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關於寫《荷花澱》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寫《荷花澱》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寫《荷花澱》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寫《荷花澱》教學反思1

以前的課堂,都是老師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真正的鍛鍊,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得不夠強。新課標認爲,學生應成爲課堂的主體。老師要在課堂上體現主導作用。老師要善於從學生的提問或回答中,發現更精彩的問題,加以引導,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縱深的發展。基於新課標的要求,我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始終遵循和貫徹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模式,以學生爲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不僅學習到課本上的知識,還對人性美有了自己的獨特理解。思考這節課從準備到具體實施的過程,我發現了一些在教學觀念和行爲策略上的不足,也領悟到很多的教學技能,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在備課時,我對教學內容和學生進行了綜合分析,依據教學理論的指導去尋找、開發符合教學目標的教學資源和資料,儘量做到:

(一)明確這一節課的實施原因以及它應達到的效果。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所以課堂上要充分體現出以學生爲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在45分鐘內要達到以上目的去要對教學進行科學設計。我抓住小說的三要素指導學生對文字進行解讀,採取合作探究討論法,透過分析小說三要素品味作品清新質樸、秀雅雋永的語言風格,引導學生把握戰火硝煙中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體悟人物身上純美的人性和崇高的人格,學習運用對話、細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二)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佈置預習工作,解決了每節課要爲學生講解生字新詞的浪費教學時間的問題,有助於學生儘快融入課文。《荷花澱》以丈夫參軍打仗爲線索,作者以空行爲標誌,把文章內容分成了三大段。課前讓學生以小標題的形式概括文段情節。

(三)精心設定匯入,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爲一部戰爭小說,《荷花澱》的意境是優美的,語言是詩化的,與傳統戰爭文學血雨腥風的場面大相徑庭。爲了體現這一特點,我上網搜尋許多戰爭場景的圖片,加深學生對“詩化”小說的理解,同時截取荷花澱視頻,幫助學生融入美麗的荷花荷葉場景中去,獲得感官多重享受。

(四)多次修改、試講,及時調整思路和設定的問題,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係,認真聽取指導老師的建議和同組的老師的寶貴意見,共同商討教學重點、難點,怎麼匯入,怎樣引導,怎樣深入等等,及時變更教學思路。

寫《荷花澱》教學反思2

(一)充分設定讓學生髮問的平臺。

每當學習一篇文章,只要去探究,學生總會發現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可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疑點,也可能是學生思維深入、探究問題時所迸發出的火花。教師在預設教學環節時要有問題意識,以賞識啓動探究。課堂中教師要留一些時間請學生髮問。這方面沒有設定得當,趕時間,認爲老師引導學生回答,完成教學目標即可,這樣無疑削弱了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反映出教師問題意識的淡薄,並沒有真正落實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思維的初衷。

(二)從小說三要素入手進行文字的解讀

情節、環境、人物是小說的三要素,本單元是小說單元,我牢牢抓住三要素指導學生進行文字解讀。愛情、親情、友情是人性美的重要組成部分。《荷花澱》在表現抗戰的重大主題時,把戰爭的硝煙溶解于軍民的歡笑之中,顯示的不是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精神壓力,不是戰爭留下的創痕與血污,而是軍民在戰鬥之後所獲得的喜悅與歡樂。它有意避開重大的戰鬥場面,而選擇充滿生活情趣的題材來表現主題;它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而是沿着生活的自然順序,用細膩的筆觸從容不迫地表現白洋澱人民戰鬥的抒情畫面;是用詩一樣的抒情筆調來描摹一幅色彩鮮明、優美動人的畫面。在此我設定讓學生討論文章景物描寫的作用,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領會平凡的景象中點染出生活茫然的失意、從容的談笑、雋永的詩情,讀後餘音繚繞,暖流潛身。《荷花澱》在塑造人物方面,重點寫了水生夫婦月夜話別,他們既沒有豪言壯語,也不存在悲痛傷感,從那簡短傳神的對話和精練含蓄的細節裏滲透出詩意。在這裏我設定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揣摩語言,透過語言表現出人物的個性特徵。它還寫了四個婦女,她們相約探夫,一路上無憂無慮,說說笑笑,給戰爭的環境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和樂觀的氣氛。特別是她們相聚在水生家裏,與水生女人商量去探親,五個婦女五句話,或乘巧、或直率、或老實、或急躁、或爽快,個性鮮明,惹人喜愛,給小說注入了歡快活潑的氣氛。學生對語言生活化和形象化表現出極大興趣,課堂氣氛也比較融洽。

(三)課堂開放性的教學策略需落到實處

以前的課堂,或者是滿堂灌,或者是滿堂問,總而言之,都是老師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真正的鍛鍊,課堂上沒有真正的思想的火花。即便有時出現精彩的辯論,也是老師一手精心策劃的,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得不夠強。新課標認爲,學生應成爲課堂的主體。隨着新課標的實施,很多老師又誤解了新課標的精神,出現了一些錯誤的做法,如以爲只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隨意談,隨意發揮,就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又如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了錯誤的觀點,老師也沒有加以糾正或否定,反而大加讚揚,其結果是讓學生往歧路上越走越遠。新課標還有一句重要的話,老師要在課堂上體現主導作用。老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如何體現?筆者認爲,首先,當學生的質疑有明顯偏差時,老師該否定的就得否定,不可助長偏差之風。其次,當學生的回答偏離中心時,應當及時引導,將學生的思維及時的拉回到主題上來。再次,老師要善於從學生的提問或回答中,發現更精彩的問題,加以引導,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縱深的發展。

寫《荷花澱》教學反思3

(一)對於課堂教學活動中活動形式的反思

這一節課中採用了小組合作探究及師生問答式探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我覺得應該更好地採用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熱情,使課堂更加活躍,讓學生更多溝通與合作,相互質疑,能夠自主閱讀文字,讓他們成爲課堂上學習的主動者,成爲學習的主人。當然,讓學生分角色朗讀也讓學生產生興趣,但是學生由於臨時怯場,發揮並不是很好,沒能將人物性格透過語言充分表現出來。

(二)對於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讓學生概括擬訂段落小標題時,如果能夠概述故事情節之後再擬訂小標題則更好,兼顧到訓練學生篩選、整合資訊能力的培養。另外應該加強景物描寫對人物烘托作用的梳理,讓學生去找景物和人物和諧的地方——“白色”、“月夜下”將水生嫂純潔柔美烘托得很到位,可以順勢深入探討文字烘托人物形象的解讀。另外,今後的教學應該如何走出課堂,不僅僅讓學生學到書本中的知識,而且能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來創新教學設計是我目前必須探討的內容,或許走出課堂、學生自主學習纔是今後語文教學的進階形式。教師的教學手段必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興趣,才能夠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去。

(三)對教師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的表現反思

這堂課往日活潑的學生由於教室後有許多老師聽課,顯得特別安靜,不能夠充分發揮6班學生活躍課堂氛圍的優勢,我的表現也比平時緊張。在時間把握上沒有處理得當,拖了幾分鐘課。另外,運用多媒體教學對我們老師來說確實輕鬆了不少,但是可能就會過度依賴多媒體,束縛自身教法的發揮,所以這堂課總是關注着電腦的操作,在教學過渡上做得不是太好,以後對文字的探究與分析應該更深入些,細節過渡等問題設計應該更詳細些。最後就是以爲多媒體可以代替板書,很少在黑板板書,加上操作多媒體畫面切換的時候稍微快了一些,學生大多沒有記錄下重點綱要,是這次公開課以至所有多媒體教學中容意被忽略的地方。

反思四:對教師教學行爲的反思

教學的過程是一個“授之以漁”的過程,所以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方法,而不是傳授太多的知識。如果學生掌握了方法,那麼他是不會學不到知識的。我想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年輕教師深思的地方。當然,深思固然重要,但更要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來嘗試。只有敢做,勤做,才能不斷積累經驗。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才能更好地把握學生,才能輕鬆地駕馭課堂。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受教學的樂趣,成爲學生喜愛和敬重的老師!

寫《荷花澱》教學反思4

語文課該怎麼上,一直以來都存在着很大的爭議,以前都是“填鴨式”、“滿堂灌”,一節課下來,老師講了不少,但學生卻沒掌握多少知識,尤其是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真正的鍛鍊。新課標認爲,學生應成爲課堂的主體,老師在課堂上主要的作用是“導”。基於新課標的要求,我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始終遵循和貫徹“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模式,以學生爲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不僅學習到課本上的知識,還對人性美有了自己的獨特理解。思考這節課從準備到具體實施的過程,我發現了一些在教學觀念和行爲策略上的不足,也領悟到很多的教學技能,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課前準備

在課前備課時我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進行了綜合分析:

1、明確教學目標:

只有明確了文字的目標,我們在備課和上課時纔會有針對性,本文的教學目標主要就是引導學生鑑賞環境描寫和分析人物性格,進而完成對主題的挖掘。爲了在45分鐘完成這一目標,我抓住小說的三要素指導學生對文字進行解讀,採取合作探究討論法,透過分析小說三要素來品味作品清新質樸、秀雅雋永的語言風格,引導學生分析水生嫂勤勞善良、溫柔體貼的性格,把握戰火硝煙中的夫妻之情、家國之愛。

2、考慮學生實際

《荷花澱》這一課安排在了必修二中,學習本文時學生進入高中已經半個多學期了,經過着半個多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適應了高中生活,並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但是還缺少一定的自學和閱讀能力,考慮到這些,我提前佈置預習工作,解決了每節課要爲學生講解生字、新詞以及閱讀課文的浪費教學時間的問題,有助於學生儘快的融入課文。

3、精心設計匯入

作爲一部戰爭小說,《荷花澱》的意境是優美的,語言是詩化的,與傳統戰爭文學血雨腥風的場面大相徑庭。爲了體現這一特點,我以戰爭來匯入,上網搜尋了許多戰爭場景的圖片,放在匯入中,形成對比,加深了學生對“詩化”的理解,同時搜取了許多荷花澱的優美圖片,幫助學生融入到美麗的荷花、荷葉場景中去,獲得了感官上的多重享受。

4、聽取前輩指導

爲了上好這一節課,我精心查閱資料,多次修改,認真聽取指導老師的建議和同組的老師的寶貴意見,共同商討教學重點、難點。

二、教學實踐

1,預設問題

爲了把學生匯入到預設情境中,很好的實現我們的教學目標,老師往往要設計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着我們的`教學效果。本文中主要預設了這樣幾個問題:站在水生嫂的角度爲文字擬訂標題;透過閱讀體驗環境描寫的優美;美麗的家鄉遭到外族入侵,主人公是怎樣做的。透過這三個問題就將情節、環境和人物三要素串到了一起,把學生匯入到了我們的預設情境中。

2,思考時間

有了問題之後,要給學生留下思考時間,但往往是老師怕課上完不成教學任務,給學生留的時間不充分,甚至不夠,說是四分鐘,過上兩三分鐘就開始提問,這樣學生就沒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問題,更不能有條理的將問題回答好,老師再對學生的答案進行修改或者否定,就很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以後可能就不敢主動起來回答問題了。在這一點上我吸取了以前的教訓,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儲備,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再加上學生課前預習的好,所以預設問題和生成問題學生都能夠回答的很好。

3,小說教學

情節、環境和人物是小說的三要素,所以學習小說時要牢牢抓住這三點。但情節並不是小說的重點,不必花太多的時間。小說是用來寫人的,寫人的命運和遭際,寫人的心理和情感,寫人的生存狀態和心靈世界的,所以人物性格的分析纔是小說的重點。《荷花澱》在塑造人物方面,重點寫了水生夫婦月夜話別,他們既沒有豪言壯語,也不存在悲痛傷感,從那簡短傳神的對話和精練含蓄的細節裏滲透出詩意。在這裏我設定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揣摩語言,透過語言表現出人物的個性特徵。它還寫了五個婦女在水生家裏相約探夫,五個婦女五句話,或乖巧、或直率、或老實、或急躁、或爽快,個性鮮明,惹人喜愛,給小說注入了歡快活潑的氣氛。學生對語言生活化和形象化表現出極大興趣,課堂氣氛也比較融洽。

三、課後反思

1、課堂氣氛

本節課由於有許多老師聽課,學生顯得有些緊張,我的表現也比平時緊張,沒有針對問題及時調整策略,沒有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課堂整體顯得有些沉悶。

2、教師語言

在一些環節上語言羅嗦,很想把問題講明白,害怕學生聽不懂,但卻是越講越不明白,在這一點上以後一定要做到言簡意賅。

3、教學設計

開始在設計人物分析這一環節時,我設計的是先講水生嫂,再講五個女人的對話,但在課堂上學生卻先說出了五個女人的對話,我就及時調整思路,分析了五個女人的性格後,問:“在這些人物中,誰給你的印象最深”,又把問題引向了水生嫂。課下我思考這一環節,發現這樣做比我設計的要好的多。學生感興趣的往往是那些更能貼近生活的對話或描寫,這也給了我一個啓發,在以後的教學中,可以在這一方面下工夫,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作爲課堂的突破口。

4、教學行爲

教學的過程是一個“授之以漁”的過程,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而不是傳授多少知識。如果學生掌握了方法,那麼他是不會學不到知識的。我想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年輕教師深思的。

寫《荷花澱》教學反思5

在平常的備課中,我們往往會把關注點放在教參要求講什麼重點、考試考什麼重點等問題上,卻往往忽略學生的興趣和理解潛質,而在傳統的“一言堂”式教學模式裏,學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纔是課堂的主人。我十分贊同有老師提出的要分層提問,體現學生個體差異性的說法。要把學生真正從老師的單向灌輸中解放出來,成爲學習上的主動者,就就應讓他們建立起朋輩間羣體學習的意識。老師在組織活動的時候注意把握這種“朋輩效應”,給學生創設一個自主學習的平臺。比如《荷花澱》裏面的對話,如果老師仍然從逐一分析人物對話入手講的話,學生的興趣會降低,正因這些都是以前學過的,他們會覺得老師在“炒冷飯”。那麼可不能夠由學生自己找背景品讀、自己出題鞏固學習呢?我認爲是可行的。正因學生帶給的問題或答案,貼合他們年齡的思維方式,常常能引發全班進行激烈的辯論,而在討論中表現出的語言表達潛質和思辨潛質,正是傳統“少思考”甚至是“無思考”的一言堂灌輸的教學課堂所嚴重忽略的。

因此,在第一個班進行傳統教法而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前提下,第二個班上我嘗試讓學生自主活動,每個組負責其中一個部分的對話,進行分主角扮演朗讀比賽,然後透過其他學生對錶演學生的評價進行人物性格鑑賞分析,並增加了“探討”的環節,評價的同學可向表演同學提問(例如:這一段對話的語調你爲什麼要這樣處理?等)。學生在學習小組間交流、探討,並透過同學所提出的問題引向對鑑賞技巧的思考,領悟小說中細節描述的內涵。課前的主角扮演,學生自主研討準備使不一樣層次學生能在互幫互助中產生思想的火花。比如有學生提出“婦女們同是思念丈夫,爲什麼她們說出來的話卻口是心非呢?”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涉及到本文的學習重點——透過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特徵。而學生的回答也與以往的一味照抄參考書不一樣,作出了自己的思考,雖然略顯幼稚,但已經能看到有思考的過程,也學會了用表達技巧這個方面去作理性的分析,從而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理順小說情節發展,分析鑑賞人物性格特徵。

隨着對“有效教學”的深入探討,我對課堂教學由知識本位向發展本位轉移有了更深的明白,並帶着這個目標在教學中儘量嘗試各種有效的方法給學生營造出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刻和空間,喚醒學生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啓幽閉的心智,煥發語文課堂的生命力。

寫《荷花澱》教學反思6

去一個不熟悉的地方,教一羣不曾見過的學生,無論對這篇課文有多熟悉,上課之前心中總是忐忑不安。要消除這種忐忑,別無他法,只有不斷地備課上課,修正教案,親身去體驗各種不同的課堂反應,以增強自己對課文的把握和對學生的應對能力。

上完之後,最想感謝的是不厭其煩幫我修改教案、一連聽了我三堂《荷花澱》的林如元老師,感謝要求我一定要在自己學校上足四次課的樊春喜老師,感謝慷慨借班級給我上的童小雨老師,和聽課後給我鼓勵和支援的王中明、李新林老師。有人說這是中國人的一種習慣,每每在事情之後總要說一些感謝之雲的套話,而我沿襲這種思維,表達的卻是自己真實的情感。在學校上了幾輪課下來,教案已爛熟於心,課堂情況也遭遇過熱鬧和沉默諸種,再上,即使面對不熟悉的學生,也有些許從容淡定了。所以,這一節課背後,其實是衆人的合力。

在坪高的課堂上,學生出乎意料地思考活躍,發言積極,有不少同學舉起手來或是想扮演角色、或是體會人物心理和性格。這並不是因爲講課的老師多麼會調動學生,而是因爲在這些學生的心中,“實驗”這一名稱激起了他們的積極性:那是一所重點高中,那裏有一批年齡我們們相仿的優秀學生,因此我們要在實驗的老師面前好好表現。當然,這只是我的揣測。但作爲一個實驗老師外出時,的確感受到了學校良好聲譽帶來的積極效應。

評課時,坪高的老師們暢所欲言,對如何教授課文、如何擬定學案進行了各種探討。上海教研員孫宗良老師恰巧也來到坪高聽課,發言中,談到了講課的幾條原則,受益匪淺:

1、五分鐘之內入題。

2、講課要有主線。

3、講課步驟的推進要有邏輯層次。講課如作文,眼中要有讀者,心中要有丘壑。

講好一堂課容易,講好每一堂課不易。多閱讀、多思考是上好課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