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計劃

【推薦】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3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計劃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3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3篇

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1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現有在籍學生56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9人。在實施新課改中,教師熱心進行語文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改實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了綜合實踐能力,對推進新一輪教學改革積累了成功的經驗。新學期,我們將在校長的帶領下學習杜郎口的教學方式方法,使課改進入一個嶄新的環節。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是按照《課程標準》編排的新教材,體現了新理念和新目標,致力於構建新的教材系統,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全書按主題合成單元,每個單元按照主題進行綜合訓練,努力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綜合學科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不斷的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教學的總要求:

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理念,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造性學習,創造必要的條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進一步提高,爲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四、教改措施:

1、以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爲契機,加大課堂

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杜郎口的先進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地學習興趣,喚起問題意識,實施教學民主化,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教師要做到從整體上把握教科書,弄清編輯者的意圖及內在聯繫,從本校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實施集體備課,集思廣益,總攬全局,面向全體。做好試卷分析,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注重補差補缺,爭取教學大面積豐收。

3、認真抓好聽說寫

讀寫訓練,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結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賞,誦讀欣賞、引導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尤其要注重培養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

4、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後勁,爲學生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確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

5、搞好第二課堂活動,進行網上學習的探索,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的效率,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面,多讀文學名著,多讀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學修養,陶冶高尚情操,使學生獲得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6、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繫和相互滲透,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努力提高語文素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終身受用,爲中考和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礎。

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2

在這一年語文教學活動中,努力營造輕鬆民主的學習氛圍,學生能積極參與、理解,大膽發表見解,大膽質疑,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基本學會同學間的討論,養成讀課外名著的習慣,採用寫日記作文相結合的方法,學生把生活作爲寫作的源,絕大多數作文內容真實,感情真切,養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了寫作能力。一年課程實驗改革,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變化和成績,但也發現了諸多缺漏,需在本學年中,探索新方法,採取新措施,逐步快捷提高教學效果,真正讓學生打好語文基礎,提高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

存在問題如下:

1.注重了對學生思維的激發,問題探討、口頭交流。忽視了基礎知識掌握、詞彙的積累和書面表達。

2.對課文閱讀理解不透,有囫圇吞棗現象。以課文爲載體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多角度分析總結概括上欠缺較多。

3.部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濃,主動性不強,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其主動性、積極性是關鍵。

4.讀課外書對豐富學生知識有幫助,但效果不明確。

針對以上情況,具體採取如下措施。

1.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積累豐富的詞彙,並結合具體實際運用,採用競賽、多媒體等,形象、直觀、大容量,紮紮實實把該積累的詞彙作爲學生語文的積澱,實現每學期積累詞彙的目標。

2.挖掘豐富的課程資源,利用多媒體教學,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經驗,生活世界和社會、科學世界緊密聯繫。使語文富有時代生活氣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3.不斷吸納先進的語文教學理論和方法,深入挖掘文字,藉助資料分析教材,駕馭教材,對文章把握有自己獨到見解,給學生理智的挑戰,認知上的充實,內心的震撼和無言的感動,帶給學生充實的精神生活,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提升求異思維和感悟能力。

4.作文采用全批、抽批、面批,學生互批等方法,快捷、及時反饋給學生,及時指導、評價、交流,激發寫作動力,同時用最貼近學生生活和學生最容易接受,最容易受感染的學生作品啓發,激勵學生寫作,把作文教學落到實處。

5.大多數學生已有自學課文的能力和習慣,加強指導自學的方法,提高自學的效果,督促學生及時自學並能提出問題,質疑、探討。

6.做好考試總結,分析每一個學生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及時鼓勵、表揚,及時對一部分較差學生指導,幫助,使其儘快趕上來。

總之,要對每一位學生做深入瞭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做學生學習的夥伴,真正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幫助者。

八年級語文上冊,體現了以人爲本的教育觀點,充分顯示了語文的特性,是一種文化的載體。爲完成好這學期的教學任務 ,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素質,特制訂如下計劃。

一、培養目標:

在聯繫生活的基礎上,能有序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增強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語感和思維,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並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其創新精神的培養,提高文化的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社會主義道德,使之健康的發展並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能力培養:

透過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養成習慣積累一定的詞彙,能把內心的情感、思想,透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學會對生活的觀察和分析、表達。

三、教材分析:

八年級上冊有六個單元,共30課,其中第一單元是戰爭題材的`作品,使學生了解歷史,看到正義戰爭的威力和非正義戰爭的罪惡。第二單元以“愛”爲主題,訴說對普通人,尢其是對弱者的關愛。第三、四單元是說明文,要求掌握說明的方法和順序等。第五、六單元主要是文言文,要求借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並積累一些文言詞彙。

總之,說明文是本冊的重點,應該教會學生寫簡單的說明文。

四、教材重點:

聯繫生活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並積累一定的語文能力和寫作能力。

五、教材難點:

認識學習語文與生活的聯繫,良好的學習和寫作習慣。

六、教學進度

教學內容

課時

周次

第一單元

8

一、二、三週

第二單元

8

四、五、六週

第三單元

9

七、八、九周

第四單元

9

十、十一、十二週

第五單元

8

十三、十四、十五週

第六單元

9

十六、十七、十八週

期末複習

6

十九周——

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簡析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九年級教材中,八年級上、下冊屬於一個階段,這兩冊教材在編排上呈現出來的共同點是各單元仍以專題組元,但同時也兼顧文體。八年級上冊四個現代文單元的專題分別是戰爭、普通人與平民、建築園林與名勝古蹟、科學,其中前兩個單元以記敘類文章爲主,後兩個單元以說明類文章爲主。本冊教材要求學生了解兩種文體:記敘文和說明文;同時相應地瞭解兩種表達方式:記敘與說明。另外,從八年級上冊開始,文言文和白話文分編。兩個文言文單元課文的選編主要是從文章的難易程度以及課程目標這兩個方面來考慮的。

語法修辭知識要點

本冊教材“附錄”部分安排的語法知識是虛詞,教師可加以適當講解。學生需要掌握的修辭是對偶(又叫對仗),瞭解一點對偶知識,有助於學生學習古詩和分辨詞類。《杜甫詩三首》後的練習第三題有對這種修辭手法的說明,並要求學生嘗試寫一些對偶句。學生只要能判斷出對偶句即可。

二、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各單元的“單元說明”中都依據這三個方面設計了單元教學目標。本冊教材在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並使他們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設計的學習目標如下。

要注意把握敘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驚心動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語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還要努力提高默讀的質量和速度。

熟讀這些課文,要從中瞭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語言的特點。

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徵來介紹事物,理清說明順序,瞭解常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

要注意說明的順序和方法;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篩選資訊。

要先借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莢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要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在反覆誦讀中,瞭解借景抒情的寫法,體會作品的語言特色。

三、學生情況分析

透過初一一學年的教學,從整體來看,所任教兩個班級的學生好的習慣(課堂聽講,記筆記,發言提問)正在逐步養成,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轉變,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

存在的問題:班級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兩極分化嚴重,大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難度的增加,加上現在根據課改的精神對教學目標進行的調整,本學科更加註重考察學生理解,運用能力,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個別優秀的學生來說是如魚得水,但對我們中學的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並非福音.因此我們的教學必須未雨綢繆,因此,我們在繼續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時,還應加強對課改的學習與研究。

四、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啓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實行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

8).引導鼓勵學生成立課外學習小組,培養合作精神,開展互助互幫,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9).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10).作業的佈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11).利用競賽,學科活動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鍛鍊能力,提高興趣。

五、教學進度表

第一週語文學習習慣養成教育(1) 21、《桃花源記》(4)

第二週22、短文兩篇(2)23、核舟記(3)

第三週24、大道之行也(2)25、杜甫詩三首(3)

第四周1、新聞兩篇(2)2、《蘆花蕩》(2) 3、蠟燭(2)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怎樣蒐集資料(2)

第五週4、《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布特勒上尉的信》(2)

5、《親愛的爸爸媽媽》(2)

第六週綜合性活動寫作口語交際、:“世界:何時鑄劍爲犁”(1)

6、阿長與《山海經》(2) 7、背影(2)

第七週8、臺階(2) 9、老王(2) 10、信客(1)

第八週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讓世界充滿愛”(2)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蓮文化的魅力(2)

第九周11、中國石拱橋(2) 期中複習(3)

第十週期中複習學習競賽

第十一週12、橋之美(2) 13、蘇州園林(3)

第十二週14、故宮博物院(3) 15、說“屏”(2)

第十三週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說不盡的橋(1)

16、《大自然的語言》(2) 17、《奇妙的克隆》(2)

第十四周18、《阿西莫夫短文兩篇》(2) 19、生物入侵者(2)

第十五週20、你一定會聽見的(2)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走上辯論臺(3)

第十六週26、三峽(2) 27、短文兩篇(3)

第十七週28、觀潮(3) 29、湖心亭看雪(2)

第十八週30、詩四首(3) 期末複習(2)

第十九週期末複習(5)

第二十週期末複習、期末考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