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幼兒園音樂教學課件

節奏概念是模糊、抽象的,幼兒難以理解的。針對這一特點,嘗試從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入手,將音樂融入趣味性的遊戲活動中,幫助幼兒直接感知音樂的節奏,以此來提高這方面的能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教學課件,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幫助到你。

幼兒園音樂教學課件

篇一:幼兒園託班課件《叮叮咚咚》

【設計意圖】

一次飯吃好後請幼兒自己去放碗時的驚奇發現。有兩三個幼兒一起去放碗,這幾位寶寶居然拿着手中的碗勺進行敲打起來敲的孩子越來越多並表現的特別開心,從中也帶動了吃飯很慢的幼兒吃的快多了,目的也是爲了參加他們的.這一發現。爲了讓託班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吃中飯時也快一些,我設計了此活動《叮叮咚咚》。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跟着教師和同伴一起敲敲玩玩。

2、在遊戲中體驗敲打碗勺的樂趣。

【重難點】

重點:樂意與同伴一起玩敲打遊戲。

難點:主動去嘗試敲打碗勺。

【活動過程】

1、情景匯入:用遮擋板擋住所有的材料,以引導幼兒的好奇。(小朋友想知道擋板後面有什麼嗎)

2、在遮擋板中逐一出示孩子們熟悉的勺子、碗並用動物的口吻與小朋友打招呼問好:(小寶貝們,你們好,認識我們嗎?我們可很喜歡你們哦)

3、教師在擋板後面進行敲打,並要求幼兒拍手、頭、腿等形式與教師進行互動。

4、教師把擋板拿掉,再次敲打併引導幼兒跟着教師的節奏進行變換。

5、教師把材料擺放到每一張桌子上,請幼兒進行嘗試(教師應觀察即使引導幼兒進入遊戲,體驗快樂的敲打)

【活動反思

此活動藉助了幼兒非常熟悉的碗與勺,平時他們在家中可能很少的去體驗敲打碗勺。而且現在很多剛入園的寶寶都對吃飯不感興趣,透過次活動讓幼兒對主動去使用碗勺,並樂意的自己去完成吃飯的過程。

篇二:神氣的小鼓手課件

一.設計意圖:

節奏概念是模糊、抽象的,幼兒難以理解的。針對這一特點,我嘗試着從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入手,將音樂融入趣味性的遊戲活動中,幫助幼兒直接感知音樂的節奏,以此來提高這方面的能力。因此,特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特點,找準節奏。

2.學習用生活化的樂器“鼓”和“鼓槌”進行演奏。

3.能看指揮、聽音樂、看圖譜演奏打擊樂器。

重點:聽音樂找準節奏。

難點:用樂器按節奏進行打擊演奏。

 三.活動準備:

1.生活化的“鼓”“鼓槌”每人一份

2.《軍隊進行曲》選段

3.圖譜

 四.活動過程:

(一)和音樂做遊戲

1.聽着音樂神氣的走進活動室。

師:“小朋友,剛剛的音樂好聽嗎?我們用身體來和音樂做遊戲吧!”

2.教師帶領幼兒聽着音樂做動作。

3.難點前置

(1)聽音樂在dom的時候走動,在tak的時候立刻停住。

(2)幼兒熟悉音樂節奏後提升難度,加上轉身。

(二)認識樂器及其演奏方法

師:“剛剛我們用身體和音樂做了遊戲,除了身體還能用樂器來和音樂做遊戲呢!來看看老師爲你們準備的樂器,認識嗎?”

師:“它可以怎麼玩?請你們自己玩一玩”(幼兒自由的敲樂器)

1.認識dom音和tak音

師:“在玩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和曲子裏差不多的兩個聲音?”

(1)幼兒邊說教師邊敲

小結:響一點的音和敲鼓面的聲音差不多,輕一點的音和敲鼓槌的聲音差不多。

師:“我們來給它們取個名字吧!”(dom)(tak)

2.分段學習樂曲《軍隊進行曲》選段。

3.合音樂完整演奏。

(三)分組分段演奏

1.將幼兒分爲2~3組(或男女分組)。

第一組演奏第一段,第二組演奏第二段,最後一起演奏第三段。

2.交換演奏。

(四)結束退場

師:“你們想不想學一學小士兵?帶上小鼓像神氣的小士兵一樣回教室表演給其他小朋友看一看!”

五.特色體現:

教師要善於利用幼兒身邊的物品進行藝術創作活動。筷子、牛奶箱、泡沫箱等物品都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用品,我把這些工具拿來作爲活動的素材,同時進行深層次的挖掘。爲了讓每個幼兒都能看清老師的動作和指揮,我採取了“單圈馬蹄形”的演奏隊形。難度上,爲了讓幼兒學會並掌握打擊方法和節奏,我選擇了圖譜法,分段出示圖譜讓幼兒看圖譜、看指揮逐步學習打擊樂,引導幼兒拿着樂器和着音樂學習敲打出好聽的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