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夜書所見的教學反思

本組課文以秋天爲專題,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點,將秋天的特色描寫出來。教學中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積累,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組教學的一個重點。

夜書所見的教學反思

《古詩兩首》是精讀課文,收錄了葉紹翁的《夜書所見》和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抒發了詩人在秋天裏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這一課安排兩課時,一個課時學習一首古詩。《夜書所見》的教學目標如下:

1、 自學生字詞,會認讀。

2、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 學習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我班學生大多是外來工子弟,他們來自天南地北,在家鄉應該生活着很多親人,而教學本課的時候,正值中秋佳節之後。爲了使同學們更好地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在課前,我首先引導孩子們說說在家鄉的親人,以及在中秋節時爸爸和媽媽是如何與家鄉的親人相互祝福的;再朗誦耳熟能詳的《靜夜思》;然後引入新課學習:“同學們,八百多年前,也有一位詩人獨自站在蕭蕭秋風裏,思念着家鄉的親人,寫下了千古偉誦的詩句呢!”

接着播放課文錄音,讓孩子們感受古詩的節奏和韻味;再把時間交給孩子們自由朗讀,自學生字詞,並引導他們在朗讀的基礎上藉助註釋,自己試着理解詩句的意思。

之後是彙報交流,讓孩子們分享自己的理解,說說詩句的意思,我再相機糾正孩子們理解有誤的地方,特別是最後的兩句詩“江上秋風動客情,夜深籬落一燈明。”給人的畫面感強,所以我着重引導了孩子們一邊想像那種景象,一邊誦讀詩句。

最後,根據兒童表演慾望強的特點,讓孩子們比賽演一演詩人,看誰演得像。

透過聽、讀、想、演,使得古詩在孩子們的眼前和腦中一再重現,所以一節課下來,相當一部分的孩子已能熟讀能誦了。

這一節課較順利達成了教學目標。

關於書寫生字,則安排在第二課時集中指導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