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學反思範文(精選4篇)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學反思範文(精選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學反思範文(精選4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學反思1

12月21日,我參加了學校舉行的“邀請家長走進課堂共創人民滿意學校”的活動。這個活動在我們學校是首次舉行,當校領導在衆多積極報名者中選定我後,我的心就開始忐忑不安。這次講課,不光要面對老師,更要面對我的家長朋友們,我深知我的教學水平和能力還不到火候,還急需提高更有待鍛鍊,想到將面對那麼多優秀的教師,將要面對那麼多熱情的家長,我壓力很大。又想到領導既然給了我鍛鍊的機會,我爲什麼不好好把握住呢?想到這裏,我卸下壓力,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準備階段。我選定好課文《我是什麼》,開始認真鑽研教材,上網檢視了優秀案例,之後靜下心來,認真地寫自己的教學設計,在與其他老師共同交流後又改動了兩次,並做了相關課件。開講前兩天,牛老師在百忙之中又抽出時間看了我的教學設計,牛老師給了我極大的鼓勵和幫助,之後,我又對教案做了一定的改動,做好了上課前的充分準備。

說實話上課時我並不緊張,可能是課堂上學生求學、願學、愛學的熱情比平時高出了很多,所以也帶動了我的熱情,緩釋了我的緊張。但是我卻帶着遺憾結課,回顧整節課有得也所有失。

一得:課堂教學程序循序漸進,學生的識字、寫字、朗讀、理解能力都有所鍛鍊和提高。課堂上我設計了猜謎形式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因爲是第二課時,所以先讓學生複習生字詞語。透過個別讀、齊讀、開火車讀等形式檢查了學生的掌握情況,並且讓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有了展示的機會,儘可能地調動了每個孩子的表現欲。

寫字是低年級的重點,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低年級訓練的重點,也是爲中高年級打基礎,所以,這節課我安排和學生共同學習“衝”。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生字,之後來說說“怎樣寫就能又正確又漂亮”,學生將自己的觀察所得全班交流,指出了在佔格、筆畫、結構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之後我範寫主講兩點水的寫法,接着我讓學生自己練習,並展示了一部分學生的生字進行評議,學生從中發現了不足之處,又再度練習,提高了寫字質量。

課堂上的朗讀形式多樣,朗讀層層提高。在讀第一段“我會變。”時,剛開始學生讀得比較平常,之後當學生了解了水是怎樣變成雲之後,我啓發學生“孩子們,你會變嗎?”學生無奈地搖頭說“不會”,我又說“水寶寶就會變,那它是怎樣的心情呢?”學生回答說“很驕傲、很了不起……”我又啓發“現在你就是水寶寶了,你能把它的那種心情讀出來嗎?”孩子們一下子活躍了,各個躍躍欲試,讀得有滋有味,傲氣十足。在第二段中體會“落、打、飄”的不同用法時,我先讓學生找雨、雪、雹子下來的不同動作,讓學生練讀,之後採取“採訪”的形式去和學生對話。“雪寶寶,你是怎麼下來的?你爲什麼不打下來呢?”被採訪的“雪孩子”說:“因爲我比較輕,所以我就輕輕地飄下來了。”之後又採訪了好幾個學生,我聽出了孩子們都能感受到這三個詞語的不同用法後,再次讓學生展示“既然三個寶寶下來的方式不同,那讀起來該不同了,該怎樣讀呢?”我從學生練習之後的展示讀中聽出了他們對這三個詞語的理解,也從中學會的正確使用詞語。

二得: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他就能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在課堂上,我給足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在猜出謎語之後,我讓學生思考這四個謎底有什麼關係。學生經過思考能回答出“雲、雨、雪、雹子都是自然現象,都和水有關”,我覺得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表現得真好。可見,孩子們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簡單,我們擔心孩子說不來,就積極地自己幫孩子們下了結論,剝奪了孩子們思考的空間,其實,只要給足孩子思考的空間,他們一樣會表現得很優秀。

三得:評價及時、多元化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在學生讀完詞語後,我及時評價“發音標準,聲音宏亮”。“普通話真標準,可以上新聞聯播了。”在展示學生書寫時,我利用展臺將寫得好的學生的生字打出,對於寫的好的來說是值得驕傲的,對於沒有展示的學生更是一個促進,他們爲了也能被展示寫得更好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寫字的熱情和質量。在學生講解完水是怎樣變成雲之後,我及時讚揚“你的講解真清晰,可以到博物館當講解員了。”當學生讀出雪花飄的語氣後,我近似陶醉地感慨“我感覺到了,你真是飄飄而下的小精靈。”評價及時鼓勵了學生的積極性,肯定了他的優秀所在,而且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受成功,從而去創造更多的成功。

四得:給每個學生機會,尊重每個孩子的發展。在這節課上我儘量調動每個孩子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對於難度較小的問題,我先讓學習較差的學生回答,給多數學生以發言的機會。所以,這節課上平時不舉手的孩子也都積極地表現自己。

課堂活動雖在順利中進行,可我還是拖延了時間,沒有完成預計的學習內容。仔細分析覺得自己有好多方面都存在問題:

失一、在教學設計上還存在問題——容量太大。一節課要認讀詞語、寫字,還要講讀課文,在讀詞語和寫字過程中花費的時間較多。在講讀第一段時應該直接進入課文,猜謎和看謎底思考講解花了一定時間,導致只學了課文的一、二段。我想我在設計教學環節上還必須好好下工夫,深鑽課本,認真學習整理重難點,再根據主次備課,安排好時間。

失二、沒有抓詞語訓練。在區別“漂浮”“飄浮”之後,我讓學生練習說話,因爲看到時間有限,我沒有讓學生多說,只是一個學生口頭造句。低年級也應該讓學生學會積累並會正確運用詞語。本身低年級就是訓練說話的黃金階段,抓住詞語進行說話練習。而我做得很倉促,根本沒有充分利用這個口語訓練的好機會。

失三、個人語文基本功還有待好好提高。低年級寫字很重要,教師的範寫也起相當大的作用。而我的書寫卻不夠規範漂亮。對於這一點,我自知一定要好好練習,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失四、評價語言相對單調、機械。對於學生每次的發言或朗讀,我的評價相對而言比較單調,缺乏教學藝術。有些評價語言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還需要多學習。

失五、語文味道不太濃,朗讀相對較少。備課時我認識到這雖是科學類的課文,但還應把朗讀感受放在第一位。但真正在課堂上,講解的顯得還是較多,沒有引導學生透過多讀來感受水的變化,透過多讀來感悟語言,培養語感。這說明對語文課程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對理念還沒有把握好,還需多學習。

一課下來,感覺真是不夠理想。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我想因爲有遺憾,纔會反思,纔會發現,纔會進步,纔會一直追求完美。所以,我會一直努力!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學反思2

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在沒來xx小學之前,就聽說我們學校的課改是走在各個學校的前列,來到xx小學短短的兩個月,讓我見識到了真正的課改,真的讓我大開眼界。本週我也參與到我們xx小學與步路中心小學、雲健小學、西溪小學教學聯誼課堂展示活動中,本次活動的目的是透過調整課堂時間、嘗試一課多師等方式優化課堂結構,追求課堂效率最大化。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週六晚上張老師電話告訴我,本週五的教學研討活動,我們想嘗試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由雲健小學的蘇老師和我合作演繹《我是什麼》,頓時感到壓力超大。雖然有點懵,不知道這課該怎樣接着上,但還是馬上行動起來,我想先把課文熟悉起來總是沒有錯的,週日我就在家忙得不亦樂乎,找教科書朗讀課文,看教參,備課。《我是什麼》是一篇科普短文,如何把這類的課文上出語文味,而不是上成常識課,是我這節課的主要目標。

週一教材解讀時,我才真正明白,本次課堂展示是由台州雲健小學的蘇老師和我共同演繹的二年級課文《我是什麼》。一節課蘇老師上前三十分鐘,我在蘇老師前三十分鐘課堂上去尋找生長點,接着上十分鐘對蘇老師的課進行補充,讓整節課更高效。拿到蘇老師的初稿教案,與龐老師、教研組長張老師及我們二年級的備課組成員們研究到五點多,發現蘇老師的這篇教案可以說是面面俱到,非常的完整。基本上不需要知識上的補充,但是要在三十分鐘完成這麼多的教學環節,那老師的每一個環節估計都是“粗枝大葉”的。

於是我就決定從老師忽略掉的細節上下點功夫。但老師的課堂上哪兒會出現問題,哪些細節會被忽略,光從這粗稿教案上是看不出來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拿着蘇老師的教案實際演練一遍,尋找突破口。晚上我在家把蘇老師的教案研究來研究去,教案背了又背,力求找到生長點。週二上午第二節課,我在209班拿着蘇老師的教案上課,我們研課團隊的所有成員都參與聽課,邊聽邊研究。最後在龐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確定爲兩個點:透過學生的朗讀指導和板書的梳理讓學生更明白水的變化過程,同時用“有時候……有時候……”說水的變化,進行一個語言文字的訓練。有了目標,接下來的兩天我就拿了兩個不同的班級,進行預設試教。在一遍又一遍的試教過程中,我也發現這課堂上的不確定性太大了,只能到時根據蘇老師的課堂教學隨時調整自己的補充內容了。

週五的第一節課是8:05分開始的,課堂的前30分鐘,蘇盛老師以“孫悟空七十二變”爲切入口,快速地將學生們帶入了有趣的語文學習中,在教學中,蘇老師緊緊抓住“落、打、飄”三個字,讓學生去體會語言文字運用的準確性和合理性。

從課堂中也能發現蘇老師也是一名教學能力特別強的老師,學生們都很喜歡她,在後10分鐘,我在前面蘇老師的基礎上,透過師生合作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讓學生對前面學習的知識有更系統的瞭解,再透過板書的梳理讓學生們很清楚的知道,水不是直接就變成雨、雪、雹子的,他是透過一系列的變化得來的,水(被太陽一曬)→汽→雲(遇到冷空氣)→雨→雪→雹,幫助學生們加深課文內容的理解,提升知識。還帶領學生們去發現:雨、雪、雹、霜、霧、露、霾這幾個字的結構,讓學生們知道這些都是與水有關的字,都是水變化而來的,“我是什麼,我就是水”。

整個一週自己忙着研究這堂課,有時感覺很累,但是從這堂課上也發現自己許多不足的地方,課堂教學的語言不夠精煉,對學生的回答不能更快更準的反應,並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再者,提問的有效性還有待提高,短短的十分還是有一次無效提問,學生認讀完雨、雪、雹、霜、霧、露、霾這幾個字後,我的提問是,你有什麼發現,學生都說他們是跟天氣有關的,跟雨有關的等等,沒有從結構上去觀察去發現。說明在平時的課堂上,我要對自己的每一次的提問都要斟酌再斟酌,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總的來說,每一次上課都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讓我們在各個方面得到鍛鍊和提升,過程中雖然有痛苦,但更多的是收穫了快樂,因爲我們進步了。非常感謝陪我一起研課的龐老師和教研組長張老師及我們二年級的備課組成員們。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學反思3

是一篇新編科普短文,本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係。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我從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進行設計。

緊扣主線,理解朗讀:文章的主線是作者的寫作思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細讀課文,不難看出:本文的重心落在一個“變”字上,圍繞“變”字進行說明介紹,先寫水的形狀變化,接着寫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裏的狀態變化,最後寫了水的性格變化及給人類帶來的貢獻和災害。根據水的形態變化,我們從變“雲”,讓學生理解雲的變化過程,讀出自己喜歡的語氣,老師參與到我會變“雲”,激發學生的參與面,調動學生的興趣。接着,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變化,重點抓字詞,“落”“打”“飄”,這三個不同的現象,由不同的方式從天上下來,透過理解朗讀,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來,“雹子”是從天上打下來,“雪”是從天上飄下來。透過比較,學生知道了在讀“雹子”“打下來”要重點;讀“雪”“飄下來”要輕點,慢慢的;讀“雨”“落下來”不慢不快。讓學生明白,用詞的準確性。

接着繼續引導“我還有什麼變化?”自然過渡到下兩部分,使學生思考“我在池子、小溪、江河、大海的狀態有什麼不同?”第三段雖然短小,但是文字優美,爲了能讓學生讀好,讀懂這一段,我抓住了幾個關鍵詞語進行理解,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透過擬人化的比喻,讓學生自己透過生活中的的感知,知道了池子裏的水是很平靜的,小溪裏的流的水很緩慢,江河裏流的水非常的湍急,而海洋是波濤澎湃。教師指導朗讀,學生能體會不同狀態的水是有不同的變化的。

最後,是水的'性格變化。透過對“溫和”和“暴躁”這兩個詞的理解,知道水溫和時會做很多好事,讀出溫柔,和氣的感受;水暴躁時做過許多壞事,讀出厲害,發脾氣的感受。比較朗讀是最能讓學生讀出不同的表現,我採用女生讀溫和的部分,男生讀暴躁的部分,這樣一比較起來很容易讀好這一段。根據這樣的思路理解課文,不僅教給了學生從揭示重點、句子之間的聯繫方面質疑問難的方法,而且培養了學生勇敢的個性和探求知識的好奇心。

二年級上冊語文我是什麼教學反思4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合作、生生互動合作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合作。這種多項互動合作是學生學習過程自主性發揮的獨特表現。因此,在教學中,嘗試讓學生在“找果子”到“贈果子”的趣味教學環節中,實現教學的多向互動合作,體會學習的快樂,延伸學習的意義。

一、努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老師的主導性

作爲二年級的孩子,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比起一年級來說是長一些,但是好動、無意注意佔主導仍然是他們注意力的主要特徵。而老師從始至終都透過情景的創設,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的有意注意被老師的教學牢牢吸引住了。比如:開課時,用學生熟悉的猜謎語,就吸引了孩子們,使他們對這節課的學習充滿了興趣。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看着孩子們對謎語的濃厚興趣,老師順勢就引出了課題。又如在鞏固生字新詞時,讓學生玩魔方,學生的勁頭十足,認識的小朋友搶到並迅速讀出來,帶動不熟練的小朋友跟着他念,使每位小朋友都積極參與並有所提高,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玩。

二、“認、讀、說”三者結合,追求學生個性自主發展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享受審美樂趣。長期以來,課堂教學的價值往往定位在更多更快地完成人類科學文化遺產的傳遞與積累上。今天,我們的教學應充分考慮到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結合學生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設計富有情趣的情境與活動,使學生有機會從自己熟悉的事物中瞭解相關的問題,滲透語文知識的同時瞭解簡單的科學知識。重視朗讀與識字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打破老師教閱讀的思路,樹立學生讀書的意識,尊重學生的想法,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以體現審美價值的個性化、多元化,並調動學生學語文的積極性。本課中安排了各種形式的朗讀,如揭示課題後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在小小組裏自由讀課文,三件不同衣服這裏分組讀,指名讀等,小組擺水的變化這裏透過說,並用課文中的話說說水的變化。使每個學生對文字產生不同的感受,獲得發展。

三、把情感體驗融於課堂生活,提升人文內涵。

低年級學生在學習中能否獲得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不僅是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使學習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前提,還關係到學生能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從而促進個性健康發展的問題。所以我不僅把小學語文教育看作是科學知識的教育,更看作是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看到的就不是被封閉在“知”與“不知”的動態平衡上,而是放到了每一個學生充分活動的“問題”與“解決”的廣闊的空間裏,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一次次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如理解白、黑、紅三件衣服時,學生在讀之後老師問你們有什麼問題要說?生1:“三件衣服什麼時候出現?”生2:“晴天的時候穿白衣服,下雨前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穿紅衣服。”生3:“爲什麼會有三件不同的衣服?”生4:“早晨和傍晚太陽紅紅的所以天空中的雲紅紅的,中午這段時間太陽白白的所以雲是白的,下雷雨前則是烏雲。”學生在自問自答中解決了問題,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教師細心地呵護並努力滿足學生這種需求。巧妙地啓迪學生的思維,使課堂真正成爲師生互動、生機盎然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