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反思(精選6篇)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反思(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反思(精選6篇)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反思1

《我要的是葫蘆》一課,語言生動形象,十分貼近兒童生活,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這篇寓言講述的是有個人種了一課葫蘆,他一心盼望葫蘆快快長大,但是卻全然不顧葫蘆葉子上的蚜蟲,最終導致蚜蟲越長越多,那些可愛的小葫蘆一個個全落下來的結果。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識字和積累詞彙,體會人物心情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透過感情朗讀,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並懂得與課文有關道理是難點。

課後我做了一下幾點思考:

一、充滿童趣

《我要的是葫蘆》中種葫蘆的人讓人覺得可笑、可氣,又可憐。可笑的是他的無知愚昧,可氣的是他不聽鄰居的勸告,可憐的是他那麼喜愛葫蘆,結果卻一無所獲。

在第一課時,請學生給那個人取了一個雅號:葫蘆先生。叫起來既順口又親切,讓學生與課文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不少。在課文教學的最後,我問:那個人那麼喜愛葫蘆,所以給他取了一個雅號叫葫蘆先生,現在你看看,他還可以稱做葫蘆先生嗎?不。他做事那麼糊塗,該稱他?學生異口同聲地說:“糊塗先生。”他不聽勸告一意孤行,是?固執先生。與此同時,課堂上發出了一陣笑聲,我覺得學生在笑糊塗先生的同時對文字所蘊涵的道理一定有所感悟。

二、在語境中識字學詞。

“盯”字是本文的生字,又是一個幫助理解課文的重點字,教學時可以緊抓這個“盯”字“大做文章”。遺憾的是我在課堂上處理不夠到位。

師:你從哪裏體會到愛葫蘆?

生:盯着。

師:盯字怎麼記?

生:目+丁。

師:目和什麼有關?

生:眼睛。

師:葫蘆先生,你用眼睛看着誰啊?

生:葫蘆

師:只看着葫蘆沒有東張西望嗎?

生:沒有。

師;認真地只看着一樣東西就叫盯着。

(可以這樣修改)

師:盯着葫蘆幹什麼?

師:爲什麼用盯而不用看?

師:你能把他對葫蘆的喜愛讀出來嗎?

反思:字詞學習是低年級的重點,如何讓識字學詞更有效?那就要重視聯繫上下文,進行言語訓練,在具體的語境中幫助學生理解了詞語。適時引導運用,不搞機械的、單一的識字讀詞。在教學“盯”字時,我雖然有這樣的意識,可是並沒有處理好,只解決了“盯”的字義,沒有起到理解課文的作用,如果在此基礎上追問:盯着葫蘆幹什麼?爲什麼用盯而不用看?我想這樣的設計更能使學生理解葫蘆先生對葫蘆的愛。在具體的語境中學詞語,不僅能幫助學生解讀文字,而且能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三、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閱讀教學應立足於培養學生閱讀文章的興趣,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從而發展他們的語言,達到自能讀書的目的。《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中,我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纔好呢!”透過品讀、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引讀等不同方式的朗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學生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以讀悟文,品析詞句。

理解:“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師:聽了鄰居的勸告,他是怎麼說的?

生: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

師:“葉子上的蚜蟲還用治?”讀着這句話,猜猜葫蘆先生的心裏想的是什麼?

生:長了蚜蟲沒關係的,我纔不在乎。

生:我不怕蚜蟲。

隨機教學“治”。

師:葫蘆先生認爲用不用治?

生:不用。

(出示句子: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師:讀一讀上面兩個句子,它們有什麼不同?

生:第一句是還用,標點是“?”第二句是不用,標點是“。”

師:句子不同,語氣也不同,可是它們的意思是?

生:一樣的。師:誰能讀出它們不同的語氣呢?

(指名多個學生讀,齊讀。)

師:那你們認爲要不要治呢?

生:(要治)

反思:

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葉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繫的。他所犯的錯誤,可以從他的語言看出來。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語言朗讀體會,理解課文內容。這也是本文的重難點所在。朗讀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的思維,特別是對低年級的學生,在理解句子前首先要讀,不止是讀通,還要設計一個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的問題,讀懂句子。

所以在教學時我沒有直接出示兩句話,告訴學生反問句該怎麼讀,陳述句該怎麼讀,而是先讓他們讀懂“葉子上的蟲還用治?”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葫蘆先生認爲用不用治蚜蟲?在明白葫蘆先生的意思是不用治之後,再出示“葉子上的蟲不用治。”透過對比,讓學生明白雖然句子不同,語氣也不同,可是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同時也體會到葫蘆先生不聽勸告,不治蚜蟲,才導致最後葫蘆都落了。對“有幾個蟲子怕什麼!”這句話的教學如果能用上這樣的方法,我想學生的理解會更加到位。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反思2

近期內按照領導指示,我們二年級組對《我要的是葫蘆》進行了同課異構活動,對於此次活動有以下兩點看法。

第一點:識字教學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運用多種識字竅門,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是提高識字效率的前提。

對於識字教學,有的生字可以跟學習課文相結合。如在學習“葫”“蘆”“藤”時透過圖片來指認“葫蘆”和“藤”,讓學生先認識一下“葫蘆”和“藤”是什麼,然後透過觀察瞭解到“葫蘆”和“藤”都與植物有關,所以是草字頭。

有的生字則可以透過做動作在理解的基礎上既可以記住它的形,也可以記住它的音。如:教學“盯”時讓學生先做動作理解,知道眼神一動不動地專注地看就是“盯”,要用眼去“盯”,所以“盯”字是目字旁。理解了“盯”的意思,也記住了它的字形。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還可以進行角色轉換,調動學生識字的熱情。例:師說:老師這裏有幾個字不認識,你願意教教我嗎?根據學生的指導來認識“藤”,而且能在圖片上指出哪裏是藤。師又說:老師還發現兩個雙胞胎兄弟,你發現了嗎?相機指導認識“掛”和“哇”,你還發現哪些跟他們長的很像的生字?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出“佳、蛙、娃、窪):師說:跟這些生字寶寶交上了好朋友,相信你能把這段文字讀的更美。透過雙胞胎兄弟的字頁來調動學生進行形近字辨認的積極性,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積累識字經驗,爲以後的識字教學成功地積累識字方法,大大提高了識字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孩子的活力,是孩子的生命。想象力在孩子的世界裏,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它讓孩子有了自己的“童話”我們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這個主陣地,因勢利導,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種有利因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爲此,我就這個問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如下的嘗試:例:想象:轉眼之間,冬去春來,又是一個播種的好季節,這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

結果孩子們大部分都說出了第二年,這個種葫蘆的人很認真地管理葫蘆,有了蚜蟲及時治療,而且創造性地寫出了許多治療蚜蟲的好辦法。如:用手捉、噴農藥等,到了秋天,小葫蘆長成了大葫蘆,種葫蘆的人高興極了,他想去年要是聽聽鄰居的勸告,自己早就擁有大葫蘆了,看來以後對於別人的意見要虛心接受纔對。也有個別孩子固執地把他還編成一個不聽勸的人,結果小葫蘆又都落地了。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繼續去探討和研究的地方。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反思3

閱讀教學應立足於培養孩子閱讀文章的興趣,引導孩子品味語言,積累語言,發展語言,從而達到自能讀書的目的。因此,這堂課我始終把語言的學習、體會、感悟作爲重點,注重學生的語言感受。

而語言感受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讀”。

學生在教師有目的的設計和引導下,針對性地多讀是很重要的。多讀可以訓練學生的語感,可以變被動接受爲主動參與,可以豐富孩子的想象。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實物“葫蘆”讓學生感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利用課文形象的.插圖,讓學生觀察、說話,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觀察聽說能力。從而讓學生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感受植物生命的繁衍不息。

抓重點段,引導學生帶着中心問題:“長得那麼好的葫蘆,爲什麼會變黃、落了呢?”質疑,使學生產生強烈求知慾。透過學生自主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種葫蘆人和鄰居的不同態度,最後,讓學生在理解文字,感悟語言的基礎上懂得植物的生長需要各環節的聯繫。

抓關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纔好呢!”透過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賽讀、範讀等不同方式的閱讀,比較句子中的不同語氣,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體會種葫蘆人的心態,以讀悟文,品析詞句。

利用多媒體投影儀,播放課文插圖,讓學生在觀察中走進課文情境,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小葫蘆的可愛,學生髮自內心地對小葫蘆產生喜愛之情,朗讀時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實情感,爲後文與鄰居的對話情感打好鋪墊。

教師範讀時的情感就直接調動了學生的情感,一些朗讀的技巧滲透到教師的讀中,學生在無意模仿中就學會了朗讀的技巧和技能。

不足之處是:

1、提問多了些,散了些,學生回答的面不夠廣,有些話老師帶學生回答了,以後要在優化提問上下功夫。

2、讓學生用“自言自語”練習說話時,學生只注重說:我自言自語的說,老師並沒有及時訓練學生“他自言自語的說”,這樣的話,就對課文中種葫蘆的人的語氣體會的不是特別的到位。

3、對反問句變陳述句的句子指導的不夠到位,以至於在老師說出的幾個句子時,學生沒能理解其意思,說的也不明白。

在以後的教學中,虛心向他人請教,及時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多多聆聽其他老師的課,以取長補短。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反思4

在設計《我要的是葫蘆》一課前,定位其基本思想就是多嘗試、多思考。這源於假期讀書富腦行動,想把從書中學到的教育思想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於是有了這一課的設計,寫下收穫幾點:

一、打破常規,有選擇地預習

預習的好處多多,不用思考就能脫口而出。以前爲了追求相對完美的教學效果,避免課堂上的意外冷場,佈置學生提前預習課文成了教學之前的鋪墊。的確,有了預習的讀書,課堂上各個環節就會順暢很多。這對於有深度的、有難度的或者長篇閱讀文來講是有益的。而《我要的是葫蘆》一文,篇幅短,內容淺,唯一的教學難點就是“明白那個種葫蘆的人錯在哪裏?”、略有難度的閱讀內容就是第一自然段關於葫蘆的描寫,只要處理好這兩個問題,整篇課文就會通透。想到平鋪直敘的課堂是乏味的,於是決定放棄預習環節,嘗試不提前讀書,讓學生們充滿新鮮感、懷着期待上課,當然,我也是。

在處理第一自然段關於葫蘆的描寫時,由實物葫蘆引入,出示在黑板上,不認識的“藤”字標註了拼音,在充足的時間裏,讓學生反覆練讀,由於是起點相同的初讀,每一個學生都是那麼的投入,在讀準字,讀通句子後,再略加指導,一部分同學就讀出味道了。如果把讀書比做走步的話,我真實地感受到學生們從蹣跚學步到疾走如飛這一質的轉化過程。這種嘗試是喜悅的,因爲有選擇地預習也收到了預約的精彩。

《我要的是葫蘆》的教學難點是:那個種葫蘆的人錯在哪裏?實質上了解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係。我猜測這個植物知識學生知道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知道,學生能不能表述清楚?怎樣化難爲易?我想到了打比方。把葉子比作人的嘴巴,把葫蘆比作人的身體。人透過嘴巴傳輸營養供身體生長需要,葉子傳輸的養分就是供葫蘆生長需要,葉子被蛀好比嘴巴不能吃飯,身體會垮掉,葫蘆也如此。課前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充分考慮驗證了,一個顯而易見的打比方把這個難點解決了。對我來講,課前的多思考讓我對文字的處理胸有成竹,對學生而言沒有預習的收穫也是難忘的。

二、轉變人稱,降低表達難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要強與生活的聯繫”。於是,書中設計了的文字擴展以學習小夥伴“你想對種葫蘆的人說些什麼”的提問方式呈現。對學生來講,種葫蘆人是第三人稱。驀然記起有一位名師曾談到,同一個問題,學生更善於以第一人稱表述。因爲只有這樣,才能把知識的應用與學生的生活聯繫起來。於是我把學習小夥伴的提問改爲“假如,我就是那個種葫蘆的人,你們想對我說些什麼?”,果不其然,學生有話可說,樂於表達。有向“我”提出批評的,提出合理建議的。只是轉變了人稱,學生的表達內容就清楚了,豐腴了。

爲了培養學生想象力,提高學生表達能力,我又設計了課後的一個練習“假如,你們是種葫蘆的人,冬去春來,轉眼到了第二年,又開始種葫蘆了,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呢?下節課大家再交流。”話音剛落,學生就紛紛舉手,欲編寫。無奈,課以下,但學生的喜於表達的願望絲毫掩飾不了。是啊,難度降低了,又有誰不樂於展示自己呢?讓學生在自信中學習,收穫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快樂!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反思5

首先,這是一篇寓言,講一個種葫蘆的人十分喜愛小葫蘆,但葫蘆葉上生蟲了,他認爲葉子上的蟲子和他要的葫蘆沒有關係。結果小葫蘆掉光了。這則寓言說明,任何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繫的,我們要正確全面地看問題。

這篇課文的語言很豐富,語言點很多,加之語言描寫,細節描寫,情態描寫,反問句、感嘆句的語氣變化及應用。如何能夠在讓孩子們在一節課中掌握這些語言點,並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我設制了一個情境,讓學生把自己就當成那個種葫蘆的人,從種葫蘆人的角度出發來理解人物的語言描寫,心理活動,神態。並能夠讓孩子全身心投入到文字之中。

課堂的整體氣氛及效果都還不錯,對語言點的落實及把握也能夠落實到位。但教師對學生問題的導語及過渡語有點生硬,不夠童趣,沒有考慮到二年級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和詞彙量。像在強調反句語“有幾個蟲子怕什麼!”的朗讀時,爲了突出反句語語氣,我問他們,這個種葫蘆的人認爲有幾個蟲子沒關係,不可怕,不用怕。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來,有些人說要不當一會事,有些人說,他不把蚜蟲放在眼裏。其實這樣已經夠了,說明孩子已經理解了。結果我總結了一下“要讀出不屑的語氣”,他們不理解“不屑”的意義,反而不知所措。

課程在細節上的處理有些不足之處,比如由葫蘆的圖片匯入課文,讓孩子看圖來說說葫蘆的樣子。意圖第一是爲了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第二爲了強調細節描寫,怎樣把物體描寫得更具體,更生動。第三爲了引入課文,看看課文中的葫蘆是什麼樣子的。再一次強調對事物的細節描寫。但在操作上出現了問題,課文中描寫葫蘆的語言是一句話,而我爲了能讓孩子說出葫蘆的樣子,給孩子的語言提示也是一句話,這對於二年級的孩子還說,難度有點高。許多孩子說不出來。如果當時給出的語言提示是詞語,比如()的葫蘆藤()的葫蘆葉……他們回答的積極性也就會更高了。

《我要的是葫蘆》優秀教學反思6

講述的是一則寓言故事:種葫蘆的人由於不瞭解葉子和葫蘆之間的關係,於是當葉子上長了蚜蟲,他覺得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後來當鄰居勸說時他也是漫不經心,不加理睬。到最後,原本可愛的小葫蘆一個個都落光了,這個故事教育了孩子們如果小病不去治,也會造成大損失。

在《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中,我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纔好呢!”透過品讀、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選擇讀、引讀等不同方式的閱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以讀悟文,品析詞句。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領悟,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讓孩子們養成結合語境理解字詞以及主動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完《我要的是葫蘆》後,我引導學生進行了一個課後拓展,讓學生在課文的插圖處進得補白。學生聯繫上文,發揮想象力,不僅瞭解種葫蘆的人錯在哪個地方,進一步理解了課文,而且發展了學生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與生活緊密聯繫。同時,讀寫結合,促進了學生寫話能力的培養。這是同學們第一次接觸諸如寓言故事之類的文體,可能有點陌生,在理解寓意上有一定的難度,在整個授課中我雖然是以讀爲主,在讀中領悟課文的思想內涵,但始終還是牽着學生走,沒有真正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學生真正學好了嗎?這是留給我深深地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