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5篇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夜書所見》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5篇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

今天的這節師徒結對課,透過幾位老師細緻的點評,我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我們通常說古詩難教,實則不難,只是自己沒有找對方法和技巧。南宋詩人葉紹翁這首《夜書所見》先是寫客遊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鬱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這節課本來我的教學重點應該是透過反覆朗誦,感受詩歌意境和體會作者思鄉之情,可實際呈現出來的課堂重點卻是理解詩歌的句意。教學的目標出現了偏差,究其原因,我認爲有以下幾點:

一、對學生的認知和感受能力估計過高

剛接手三年級,我還不是完全的能夠了解學生的學情,所以在講解的過程中,提到的一些關鍵詞句,學生不理解,如“倒裝句”、“自古逢秋悲寂寥”,這些是我上課之前沒有預料到的,所以,在講解詩歌句意的時候有些困難。在給學生講解“促織”一詞時,我講了有關蟋蟀的故事,我不知道學生有沒有聽清楚,因爲我講故事的語速有點快,這一點也是值得以後改進的。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會出現“意外”。我播放的蟋蟀的叫聲,同學們有的居然說是蟬叫,我當時就覺得很突然,所以沒有處理好這個細節,只是馬上糾正過來。現在回想,其實當時我可以這樣迴應:同學們,你們知道蟬的叫聲和蟋蟀的叫聲有什麼區別嗎?再次播放蟋蟀叫聲,很快學生就能聽出來,蟋蟀叫聲是短促的,而蟬的叫聲是連續的。

二、給學生朗讀的時間太少

雖然我在課堂上強調“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並沒有做到這一點,課堂老師講的多,學生讀的少,所以在學生對詩歌不熟悉的基礎上直接進行句意理解,就難上加難了。朗讀的方式有很多,齊讀、泛讀、領讀、誦讀等等,形式多樣,其實多讀並不難,關鍵是要如何透過讀,讓學生體會詩歌感情。今天我就嘗試了用配樂朗讀,效果雖稱不上完美,但起碼給學生營造了一種淒涼的氛圍。讀還要講求循序漸進,反觀這節課,重新安排教學流程,可以以讀貫穿始終。先是回憶誦讀學過的詩歌《所見》,引出詩歌題目;輕讀題目《夜書所見》,讀出夜的靜悄悄;初讀詩歌,掃清文字障礙;再讀詩歌,讀的通順流暢;三度詩歌,讀出節奏和韻律;男女生比賽讀;小組合作互相讀;指名個別朗讀,老師再作指點;老師示範朗讀,學生仿讀;配樂朗讀,力求能誦讀;句句細讀,理解句意;句句品讀,感悟詩情;整體誦讀,注意節奏有緩慢到明快的變化,是隨着作者的心情而變;拓展閱讀,補充積累;課外導讀,蒐集有關思想的詩句。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2

本組課文以秋天爲專題,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點,將秋天的特色描寫出來。教學中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組教學的一個重點。

《古詩兩首》是精讀課文,收錄了葉紹翁的《夜書所見》和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抒發了詩人在秋天裏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這一課安排兩課時,一個課時學習一首古詩。《夜書所見》的教學目標如下:

1、 自學生字詞,會認讀。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 學習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我班學生大多是外來工子弟,他們來自天南地北,在家鄉應該生活着很多親人,而教學本課的時候,正值中秋佳節之後。爲了使同學們更好地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在課前,我首先引導孩子們說說在家鄉的親人,以及在中秋節時爸爸和媽媽是如何與家鄉的親人相互祝福的;再朗誦耳熟能詳的《靜夜思》;然後引入新課學習:“同學們,八百多年前,也有一位詩人獨自站在蕭蕭秋風裏,思念着家鄉的親人,寫下了千古偉誦的詩句呢!”

接着播放課文錄音,讓孩子們感受古詩的節奏和韻味;再把時間交給孩子們自由朗讀,自學生字詞,並引導他們在朗讀的基礎上藉助註釋,自己試着理解詩句的意思。

之後是彙報交流,讓孩子們分享自己的理解,說說詩句的意思,我再相機糾正孩子們理解有誤的地方,特別是最後的兩句詩“江上秋風動客情,夜深籬落一燈明。”給人的畫面感強,所以我着重引導了孩子們一邊想像那種景象,一邊誦讀詩句。

最後,根據兒童表演慾望強的特點,讓孩子們比賽演一演詩人,看誰演得像。

透過聽、讀、想、演,使得古詩在孩子們的眼前和腦中一再重現,所以一節課下來,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已能熟讀能誦了。

這一節課較順利達成了教學目標。

關於書寫生字,則安排在第二課時集中指導書寫。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3

《夜書所見》是人教版語文第五冊第三組課文中第一篇課文中的一首古詩,這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創作的一首詩篇。詩人先是寫客遊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鬱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本詩景象鮮明,反襯出遊客的孤寂失落之情及深深思念家鄉和親人的思想感情。這份濃郁的思鄉之情讓本詩讀來帶着長長的惆悵,但又不失親切感。

課堂伊始,我以舊知引入新知,在讀背學過的思鄉古詩的濃厚學習氛圍中匯入新課,接着,我馬上出示了學習古詩的幾個步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導向,讓學生掌握學法。“三分詩,七分讀”這句話強調了詩歌學習中讀的重要性。因此本節課我堅持以讀爲主,在讀中感悟,讀中悟情,以讀促思,將“讀”貫穿到整節課堂中去。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朗讀感受,在讀的基礎上,透過圖文結合、啓發想象、練習說話、讀背詩文、動筆寫詩等,大大增強了課堂上的學習樂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品詞也是本節課的一大重點,如何抓住文中的重點字詞來理解詩文內容,我想方設法重現古詩中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將上下文聯繫起來進行分析想象,使學生能夠感同身受並且理解詩人的苦悶之情。這一環節不僅讓學生感悟出了詩的內涵,更學會了閱讀。

學完整篇古詩,我不急着提問從本節課你學到了些什麼,而是大膽地讓學生直接與文字中的人物對話,“學了這篇古詩,你想對此時站在河邊思鄉感慨的詩人說些什麼?”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讓學生將自己融入到詩篇的情境中去,與作者產生共鳴,大大加深了對這篇古詩的理解。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4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寫的一首古詩。無論是從詩句內容還是學詩體驗上,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要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採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鼓勵學生誦讀,以加深對詩句內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今天的這節師徒結對課,透過幾位老師細緻的點評,我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我們通常說古詩難教,實則不難,只是自己沒有找對方法和技巧。進一步反思自己教學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認識自己有以下幾點不足:

一、匯入花費時間過長

在匯入過程中,我描述了李白的《靜夜思》的詩句意思讓學生猜測詩名,但是學生似乎陷入了一個誤區,由於讓他們預習過這首詩,所以他們沒有多加思考就回答是《夜書所見》,後來經過我的再次深入點撥纔將他們引回了正題,在前面匯入上時間花的有點多,這是我上課之前沒有想到的。

二、釋題上的偏差

在引導學生釋題時,讓學生想一想“夜書所見”中的“書”指什麼?不少學生意見不同,有的說“書”是指那個人在看書,有的同學說那個人在看東西把這些東西當成書,這時我用手做了一個寫的動作,同學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書”是 “寫”的意思,那個人把看到的寫了下來。由於自己課前準備不夠,所以在這花了不少時間。

三、給學生朗讀的時間太少

雖然我平時在課堂上強調“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並沒有做到這一點,課堂老師講的多,學生讀的少,所以在學生對詩歌不熟悉的基礎上直接進行句意理解,就難上加難了。朗讀的方式有很多,齊讀、泛讀、領讀、誦讀等等,形式多樣,其實多讀並不難,關鍵是要如何透過讀,讓學生體會詩歌感情。在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先是採用齊讀,然後採用斷句讀,逐句讀,最後結束時在有感情齊讀,以讀給這堂課堂畫上一個休止符。但是儘管這樣,還是在讀的把握上存在很多的不足,我的指導老師陳老師給我指出來:讀要有層次感,從剛開始的單純的讀一步一步遞增到最後以情入境,讓學生將自己當成詩人,懷揣着思念家鄉之情動情的朗讀。聽了陳老師的話,我深深感覺到自己在朗讀上把握的不足,給學生朗讀時間太少,課前準備還是存在不足。

四、課堂駕馭能力不足

整節課下來感覺前鬆後緊,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背誦詩歌和鞏固記憶,究其原因,還是課堂駕馭能力不足,除了經驗少是一方面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學思路設計的不夠合理,和課堂語言組織能力的欠缺。這種能力不是一兩天就能學會的,靠的是教學經驗的積累和不斷地深入反思、逐步改進的過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小學語文教學,看似簡單輕鬆,實則小課堂有大智慧。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提高課堂效率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相信只要抱着一顆虔誠之心,去學習,去反思,去改善,必能精誠所至,金石爲開。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5

古詩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因此,在教學古詩《夜書所見》,我注重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我透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讀,如:配樂朗讀、教師範讀,小組、男女賽讀,以遊戲形式激發朗讀、誦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悟情。在學生充分誦讀中“心入於境,情會於物”,使學生受到情感的薰陶,促進學生對古詩優美語言的感受、積累、內化,師生情感得到進一步昇華。

在教學中,注重把握詩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學生透過朗讀品味語言,引導其展開想象,讓學生投身其中,想詩人所想,感詩人所感。在教學第一、二行詩時,請學生想想:蕭蕭秋風吹下梧桐葉,送來陣陣寒冷,江面上也吹來了秋風,(這時播放音樂,渲染氣氛)在這樣的一個夜晚,假如你就是這個獨自在外地作客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有了這樣孤單寂寞的心情就會很容易想起了什麼呢?隨着音樂,學生容易進入古詩的意境,彷彿與詩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秋風的涼意,感受到了詩人的孤單寂寞和思鄉之情。並請班上外地來的孩子,談談:當你們當離開家鄉來中山讀書,你們想家嗎?你想起了誰呀?這時,觸動了學生那根思鄉的弦,透過自身的感受,從中理解了“動客情”,體會了詩人的情感。

另外,還重視背誦積累,“腹有詩書氣自華”,積累一些古典詩文,這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的同時,還讓學生收集一些關於思鄉的古詩,多讀,多記,拓展文字,豐富學生的積累。朗讀古詩不僅是語言的積累,還是文化的積累,思想的積累。

這節課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一節課下來,我覺得學生在朗讀方面還缺了一點感情,因此,在感情朗讀方面還需要多加指導,深入朗讀,讀出古詩的韻味,體會詩人的情感;理解詩句時還不夠透徹,有些蜻蜓點水。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結合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要多加探索,多向別人請教,仔細鑽研教材,正確把握教材內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提問,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並使自己在教學的道路上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6

中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重視指導學生感受詩的內容,充分領悟詩人的情感,所以,不能單單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而應引導學進行感悟。

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認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我希望在學習古詩中,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方法、步驟。課堂上,我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去學這首古詩。由於學生學習的目的明確,孩子們從學詩題、理解詩意到感悟詩情都很積極,教學過程進行得也較爲順利。

透過這節課,我有幾點想法:一是在語文教學中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必要的。語文教學不光要傳授孩子們語文知識,更要讓孩子們掌握如何去獲取這些知識。二是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對教材充分鑽研,正確把握教材內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提問,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7

《夜書所見》是新課程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三組第九課的第一首古詩。這組以秋天爲專題,由4篇課文組成。《古詩兩首》《風箏》《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角度描寫秋天,有的表達了在秋天裏人們對家鄉、對親人的懷念;有的記敘了孩子們在秋天裏活動的歡樂;有的描寫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裏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聲音,都會使人們心中產生不同於對其他季節的感受。而《夜書所見》這首詩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客遊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鬱悶,又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於是那種鬱悶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感所代替。

古詩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可以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藉着學校開展的“書香滿校園,古詩伴我行”活動之風,班裏的孩子大都背誦了不少的古詩名篇,但是這首詩對於部分孩子來說,比較陌生,特別是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在閱讀方面也許會有一定的困難。基於這樣的認識,我確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一)掌握本課的生字詞,會寫“促、深”兩個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三)學習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本詩是作者客遊在外思念家鄉、親人而作,三年級的孩子長時間離開家鄉的可能性不大,他們對本詩的理解可能會有缺失,因此,我確定了教學本詩的重難點爲:感情朗讀,理解詩意,悟出詩情。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8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獨在異鄉,觸景生情而寫下的一首古詩。整首詩歌所見之處無不觸動着作者思念家鄉親人的情思,所聽之處無不撩動着作者孤獨鬱悶的心緒。如何讓學生理解詩歌的內容,走進詩歌寂寥惆悵的意境之中,感觸一位孤獨異客的悠悠思鄉情,我想就從這所見、所聽入手吧!

多種渠道解疑惑

堂伊始,讓孩子們獨自吟誦、有節奏吟誦、全班齊誦,在聲聲誦讀聲中感受詩歌的韻律之美,領悟詞意、詩意。顯然,若要領悟詩意,僅靠誦讀是單薄的,同時引導學生藉助註釋,藉助同伴,最後藉助老師理解詩意。這不僅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也體現了教師的具體指導。在此過程中,相機提問:詩人所到之處見到了哪些景物?有梧葉、秋風、兒童、燈火、籬落、秋江等。繼而提問:同學們是否能描繪這些景物是怎樣的?飄零在空中泛黃的梧葉、蕭瑟的秋風、一縷隱約的燈光,稀疏的籬笆等。如此再度深入提問:你能這一幅幅畫面中感受到些許什麼呢?果不其然,班級中有不少孩子感受到了寂寥的氛圍,這就爲孩子們走進詩歌意境奠定初步的基調。

情境渲染悟情感

我試圖設計情境,讓學生聯繫上下展開想象。想象眼前凋零的梧桐樹葉在蕭瑟的秋風中四處飄落,面對此情此景,客遊在外的詩人會想些什麼?想象夜深人靜,寒意正襲向詩人之時,可他卻看見遠處的人家閃耀着一縷燈光,籬笆下閃動着兒童玩耍的身影,料想着兒童正在捉蟋蟀,此時客遊在外的詩人又會想些什麼?如此一問一答,一一往,學生順理成地被帶入情境之中,而走進詩人的內心也就水到渠成了。

透過這節,我有幾點感悟:在語教學中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古詩教學不僅要渲染情境,還應引導學生反覆吟誦;備時要準確設計教學中的問題,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9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寫的一首古詩。教材《夜書所見》先是寫客遊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鬱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於是那種有意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感所代替。

三年級的學生無論是從詩句內容還是學詩體驗上,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雖是如此,但中年級的古詩教學,要重視指導學生感受詩的內容,充分領悟詩人的情感,然而詩的`語言是濃縮的精華,加之詩人的創作背景學生根本無法體驗。所以,不能單單逐句理解詩句的意思,而應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進行感悟。這樣纔有可能領悟詩的內涵意境。而如何把學生帶入詩人的世界,就成了我這節課的教學重點。所以,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認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節課,具體的教學環節是這樣的:一從複習引入,勾起學生的回憶,從思鄉的情感出發匯入新課;二是讀準古詩,初步感知。透過多次不同形式的讀詩,讓學生對詩有初步的感性認識;三是理解詩意,透過圖文結合、老師引導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詩意;四是悟詩情,再次以不同形式的誦讀,體會詩的意景和詩人的情感。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採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鼓勵學生誦讀,以加深對詩句內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透過這節課,我有幾點想法:一是在語文教學中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必要的。語文教學不光要傳授孩子們語文知識,更要讓孩子們掌握如何去獲取這些知識。二是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對教材充分鑽研,正確把握教材內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提問,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三是努力把握好古詩教學的情感斷層和情景再現,不斷嘗試讓學生走進去,走出來。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0

在浩淼的古詩長河中,有許多詩歌均以淺顯含蓄的筆調,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鄉,或謳歌大好河山……同一主題的古詩比比皆是。在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中,也有意識地把同一主題的古詩,放在同一單元中教學,以開闊學生的認知視角,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功效。

最近,筆者嘗試進行了“主題建構式”的古詩教學,既以一個母線爲主題,整合多種古今相似閱讀資源,進行較爲開放的語文學習,從而引導學生在詩中漫步,往詩外暢遊,思接千載,遨遊萬里。透過實踐發現,古詩教學中的主題建構,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領會詩人的感情,感受詩歌的藝術形象,體味詩美,引導學生進入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美妙的詩歌藝術境界。

下面簡要描述將《夜書所見》和《泊船瓜洲》兩首古詩,放置在同一單元主題“想家的心情”中的教學策略。

一、研讀文字,開發母線主題

每一首古詩都是詩人心路歷程的寫照,與詩人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它所反映的主題往往具有濃郁的人文色彩。

《夜書所見》的作者葉紹翁客居他鄉、輾轉漂泊,在梧葉飄飛,寒聲陣陣,秋風瑟瑟中,看到兒童挑燈夜遊、捉弄蟋蟀的生活場景,想起故土家園的溫馨美好;想起親人朋友的音容笑貌……從而含蓄地抒發了一種思鄉念親、懷想故園的感情;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則藉助皓月當空的意象,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 “明月照我還”的畫面,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強烈願望。兩位詩人,雖然處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生活閱歷,但是思念家鄉、對故土的依戀之情卻是相同的。細細咀嚼,便能深深體悟到返回家園在詩人心中的渴望。繼而從主題出發,上下延展,左右逢源,開發出一個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豐滿立體的微型母線主題──“想家的心情”。

二、再現意境,撥動情感心絃

古詩內容的時空跨度太大,加之學生的閱歷背景又太淺,他們很難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此時,就需要根據古詩中提供的意象,真實而藝術地再現原詩意境。

在葉紹翁的《夜書所見》一詩中,向讀者呈現了多個意境:悽清寒冷的江上秋景、溫馨可親的家居休閒場景……需要教師超越時空,引導學生透過作者勾勒的場景,透過意境的再現,引動學生情感心絃的敏感點。在介紹葉紹翁離家在外的背景知識外,教師提出了教學要求:走近詩人,成爲他的知心朋友,透過學習古詩去了解他內心的想法。引導學生誦讀“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讓學生試着從詩句中感受江邊的詩人聽到了什麼?再輔以梧桐樹葉被風吹過的沙沙聲,在音響效果的作用下,學生彷彿與詩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江邊的涼意,感受到了孤獨。除了從聽覺中感受古詩的意境之外,讓學生從視覺上進一步體會古詩展現給我們的畫面,引導學生從“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中體會作者看到的場景,學生潛心會詩,一個個溫馨的意象出現在學生眼前:稀稀落落的籬笆、低矮的茅屋、昏暗的燈光、提着燈籠的兒童……這不僅是意象的組合,更是對古詩意境的藝術化再現。學生彷彿聽到了蟋蟀的叫聲,聽到了孩子的歡笑聲,看到了孩子燦爛的笑容……平面的詩句透過學生的想象成爲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體的場景。

三、藉助意象,解讀內心世界

詩句背後的情味和意蘊,在“意象”的召喚和引領下,噴涌而起、一瀉千里。緊緊抓住這一中介,讓學生投身其中,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當學生伴隨着意象進入詩境的時候,教師略帶眷戀的敘說:望着這稀稀落落的籬笆、望着昏黃的燈光,望着兩個調皮的小孩、聽着孩子們的歡笑聲,這是一種濃濃的家的感覺,此時此刻,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你會是怎樣的心情?你有什麼想法呢?有的學生說:我真想去抓抓蟋蟀;有的說:我真想回到童年;有的說:我想回家了……一句句未經雕琢的話語,不經意間理解了詩句中的“動客情”,憑藉着意象的召喚,引領學生感受到詩句背後的那份情、那顆心、那種味。

正當學生在《夜書所見》中詩人的思鄉戀家的情結中切己體察、感同身受時,教師呈現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詩,根據教學圖片,簡要介紹了瓜洲、京口、鐘山的地理位置,然後,讓學生憑藉着註釋,讀通順古詩,也來猜一猜這位詩人心裏在想什麼?學生透過誦讀,感受到了江南花紅柳綠的勃勃生機,更從“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中體會到了詩人強烈的思家情緒和深深的無奈。

四、古今融合,建構立體課堂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環境,同樣的心情,同樣的感受。此時,相似主題的兩首古詩有機地整合爲一體,在比較朗讀中,再次引領學生在情緒場中共同受到一次精神洗禮,從而把握詩人內心的情感歷程。此時,同一主題:想家的心情。已經緊緊地建構在一起。

想家的心情,這不僅是王安石的想法,也是葉紹翁的內心所需。自古以來,無論遊子走到哪兒,家是永遠的牽掛。想家的心情,無論是古人,還是現代人,那都是一樣的。在學生內心形成了這樣的情感認同後,透過多媒體呈現王慧敏的《想家的心情》,教師深情地配樂朗誦:異鄉的天空/我是斷線的風箏/異鄉的水面/我是無根的浮萍/異鄉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裝不下/想家的心情/異鄉的人羣中/家是一團火/異鄉的路上/家是一盞燈/異鄉的夜晚/家是一個夢/如何也圓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親倚欄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遊子憑窗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誰都感受的到,誰也說不清。

在悠悠的音樂聲中,在教師的娓娓述說中,學生與古代詩人、現代詩人的心產生了共鳴,透過主題構建,在古今同一主題的詩歌整合中,在學生立體的、多頻道的接收中,在超越時空的跨度中,學生與詩人之間架起一道絢麗的彩虹,從而建構起了一個互相聯繫、互相延拓的立體課堂。

如此的主題構建型的古詩教學,能引導學生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地欣賞古詩,使語文教學有了鮮活的靈魂,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多了一份灑脫和厚重,少了一份蒼白和飄浮。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1

古詩的教學,一直覺得在詩句的理解,特別是出現一些跟現在的意義具有較大出入的字詞的時候是最大的難點。《夜書所見》在備課就猜到學生對“書”字的理解以及對後兩句出現倒裝句的情況可能存在困難。果然,板書課題後,讓學生想一想夜書所見,是指詩人在做什麼?書指什麼?不少學生意見不同,有的說書是那個人在看書,有的人說那個人在看東西把這些東西當成書,這時我讓學生看圖然後再反覆讀課題,又讀了三遍課題後一位同學站起來說,他認爲書是寫,那個人把看到的寫了下來。這時,學生也茫然不知所措,我不急於讓學生下定論,因爲開課前我也查了不少資料正在這個書上爲難呢,這個書字是應作寫來講,但很容易讓人感到是詩人在看書看到了一些景象,我想如果他們說不出來都認爲是看書的話,也不能說錯,但學生竟能悟出來,看來多讀確實有好處。而這兩首詩的難點也就是夜書所見,這首詩的詩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讓學生再看圖聯想明月,獨自一人,江邊靜靜的夜這些會讓人想到什麼,學生都說會想到自已的家。再讓學生朗讀古詩,從古詩中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學生能夠說出來了,既然能解其情,就好辦了,學生再反覆讀詩句並結合註釋,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但卻是倒裝句,爲此我先讓學生讀最後半句“夜深籬落一燈明”結合圖學生很快明白了,但夜那麼晚只看到燈又看不到人,那個人只能猜想了,再看上半句,讓學生抓住“知”(料想)就馬上能理解了。學完了古詩,理解了詩句的意思,然後我又重新回到課題,讓學生說說“書”字到底怎麼理解,這回大家都能明確地說出是“寫”的意思了。有了這樣的基礎,第二首詩學生基本可以自學理解。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2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寫的一首古詩。無論是從詩句內容還是學詩體驗上,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古詩積累。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要抓住古詩教學的一般規律,圖文對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編寫特點,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句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採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鼓勵學生誦讀,以加深對詩句內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在這首詩的教學中,我認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讀懂詩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在學習古詩中,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方法、步驟。課堂上,我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去學這首古詩。由於學生學習的目的明確,孩子們從學詩題、理解詩意到感悟詩情都很積極,教學過程進行得也較爲順利。

我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

一、複習匯入,秋天是一個多彩多姿的季節,絲絲的涼意和片片紛飛的黃葉,給人帶來無盡的思鄉情緒.還記得我們學過許多思鄉的古詩嗎?誰能來說說?(背) 《:靜夜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時,我及時給予學生鼓勵:看來同學們之前的知識掌握的不錯哦.

二、瞭解詩人及其背景:

1、師說出詩人名字並板書——葉紹翁,邊板書邊說:今天我們來學習另外一首寫思鄉的古詩.然後問學生:誰能告訴大家,你瞭解葉紹翁多少?學生彙報:他是一位南宋的詩人,(板書:南宋),他擅長寫景抒情。

三、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我們今天學的這首就是(板書:夜書所見),全班一起讀課題,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 學生互相補充,教師提示,生逐字逐詞逐句理解

2.下面讓學生結合插圖自學這首古詩。在學習之前,我問學生覺得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讀懂詩中的字詞或意思呢?(看註釋,查字典,查資料,看插圖,展開想象,因爲提前佈置讓他們預習過,查找過,這時只是交流)讓學生以同桌爲單位,用他們提出的辦法進行學習古詩,看看能讀懂的有哪些,再把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後學生反饋自己讀懂的字詞或句,再提出自己不明白的。

四、 品詞析句,想象悟情

1.首先讓學生讀詩的第一二句。體會到作者看到了些什麼,聽到了些什麼,又想到了些什麼嗎?生:作者看到了梧桐樹葉隨風擺動。聽到了風的聲音。師:是什麼風?(秋風)怎樣的秋風(涼涼的秋風)你怎麼知道是涼涼的秋風?(生體會寒字)這風怎麼吹?發出什麼聲音?(呼呼)什麼感覺?(好冷啊)文中說到風聲,用的是什麼詞?(蕭蕭)是啊,這蕭蕭的秋風吹打着梧桐樹的葉子,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沙沙,嘩嘩)你覺得怎樣?(我覺得更冷了。)體會朗讀:蕭蕭梧桐送寒聲

3.詩人在夜空中看到了什麼?(讓學生看圖:一輪明月)看着這一輪當空的明月,你想起了什麼節日?中秋節我們都做些什麼?此時此刻的詩人也是這樣嗎?爲什麼?你怎麼知道他在異鄉?理解詩句:江上秋風動客情(板書:動客情)。這個客說明他在他鄉做客,這時候,他一定??(我以爲學生答不上來的,低估了他們,我感到很高興)這時我又不失時機的讓學生設身處地的站在詩人的角度上,體會詩人此時此刻會想些什麼?.(爸爸媽媽、朋友、家人)

4.說的太好了,可見詩人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生體會(憂愁,孤單,寂寞,鬱悶)(板書:孤單) 指導朗讀(江上秋風動客情),體會作者的感情

5.詩人還看到了什麼?(看圖:籬笆下的一盞燈)。讀出相關詩句:夜深籬落一燈明。看着這盞燈,作者想到了什麼?齊讀詩句:知有兒童挑促織

6.爲什麼作者會有這樣的猜想?(因爲,他小時侯一定也常常提着燈籠在籬笆下捉蛐蛐)

7.你們知道孩子們捉蛐蛐是爲了做什麼嗎?(鬥蛐蛐玩)

8、你們捉過蛐蛐嗎?是打着燈捉的嗎?是簡介晚上捉蛐蛐的過程,強調“挑”字的讀音(第三聲)

9樣的變化?(開心,快樂)板書:快樂。那你覺得應該怎樣讀詩歌的最後兩句?

10.感情朗讀全詩

五、背誦詩歌

六、回顧總結

反思自己教學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有幾點想法,也就是教學中的得與失吧:得就是透過教學,我覺得在語文教學中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必要的。語文教學不光要傳授孩子們語文知識,更要讓孩子們掌握如何去獲取這些知識。 如在教學“初讀,整體感知”這個環節上,因爲在上課之前,我已經安排學生提前預習過,所以在這裏我讓學生以同桌爲單位,用他們自己提出的辦法來互相學一學這首古詩,看看能讀懂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後,就解決了的問題,我問他們是怎麼解決的,學生告訴我,他們是透過看註釋,查字典,查資料,看插圖,結合自己的想象等途徑來弄懂的。我想:孩子們能夠透過自己獲取的知識來展開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很難得。在抽讀時,學生也在不斷地互相糾正着對方生字的讀音。反思這個教學環節,我認爲課堂的生成不錯,既幫助了學生在自己的記憶結構裏喚醒以前的認識,鞏固了認知能力,同時抽到的學生在讀古詩的時候發生的錯誤和課文的生字有關,然後讓大家發現並在糾正的時候很好的強化了拼音的再次鞏固及書寫。

當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還有很多的不足:

一、在引導學生釋題時,讓學生想一想“夜書所見”中的“書”指什麼?不少學生意見不同,有的說“書”是指那個人在看書,有的同學說那個人在看東西把這些東西當成書,這時我讓學生反覆讀課題,又讀了兩遍課題後一位同學站起來說,他認爲“書”是“寫”的意思,那個人把看到的寫了下來。由於自己課前準備不夠,所以在這花了不少時間。

二、在教學詩句“知有兒童挑促織”這句詩時,儘管在教學中,沒有強加給學生”挑”字在詩句中的正確讀音,而是採取了查字典的方法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答案,但在課堂上我沒有清楚的處理“挑”字的教學,感覺當時有一點繞口,挑促織——讓學生聽老師描述想象理解,效果也不是太明顯。雖然學生知道作者描述的是晚上,兩個孩子打着燈籠在捉蛐蛐,但學生不知道那個時候,蛐蛐應該是在石縫裏或者草叢中比較隱蔽的地方,這樣捉蛐蛐就還得有一個過程,而不是直接用手去捉,因爲學生對捉蛐蛐的操作過程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不知道這是用一根麥杆或者很細很細的樹枝在洞口撥弄,把蛐蛐撥出來,所以還是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很好的找到正確的讀音。可見,教師的備課還應更細緻些,才能在教學中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總之,在教學前,教師必須對教材充分鑽研,正確把握教材內容,準確地設計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巧妙地引導學生學習,才能教學好每一堂課。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3

三年級的孩子,已經不滿足一二年級時對古詩簡單的識記。怎樣讓孩子們在識記的過程中去初步體會詩句中蘊含的情感是教學古詩的難點。《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的作品。詩人客居他鄉,在江邊被微冷的秋風吹拂,看見秋葉飄落,感到孤獨寂寥。由看到遠處籬笆旁的燈火,料想到有小孩在捉蟋蟀,心裏又泛起一絲親切,一絲溫暖。

在教學這首詩時,我首先讓孩子們理解詩題。然後介紹詩人。借詩人的看聽想三個方面去理解詩句。

孩子們在說詩人看到的景物時,容易把“兒童挑促織”也理解進去。於是,我讓孩子們說“知”的意思是什麼。孩子們認爲是“知道”,再問孩子們“究竟是看到了什麼”,才“知道”是有孩子在挑促織的?孩子們說,是看到了“籬落一燈明”,才知道的。這裏,就理解了“知”不是直接看到,而是“料想”到的。

上課時這一環節很快就過去了,在課堂上孩子們還是順着我的意思,說出了“知”是“料想”,可是下來以後的作業中,還是反映出了一部分孩子沒有理解到這個字的意思。

在理解字詞,理順詩句意思後,我讓孩子們逐句品讀古詩。藉由一幅幅圖畫去領略詩句中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可能前面已經理解了詩句意思,再次品讀詩句顯得有些重複,所以孩子們有些坐不住。所以我想,是否可以把品讀詩句,體會情感與前面一個環節相結合。這樣可能會顯得更緊湊。

比如“知有兒童挑促織”這一句,引導孩子們理解是“料想到有孩子在挑促織”後,可以直接問“爲什麼詩人會這樣想呢?”“可能他小時候也去捉過蛐蛐,覺得很快樂呀!”“誰能來快樂地讀一讀呢?”

上一次公開課,需要準備的東西太多。我常常是無從落腳,不知道課文的重點應該放在那個地方,又應該從哪裏突破。在查閱相關資料,也借鑑衆多老師們的方案後,設計了這一堂課。只覺得自己水平確實有限,所欠缺的太多。對課文的理解,教學重點、方向的把握,環節的設計,課堂的語言等都有待提高。所幸大家能夠包容我,如能指點一二,不甚感激。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4

今天,我教了《夜書所見》這首詩。

古詩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學習古詩讓學生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因此,在教學古詩《夜書所見》,我注重了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式讀,如:教師範讀,小組、男女賽讀,以遊戲形式激發朗讀、誦讀等等,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悟情。在學生充分誦讀中“心入於境,情會於物”,使學生受到情感的薰陶,促進學生對古詩優美語言的感受、積累、內化,師生情感得到進一步昇華。

在教學中,注重把握詩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學生透過朗讀品味語言,引導

其展開想象,讓學生投身其中,想詩人所想,感詩人所感。在教學第一、二行詩時,我讓學生想想:蕭蕭秋風吹下梧桐葉,送來陣陣寒冷,江面上也吹來了秋風,在這樣的一個夜晚,假如你就是這個獨自在外地作客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有了這樣孤單寂寞的心情就會很容易想起了什麼呢?我請班上的外地孩子談談:當你們當離開家鄉來威海讀書,你們想家嗎?你想起了誰呀?這時,學生那根思鄉的弦被觸動了,透過自身的感受,從中理解了“動客情”,體會了詩人的真實情感。

我還重視了背誦積累,這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朗讀古詩不僅是語言的積累,還是文化的積累,思想的積累。

《夜書所見》教學反思15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作。它寫的是:詩人客遊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鬱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不僅回憶起自己得故鄉和童年生活。於是那種鬱悶之情又被一種親切感所代替。全詩抒發了詩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學習這首詩要讓學生感受詩歌的優美音韻、完整得意境和蘊含其中的美好情感。依據這個教學目標,我是透過讓孩子們反覆的讀來體會詩歌得意境和美的。

具體的教學環節是這樣的:我先按照題目的意思板書了夜、書、所見,讓孩子們藉助詩文和課下的註釋來弄明白這樣板書的目的。接着就是讀詩。由於這是一首思鄉詩,讀的時候語速要慢,感情稍低沉。在這我借鑑了一下別人得經驗。給孩子們簡單插入了一些平仄的知識,告訴孩子們每個節奏中最後一個字讀的時候要慢些,音拉得稍微長一些。我先範讀,引導孩子讀好第一句。後讓孩子們配合我的手勢去讀,把快慢、節奏讀出來。然後我從“動客情”入手來感悟詩歌的意境。是什麼牽動了詩人得感情?客遊在外得他會想些什麼?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和孩子,他又會想些什麼呢?引導孩子們去想象,去體會。最後我適時地進行了延伸,在浩瀚的詩國裏,思鄉、思親歷來都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詩人透過詩歌來抒發他們心中的離愁別緒。這樣的詩也有很多,同學們不妨課下去收集一些,來感受一下。

縱觀這節課,優缺點並存。

1.本節課我覺得最大的成功是孩子們的讀書。他們不僅讀出了詩歌的輕重緩急,還把自己的感受也讀了出來。看來有時的一些想法是完全可以在孩子們身上實現的,關鍵在老師的引導。我就是和鄭州的那個老師一樣,配上手勢,讓孩子們根據手勢來讀書。雖然沒有大家做的那麼完美,但讀的效果還是有一點點的。由於孩子們很好奇,詩歌還可以這樣得讀,他們都很興奮,反覆誦讀,沒有覺得很厭煩。注意力也很集中。前面大量的讀書,也爲後面理解詩歌做下了鋪墊。孩子們的理解也很好。看來還是得讓孩子們多多讀書。

2.不足也有很多。由於讀書的時間太多了,課堂的時間畢竟有限,本節課的內容沒有完成。只是理解了一點。時間得把握不好,我的課堂調控能力不是很強,以後還需要多多努力。讀書和課堂這兩個方面該怎樣協調在一起呢?我真的好好反思反思。還有課堂上的語言還是顯得過於瑣碎,不簡潔,不像別的老師上課乾脆利落。評價語也是乾巴巴的,就像我這個人一樣。

總之,語文課堂上我也在努力地嘗試,努力地爲孩子們語文素養的提高積極地實踐。不足也肯定不少,但我會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