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人教版一年級美術《花點心》教學反思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美術《花點心》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一年級美術《花點心》教學反思

人教版一年級美術《花點心》教學反思1

本課是人美版第一冊第十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這節課是爲了使學生透過對汽車的回憶、觀察,大膽的把自己所見所聞、所想所思的事物表現出來,從而培養學生造型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使其體驗成功的喜悅。

雖然現在的學生天天能接觸到汽車,許多學生家中就有私家車,更多的孩子喜歡玩汽車,可以對汽車的結構、類型,甚至性能說得頭頭是道,有些可以說比老師瞭解得還要清楚。但作爲一年級小朋友,他們的接觸面畢竟有限,如果只是要求他們從自己觀察的角度出發,畫一輛汽車,有可能大家畫的汽車都是千篇一律,大同小異。所以在課的設計上,我費了些心思。

首先在課前,我考慮到一年級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因此創設了猜圖匯入,激發興趣,先展示一個桃子圖片的局部,圖片的局部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桃子,但答案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透過猜圖匯入,激發學生的興趣,並透過圖片上桃子-汽車這一視覺矛盾的衝擊,激發學生想象的思維。其次在畫汽車之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見過或知道哪些汽車呢?(轎車、載重車、客車、翻斗車、消防車、警車……)接下來一個環節,我還讓學生欣賞了各種各樣的造型別致的汽車,學生的作業中,畫出了蘋果汽車、兔子汽車、西瓜車、長翅膀的車、魚車…….

我覺得這是本堂課的一個亮點,透過這樣的層層遞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但在實踐中,我發現如果能給學生提供一些已有的奇特形狀或功能的汽車圖片,會有更多的學生想象更加精彩。在最後的作業展評中,我在講解學生作業時,還說的不夠詳細,如果再細緻一點,效果會更好。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這一來之於實踐的教學經驗,至今已被廣大美術教師所認識,並且針對各種教學實際,探索出各種有效的手段,豐富了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加入了不少新鮮的內容。在實踐中,我精心設計了以“藍貓”——個深受學生喜愛的卡通明星來選巧手師傅的情節爲主線,貫穿整堂教學的始終,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整堂課脈絡清晰。

自主學習要強調學生要以知識學習爲主,同時強化技能的訓練和實踐的鍛鍊,在學習掌握“是什麼、爲什麼”的知識的同時,要強化“怎麼做”的知識與技能的教育,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透過技能的訓練轉化爲素質,透過實踐的鍛鍊昇華爲素質。在本課的教學裏我設計了以回憶從前學過的泥工知識爲線索,既強調了知識的連續性,又爲新知識的掌握埋下了積極探索的種子。

課堂及時進行激勵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是使課堂教學走向成功的一條有效路徑。首先教師的評價,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起主導作用。由於學生對教師有向師性、依賴感的心理特徵,教師的.評價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課堂的教學和管理中我經常用激勵的語言精心評價和鼓勵,調整學生的情緒,使課堂紀律變得有序,使知識的講授更加順暢,讓學習氣氛更加高漲。其次學生自評,這主要是讓學生在自己造型、表現結束時對自己成果作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性的建議。然後是互評,評價他人美術作品的學生也可以從中吸收別人的長處,還能培養審美能力和評價能力。在教學評價中,我儘量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把評價的權力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評價,並儘可能地防止提出尖銳的批評性意見,以免傷害學生的自信心。在本課教學中最後的學生作品展評階段,我設計了藍貓的邀請卡,以卡通明星的邀請方式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情緒和進行評價的熱情。教師引導學生這樣評價:在這些點心作品中,哪個我非常欣賞,在哪些地方塑得好,哪些地方如果修改一下會更可愛,被擬人的動畫明星選中的機會更大一些,有效的緩解了課堂評價的簡單呆板的模式,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

人教版一年級美術《花點心》教學反思2

這節課我設計了“彩膠泥真聽話,你能用什麼方法把它變成哪些形狀”教學環節,學生愉快的介紹着自己的方法:搓、揉、拉、壓、捏等,更重要的是還發現和使用了彩膠泥中的模具。學生在自主探究、互教互學的愉快學習中學會了“花點心”形狀的多種製作方法,學習重點學生掌握的非常好。學會了“花點心”形狀的多種製作方法,那麼,如何給它做上漂亮獨特的花紋呢?學生從我提供的大量素材中深受啓發,在自己加小組同學的合作討論中大膽發表意見,“花點心”花紋的立體美化裝飾難點在學生自主互學的快樂學習中迎刃而解。透過這節課我深刻的認識到:教學是創造人的藝術,教師在學生學習方法的選擇與指導上要下功夫精心鑽研,教學圍繞“學生喜歡”設計環節,以學生的需要爲出發點。學生會的教師可以不講讓學生去互學互通;教師要做有心人,從學生身邊去發現利用課程資源指導學生探究學習;學習中多給學生探究、合作表現的機會;這種快樂學習的方法將使孩子的才華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