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匆匆》教學反思(精選7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六年級語文《匆匆》教學反思(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匆匆》教學反思(精選7篇)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匆匆》教學反思1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的特點鮮明: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爲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

本課是學生首次學習朱自清的文章,因此我在教學中儘可能地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並背誦課文,積累優美語言。透過課堂實踐,總結得失。

上課一開始,我讓學生與作者同感受:看到八千多日子漸漸從手中溜去,你覺得作者有何感受?在討論什麼纔算沒有白白走一遭時,結合現實生活,讓學生舉周圍熟悉的例子,開闊了視野;在介紹朱自清時,聯繫時代背景和朱自清後來的創作之路,使主題不僅僅停留在“珍惜時間”和不斷留戀嘆息上,更注重對客觀現實的把握,使學生知道眼前該怎麼做。並在讀中感悟學法與寫法,在仿寫中運用修辭手法。我還在抓住重點段落的時候,讓學生去找,去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引導學生注重透過抓住關鍵字詞去理解體會句子蘊含着的意思,學生對文字就有了更多的自己的理解。最後再透過反覆朗讀、自由讀、分組讀等多種方式從而體味語言美。透過學習感覺學生對重點句子的理解還不太到位,課堂上師生交流,生生交流還有待加強。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匆匆》教學反思2

在沒有教材、沒有教參的情況下,準備出來這樣一節課,心理還是有些小驕傲的。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我把握了本單元的人文要素和語文要素,遵循了高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網上教學的特殊性。其中,第一課時的設計,是我最得意的,因爲它既紮紮實實地處理了基礎知識,又啓迪學生的智慧,引發課學生對課文內涵的深入思考。

在開課伊始,我先讓學生書寫了課題“匆匆”二字,這兩個字看似簡單,卻極易寫錯。這個時候指導學生書寫,會讓他們把正確的知識記得更加牢固。

初讀課文後,我花了很多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生字詞學習,從讀生詞,到多音字辨析,到易錯字指導,再到理解生詞,每一步穩紮穩打,爲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奠基堅實的基礎。

接着,我採用教師配樂範讀的形式,讓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老師讀得動情,把學生帶到了朱自清的語言環境裏。這個時候,學生對於文章的主旨已經有了初步的感受,但是老師不急着讓他們發言表達,而是透過補充資料的形式,讓學生進一步堅定自己的判斷。

瞭解了作者的生平和文章的寫作背景後,其實學生心理已經有了清楚的認知,但這個時候老師依然沒有讓學生表達,而是賣個關子,爲第二課時的學習留個懸念,鼓勵學生課下繼續探究。

都說語文課一直是老師“牽”着學生學習,但是“牽”也是有技巧的,也應該是無痕跡的。在“牽”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己探索思考,達到情智共生,這纔是我追求的理想化的語文課堂。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匆匆》教學反思3

日出日落就是一日,花開花謝就是一年,我們不禁感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緊圍繞着“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下面分享一些我在教學中的心得反思:

一、反覆誦讀,積澱感悟。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讀,讀是學習語文的金鑰匙。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本節課,我給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透過各種形式的讀,從聽讀錄音讀準字音,到朗讀課文讀懂文心;從靜心默讀到個性品讀;學生讀得有情,讀得有趣,讀中有思考,不僅感受到文章的語言美,使學生在讀中體味文章的語言美,更在讀中品味字裏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重視指導學生用心靈誦讀,融入角色,進行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會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會受到情感薰陶,會享受到審美的樂趣。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真正走進文字,實現了學生、文字、作者的三者對話。符合“讓學於學生,還學於學生”的理念。學生主體地位得以彰顯,而教師的引領作用也得以展現,教學落到了實處。

二、感受語言,體會情感。

朱自清先生說,“文章的成功,最大因由卻在情感的濃厚”此篇散文最爲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語言的優美,二是其情感的濃厚,引導學生深入地讀,富有個性地悟,結合自己內心的情感體驗去讀、去傾聽,傾聽作者的彷徨,傾聽作者的無奈,傾聽作者的傷感……及對人生的思索。

縱觀全文,課文語言優美,描寫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作者善於從客觀事物中捕作形象,抒發自己的情懷。“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又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燕子來了又去了,楊柳枯了又青了,花兒開了又謝了,這本是自然界的一種自然現象。作者確觸景生情,追索生命的價值,發出惋惜的慨嘆。作者又依託大自然可感的景象,使抽象轉化爲具體,思緒化爲形象,增強了文章的美感,可讀性。本文巧妙的用詞使句子變得優美,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句子更生動,更能感染學生。“伶伶俐離”、“跨”、“飛”幾個詞的運用,使看不見的時間一下子成了活潑可愛的孩子,既天真又調皮。設問、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運用,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

作者透過寫自己的日常生活來將無聲無形的時間具體化了。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它就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在一個又一個極普通的日子裏匆匆流逝了。讓我們真切地觸摸到了時間的腳步。”“作者的時間步履匆匆,那麼你的時間又是怎樣過去的呢?能像作者這樣具體地揀拾起時間的足跡嗎?”

三、讀寫結合,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

葉聖淘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怎樣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呢?著名作文專家丁有寬說:“讀寫結合,事半功倍。”在教學中我根據課文的特點,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味語言的美,在讀中品味字裏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式,積累語言。

在精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我讓學生先讀文中的句子,“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然後啓發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說說“日子”是怎樣在自己毫不注意時消逝的,接着讓學生去發現,文中表示時間流逝的詞語不僅僅是“過去,過去”,還有什麼?學生一下子就找到了“飛去”、“跨過”、“溜走”等,我讓學生給自己剛說的句子加上合適的動詞,學生的思路開闊了,說得漸漸多了,,學生興趣盎然,有的說:“聊天時,日子從嘴邊過去;玩耍時,日子從腳下跨過。”有的說:“看電視時,日子從眼前晃過;寫作時,日子從筆尖滑過。”有的說:“跑步的時候,日子從跑道上飛過;喝水時,日子從水杯裏流過。”有的說:“睡覺的時候,日子從夢中溜過;抽菸時,日子從輕煙中飄過。”

閱讀不是一個被動、機械地吸收課文資訊的過程,而是積極、主動地從課文裏吸收各類資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並能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方法進行有效的仿寫,發揮他們的主體意識。而要真正學會仿寫,關鍵是老師要指導幫助學生品評其中的錦詞佳句,學習其立意和寫作技巧等,引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總之,從讀到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是“生本、師生、生生”多維對話的平臺,是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佳徑。

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如提問:作者是怎樣寫我們的日子匆匆而逝的?本以爲這個問題可以統領全文,讓學生充分交流起來,但在實際上課中,這種“提問”沒有轉化成“交流”,同學們沒有動起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思良久,覺得所提的“問題”是有價值的,只是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我不能融會貫通地遷移、引導,導致師生交流不夠充分,沒能激發起學生地交流熱情。因而,問題的設計固然重要,而把握教學時機更重要。

“細節決定成敗,”一節課的細節有很多,只有我們將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周全,才能真正向課堂要質量,只有我們將每個細節都巧妙安排,才能向課堂要效率,這將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匆匆》教學反思4

《匆匆》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也凸顯朱自清散文的特點。本週星期三我們學習了這篇文章。學習中我積極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美”,釀造課堂的“語文味”,讀起《匆匆》來像一首流淌的`小詩。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閱讀這樣的一篇文章,的確是很好的心理享受和情感體驗。深入閱讀,個性領悟。體會文章的優美和深刻,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讀得有趣,讀得有情,讀得有思考,結合我們自己的經歷,調動每個人的內心情感體驗去感悟,讀後各抒己見,是一次很好的互學互動的過程。

《匆匆》這篇散文朱自清採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比喻、反問、排比等,用得巧妙,用得精當,讓學生認識到運用這些修辭手法在表達上的好處,去積累好詞,好句,好段,並在學習中靈活運用。朱自清思緒萬千,帶著飽滿的情感,運用通俗易懂的語句,以細膩獨特的筆觸,形象奇妙的構思,寫出了自己無法挽留時間的感概及對生命價值的思索。作者獨具匠心,以十一個問句一步緊似一步地展露內心的思緒,加強文章的語氣與感赤裸彩。在看似不求回答的文字中,逐步深化主題,問而不答,將答意隱含其中,顯示作品的含蓄之美,使我們不得不緊隨作者的思路去思考人生問題。在作者不斷地追問、反問、責問中,讓我們感受到作者不甘虛度光陰,努力上進的精神。

《匆匆》這篇文章,字字句句引人深思,耐人尋味。是啊,“一寸光陰一寸金”。既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不能虛度年華,應該珍惜時間,努力拼搏。纔不會給我們的人生留下遺憾……

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匆匆》,細膩的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之情。“燕子去了又來,楊柳枯了再青,桃花謝了又開。我們曾經赤裸裸地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爲什麼偏偏走這一遭啊?”我們爲何不趁此大好時光,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爲達成珍惜時間的最終目的而奮鬥呢?

朱自清先生的許多散文名篇《荷塘月色》、《背影》等,我是在二十六年前開始讀的,至今已經看了不知多少遍。每次拜讀時心中都似有所感,似有所悟,可是仔細品味時,又無法確切的明白其中的滋味。多年後,我在生活的磨練中,品味了世事的艱難,人生的變遷,對社會、對人生、對價值漸漸有了新的看法,在閒暇時偶爾內心也會浮現出《匆匆》上的一些話語,平淡裏卻蘊含至深哲理。似有所獲,似有所得,才漸漸體會到這篇文字優美的散文,在淡淡的愁思裏卻寓意深刻。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匆匆》教學反思5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文章的特點鮮明: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承自然,首尾呼應;文字清秀雋永,純樸簡練;情景交融,無論是寫燕子、楊柳、桃花,還是寫太陽,都與“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的感嘆融爲一體,處處流露出作者對時光流逝感到無奈和惋惜。

本課是首次學習朱自清的文章,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並積累優美語言。透過課堂實踐,我感覺有些環節落實得較好,有些地方還有待改進。

首先,能較好的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上課一開始,讓學生與作者同感受:看到八千多日子漸漸從手中溜去,你覺得作者有何感受?在引出優美段落時,播放鋼琴曲,和學生一起配樂朗讀,把學生帶入到一種淡淡憂傷的情境中。

其次,注重主題的挖掘和探討,讓學生真正學有所悟。在討論什麼纔算沒有白白走一遭時,結合現實生活,讓學生舉周圍熟悉的例子,開闊了視野;在介紹朱自清時,聯繫時代背景和朱自清後來的創作之路,使主題不僅僅停留在“珍惜時間”和不斷留戀嘆息上,更注重對客觀現實的把握,使學生知道眼前該怎麼做。

第三,讀中感悟學法與寫法,並讓學生將其遷移到自己的說話和寫作中去。利用課件,回憶我們的日子是如何匆匆溜走的,並讓學生進行仿寫,以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達到積累與運用的有機結合。同時,在仿寫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時也不遺餘力。

第四,和學生一起欣賞、品味文章的語言,探究它的表現美。在抓住重點段落的時候,讓學生去找,去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引導學生注重透過抓住關鍵字詞去理解,學生對文字就有了更多的自己的理解。並且在整篇課文的構思上更加註重了對修辭手法的把握,引導學生去關注這一點,從而體味語言美。

第五,反覆朗讀,積澱感悟。《匆匆》一文最爲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語言的優美,二是其情感的濃厚,引導學生深入的讀,富有個性的悟,結合自己內心的情感體驗去讀。同時注意了個人自由讀、分組讀、男女生讀等多種方式的、不同層次地讀,使學生在讀中體味。

在教學實踐中雖有閃光點,但也有不足之處。首先,盲目求全。由於追求課堂的完整,而不能使有些環節落到實處,如對重點句子的理解就不太到位。課堂上師生交流,生生交流較少。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還要在這方面不斷的完善自己。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匆匆》教學反思6

朱自清是我自小崇拜的作家,他的散文,我至今能背誦好幾篇。《匆匆》是他的一篇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文章手法細膩,用詩一般的語言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文章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和大量的疊詞,讀起來輕巧、婉轉,適合朗讀背誦。所以,我把這一課教學重點定位於朗讀背誦,感悟時光匆匆,加倍珍惜時間上。

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

讓學生充分讀課文,找出描寫日子來去匆匆的有關片段和句子,如“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裏閃過了。”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在讀中理解,領悟這些語句是如何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

結合生活實際研讀拓展:

文中還有許多經典語句,如,“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時的學生已經面臨畢業升學,六年的光陰一晃而過,還有半年大家就要分別了。想到這裏,每一位同學都很激動。回顧過去的的點滴,同學們展開聯想,寫出了這樣一些句子,“打球的時候,日子從操場上過去;遊戲的時候,日子從笑聲中過去;寫字的時候,日子從筆尖上過去……”我禁不住動容,與學生一起深情吟詠,直到成誦……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匆匆》教學反思7

《匆匆》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圍繞“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但又爲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全文語言優美而生動,運用了大量的對比、比喻、排比、擬人的修辭方法,而且文中有許多短句適合朗讀。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力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透過課堂實踐,我感覺有些環節落實的較好,有些地方還有待改進。

一、能較好的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上課一開始,讓學生齊讀《人生》小詩,並讓學生談感受,激發學生珍惜時間及早努力的情感,繼而引出本文《匆匆》。

二、精心選用教學語言,讓學生感受語言美。

本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任何散文都是作者情感的抒發,心靈的傾訴和思緒的流淌,語言都很美,本文亦是如此,因此在課堂上,我儘量使用與文字一致的語言。例如“作者的時間步履匆匆,那麼你的時間又是怎樣過去的呢?能像作者這樣具體的揀拾起時間的足跡嗎?”

三、拓展讀書領域,讓學生認識學海無涯。

語文教材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資源,爲拓展學生的讀書領域,課上介紹有關朱自清的圖片簡介,配樂課文朗讀引導學生進入如詩如畫的散文境界中,課後透過多種方法收集有關事件的名言警句,進一步感受時間的珍貴。

四、反覆朗讀,積澱感悟。

《匆匆》一文最爲感人的地方,一是其語言的優美,二是其情感的濃厚,引導學生深入的讀,富有個性的悟,結合自己內心的情感體驗去讀,去傾聽,傾聽作者的彷徨,作者的無奈,作者的傷感,讓學生在閱讀中揣摩和體會,在交流和討論中表達自己的感受。

五、利用課件,回憶我們的日子是如何匆匆溜走的,並讓學生進行仿寫。設計這一教學環節的目的是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驅動學生靈動的心,飛揚他們智慧的語言,達到積累與運用的有機結合。

在教學實踐中雖有閃光點,但也有很多不足之處。

一、對文章主題的挖掘不夠深刻。這篇課文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正常情況下應分三課時完成,但爲了顯現課堂結構的完整,只設計了兩課時完成,導致有些地方該深入理解的只是幾句話帶過,再比如作者寫作意圖,不僅是爲自己虛度時光而感嘆,惋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價值,這一點也應該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並深入體會。

二、課堂上師生交流,生生交流較少。要想讓學生和教師在教學中互動,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問題,還需要教師的遷移、引導。可在這次課堂教學實踐中,自己做得不是很好,沒有把握好教學時機,因而沒能激發起學生的交流熱情,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還要在這方面不斷的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