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平面圖形面積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平面圖形面積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平面圖形面積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平面圖形面積教學反思1

複習是一個學生自主疏理知識,轉化能力的過程,它必須理清知識之間縱向和橫向內在聯繫,將“點”連成“線”,將“線”連成“面”。所以,複習課應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爲本,教師要善於把握概念、原理、法則、性質、公式和數量關係等數學核心知識及其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並以之爲中心,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努力做到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努力做到:突出自主性,體現靈活性,注重針對性,訓練綜合性。

基於以上的理解,這節課的設計,沒有按照“回顧——基本練習——綜合練習”的順序組織複習,而是着重引導學生進行推理,使學生的數學思維過程與數學的原發現過程協調同步,進一步弄清這些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之間的內在邏輯關係,明晰知識發生與發展的線索,從而鞏固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激活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動經驗。這樣有利於學生學會從總體上把握所學知識,並在調整、完善、擴充認知結構的過程中,使知識“提質”、“增值”。

從整節課的設計來看,能注重向學生呈現數學知識之間在數學思想方法上的一致性,爲他們提供一個以數學思想方法爲線索進行統領的知識結構體系——聚合。從知識點的設計來看,能着眼於不同的側面,把數學核心知識置於多變的問題情境之中,引導學生形成多角度的理解,建立多元的聯繫——發散。如,作業六就具有較大的開放性。

但是,在“回顧整理,溝通聯繫”環節,留給學生自主整理、探究的空間不夠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凸顯。

平面圖形面積教學反思2

《複習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的教學設計,充分考慮到“以學生的發展爲本”,透過“生活引入——回憶整理——構建網絡——實際應用”等環節,充分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動耳、動眼,在學生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面到體,理清知識脈絡,形成知識網絡,構建知識體系,提高學習與運用的能力。

1、聯繫實際匯入,激發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以生活中照的照片匯入,很好地抓住了學生的興奮點,在自然而貼切中引出課題——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這大大激活了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以良好的心理態勢進入後面的梳理複習。

2、先回憶後點撥,全面梳理知識。梳理知識是複習課中很重要的一環。讓學生在老師點撥下自己整理,及時反饋,從而理清知識間的脈絡,及時查漏補缺,找準各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的意義、計算公式,有助於學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首先,讓學生在回憶中引出六種平面圖形,然後讓學生挑自己喜歡的圖形來指一指,摸一摸圖形的周長,突出了“有無計算公式”的思考方法,緊扣“所有邊長的總和”,使學生的思路更爲清晰、明朗。接着再複習平面圖形面積的計算,強調了“各面積公式的推導”,喚醒了學生的思維連結。

3、在合作中交流,在體驗中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吸取別人意見、與人合作的精神。在本課教學中,我有意識安排了兩次小組合作交流,如讓學生在合作中回憶各平面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讓學生在合作中思考各平面圖形面積公式之間的聯繫等。同時教師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與學生融爲一體,既分工又合作,這樣既能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思維,獲得成功的體驗,又使學生學會協作,互助互補,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

4、練習循序漸進,在實際中應用。複習不是簡單重複,它最終目的在於應用,解決問題。本節課的練習既有基本的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又有學生常見錯題的糾正,還有綜合性較強的練習設計,使學生在練習中達到了複習的目的。讓學生真正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體會數學的價值。

5、進一步滲透數學轉化思想。在得到網絡圖後,讓學生從兩個方向進行觀察(從左往右,從右往左)。其中,從右往左看,可以發現在推導一種新的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總是把它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解決。從而,進一步滲透轉化思想:在數學學習中,常常會把一個新的問題轉化成我們會的問題來解決。

平面圖形面積教學反思3

“平面圖形面積的整理和複習”是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的複習內容,是將小學數學中的圖形集中進行復習。透過複習,系統整理知識,彌補學習缺陷,促進認知結構的完善。這個內容是在學生複習了平面圖形周長的意義及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公式的基礎上進行的,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讓學生重溫各種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上,讓學生透過自主整理平面圖形面積之間的關係,完善知識結構。透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收穫:

一、新課匯入的自然,貼近學生的生活。

以學生的大合照的照片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上課會認真。又引出給相片做相框的問題,貼切、自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學生在這樣的求知慾望驅動下,討論學習任務,自主整理複習,把所學知識內化爲自己的東西。

二、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主動地去複習所學過的知識。

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儘量讓學生去說、想、做,讓學生在參與中複習好知識,提高能力。如在回憶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讓同桌互考,有效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在回憶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時,先是小組內自主回憶,再全班交流,結合學生的交流,教師再所畫的圖演示圖形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或讓學生自己動手畫,把學生曾經經歷過的操作推導活動再現出來,展現知識的來龍去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以“在小學階段,我們首先學的是哪一種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透過長方形面積公式如何推導其他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它們之間又有着怎樣的聯繫?”的問題,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透過比、想、說等方式,使學生體驗到我們學過的其它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以長方形面積公式爲基礎推匯出來的。學生在小組討論、合作交流中自主完成知識網絡的構建,完成學習任務。

總之,本節課從課始的引入到學生的自主回憶概念和計算公式入手,抓住各個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之間的聯繫,讓學生自主整理,實現對舊知的重新組織和建構,溝通之間的聯繫,同時有機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方法。讓學生在小組交流、彙報、評價反思中展示出他們的思維過程,不僅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掌握知識,還發展了學生思維的概括性和深刻性,提高了複習的效果,較好地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當然,本節課還存在不少的缺點:由於是複習課,所含知識面廣,範圍大,時間有限,在複習時對知識的運用上還不夠全面,深度不夠,學有餘力的學生課後有反映,那些練習題太簡單。“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如何實現讓不同的學生都得到發展?”是我今後教學時應注意思考的問題。

平面圖形面積教學反思4

6月5日下午,在美術教室我們聆聽了範雪梅老師的《複習平面圖形的面積》一課。整個聽課過程中,範老師的教學給我一種清新、自然,一切都是那種水到渠成的感覺。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範老師設計的課前備學。範老師的課前備學請學生做了兩件事,一是整理已學過的各種圖形的公式及相互關係,二是讓學生自己設計了幾道題目。整個課堂教學範老師總體圍繞這2件事進行。首先說說課前備學:學過的各種圖形公式及相互關係。6年級學生已經進入總複習階段,這節課的教學基本目標就是複習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理清各種平面圖形間的相互關係。範老師打破傳統的複習模式,將老師整理相關知識轉變爲學生自己整理,這樣做的好處是真正將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作用。

或許老師整理的知識更爲完善,或許老師能夠考慮到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可能因素,但那些都是教師的,不是學生想要做的。學生經過6年的數學學習,他們積累了教師教予的知識、能力,同時他也透過各種途徑收穫了屬於他自己的那份唯一、那份思考。範老師在課前讓學生備學,一來讓有潛力的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如何從自己理解的角度去搭建這個架子,去完善自己的平面圖形結構圖,事實證明在課堂展示中學生思考出了多種結構圖,讓聽課教師欣賞到數學中的美;另一方面我個人認爲非常尊重那些學習稍有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是我們教師關心的重點,課前備學讓這些學生在課堂也有了更多的表現機會。他們可以在老師佈置備學任務後第一時間去查漏補缺,自行彌補一些自己認爲的不足,這樣到課堂教學時可以表現得更自信,同時也可以關注自己不足的地方,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學習能力。

第二個備學任務就是請學生自己設計和圓的面積計算有關的圖形。這節課範老師主要複習圓的面積計算,選擇的例題就是學生設計的題目。教師是有目的、有準備的在做這件事,但從學生的角度看,又能給學生增加學習的自信。

數學課教給學生的僅僅是知識嗎?我想範老師給了我們最好的回答:不是的。課堂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能力、學習的方法、學習的信心……

平面圖形面積教學反思5

我們知道,《數學課程標準》有這樣一個重要的理念: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師們都在認真地學習這一新理念,並在自己的教學中努力地實踐這一新理念。我們不難發現,在近兩年的公開課上,幾乎都少不了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這種教學模式。課堂教學跟以前相比,的確改觀了許多,鮮活了許多,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許多。但我總有一種感覺,覺得很多課要麼流於形式,沒有實效;要麼教師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其自主探究,就會出現講不完現象,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往往是草草收兵,帶來一些遺憾。

教師首先用了15分鐘時間複習了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及每個公式的推導過程。然後,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合作學習,把這幾種平面圖形之間的關係畫成一個網絡圖。學生用了近5分鐘時間便完成了。於是紛紛要求上臺給大家展示,並講解。有的還要求把自己的網絡圖畫到黑板上,然後象小教師一樣繪聲繪色地講自己的想法。還有的同學說:長方形就象母體,其餘的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和圓就象子體。課堂上學生表現得非常出色。看到同學們那種人人奮勇當小教師的熱情,教師實在不忍心因爲時間關係而把此環節結束了。等同學們都表現得差不多的時候,教師一看錶,不到5分鐘就要下課了。於是匆匆忙忙出示了一道實際應用的題目,學生還沒做完,下課的鈴聲就無情地敲響了。

剖析本節課,教師的確把學生放在了最爲突出的主體地位,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角。從公式的推導到知識網絡的構建,80%的話都是由學生講出來的,教師退而居其次。學生的個性得到了極大的張揚,學生的創造力得到了極大的施展,學生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到數學活動的全過程。孩子們構建的網絡圖,雖然有的不太合理,但畢竟是他們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創造。然而,遺憾的是,本節課在彙報交流過程中,花費的時間太多,而沒有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策略變人人交流爲集體反饋。在彙報交流網絡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找幾個有代表性的學生上臺展示並講解後,對學生說:我知道同學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並想在這裏一展才華。然而時間有限,課後,把你們的作品貼在教室後面的學習園地裏,我們再繼續交流,好不好?並且比一比,看誰的作品畫得最合理,最美觀!這樣,既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本節課繼續往下進行。

平面圖形面積教學反思6

當我準備上這節課的時候,瑩告訴我,她的孩子們都已經複習過了。不過,她提議,因爲是複習課,本來都是已知的知識,再多複習一次也無妨。我想想也是,孩子們複習過一次,權當一次極其充分的備學吧!於是,準備依然上這個課題。

不過,問題來了。本來預設中,一開始讓孩子們回憶學過哪些平面圖形,然後建立在備學的基礎上,讓孩子們回顧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現在,孩子們既然已經複習過一遍了,我依然如初次複習般去上課,豈不怪異?

將這個問題拋出來向大夥兒請教,大家給出兩個觀點:1、改課題;2、演戲。

因爲時間緊湊,改課題似乎有點大動干戈,而演戲,應該不是綠樹課堂的真意。

於是,便出現了“這些平面圖形我們都認識,面積公式大家也都學過,只是,這一條一條的線分別表示什麼意思呢?”

現在想來,這8條線段還真是具有深意。只是可惜,我在實小上的時候,孩子們反應不是很激烈,我居然當時湊合着混了過去。其實,在這裏,學生反應平平,我可以扔些問題的小石子兒,讓他們去思考發表的。比如(如圖):圖中第4條線,可以問學生,這條線有沒有什麼與衆不同的地方?引導學生從圓面積推導中蘊含的“化曲爲直”去思考。同樣圖中的第2條線也有其別緻之處,因爲正方形不是透過剪、拼等轉化成長方形後推導面積公式的,而是直接由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係推導而出。再如,第7、8條線,可以追問學生,這兩條線表示的意義上,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嗎?當學生髮現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或梯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後,可以適當進行反問,那是不是每個平行四邊形一定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從多個角度發散學生的思維。

此中有深意,課堂在回顧中,總有許多再一次的認識。暫且記下這一點。

課堂教學,從知識層面,應該真正建立在知識內部聯繫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良好的知識網絡;從學生角度,應該讓學生透過前期準備活動,充分挖掘自身優點,展示細密思維的過程,凸顯真實的思維,由此展示綠樹課堂可愛的真切感!

感謝朱玉茹老師給予我這次思考展示的機會,朱瑩老師給我一次次的幫助,還有我親愛的同事袁勤、倪鬆美、馮桂羣爲我出謀劃策,爲我聽課磨課,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