《風》和一處“表達”,目的在於透過閱讀反映母子和父子之間深情的美文,使學生受到人間真情的感染和薰陶,美好的心靈受到滋潤。

學情分析:

1、學生的基礎與能力

2、遇到的問題與困難

學生的基礎與能力:

從學生現有的閱讀基礎來看,孩子們具備讀中感悟人物情感如學習《有的人》和抓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描寫來分析人物特點如學習《騎在白鵝的背上》的能力,這爲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提供了方法和依據:只有帶領學生設身處地地去讀,去想;只有抓住重點詞句、段落多讀,多想,才能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遇到的問題與困難:

1、文字對學生的影響。

2、作者的經歷與與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很難與作者達成共鳴。

文字對學生的影響:

學生在閱讀和積累中,經常接觸到文章的是對一件事情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細緻深入的描寫和刻畫,而《秋天的懷念》一文卻是作者採取回憶的方式抓住平常生活中的四件小事對母愛進行歌頌和讚美。這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第一次學習回憶性的文章,敘述順序的不同,事件的多樣必將給學生的理解帶來困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識與能力:

1、透過反覆朗讀課文,深刻領悟母愛無私、博大、寬容的特點。

2、透過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有感情地朗讀,從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和“悄悄地”細節描寫來體悟母愛無私博大深沉的特點,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

過程與方法:

透過反覆有感情地朗讀,從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和“悄悄地”細節描寫來體悟母愛無私博大深沉的特點,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

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抓住對比的寫法,明確作者利用平凡的小事來表現母愛的偉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深刻領悟母愛無私、博大、寬容的特點,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思考我們自己該怎樣好好兒活。

教學重點:

《秋天的懷念》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作者藉助對平常幾件小事的細緻刻畫,來表達母子之間的似海情深。含義深刻,適合朗讀。在讀中品味,讀中感悟,有利於實現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品味母愛的偉大,體味利用小事對母親和“我”分別描寫來表達母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的追悔。

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是結合文中的景色描寫,體會人物的心情,以及總體把握全文,體會問題的含義。

因爲作者的經歷與學生生活經歷較遠,全文又沒有一個“愛”字的體現,這份情感完全滲透到了字裏行間之中,尤其是借景物描寫來表達自己的心境。學生無論從個人經歷還是個人閱讀能力上無法從內心真正感受到強忍着病痛默默地、堅定地、樂觀地支撐着兒子殘疾的身體和幾經絕望的生活這種偉大的母愛。所以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文字之中,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和景色描寫想像人物的心境,引導學生採取合作探究等互動方式抓住文字中的對比之處理解偉大的母愛變得尤爲重要。這也是我在教學設計中運用的教學方法。

教學流程:

前期準備:

學唱一首讚美母親的歌曲;背誦《遊子吟》或者回憶自己讀過描寫母親的文章;瞭解作家史鐵生的資料,尤其是《合歡樹》。

蒐集並積累相關的資料,增加對母愛感性的認識,爲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設計思路:

利用《合歡樹》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母親會是一個怎樣的人?)——讀文尋找答案——反覆讀文體會(落實讀中品味重點語句)——揭示對比的學法——進行嘗試學習——互動活動加深理解——獲得結論情感昇華——聯繫實際鞏固與運用

一、利用《合歡樹》創設情境

課件出示:“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的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 《合歡樹》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深深的懷念 心裏太苦

二、提出問題:

結合板書“深深的懷念” “心裏太苦”提出問題(母親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她的苦又表現在哪裏?)

三、讀文尋找答案——反覆讀文體會

落實讀和抓重點語句

1 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

2 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

3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4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來。

5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範讀文章,要求畫出令你深受感動的地方。結合具體的語句說說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母親?

落實朗讀,側重理解三個“悄悄地”和人物的對話。

這篇文章就注意對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細節的刻畫,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我們運用了在閱讀學習經常採用的讀中感悟和抓重點語句裏體會。

四、揭示對比的學法:

首先,我們來回憶一下我們在學過的文章中所接觸到的對比寫法的運用,說說在不同的文章中有哪些好處?

出示《桂林山水》和《有的人》的段落。從而得出答案:能夠突出景色的美和人物的品質。《桂林山水》: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見過灕江這樣的水。《有的人》: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 偉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五、進行嘗試學習:

快速默讀文章,讓學生動筆畫出能夠透過對比的寫法表現母親對兒子無盡的愛,以及史鐵生悔恨的地方。彙報。反覆誦讀體會。

六、互動活動加深理解:

出示圖片,提問:

落葉景象——史鐵生看到這蕭蕭落葉,會想些什麼?

菊花競豔——如果母親此時此刻就在他的身邊,“我”會說些什麼?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對人生不同的理解和認識?

讓我們在讀一讀母親對作者說的話。 談談你的理解。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七、獲得結論情感昇華:

此時,你想對文中的作者和母親說些什麼呢?

再次輕聲讀讀課題,談談你的體會。

八、聯繫實際鞏固與運用:

課外延伸的過程

1、閱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感受史鐵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回去後,請運用對比的寫法來寫一寫你的媽媽。

教學評價:

我的這次《秋天的懷念》的教學設計充分考慮了學生的需要,講究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前進動力,促進學生長足發展。

首先,在創設情境匯入中巧妙地運用《合歡樹》的片段,引導學生進入文字自主閱讀狀態。

二、細讀探究,品味感悟。課標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我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味,探究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薰陶。在這裏我一方面鼓勵學生自主的選擇教學內容,同時又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主導作用。學生自己朗讀喜歡或感受深刻的句子,有自己的獨特體會,真正體現了學習的自主性。而師生共同研讀討論重點句段,有利於解決重難點,也體現了互動性。

三、注意方法引領.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這一環節,我先引導學生髮現對比學習體驗文章的好處,再從文章中找出對比之處來加深理解。提升了學生的認識,有效而巧妙地解決了教學中的難點。落實了閱讀的方法,爲課後拓展延伸“寫自己的媽媽”做了鋪墊。

四、感情朗讀,深化情感從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角度講,有感情的朗讀既是把體會到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的一種方式,又能加深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體會。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朗讀指導,特別是指導朗讀的層次性。一開始,教師範讀,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再讓學生自主精讀,找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反覆誦讀,再次運用對比研讀的方式加深理解。學生在讀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感悟,再次受到情感的薰陶。

另外,爲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適當拓展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佈置了課外作業:學唱一首讚美母親的歌曲;背誦《遊子吟》或者回憶自己讀過描寫母親的文章;瞭解作家史鐵生的資料,尤其是《合歡樹》。課後運用掌握的寫作方法寫寫自己的媽媽。這樣讓學生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

以上是我說課的整個過程,有不足之處煩請專家評委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