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行爲》教學反思

儘管課前備課反思很多,但在課堂實際教學中,還是有猶豫的地方。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動物的行爲》教學反思

一、螞蟻覓食行爲的探究如何匯入“探究螞蟻的覓食行爲”這部分的教學,總覺得有不妥之處。課件設計的是“螞蟻拖食進入蟻洞”,老師設問“這是螞蟻的什麼行爲?”“覓食行爲。”“螞蟻有覓食行爲嗎?”,這種設計是爲了避免課堂學生的猜測過多、老師解答過程過長,從而避免課堂時間過長、沖淡主題。但這樣設問,我總是覺得好像和教材設計者的設計意圖不一致。課後細細想想,覺得教材設計者的意圖可能是透過探究螞蟻喜歡取食哪種食物,得出螞蟻有覓食行爲這個結論的。其實,在探究出螞蟻愛吃哪種食物的過程中,只要稍加引導,就能推論出“螞蟻有尋找愛吃的食物的行爲,這種尋找愛吃食物的行爲就是一種覓食行爲”而匯出重點部分的教學。還有當時覺得這部分的教學設計有問題,所以想換種匯入方法,就是將螞蟻聚集在米飯粒周圍的畫面換下螞蟻搬菜粉蝶的視頻,這樣就可以直接探究飢餓的螞蟻聚集在米飯粒周圍是否是覓食行爲,從而匯入“在複雜的環境中,動物的行爲複雜多樣”,順利進行列舉多種行爲類型重點教學了。這樣既可以避免生硬的轉問“螞蟻有覓食行爲嗎”這個問題,還可以節約時間進行重點部分的學習。也不知爲什麼,在設計這部分教學時,怎麼也走不出思維怪圈,終究是按照一開始的設計思路教學了,真是件莫名其妙的事。可能當時覺得這種教學思路也能達到教學目的吧,但現在細想起來,終究覺得有不妥之處。

二、列舉動物行爲類型部分的教學列舉動物行爲類型是本節課的重點。關於這部分的教學,課前有兩種思路,一是老師先列舉一種類型的動物行爲多種表現,然後歸納出該動物行爲的概念,再請同學們拓展舉例;二是按照教材大致安排,先引導學生知道螞蟻有覓食行爲、圖片展示多種動物的不同覓食行爲、概括出覓食行爲的概念、請同學們列舉常見的動物的不同的覓食行爲,然後安排學生分組討論常見的動物的其他行爲、說出判斷行爲類型的依據、老師概括動物行爲的'概念及評價、其他小組再舉例補充。考慮到給學生充分參與並多思維,所以選擇了第二種教學思路。這樣既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能給予恰當地指導。但遺憾的是,教學中課堂時間太緊,又因爲是借班上課、不能將設計的內容留待下一節課進行。因此,在課堂上,只是請一小組就某一動物行爲類型如防禦行爲等列舉了兩例、在誘導他們說出規類的依據後,就沒讓該組繼續說完他們交流的結果,而是把機會給予了其他小組繼續說其他某一動物行爲的類型的例子了。雖然,在後面的“其他小組還有不同的例子嗎?”補充回答中可以彌補部分遺憾,但還是不能讓全班各組都有發言的機會,就是發言的小組,也不能將本組的交流結果全部呈現,可能影響了部分同學積極交流的情緒。課堂結束時,如果讓學生們把交流的結果交給他們自己的老師評價可能會有所彌補,但當時卻沒有考慮完善,這就讓我對這節課的處理,留下了很大的遺憾。

三、課堂教學中,語速有時過快。教學內容熟悉程度不夠,語速過快,就凸顯了課堂思維的停頓,使語言表達表現出不夠流暢,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在語速的調節上,我要注意加強調節。

四、準備不夠細緻由於是借班教學,教學設備可能不一致。我雖想到可以早點到達現場進行調試,但是沒想到現場已經有人在上課,因此無法進行。結果,上課時,果然該班的設備和我們準備的不完全相同,操作上出現誤差、配合教學的視頻畫面調動困難,影響教學思路和效果。這是我過度自信自己的現代教育技術水平造成的失誤,其實我是可以前一天或者更早一點趁別人未上課時就到達教學現場進行調試的。所以無論如何,要保證一堂課的高效率,哪怕是一個微細方面都要考慮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