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枝枝丫丫的樹》小班繪畫教學觀摩反思

活動簡介:

《枝枝丫丫的樹》小班繪畫教學觀摩反思

這是一節水粉畫的活動,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在觀察、欣賞圖片的基礎上,感受不同姿態樹木(樹枝)的造型美。

2.嘗試用長長短短、彎彎曲曲的線條表現樹枝和樹杈。

3.能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體驗參加色彩活動的快樂。

圍繞這一目標,教師首先呈現不同造型的樹,給幼兒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在鼓勵幼兒一起小結的`過程中,幫助幼兒內化這些樹的特點。在充分感受之後,師幼一起討論畫法,並請個別幼兒示範畫,一方面檢查幼兒內化的效果,另一方面起到了示範的作用。接着,幼兒嘗試自主繪畫“枝枝丫丫的樹”。最後師幼共同欣賞不同造型的彩色樹。

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活動前是做過充分的準備的,這在一些細節上得以體現,例如:幼兒的作業紙上畫上了可愛的粗樹幹,符合小班幼兒的心理的特點,另外,樹幹比較短,這樣可供幼兒網上自由發揮、自由生長的空間就增大了;考慮到各種水粉筆本身的特點以及繪畫需要的效果,教師提供的繪畫工具是狼毫的水粉筆……

觀摩感悟及反思

1、這節活動採用的是“欣賞+創作”的模式,它改變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藝術教育不僅是目的,也是手段。在這樣的模式下,幼兒能夠充分地表達情感、發揮主動性、發展創造力和想象力。

2、美術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幼兒具有一顆體驗美得心靈,一雙發現美得眼睛和創造美的雙手。美術教育的內容來源於幼兒的生活,這也體現了陶行知“生活及教育”的理念。

3、這個活動很好地解決了美術活動地四個突出問題:

⑴、圖片

活動中教師選擇了各種造型的樹,圖片內容豐富。圖片的呈現方式根據活動地需要採用了單幅呈現及小結時的多幅呈現。

⑵、技能

《綱要》中指出,“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援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地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關於技能與創造力發揮之間的關係,一方面技能爲創造力的發揮提供了技術基礎和手段,另一方面,熟練程度越高、操作越靈活,則重新組合出的新的事物或思想的可能性也越多,即發展了創造性。

⑶、示範

活動中,教師採用了電腦演示的策略呈現各種造型的樹,幫助幼兒積累感性經驗,並運用個別示範、書空練習的策略幫助幼兒掌握繪畫的一些技能。

⑷、工具和材料

由於本次活動“枝枝丫丫的樹”是畫植物,採用水粉來表現較爲適宜。在畫筆的選擇上,狼毫較硬、扁,適合表現樹,因此選擇狼毫來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