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幼兒園二月二課件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二月二課件,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二月二課件

幼兒園二月二課件 篇1

設計思想

“二月二龍擡頭”各地差不多都有這種說法黃河口一帶把這一天叫做“春龍節”因爲陰曆二月初 正當二十四節氣中驚蟄從這一天起開始雷鳴了傳說打雷天上龍怒吼或甩尾巴龍睡了一冬天 到這一天開始甦醒所以天上有雷鳴這一天正當初春季節適宜於耕作也因爲各種蟲鳥開始活動就有吃 蠍豆避免蠍子蟄風俗龍中華民族象徵我們龍傳人龍子孫結合春龍節組織教育活動目 在於讓幼兒瞭解龍有關知識和民間風俗培養幼兒民族自豪感激勵幼兒爲了中華民族騰飛好好學知 識練本領

活動一 認識龍

目:

1.讓幼兒知道龍來歷瞭解龍實際上不存在我們中華民族創造

2.讓幼兒瞭解有關龍傳說、故事豐富關於龍詞彙

3.讓幼兒知道我們龍傳人龍子孫培養幼兒自豪感

準備:

課前蒐集龍圖案、有關龍傳說、故事歌曲磁帶《龍傳人》

過程:

1.引導幼兒談話:小朋友在什麼地方見過龍?(龍燈、龍船、龍袍、龍旗、商標、北京五彩琉璃“九龍 壁”等等)

2.老師向幼兒展示一些龍圖案讓幼兒觀察:龍什麼樣子?(龍形象: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 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麟似鯉爪似鷹掌似虎可以這樣理解龍身體各部分許多種動物一部 分拼湊成它集各種動物有力、優美特點於一身這說明龍古人虛構現實生活中不存在)

3.老師講解龍來歷及它價值:龍中華民族創造距今五、六千年前龍就誕生了那時龍形 象還不象現在隨着歷史發展人們不斷改造創新着龍形象還賦予了龍非凡神力現在龍形象已 到了出神入化境地古人認爲龍能“興風雨利萬物”古書中還寫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 有龍則靈”可見龍在人們心目中吉祥之物人們特別喜愛它在民間哪裏有快樂場面哪裏就少 不了龍傳說中它消災降福“龍王”雕刻在宮殿建築上它帝王政權象徵在工藝圖案中則 一種瑰麗裝飾

4.老師和幼兒一起講述關於龍傳說、故事

(1)先啓發幼兒講述平時聽過或看過關於龍故事如:葉公好龍、唐玄宗與龍等

(2)老師講述有關傳說、故事並啓發幼兒學說關於龍詞彙:龍船、龍燈、龍椅、龍飛鳳舞、龍鳳呈祥、 龍騰虎躍、藏龍臥虎、龍譚虎穴、龍盤虎踞、葉公好龍等

5.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讓幼兒欣賞歌曲《龍傳人》聽完討論歌曲內容:歌曲中唱了一些什麼詞?使 幼兒知道龍炎黃子孫象徵中國人號稱龍傳人龍風彩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風貌作爲中國人 我們應感到驕傲和自豪

6.要求幼兒課下蒐集龍故事、龍商標、圖案等

活動二 節令與龍擡頭

目:

1.讓幼兒知道一年中有二十四節氣龍擡頭日子農曆二月初二

2.瞭解二十四節氣中驚蟄含義及與龍擡頭關係

3.瞭解“二月二龍擡頭”來歷

準備:

幼兒每人一本日曆“二月初二”繪製成大日曆

過程:

1.瞭解二十四節氣並重點掌握節氣中驚蟄含義問:一年有多少個節氣?你知道哪些節氣?(在日曆 上自由尋找)

小結:一年中有二十四節氣節氣日子以農曆爲準農民都以節氣爲準種莊稼驚蟄二十四節氣 中第三個講冬季裏不吃不動動物到了天氣暖和時漸漸脫離冬眠狀態從昏睡中驚醒過來

2.瞭解龍擡頭日子老師出示大日曆“二月初二”讓幼兒說出:這張日曆農曆幾月幾日?二月初 二屬於哪個節氣?這一天什麼日子(二月初二龍擡頭日子據說冬眠龍到了驚蟄前後被隆隆 雷聲喚醒了開始擡頭)

3.老師講故事讓幼兒瞭解“二月二龍擡頭”傳說講完提問:

(1)傳說中說了一件什麼事?裏邊都有誰?

(2)張娃和瑩花在什麼地方掏水?開始掏到水了嗎?

(3)最後怎樣掏到水?

(4)人們怎樣來紀念二月二這個日子?(故事附後)

活動三 龍年由來

目:

1.讓幼兒瞭解龍年來歷知道每隔12年過一次龍年

2.理解龍深刻內涵激勵幼兒積極向上

準備:

十二屬相頭飾積木錄像帶

過程:

1.簡單講述龍年由來

①十二生肖怎樣安排?(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戊狗、 亥豬)

②龍不真動物?人們爲什麼崇拜它?(因爲傳說中龍一種有靈性神奇動物象徵着吉祥和力 量)

③說一說自己家人誰屬龍?

2.看錄像瞭解龍年隆重歡慶儀式和情景培養幼兒喜愛龍、崇拜龍爲成爲龍子孫而自豪情感

啓發幼兒說說觀後感喜不喜歡龍?爲什麼?

3.十二生肖遊戲:

①利用插塑插十二生肖動物並排出順序

②帶上十二生肖頭飾做動物找家遊戲:牛、兔與羊、狗、豬到家畜家雞到家禽家;鼠、虎、猴到野獸家 、蛇到爬行動物家;龍到小朋友家

活動四 吃蠍豆

目:

1.讓幼兒瞭解吃蠍豆來歷知道這一種風俗習慣

2.瞭解蠍豆炒制方法

準備:

炒制好蠍豆:糖豆、鹹豆、面棋豆等

過程:

1.讓幼兒瞭解二月二吃蠍豆習俗及其它風俗老師把炒好豆子分給幼兒讓幼兒嘗一嘗說一說:這 些豆子什麼味道?誰知道農曆二月初二吃豆子叫什麼名字?(蠍豆春龍節在黃河口一帶老百姓 有吃“蠍豆”習俗據說吃了蠍豆一年不被蠍子蟄正月末開始泡豆子二月初開始爆炒這叫“蠍豆” 或“蠍子爪”)

除了吃蠍豆外還有什麼習俗?(二月二這一天黃河口一帶婦女不做針線活)

2.老師講傳說、故事讓幼兒瞭解吃蠍豆來歷(故事附後)

(1)傳說中玉皇大帝怎樣懲治武則天?

(2)誰救了人間百姓?玉皇大帝又怎樣懲治玉龍?

(3)老百姓想什麼辦法幫助玉龍上天?

3.瞭解蠍豆炒制方法:小朋友蠍豆好吃嗎?知道人們怎樣炒制嗎?(今天蠍豆人們一般都 用黃豆炒制有炒豆放上糖香甜可口;有把豆放在鹽水裏泡過炒別有滋味;還有把面棋和蠍豆、 玉米和蠍豆一起爆炒等)

4.要求幼兒讓家長幫助炒制各種口味蠍豆品嚐自己勞動成果體驗勞動歡樂

活動五 繪畫“春耕”

目:

1.瞭解《勸耕圖》含義知道二月二春耕大好時機

2.透過參觀及繪畫加深對農村春耕繁忙景象感受

準備:

年畫《勸耕圖》彩筆、畫紙

過程:

1.出示《勸耕圖》講解皇帝耕地故事

①首先透過觀賞讓幼兒講述畫面內容:畫中一個戴王帽、穿龍袍、留鬍鬚皇帝手扶梨把耕田;一 名戴合帽、穿龍袍七品縣令牽牛;有一文臣一手提燈籠一手撒種旁有一學士觀看;遠處挑籃送飯皇 後和宮女背景城牆和城門遠山浮雲

②學古詩:“二月二龍擡頭天子種地臣牽牛五穀豐登太平秋古人杳然不見面今日紙上又相逢 ”

讓幼兒理解其涵義:皇帝希望人們趕快投入春耕生產人民也希望有個體察民情賢明皇帝

2.繪畫:春耕

①讓幼兒回憶課前到農田參觀時看到情景討論今昔農村有什麼變化?

小結:現在農村大部分已實現了現代化用機器耕地、播種節省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能力科學技術 迅速發展給農村帶來了翻天覆地變化教育幼兒從小掌握科學知識長大幫助農民科學種田爲祖國經濟 繁榮做貢獻

②幼兒繪畫然後讓幼兒分別講述自己不同構思設計

附1:故事 龍擡頭故事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黃河口一帶有一座龍斧山山上有座龍王廟山下住着一個勤勞勇敢小夥子名 叫張娃父母去世以後和採藥姑娘瑩花結了婚小倆口男耕女織過着幸福美滿生活

後來這一帶地方連遭三年大旱黃河水斷了線深井成了幹窟窿田禾曬得能點頭爲了活命張娃 要去掏黑龍潭

黑龍潭就在離家不遠山口上原來潭裏水一直汨汨直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從冬至那天 一場暴風在潭上旋過之後黑龍潭水就乾涸了

張娃和瑩花過了“臘八”就動手一直掏到臘月二十三小年日還不見水小倆口沒歇氣又一直掏到 正月底可越掏越幹到了二月初一潭底出現了一層像鐵板一樣硬蓋钁頭挖着崩火花再使勁也掏 不下去了就在這個時候天上飛來了一隻白鴿子瑩花剛想捉它時候它已經飛起來了機靈張娃用手 一擋白鴿子跌在地上變成了一個笑嘻嘻白鬍子老頭老頭捋着鬍鬚向們說:“好孩子感動天希望 還在龍斧山龍斧山劈山斧一砍頂你一千五……”說罷化作一縷青煙不見了

張娃和瑩花遵照老頭指點歷經千辛萬苦翻了五條嶺繞了大盤道登上龍斧山纔來到了龍王廟 雖然天色已晚可這兒燈火輝煌張娃和瑩花進了廟門二話沒說先給龍王磕了頭擡起頭來看到殿 前架上那把千斤重大斧頭閃閃發光張娃高興極了走到架前取下山斧扛在肩上說也奇怪大斧輕得 好象扛了一根木棍們連夜趕回了黑龍潭天剛一亮張娃就舉起了劈山斧照準墨龍潭底硬土狠狠地劈 了一下不知神靈相助還人急勁大隨着山斧擊石一股清水咕咚一下冒出了地面接着一團薄霧象 輕紗一樣籠罩了龍潭一條巨大青龍由潭口躍然衝出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只聽霹靂一聲騰空而起隨 着團團祥雲直上雲霄霎時天昏地暗烏雲翻滾雷聲隆隆不一會就下起了大雨大家高興極了都紛紛跑 來感謝張娃和瑩花

後來爲紀念這“龍擡頭”日子大家約定每年二月二太陽不出來不打水因爲怕取水時撞傷了龍頭 此俗延續至今

幼兒園二月二課件 篇2

“二月二,龍擡頭”,各地差不多都有這種說法。黃河口一帶把這一天叫做“春龍節”。因爲陰曆二月初,正當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從這一天起,開始雷鳴了,傳說打雷是天上的龍怒吼或甩尾巴,龍睡了一冬天,到這一天開始甦醒,所以天上有雷鳴。這一天正當初春季節,適宜於耕作,也因爲各種蟲鳥開始活動,就有吃蠍豆避免蠍子蟄的風俗。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我們是龍的傳人,龍的子孫。結合春龍節組織教育活動,目的在於讓幼兒瞭解龍的有關知識和民間風俗,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激勵幼兒爲了中華民族的騰飛,好好學知識,練本領。

活動一認識龍

目的:

1.讓幼兒知道龍的來歷,瞭解龍實際上是不存在的,是我們中華民族創造的。

2.讓幼兒瞭解有關龍的傳說、故事,豐富關於龍的詞彙。

3.讓幼兒知道我們是龍的傳人,龍的子孫,培養幼兒的自豪感。

準備:

課前蒐集龍的圖案、有關龍的傳說、故事,歌曲磁帶《龍的傳人》。

過程:

1.引導幼兒談話:小朋友在什麼地方見過龍?(龍燈、龍船、龍袍、龍旗、商標、北京的五彩琉璃“九龍壁”等等。)

2.老師向幼兒展示一些龍的圖案,讓幼兒觀察:龍是什麼樣子的?(龍的形象: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麟似鯉,爪似鷹,掌似虎。可以這樣理解,龍的身體各部分是許多種動物的一部

分拼湊成的,它集各種動物有力、優美的特點於一身。這說明龍是古人虛構的,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

3.老師講解龍的來歷及它的價值:龍是中華民族創造的,距今五、六千年前,龍就誕生了。那時,龍的形象還不象現在,隨着歷史的發展,人們不斷改造創新着龍的形象,還賦予了龍非凡的神力。現在,龍的形象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古人認爲龍能“興風雨,利萬物”,古書中還寫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可見,龍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吉祥之物,人們特別喜愛它。在民間哪裏有快樂的場面,哪裏就少不了龍。傳說中,它是消災降福的'“龍王”,雕刻在宮殿建築上,它是帝王政權的象徵,在工藝圖案中,則是一種瑰麗的裝飾。

4.老師和幼兒一起講述關於龍的傳說、故事。

(1)先啓發幼兒講述平時聽過或看過的關於龍的故事,如:葉公好龍、唐玄宗與龍等。

(2)老師講述有關傳說、故事,並啓發幼兒學說關於龍的詞彙:龍船、龍燈、龍椅、龍飛鳳舞、龍鳳呈祥、

龍騰虎躍、藏龍臥虎、龍譚虎穴、龍盤虎踞、葉公好龍等。

5.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讓幼兒欣賞歌曲《龍的傳人》,聽完討論歌曲內容:歌曲中唱了一些什麼詞?使

幼兒知道龍是炎黃子孫的象徵,中國人號稱是龍的傳人,龍的風彩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風貌,作爲中國人,我們應感到驕傲和自豪。

6.要求幼兒課下蒐集龍的故事、龍的商標、圖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