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本文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以擬人手法繪聲繪色地敘述了筍芽兒在春天裏的成長過程,讓人感受到了筍芽兒成長之快及春天的逢勃力量。課文在寫作特色上採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語句優美,描寫形象生動、這麼優美,充滿童趣的美文,我在教學中力求做到了閱讀感悟,效果比較好。

課前我對教材作了認真地梳理。這是一篇記敘筍芽兒成長過程的文章。如果作者單純地按筍芽兒的成長過程來敘述,會很單調乏味,大家又怎麼會喜歡呢!在這篇課文裏,作者的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娃娃,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慈愛的竹媽媽,太陽公公。課文把春雨、筍芽兒、雷、太陽等都當成人來寫,有動作、會說話、有感情、形象生動、親切自然。這種寫法叫擬人。(引導學生在說話寫話時,也可以拭着運用擬人句,它會使自己的語言更形象、生動有感染力。)

在教學時,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到課程中。(如、同學們,讓我們捧着一顆感恩的心,感謝所有關愛我們成長的人,筍芽兒終於長大了,它該感謝伴它成長中的哪些人呢?“學生讀文暢言”)。

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抽象思維弱,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爲此,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同。(如、手語在本課最爲特切,最符合兒童的表現。“揉揉眼睛”“伸伸懶腰”“撒嬌地說”……我把這種“動作”與“配文”當作突破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朗讀活動中,適當點撥“相機誘導”要有真情實感,做到自然逼真,不要生拉硬扯。照顧事物本身的特點和人物心情,把擬人和比喻區別開。如、擬人是把事物當成人,而人本身並不在句子中出現。而比喻句中把某事物比作人時,人必須出現。

自主合作,自主嘗試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如、“知識在於積累 ”如果我們每學一篇文章,都能主動地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久而久之,我們的語言一定會非常豐富,對今後的作文也會有很大的幫助。這篇課文中有許多描寫美好春光的妙語佳句,引導學生去勾勾畫畫、讀讀寫寫……)

創設情境,多次多角度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投入到情感之中,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質。本文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很適合朗讀。(如、第1自然段,要讀出春雨柔和,輕聲呼喚的語氣,感受“潤物細無聲”的意境美。第2自然段,要讀出柔弱,撒嬌的語氣。第3自然段,讀時聲音要稍大,急促、粗重、讀出個性,最後兩個自然段要讀得亮亮,自豪、表現筍芽兒長大時的欣喜。)

課堂不僅注重學生的聽說讀寫方面的語言文字訓練,同時還進行了認知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對提問方式作藝術化的處理,將思想教育寓於語言文字訓練之中,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和學生共渡難關,絕對做到“讀書不放一難”聯繫生活實際,設計問題。(如、筍芽兒需要用多長時間才能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筍芽兒從破土之後,只需要兩個多月的時間,可達10多米的高度,每逢陽春三月,雨後春筍頂巖破土,幼竹一天內可長30釐米左右,要是身於竹林之中,可以聽到竹筍破土時發出的聲響,因此,人們常用“雨後春筍”來形容事物民展之快。)

從表面上看,學生激情很高,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也能積累好詞佳句,對課文的理解也不是很差。透過學生筆上實踐,寫寫簡單的讀筆記,多數學生能用自己的話寫出對筍芽兒的喜愛。但在基礎知識的落實上不理想,爲了彌補教學中的不足,本人從作業中作了適中的設計,透過實踐訓練,本課的教學效果還是不差的。

總之,培養學生語言感悟的同時,更不忽視基礎知識的訓練。在語文這個“大家族”中,字詞是學生的原始資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綠色的葉叢上彈奏着樂曲,低聲呼喚沉睡的筍芽兒:“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

好美!很溫柔,很安靜感覺真像在睡夢中美美地做着香甜的夢。孩子們這樣說。是的,很美。課文從一開始,就用這樣美麗恬靜的文字抓住了小朋友們的心。昨天上課我剛稱大家爲“同學們”,意味着大家已經長大了。但是這節課,這篇課文的學習,讓我不知不覺又開始稱呼大家爲:小朋友們。優美動人的文字,就是這樣地抓住了我們的心。因爲這樣的美,這堂課,我們最主要的就是享受這樣的文字所給予我們心靈的輕撫。引入非常簡單,我在黑板上寫上“筍”字:讀一讀,說一說,它有那些親戚呢?於是小朋友們開始說:竹子,還有就是小時候的筍芽兒。出示課題,讀一讀。不用說,連課題大家都是讀得那麼的輕柔。我說,真好,從我們小朋友臉上已經讀到了筍芽兒嬌嫩、溫柔、甜美的感覺了。再讀一讀吧。大家更起勁了,一起柔聲又用心地讀:筍芽兒。

然後呢?出示課文第一小節,大家不約而同地讀起來。讀完,就出現了上面這樣陶醉的一幕。

是啊,我們被文字陶醉了。雖然我的銜接也有點生疏,但是這樣絲毫不影響我們之間對文字的親近感。讀啊讀啊,讀着,一個個舉手了:我發現這裏春雨姑娘低聲呼喚着筍芽兒,筍芽兒還在沉睡。沉睡就是睡得很熟,很香。

我來給大家讀一讀:沙沙沙,沙沙沙……張玲鼓掌了。

我也給大家讀一讀。賈超站起來:沙──沙沙,沙──沙沙……他把沙沙的聲音故意拉了長,大家開始笑了。

你喜歡這樣讀吧?他說:恩。好繼續讀。

沙──沙沙,沙──沙沙……又是鼓掌。

突然想起上次我們學習《幸福的回憶》一文,爲了體會當時的那種情感,我們試着排練課文劇,就“我”和媽媽一起去峨眉山發現鄧爺爺來了那一段。要表現“一路上,我蹦呀跳呀,挺高興的”這樣的感覺,經過一番的指導,孩子們的好奇、激動、興奮、高興最終還是停留在一個勁地問媽媽:媽媽,這是什麼呀?媽媽那是什麼呀?而媽媽呢?是一一的回答,最多模仿我示範的:那是紅梅,上次你在叔叔家裏不是看到過麼?顯然,孩子們對生活的觀察不是那麼的非常細緻入微,所以難以表現七歲的孩子跟着媽媽去旅遊的那種感覺。從那時起,“讓孩子們深入到生活的每一個細胞,感受生活的點點滴滴”的願望更加強烈了。就是這樣,“春雨姑娘在綠色的葉叢上彈奏着樂曲”這樣的情景聯繫馬上跳出來了。和以往一樣,靈機一動又來了:小朋友們,你們有看到過春雨彈奏樂曲麼?大家好激動,都看到過了。那是怎麼樣的呢?小朋友說:雨滴下來,聲音滴答滴答的。還有的說,雨滴在葉子上,圓圓的一顆一顆,很美麗。有的說,雨滴在稻葉上,滾下來的時候骨碌一下,很有趣。那葉子呢?邱浩傑一邊示範一邊說:就是這樣,葉子一上一下的跳動,好象在彈琴一樣。春雨姑娘彈奏着這樣美麗動人的樂曲,開始呼喚沉睡的筍芽兒了。孩子們讀: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學着呼喚呼喚好麼開了,陳賓好象朗誦得很好,大家熱烈地鼓掌。餘禮平就讀得更加激動了,不禁喊了出來:……春天來啦!

呵呵,這樣喊筍芽兒都要嚇壞了。還是邱浩傑,一語點破讀的問題了。

恩,讓我們想一想,春雨姑娘是怎麼呼喚的呢?我們一邊輕輕地用手來回撥着,一邊輕輕地喊: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我們的筍芽兒呢?來,我們看看課文吧。翻開了課文,我們讀起了第二自然段。本來不會這樣集體地讀這一段,只可惜我習慣經常這樣的蹦出一句,打亂了我們的課堂。這一次就是這樣,唧咕唧咕幾句,我的笨拙的引導連自己都不願意記住。真恨了自己。不過幸虧小朋友們了,他們的發現總是那麼的精彩:戴航說:這裏筍芽兒揉揉眼睛,撒嬌都是小孩子的動作,感覺起來很美。大家忙着補充:是很溫柔。很可愛,很嬌嫩的孩子……

石千惠說:這一段真美!我也想好好去睡睡了。是呀,真美。其實不僅這一段美,這整篇課文都是這樣的美。那麼這節課,讓我們一起美美地讀讀這篇課文吧。有了引子,孩子們顯然要激動得多。於是,給10分鐘時間,大家開始讀。女孩子們一個個搖頭晃腦,神情專注,看來確實很認真啊。男孩子呢?也有這樣的,也有好象沒有這樣那樣的表情。看看陳杰,好象還在讀啊。走近一聽,聲音細細的,可是好有感情啊。欣賞一會,陳杰更加認真了。

雖然很認真,但是總是要膩的。雖然說過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但是大家還是不能放大膽子用更多的形式,比如表演。走到甘嘉欣面前說:甘嘉欣,你說過可以用表演的吧?是的。她點點頭。那麼,你就可以找個伴一起試試啊。得了允許,她馬上找了曹敏,可是,還有點怯怯的,站起來了,又坐了下去。再鼓勵一下吧。好了,終於站起來,離開位置,去找另外的伴了。別的小朋友疑惑地看着他們,似乎在想,他們怎麼那麼大膽呢?看看同學們,還是很認真。但是,已經有同學厭倦了。看,這就有一個,袁重霞。怎麼辦好呢?尋思着,我走了過去:袁重霞你讀好了麼?他很羞澀地笑笑。這樣吧,易老師和你一起讀怎樣?他果然很高興,美美地和我讀了起來。孩子就是那麼容易受到激勵,只要你會關注她。

看看周圍的孩子們,有了甘嘉欣的開始,除了兩個同學還來問我“可不可以幹什麼”,大家的膽子大了起來,都找伴表演的表演,分角色朗讀的朗讀,教室裏又激起了一個新高潮。

這,就是我想要的。

只是可惜,因爲這堂課前面花了好些時間欣賞王燕的小文章《殺魚》,所以導致最後沒有充分的交流時間展示大家的學習成果,看來只有放到下節課去了。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筍芽兒》這篇童話散文采用擬人化的寫法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筍芽兒成長的過程。文章語言精美,角色鮮明,富有童趣。稚嫩的筍芽兒,溫柔的春雨姑娘,大嗓門的雷公公和慈愛的竹媽媽,在作者的妙筆下活靈活現。由於孩子們對筍芽兒的知識瞭解不多,課前我搜集一些相關的音像和圖片資料,以彌補學習資源的不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時,運用多媒體創境激趣,使學生學習融入到情景之中,激發了學習興趣。

教學中我創設情境,以讀帶問,以情促思,利用情景表演,讓學生都來當小筍芽,體會他的語言,動作,表情等等,從而體會到課文所描寫的春景,事實證明,用這種辦法可以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尤其是在本課中,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習起來事半功倍。《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識字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本節課識字方式多樣化,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還利用遊戲識字,增強了識字興趣。

閱讀課文能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閱讀形式多樣化,以讀爲本,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教學中的自由讀、指名讀、表演讀等爲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讀書積極性。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筍芽兒》一篇擬人化的童話散文,課文生動形象,頗得學生喜愛。本文教學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爲重點。課前,我認真鑽研了教材備了課,並將教學中的每一個步驟都熟記下來。課上基本能按預先設定的思路進行教學,結合聽課老師的看法自己反思如下:

一、在教學第二條主線“探究內因”結束時,用“爲什麼筍芽兒會有這樣的變化?”去迴應前面的教學,能讓教學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形成完整性。

二、一堂完美的課應該沒有拖堂,而我卻足足延時三分多鐘,這是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改正的。

三、在課上,我還犯了一個知識性的錯誤,竹媽媽對筍芽兒的關愛對它的成長反而形成了一定阻力,而我卻主觀地以爲竹**的關愛也幫助着筍芽兒長大。直到聽課老師指出,才恍然大悟。

四、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應該掌握好指導力度:學生讀到位,指出不足後,應該再給次朗讀的機會,直到有所進步爲止;學生能夠用朗讀體會的段落,不一定要強求說出理由;學生的朗讀情況從一開始讀的不到位到後來的聲情並茂有一個明顯的過渡。

五、在教學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時,我割裂得太過散了,可以把過程全說齊,再一個一個詳說呢!這樣纔在教學的時候纔有整體性,不會過於散亂。

老師們爲我的這堂課提了許多寶貴的意見,相信對我以後的教學工作一定會有不小的幫助呢!師傅說得好,我好比是那幸福的筍芽兒,在大夥兒的關心、幫助下成長着……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長期以來,朗讀教學的整個過程,不同程度存在着以問答爲主線,教師牽着學生鼻子走的現象。這樣做,其實忽視了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自主和體驗。我認爲,低年級的朗讀指導,主要是引導學生有體會、有感情的讀,很多課文都可以大膽地放手,給孩子充分的時間去讀書,讓他們自己去體會、去感受,這樣才能真正得到屬於他們自己的感受,讀出個性化的體會。

以下是我在《筍芽兒》第一自然段中的教學片斷:

師:小朋友,讀讀這段話,想想春雨姑娘是怎樣呼喚筍芽兒的呀?(自由讀)

生:指名讀(“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讀得很急。)

師:能說說你爲什麼這樣讀嗎?

生:因爲春雨姑娘急着要喚醒筍芽兒,讓她快點醒來。

生:老師,我有不同的意見。春雨姑娘是“低聲呼喚”,聲音很溫柔,春雨說的話要讀得輕一點兒,慢一點。

師:有道理,你讀讀看。

生:指名讀(讀得輕輕的、柔柔的。)

生:老師,那到底該怎麼讀呢?

師:那我們四人小組討論討論吧!(小組討論並再次闡述了理由)

生:我們認爲兩種讀法都可以。(大多數學生觀點)

師:聽了小朋友的話,我也覺得讀春雨姑娘的話既可以着急地讀,也可以輕柔地讀,那我們能不能分別再用兩種讀法讀一讀呢?

(讀得很投入。)

師:小朋友真棒,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段話吧。(學生積極性很高,有的還配上了動作。)

“有一千個觀衆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位學生都是各不相同的生命體,他們學習語文是極具個性的。他們在自主積極的閱讀中,對教材肯定有自己獨特的感受。由於生活經驗、思維習慣、學習方式存在着差異性,對課文的理解也就不盡相同。在以上教學片段中,我對於學生提出的“春雨姑娘低聲呼喚”可以讀得快一點也可以讀得慢一點看法給予肯定,切切實實尊重了學生的獨特感受。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在朗讀中的主體作用,讓孩子們真正成爲課堂上的主角。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通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1.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課文。

1.大地回春,萬物復甦,草綠了,花開了,就連筍芽兒也忍不住要探出頭來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了。(出示筍芽兒的圖片,認識筍芽兒)

2.出示課題,認識“筍”字,爲什麼是竹字頭?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

2.同桌兩人合作學習本課生字。

3.你有哪些好辦法記住這麼多的生字?(出示“我會認”的生字新詞。)

(1)利用形聲字規律識記:喚、嘮、揉、撫、扭、滋、潤。

(2)聯繫生活積累識字:漆黑、轟隆隆、自豪。

(3)動作演示識記:揉一揉、扭動、向上鑽。

(4)藉助圖畫:山崗

(5)實物識字:辮子。

三、師範讀,學生思考:筍芽兒是怎樣生長的?

春雨呼喚筍芽兒,筍芽兒醒了;雷公公呼喚筍芽兒,筍芽兒使勁往上鑽;媽媽給筍芽兒穿上一件件衣服,筍芽兒鑽出了地面。筍芽兒在大家的關懷下,長成了一株健壯的竹子。

四、學習書寫生字“世界”、“轟”、“筍芽”。

1.師在田字格中書寫“世界、轟、筍芽”這幾個字。

2.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今天我們要寫的這幾個字和以往有什麼不一樣?(出現了詞語。)

師:書寫時,我們一定要以詞語爲單位進行書寫,不能寫成AABB式。

3.你認爲怎樣才能把這幾個字寫漂亮?學生討論

(1)“世”和“筍”中間的長橫都要寫在橫中線上。

(2)“界”、“筍芽”都是上下結構的字,所以都要寫得上窄下寬。

(3)“界”中的“人”,撇和捺要舒展開,像小姑娘的裙子一樣。

(4)“轟”下面有兩個“又”,左邊的“又”捺畫變點,是爲了給右面的“又”讓位置。

4.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寫字小組長觀察組員坐姿和寫字姿勢,在本子上做出評價)

5.講評。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筍芽兒》,春雨是怎樣喚醒沉睡的筍芽兒的?(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柔和、輕聲呼喚的語氣。)

二、學習二至三節自然段。

雷公公怎樣呼喚筍芽兒的?(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柔和的語氣,第三自然段讀出急促的語氣。)

 三、學習四至七自然段。

筍芽兒最終鑽出地面沒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六至七自然段,要讀得響亮、自豪,表現筍芽兒長成竹子的欣喜。)

 四、你從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

(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五、學習書寫生字“喊”、“呼喚”、“岡”。

1.師在田字格中書寫“喊、呼喚、岡”這幾個字。

2.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提出在臨寫詞語時,要注意什麼?(以詞語爲單位進行臨寫,不能寫成AABB式。)

3.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今天學習的前三個生字,你發現了什麼?(都是左右結構,口字旁。)這三個字怎樣才能寫得漂亮、美觀?學生討論,交流。(“口”字位置要偏上,寫在左上格,不宜寫得太大。)

4.因爲“喚”是我們今天新認識的字,它在寫的時候,除了要注意:口字旁要寫得小而高外,右邊的部件還要注意些什麼?(右邊的“奐”上窄下寬,中間的撇要一筆寫成,不能寫成豎、撇。)

5.獨體字“岡”怎樣寫好?(橫折鉤的折筆要垂直,不可向內收;裏邊的叉不能太小,第二筆是長點。)

6.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並提醒寫字姿勢。(寫字小組長觀察組員坐姿和握筆姿勢,在本子上做出評價)

7.同桌互評並在全班展示。

 六、板書設計:

筍芽兒

太陽公公 溫暖

媽媽 疼愛

雷公公 呼喚

春雨姑娘 愛撫、滋潤

附教學反思:

《筍芽兒》這是一篇語言優美的擬人童話散文。課文形象得不到,採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牟筍芽兒的束縛力以有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的敘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教學這課時,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激發興趣,突出識字寫字教學重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纔會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本課要求會認的字較多,讀音難點也多。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採用多種識字方法教學。利用直觀性的課件,觀察認識“筍”字。利用形聲的規律識記“喚、嘮、揉、撫、扭、滋、潤”等字,結合詞句大致理解字義。調動生活積累識記,如“漆黑、轟隆隆、自豪”等詞。動作演示識記。如“揉一揉、扭動、向上鑽”等。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如“春雨姑娘愛撫着她,滋潤着她。”寫字重點指導口字旁的字。透過直觀性強課件演示,讓孩子在愉悅中識字寫字。

 二、注意在語文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朗讀訓練,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感情的基礎上,運用朗讀技巧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而《筍芽兒》這一課內容豐富有趣,貼近兒童生活,語言表達生動優美,情感基調較易定位,是我們訓練學生朗讀的一個很好的載體。教學這一課時,我用多種形式的讀(如自由讀、指名讀、接龍讀、教師範讀、齊讀),來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朗讀中鼓勵他們邊讀邊想,抓住一個詞或一句話聯繫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理解,並把這種理解用朗讀的形式表現出來。

同時,在指名朗讀、教師範讀和個別同學發言時,我提醒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並對同伴的朗讀做出正確的評價,指導他們說完整的話,教給他們說話的技巧。(如評價別人的朗讀時,先說優點、再說不足,最後再提點建議……)這其實是在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包括說話的能力、聽話的能力、對別人評價的能力)。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本課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散文。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娃娃,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春雨的聲音是春姑娘彈奏的樂曲,春雷的生一個是雷公公敲響的大鼓,一層層的筍殼是竹媽媽給筍芽兒穿上的一件件衣服。課文形象生動,採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敘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

教學本課,我嘗試抓住了以下語用訓練點:

一、擬聲詞:

本課用了兩個擬聲詞“沙沙沙,沙沙沙”和“轟隆隆,轟隆隆”。我問孩子們:“沙沙沙”在本課是形容誰的聲音的?“春雨”。“對,像這樣用來形容聲音內容的類型的詞語就是擬聲詞,我們在第一課學過的形容解凍的小溪的‘丁丁冬冬’也是擬聲詞。同學們找一找,在本課還有沒有擬聲詞?”“老師,形容雷聲的‘轟隆隆’也是擬聲詞!”“你真聰明!你還知道哪些擬聲詞?”“汪汪汪,喵喵喵,嘩啦啦,嘩嘩譁,咚咚咚,咩咩咩,噼裏啪啦……”孩子們暢所欲言,真正理解了擬聲詞。我相機指導,把這些擬聲詞用到你的日記中,會讓你的句子更生動形象,文章更出彩!

二、省略號的填補,引導學生想象。

課文第6自然段,筍芽兒終於鑽出了地面。她睜開眼睛一看,啊,多麼明亮、多麼美麗的世界呀!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着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着……,我引導孩子:“筍芽兒鑽出地面,她除了看到桃花、柳樹、嘰嘰喳喳的小燕子,大家聯繫生活實際,大膽想象一下,小筍芽兒還會看到什麼呢?”“她會看到金燦燦的迎春花。”“她會聞到淡淡的玉蘭花香。”“她仰起頭會看到從南方飛回來的小燕子、小黃鶯。”“她還會看到剛嫩綠的小草。”“她會看到楊樹上的毛毛蟲,柔美的柳枝條”……

孩子們發散思維得到訓練,孩子的想象力讓人折服!

三、積累描寫美好春光的句子。

本課有些句子很美。比如:“春姑娘在綠色的葉叢中彈奏着樂曲,低聲呼喚着沉睡的筍芽兒:‘筍芽兒,醒醒啊,春天來啦!’”“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着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着……”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積累。交給孩子方法,期待厚積薄發!

以上是我對本課一些語用訓練點的幾點做法與思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嘗試着有意識培養孩子的核心素養。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本課教學時學生興趣較濃,也許是作者擬人化的寫法吸引了大家的心,也許是大家被筍芽兒逐漸堅強的品質所打動。感覺學生學習很投入。

本文教學採用以下教學流程:

1、揭題時板畫瞭解筍芽兒。一下子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個個想就筍芽兒發表自己的看法。

2、讀完課文談感受。

3、朗讀理解。注重表演讀,在讀中感悟、體會,在體會中表演讀。

4、質疑。

5、背誦課文有關段落。

(出乎意料的是本課背誦人人愛背,背得快、背得流利。)

在本課第二環節教學(讀完課文談感受)時,有學生說:我感覺到筍芽兒非常勇敢、堅強!

(那麼他一開始就是勇敢、堅強的嗎?)

一開始是非常害怕的,不過在別人的鼓勵下,他開始變得勇敢、堅強了。

(很能體會)

這時,另一個成績特別好的學生說:我覺得課本中的筍芽兒就像是我們孩子,竹媽媽就好像是我們的媽媽。總是阻止我們幹我們想幹的事,真不好!學生們立刻表示有異議。

雖說童言無忌,但聽了學生的發言之後,我還是感到了一陣心酸──母親爲孩子付出了那麼多,可我們的孩子並非完全理解母親的心。當時我首先表揚了這位學生會聯想,同時反問學生們:你們覺得媽媽爲什麼要阻止你們做一些事?

最後,大家認爲這是媽媽怕我們人小,受到傷害。所以纔會捧在手裏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那是媽媽愛我們的一種方式!當然如果你覺得不太好,也可婉轉地向媽媽提出來!

當我寫下以上話時,正是3月5日(週六)。週二是三八婦女節,我想佈置一樣特別的作業:

1、和媽媽長談一次,瞭解媽媽對你的愛。

2、做一件令媽媽感到高興的事,給媽媽帶去溫馨。

但願天下所有的兒女都懂得母親的心!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情景說明】

《筍芽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的一篇擬人體童話散文,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娃娃,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課文形象生動,採用春雨姑娘對筍芽兒的引發力,竹媽媽對筍芽兒的束縛力以及筍芽兒自身奮發力交錯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敘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本課認生字、寫字是重點,以“讀”的訓練爲主線,多種形式的朗讀讀出不同人物不同語氣,讓學生自主發展,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大熊貓愛吃什麼呀?

生:竹子。

師:對,你們知道嗎?竹子小時候不叫竹子,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筍芽兒。

(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注意兒化音)

(課件顯示“雨後春筍”)

師:大家想不想知道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

生:(興致勃勃)想。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師: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你認爲課文中哪個詞或句子不好讀?

生:“仍然”的仍不能讀成“rēng”。

生:“撒嬌”的“撒”不能讀成“sǎ”。

生:“樂曲”的“樂”是多音字,不能讀成“lè”。

生:“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來”,這個句子很長,要注意停頓。

師:你們讀得真用心!老師這兒有很多筍芽兒,你能送她們回家嗎?

(課件出示生字)

(學生躍躍欲試,指名完成)

師:我們再一起讀讀,記住她們。

三、整體感知,讀中感悟

師:認識了生字,你們能把課文讀得更好嗎?

生:想。

師:那好,接下來我們“挑戰讀”,看誰敢向同學挑戰。爲了你更有把握,自己再好好兒讀讀課文。

學生再次自由朗讀。

(學生情緒高漲,讀得更專心,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師:誰把你讀得最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聽?

生:(很自信地站起來,非常投入地讀第四自然段)“轟隆隆……呼喚着筍芽兒。”

師:你真棒!誰敢挑戰他?

生:(非常認真地讀第一自然段)“沙沙沙……春天來了。”

師:請“評委們”評判,誰讀得稍好一些?

(說法不一)

生:我認爲第一位同學讀得好一些他把“重重地”“沉重地”這幾個詞讀得很重,讓我們就像真的聽到了春雷轟隆隆地響聲。

生:我認爲第二位同學讀得好。春雨細細的,密密的,下得聲音很小,所以是“低聲呼喚筍芽兒”,她讀出了春雨輕柔的感覺。

生:兩位同學都讀得好,“評委們”評得也很好,真是難分上下。

(第二位同學的讀書聲音、表情、感情處理都很好,得到大家公認。)

師:我們也學着她讀讀這一段。

(師生齊讀)

師:同學們讀得真好!

師:還有哪個自然段你想讀?

生:我想讀第6自然段,因爲第六自然段裏有描寫春光的句子,寫得很美。

師:那你美美地讀一讀。

生放聲朗讀。

師:讀得真美!

(課件播放美麗的春天)

生:我也想讀這段。

師:讀得真好!畫出描寫春光的句子,再讀讀。

生:我透過讀第七自然段,感覺到筍芽兒很幸福,有這麼多人關心她,幫助她。

師:同學們真棒!邊讀課文還能邊思考。

(學生爭着彙報自己的發現)

生:我發現筍芽兒像我們小孩一樣喜歡撒嬌。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動詞用的好,“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懶腰”完全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師:你真會讀書!讓我們來讀讀,做做動作。

生:我覺得筍芽兒不怕困難,才能長成健壯的竹子。

(課件播放筍芽兒的生長過程)

生:我從“不停地嘮叨”這句話中,感受到筍芽兒的媽媽就像我們的媽媽一樣,時時關心着她,惦記着她。

生:我覺得筍芽兒胖乎乎的,挺可愛的!

(學生想說的慾望還很強)

四、角色扮演,情感昇華

師:這麼多同學還想說,我們在小組內說說,在小組內分角色讀讀。

(小組合作,練習朗讀)

師:你願意扮演誰?來,戴上你的頭飾。

學生分角色朗讀全文。

五、積累拓展

1、鼓勵學生積累自己喜愛的本課詞句。

2、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長情況,課後查找資料。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因此,我認爲多種形式地朗讀是語文學習之根本,在教學中,我注重聲情並茂地讀,全神貫注地聽,調動學生多種感覺,讓學生真真切切地直接感悟。如:你覺得哪個詞不好讀?你覺得誰讀得好?這樣學生在師生聽讀活動中,自己體會到每句話該怎麼讀好,自己感悟到了文字蘊涵的內涵。同時,也正因爲有這樣輕鬆的師生互動的雙邊活動,和諧的氛圍使學生無拘無束。

同時還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時實踐。”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生動的課件演示來調動學生的視覺器官,配以美妙的音樂作用於學生的聽覺器官。從而開啟心靈的窗戶,調動學生的興趣,使他們主動走進課文,自主閱讀,與文字進行交流。在學生讀準、讀通、讀懂的基礎上,抓住各自的語言進行情感朗讀、合作表演,在表演中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認識以及在閱讀過程中所獲得的情感和態度,讓學生用“心理視線”去領悟語言文字,學生動了情,入了境,產生了心動的感覺。

【專家點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而語文素養是一個綜合化程度很高的概念,融合了語文課程目標的三個緯度。形成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的途徑和方法也是多元的、豐富的,一般認爲主要是積累語言、發展思維、培養語感。從向老師的教學中可以看出,教師非常注重朗讀指導,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把課文讀通順、讀出聲、讀出情、讀出味。比如:首先讓學生自由讀全文,讓學生對課文有整體感知,然後比賽讀,激發學生有興趣地將課文讀通讀懂,最後分角色朗讀,讀出情、讀出味,讓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筍芽兒》是一篇很美的描寫春景的文章,透過寫筍芽的生長過程,讓人們來感受春天的生機盎然。

成功之處:

1、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擬人的童話散文,課文生動形象,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所以教學時我圍繞“美讀”來展開。不斷去指導孩子圖文結合來觀察筍芽,想象筍芽的動態的生長,想象它鑽出地面的開心,想象它長成竹子的自豪。用擬人化的語言來描述情景,讓每個孩子都變成一個個茁壯成長的小筍芽兒,孩子們越讀越興奮。

2、帶孩子走進情境,讓表演與朗讀相結合,讓課堂充滿活力。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讓男生來扮讀雷公公,讓女生來扮讀小筍芽兒,給他們的朗讀打分,都是百分出頭,且不斷鼓勵,分數也不斷適當攀升。每個孩子都在用心的'讀,聲音中傳遞着一種快樂的情緒,同樣也傳遞着春意。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一邊沉浸於活躍而有效的教學氛圍,一邊暗暗的想這節課只用了“賽讀”這一招來進行朗讀指導,就取得那樣好的效果。其實孩子想要的並不多,老師不斷地讚揚和鼓勵,勝過了任何物質的獎賞。如能天天堅持,該會有怎樣的景象呢?

不足之處:

在朗讀比賽,表演中還有部分孩子因爲個人能力的缺陷,表現不理想,投入的激情不夠,所以,面向全體,大力度培養學困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筍芽兒》是一篇童話,寫了筍芽兒在春天裏破土而出,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成長爲一株強壯的竹子。透過課文告訴孩子只有從小鍛鍊自己,才能健康成長。文章內容淺顯易懂,語句優美。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除此之外,課文還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如:春雨的聲音是春姑娘彈奏的樂曲,春雷的聲音是雷公公敲響的大鼓,一層層的筍衣是竹媽媽給筍芽兒穿上的一件件衣服,從而形象生動地敘述了筍芽兒的成長過程。在教學《筍芽兒》一課時,我結合新課程標準,作了以下安排:

一、抓住關鍵詞句

教學中我結合語境,引導學生理解了“撒嬌”、“嘮叨”、“沉不住氣”等詞的意思,又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春天的句子:“桃花笑紅了臉,柳樹搖着綠色的長辮子,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叫着……”體會春天的美麗。接着緊扣“春雨姑娘愛撫着她,滋潤着她。太陽公公照射着她,溫暖着她。”理解筍芽兒是幸福的;緊扣“脫下一件件衣服,長成了一株健壯的竹子”理解筍芽兒是勇敢的。在反覆地朗讀中,明白幼小的筍芽兒在大家的關心幫助下不斷努力,終於成長爲健壯的竹子,體會她對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二、鍛鍊想象能力

爲了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文章的感情。因此,在感情朗讀時,我先指名學生模仿春姑娘溫柔的聲音呼喚筍芽兒,筍芽兒聽到春雨姑娘的呼喚後,撒嬌地說:“誰叫我呀?我還沒睡醒呢!”,理解“撒嬌”就是嬌滴滴地在回話。此時老師點撥:星期天媽媽叫你起牀,你會怎樣說?——“我還沒睡醒呢,讓我再睡一會兒吧!”再指導學生根據課文中的句子,想象筍芽兒的動作;師生共同模仿做撒嬌的動作(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懶腰)邊做邊說“誰在叫我呀?我還沒睡醒呢!”

在學習雷公公呼喚筍芽時,我問:雷公公怎麼來的?生:轟隆隆地敲着大鼓 師:雷公公會對筍芽兒說什麼呀?想象做動作,大着嗓門,粗聲說:“懶丫頭,快快起牀! ”。最後請同學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演一演。這樣,即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鍛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提高表達能力

在學生熟讀課文後,我讓他們把自己當作筍芽兒想象鑽出泥土後還看到了春天的哪些美景?可以模仿課文中的形式來說說。學生興致很濃,有的說“小草探出了頭、花兒在點頭笑。”有的說:“小溪丁丁冬冬地唱着歌、花兒跳起了舞。”有的說:“小燕子向大家問好、油菜花送來春天的喜報”……這樣,將學過的知識有效地運用到說話中,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有效地遷移,降低了難度、豐富了語言。更重要的是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也是我認爲比較成功的一點。

當然,在朗讀訓練方面,還有幾個問題值得我思考:

1.學生善於模仿,不願意深入鑽研,導致朗讀的層次性不夠明顯,體會不深刻。如在朗讀筍芽兒鑽出地面這段話時,感情變化不明顯。筍芽兒的心情、小草弟弟說話時的語氣沒有很好的區分。

2.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知識是爲了運用,應該促使知識向能力方面轉化,特別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即語言直覺。那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呢?我們經常發現:語文課堂上,學生的朗讀是有聲有色,可在課後學生的朗讀又是很平淡呢?甚至是一些練習過的課文。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情感體驗的培養。《筍芽兒》是一篇科學童話,講的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筍芽兒以頑強的意志,由竹筍生長爲強壯的竹子的經過。作者透過這個故事,啓迪學生要趁大好時光,好好學習,勇於進取。爲了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一、注重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並努力做到評價準確到位

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一直是新課改所提倡的。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仍然採用配樂朗讀、自由讀、齊讀,默讀、範讀,分角色朗讀課文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如:爲了讓學生領會課文中各種“人物”的感情和心理變化過程。課前讓學生聽課文配樂朗讀錄音,讓學生熟悉課文,並在富有感情色彩的課文朗讀聲中對課文出現的各種人物(春雨姑姑、筍芽兒、竹媽媽、雷公公、)在情感上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和把握。同時,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我及時激勵,且努力做到評價語言到位,具有針對性。如:“讀的很有感情,讀出了可愛的語氣,讀的很認真,聲音很輕柔,讀出了雷公公的氣勢……”這些話語有利的激發了學生積極朗讀的願望。

二、有效藉助電教手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啓迪學生的情感

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採用電教手段,讓學生觀看錄像,投影片,並運用所學的觀察方法,欣賞細雨濛濛,春雷轟轟,萬物復甦的春景,觀察筍芽兒破土而出,最後長成蒼翠青竹的生動景象。使學生在瞭解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訓練了觀察能力,受到美的教育。()在學文的過程中,體會和理解筍芽兒奮發進取的精神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透過電教媒體的直觀、形象的畫面,配以優美的課件音樂,學生在筍芽兒前後的語言變化過程中,體會筍芽兒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願望。

總的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本節課力求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着力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但也存在一些不盡之處,有待改進。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筍芽兒》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我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學習”,找出筍芽兒想長大想鑽出地面的幾個句子,課堂上學生非常積極地找句子。有些同學全部找對,有些同學能找出三句,但也有一些學困生能找出二句,我就馬上表揚了這些同學,使他們不再害怕老師了,在下半節課,他們表現地很積極。

從這堂課中我發現良好的師生關係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條件。學生是需要被理解的,教師應“深知每個兒童的內心世界”,學生方能用心靈感覺到教師的情緒,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境界。蘇霍姆林斯基認爲“兒童世界是美好的,如果你理解它,在其中感到如魚在水中一樣,那它會給你帶來良好的感受和心情,要比不好的多得多。”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善待學生,對學生暴露出來的情感或觀點,有道理的,給予讚賞和肯定;不正確的,絕不批評、嘲笑,常常設身處地地體驗學生的感受,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學生,使師生關係融洽,學生敢說、樂於學習,努力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有利於自主學習的教學氛圍。一位在加拿大讀書的華僑子女說,那裏的師生關係完全是一種相互尊重的平等關係,老師虛心接受學生的挑戰,激發學生最大限度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師生都是課堂的主角。我認爲引導自主學習,創新語文課堂教學就應該大膽實踐這種民主、平等、開放的教育,摒棄中國傳統文化中典型的“無我”、“無童”方式,完全告別單純的“灌輸式”、“訓練式”教法,讓學生都燦然閃現出“創新”之花。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我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的“閱讀是學生個性話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整堂課上,我特別強調閱讀者的個性體驗。比如,帶有“自己”一詞的表述。如剛開始時我強調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課堂氣氛很快活躍起來,學生較快地進入了情境。在對話訓練中,我讓學生讀讀自己喜歡的角色,讀出自己的感受。正因爲學生有了興趣,纔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才能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美,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如在朗讀中很好地理解了“撒嬌”、“嘮叨”、“沉不住氣”等詞的意思,朗讀訓練較紮實。

整堂課很好地落實了“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結合單元訓練重點,初步掌握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在與學生的對話中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並能透過重點句子的朗讀表現出來。過程和方法:透過四人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讀一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躍躍欲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情感態度和價觀:在朗讀中體會了筍芽兒從害怕到堅強的態度變化,懂得了只有經風雨,見世面,勇於鍛鍊,才能健康成長。

當然,在朗讀訓練方面,還有幾個問題值得我思考:

1、學生善於模仿,不願意深入鑽研,導致朗讀的層次性不夠明顯,體會不深刻。如在朗讀筍芽兒鑽出地面這段話時,感情變化不明顯。筍芽兒的心情、小草弟弟說話時的語氣沒有很好的區分。

2、《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知識是爲了運用,應該促使知識向能力方面轉化,特別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即語言直覺。那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呢?我們經常發現:語文課堂上,學生的朗讀是有聲有色,可在課後學生的朗讀又是很平淡呢?甚至是一些練習過的課文。

《筍芽兒》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想來想去,除了“收穫”二字,我實在找不到其他詞作爲此次反思的標題。雖然這次我的課讓我自己很不滿意,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很慶幸我因此而收穫了很多東西,感覺就像一次“大豐收”。

收穫一:

從課題的匯入開始,我就處於高度的緊張狀態之中,以至於學生小聲講了“竹筍、滋味”,我完全沒聽到,同時我也無意識地把自己的緊張傳遞給了學生。從這裏,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在課堂上放大了自己的感受。作爲教師,無論是什麼情形,進入課堂,就得讓自己進入上課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全部感官都關注學生,更好地引領學生。

收穫二:

在生字教學上,我對自己原先的設計還是挺滿意的,應該說我是很有意識地在歸類,使學生更有效地識記及積累。評課時,蔣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忽視的象聲詞潛藏的規律,這也使我發現了,其實自己還少了一雙會發現的眼睛,少了一顆善積累的心。一直下意識地培養學生積累字詞的習慣和能力,花了些心力,特地讓學生摘抄好詞好句。現在突然發現我應該先讓自己學會積累,這麼明顯的規律我沒有發現,正是因爲積累的意識在我的大腦裏還很淡薄,所以把這麼明顯的特點忽略不計。我想,只有當自己有了積累的習慣,纔有能力去培養學生,或者說感染學生。就像我用自己的用心傾聽去感染學生,使他們也學會靜下心來聽同學的朗讀,現如今,只能和學生一起學着積累了。

收穫三:

以前,常聽到這樣一句話——以己昏昏,何以使人昭昭?現在想來,太正確了,這節課的朗讀指導上,雷公公和筍芽兒說了什麼這一環節,就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我自己心中的預設只是一個框架,沒有想到學生答不出來或和我的預設南轅北轍時我該如何處理,就這樣迷迷糊糊地教了,以至於當時急出一身的汗來。當時的情況確實讓我一下子懵了,因爲我根本沒有指引學生迴歸正途的招兒。這也折射出我在備課時,與文字的對話還不夠,在研讀文字時,角度單一,所以考慮得也就不周全了,備課前多角度地閱讀文字,有利於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

收穫四:

尊重學生的感受和體會,如果學生體會得不到位,那麼就是我們老師沒有引導到位。如何及時引導學生,這是我下階段急需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