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When was he born第三課時的教學反思範文

第三課時的主要內容包括Section B的2a,2b,3a,3b,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練習和綜合提高。我是這樣處理本課時的:針對大部分學生狂熱喜歡“Michael Jackson 而他又英年早逝,更加吸引了他的”fans”對他的熱捧的情況。所以,引用他的介紹和視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這同時,把即將要閱讀的關於“李雲迪”的一篇文章中重要語言點進行呈現,並讓學生根據短文進行對話,將兩者自由地轉換,是我一直以來堅持做的事情,這樣做能使學生更靈活地使用語言,更順暢地口頭表達,當然,口頭表達流暢了,寫起文章來也更地道,更順手。然後,透過談論“李雲迪”來引入學生敬佩的人,進而,聯繫到2a,2b的聽力,因爲聽力內容是一男一女在談論他們敬佩的人,以及敬佩他們的原因,這不僅又再次復現了本單元的重點句型和重點語法,而且爲下面的遊戲:猜一猜誰是我最敬佩的人,以及本課的寫作練習“我敬佩的`人”作好了鋪墊。總之,整節課上下來流暢、自然,循序漸進。樂於爲學生所接受。

When was he born第三課時的教學反思範文

本節課的優點是:匯入新課新穎、自然。我的第一次備課的設計是:透過讓學生欣賞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來匯入新課,然後對莫扎特作進一步地介紹。在介紹的同時,將本課時即將閱讀的一篇關於“李雲迪”的文章中將要遇到的生詞和詞組加入到該篇介紹文章中,一一解決掉,爲即將到來的閱讀掃清障礙。但是由於受到學生建議的深深打動,又加上這屆學生基本上95,96年出生的新新人類,他們對莫扎特知之甚少,也不太感興趣。於是靈機一動,爲什麼不用大部分學生都感興趣的“Michael Jackson”來匯入新課呢?所以作了如下改動:讓學生一邊欣賞他的演唱,一邊跟唱,讓氣氛活躍起來。然後讓學生閱讀一篇關於他的生平的文章,在文章中,貫穿了本文的重點詞彙,以利於掃清下文閱讀的障礙。讓學生分段落朗讀,又一位女生在讀到 “He died at home in Los Angeles. That’s a great loss to the world music”時就聲音哽咽,雙眼含淚,深深沉浸其中,深深地被打動。既然學生那麼感興趣,閱讀效果也就不言自明瞭。這樣的更改,更能貼近學生生活,引起學生共鳴,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在 “guessing game”環節,學生可用作猜測的句型較少,用來用去還是那麼幾個;剛開始做遊戲時,一部分學生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非常茫然。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想原因有二:首先,在做“guessing game”之前,教師的指令不夠明確。其次,在做遊戲之前,沒有輸入相關的句型,這樣才導致在遊戲環節的學生的問題單一。我打算做如下改進:指令語要更精練,更易懂,更容易明白,儘量配合手勢和肢體語言。或者剛開始提問時教師先做示範,或者老師點名讓幾位成績較好的同學先提問,然後大家再暢所欲言。至於解決提問時問題單一、蒼白這種情況,我想可在聽力之後再增加一個環節:可以這樣銜接:”Midori and Laura are the two speakers idols. In another way,we can say the two speakers admire them, can you ask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m?

Eg: Is she a famous violinist? When was she born? When did she tour the US?引導學生多提問題,鼓勵他們提問越多越好,無論是一般疑問句還是特殊疑問句都可以透過,並且給予加分獎勵。這樣學生就能根據聽力內容來詢問兩人的各種情況。然後再讓學生猜測老師本人所敬佩的人,比如:I admire a person, he is a great writer, he is good at writing books, he used his articles to beat the enemies ,he was born in 1881, he wasn’t alive now, he died many years ago. He has stiff hair and thick bired, he loved our country very much.將這段文字顯示在屏幕上,告訴學生根據文章儘可能地多提問題 。eg: Is he a man? What does he do? When was he born? When did he die?然後讓學生做 “guessing game”,應該就輕鬆、隨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