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迷人的秋色教學反思

《迷人的秋色》主要是透過山窪裏的瓜果來反映秋天的收穫,讓學生了解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以下是爲大家整理的迷人的秋色教學反思,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迷人的秋色教學反思

篇一:迷人的秋色教學反思

《迷人的秋色》這篇課文主要是透過寫山窪裏的瓜果來反映秋天的收穫,讓學生了解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課文的第二部分寫得最充實,特別是這些瓜果的色彩、質地、形狀都一一作了描寫,使學生能聯繫生活,拉近與文字的距離。

課文中“燦、爛、固、使、柿、簡、直、帥、澄、透” 10個生字,大部分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繫比較緊密,這10個生字要讓學生讀準字音,並在課文的語言環境及實際的學習環境中正確認讀,其中有五個字要求會寫,繼續重視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的指導和訓練,進一步培養良好的寫字習慣。

這篇課文寫得很美,因此我要求學生能讀出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在教學中,滲透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引導。透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熱愛秋天的情感。讓學生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後練習說話,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水果,初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經過兩學年的學習,學生對識記生字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運用多種方法識字,還學會了查字典。他們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但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要讀出感情還需指導。

透過學習實踐,學生已具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識,教學中繼續用小組學習等方式加以培養。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主動體驗,在不斷的參與過程中,主動性、創造性才能進入最優化的境界。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體驗與情感的變化,始終把情感置於閱讀的首位,把喜愛,興趣當作閱讀的入門嚮導。課一開始,以書上直觀的畫面引入課文,很自然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聽聽範讀,讀讀課文,帶着問題閱讀。教師在學生的讀讀說說中,不斷調動主題積極的個性化的閱讀動力,使課堂書聲琅琅。 語文課,重在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充分利用課文內容爲學生搭建了一座由理解到運用的`橋樑,引導他們將課文內容與生活經驗聯繫,大膽地展開聯想,把學會的課內外知識活學活用,在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使語言積累內化爲語言能力。

本課的教學分成六個環節在課堂中實施。課的開始看圖引入,揭示課題,很自然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環節,先聽範讀,根據課文內容提出要求,培養學生邊聽邊記的良好習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藉助拼音讀通課文,是爲了讓學生藉助音節在讀文過程中讀準生字的讀音,從而鞏固拼讀音節的能力。

在學生讀通課文後,進入學習課文環節,這一環節是課文的重點部分,透過找出自己喜歡的描寫瓜果的句子,組織學生透過朗讀理解,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說一說,引導學生開啟思路把課文語言轉化爲自己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良好的說話習慣。在指導書寫環節,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進行正確執筆與書寫姿勢的指導與訓練。同時,教師自己在書寫中應重視示範指導與書寫質量,讓學生養成先觀察後落筆的寫字習慣。

透過教學,完成了預定教學目標,自己在教學過程有兩點收穫:

(1)在聽讀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一味地老師講,學生聽。待老師把課文講完了,有的學生還不會讀課文,甚至不知道課文究竟寫些什麼。這是什麼原因呢?尋根到底就是學生課文聽少了,讀少了。古人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就是說,多聽、多讀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課文。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進行聽讀訓練,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聽和讀的過程中,收到了很好的聽讀效果,深刻感悟文章的內容。

(2)在教學中,憑藉教材,引導語言實踐活動。要抓住低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利用一切機會,以課文空間爲“實踐活動樂園”,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課文中,作者常常運用“空白”的藝術,把一些內容留給讀者,這就爲孩子大大開闢了創新的空間,學生也樂意插上想象的翅膀,進行創造、想象。這不僅給教學增添了“樂學”的氣氛,更重要的是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思維。

篇二:迷人的秋色教學反思

《迷人的秋色》是上海市二期課改小學語文新教材二年級第一學期讀課文了解內容的第三課。課文寫秋天主要是透過山窪裏的瓜果來反映秋天的收穫,讓學生了解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課文的第二部分寫得最充實,特別是這些瓜果的色彩、質地、形狀都一一作了描寫,使學生能聯繫生活,拉近與文字的距離。

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在於知識點的落實。課文中“燦、爛、固、簡、顏、著、逗、串”8個生字,大部分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繫比較緊密,這8個生字要讓學生讀準字音,並在課文的語言環境及實際的學習環境中正確認讀是非常重要的。目標二,學生經過一學年的朗讀訓練,已初步瞭解朗讀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能讀出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目標三,是透過學習課文,滲透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引導。透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熱愛秋天的情感。目標四,練習說話,初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然而,我在教學過程中,卻出現了諸多不足的地方:

一、媒體設計方面

在介紹完春天的美,轉而讓學生感受秋天的可愛時,我應該先出示些能夠展現秋天瓜果遍地,秋色宜人的圖片,可我只是用媒體出示了課文的第一小節:花木燦爛的春天固然可愛,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卻更加使人欣喜。這樣一來使學生大大缺少了畫面感,無法直觀地 感受到秋色的迷人。

對此,我覺得老師在製作課件的時候,更多的應該關注課文文字背後的意義,而非文字表面的內容。用通俗點的話語說就是不能爲上完一節課而做課件,更主要的是,透過課件要使學生更直接更有效地領略課文的深層含義。

二、識字教學方面

一般的識字教學有兩種,一是集中識字,既將生字集中在一起,透過不同的方法使學生記住。一般都放在講授課文內容前。二是隨文識字,既在教授課文段落的同時教學生學習出現的生字。前者是我經常採用的方法,因爲這樣更便於我控制識字環節的時間,更重要的是不會遺漏某一個生字。然而這樣的識字方法控制的不好就顯得嚴重脫離課文。比如,我在教授此課“固然”一詞時,我就在集中識字環節單獨出示“固然”一詞,目的是想要學生說出它的近義詞(我預設的是“雖然”),但是連續抽了5、6個學生都答不出我想要的這個答案。最後還是我將所謂的答案告訴了他們。但是,如果現在再去問問孩子們“固然”的近義詞,恐怕沒有多少會記得是“雖然”。這主要原因並不是這個題目有多難,而在於我沒有合理有效地設計出一個能令他們清楚無誤地感受這個詞語的語境。脫離了水的魚是脆弱的,同樣,脫離了語言環境的詞語也是單薄且沒有意義的。

試想,如果我運用“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先出示——花木燦爛的春天固然可愛,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卻更加使人欣喜。先讓學生來感受這句話,讓他們明白作者更喜歡的是哪個季節,再結合文中出現的“然而”、“卻”等詞語讓他們感受到語義的轉折,最後再運用替換詞語的方法,給“固然”找一個近義詞,那樣的話,恐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感受到“固然”一詞的意思。

對此,我深深感受到,生字教學對於孩子識字習慣的重要性。普通的集中識字如果單單出示生字,使學生記住怎麼讀,怎麼寫,怎麼組詞的話,只是爲教學而教授生字。這樣一來學生雖然會讀會寫,但是未必能理解這個字詞的意思,更不要說運用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擯棄之前“集中識字”的習慣,漸漸轉向“隨文識字”,讓學生對生字生字也能有較爲完整的認識。同時,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養成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習慣,有助於今後他們在閱讀文章時,面對陌生的詞語,便可用練習上下文的方法去理解,而不會因爲卡在某個詞語上而領悟不到文章的主旨與內涵。

三、說話訓練方面

文中出現多出可以進行說話訓練的地方,對此,我僅僅抓住了“那麼……那麼……那麼……”這一句型進行練習。文中是在介紹紅香蕉蘋果時出現此句型的,原文如下:還有那著名的紅香蕉蘋果,也是那麼紅,那麼鮮豔,那麼逗人喜愛;我抓住了三個“那麼”這一排比形式,希望孩子們能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描述某一事物的特徵。同時我也給出了例句:校園裏的那兩個松樹,是那麼______那麼______那麼______。此刻,我又一次地脫離了課本,簡單地將注意力放在所謂的說話練習上了。

對此,我應該先向學生分析課文中的這句例句:還有那著名的紅香蕉蘋果,也是那麼紅,那麼鮮豔,那麼逗人喜愛;理解原句作者寫作的方式方法,從顏色,色澤,及給人的感覺三方面來寫。“那麼”又有“勝出同類”的含義,正是因爲紅香蕉蘋果是如此與衆不同,我們才說它是“著名”的。這樣的話,學生在做說話訓練的時候也就有了方向。就拿我出示的例句來說,可以描寫的詞語就會有很多:粗壯,高大,挺拔,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等等。然後可以讓學生們選擇文中提到的水果,用“那麼______那麼______那麼______。”的句型來描述一下,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鞏固新學的句型,二來,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瞭解。最重要的是,可以讓他們感受到面對同一種事物,可以運用不同的寫作手法

四、課文朗讀方面

每次帶班,課文朗讀都是我的軟肋,也不是說我自己不願或不會朗讀,而是面對文筆優美的文章,比如這一課《迷人的秋色》我不知道該用怎樣的音色音調來朗讀,或是剛勁沒有美感,或是太柔缺乏男老師的陽剛。因此,對於中低年級的課文朗讀,我總有一個解不開的疙瘩。但是作爲一名語文老師,課文朗讀又是最基本的一項技能。自己無法邁過這個坎,那就更別指望學生能在朗讀上有所突破了。

對此,我將針對整體朗讀作出調整:首先,不能拖腔,再好的音色音調,如果讀的時候拖腔了,就完全沒有了美感;其次,語速要控制適中;接着,我要解決朗讀過程中停頓的問題,如何找對長句中應有的停頓處,是一個語文老師應該具備的技能,對此,我稍顯不足;最後,要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的感情色彩。這幾點將成爲今後朗讀方面的訓練重點。

透過本次的教學活動,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次成功的課堂教學需要老師對課文熟悉,對教案熟悉,對學生熟悉,更要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不能單單爲教生詞或是課文而教學,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就如同古語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標籤:教學 迷人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