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育隨筆

關於《荷花澱》教案四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荷花澱》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荷花澱》教案四篇

《荷花澱》教案 篇1

【目的要求】

1.透過學習《荷花澱》,學習透過人物動作描寫、語言描寫來反映人物內心的思想感情,語文教案-《荷花澱》。

2.體會景物描寫烘托氛圍,使情與景自然融在一起。

課文解析】

1.注音釋義

席篾(miè) 奔(bēn)

2.內容主旨

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月亮升起來”到“上船走了”),夫妻話別。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①個層次(“月亮升起來”到“丈夫還沒有回來”),寫水生嫂在月夜編席,等丈夫歸來;第②層(“很晚”到“女人流着眼淚答應了他”),寫水生夫妻話別;第③層(“第二天”到“上船走了”),寫水生嫂和鄉親們送水生參軍。

第二部分(“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到“是監視白洋澱的哨兵吧”),探夫遇敵。這部分也可分成三個層次。第①層(“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到“劃到對面馬莊去了”),寫水生嫂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望丈夫;第②層(“到了馬莊”到“又唱起來了”),寫她們探夫未遇,回家路上的複雜心情;第③層(“她們輕輕划着船”到“是監視白洋澱的哨兵吧”),寫她們遇敵後,巧妙、勇敢地擺脫敵人的追擊。

第三部分(“她們向荷花澱裏搖”到“出入在那蘆葦的海里”),助夫殺敵。第①層(“她們向荷花這裏搖”到“不久”),寫婦女們在荷花澱與丈夫巧遇和游擊隊伏擊的情況;第②層(“幾個青年婦女划着她們的小船趕緊回家”到“誰比誰落後多少呢”),寫婦女們經受戰鬥鍛鍊後的感受和打算;第③層(“這一年秋季”到結尾),概述婦女們在鬥爭中迅速成長的情況。

這篇文章以清新的格調,詩歌般意境展現戰爭時代人物心理,社會風貌,作爲小說,可稱爲別具一格,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荷花澱》》。尤其值得稱讚的是,小說不追求離奇的情節。也不刻意雕琢人物,而採用類似中國寫意畫的技法,只求神似,透過平凡的日常生活描寫,展現人物的情操。

3.寫作手法

①用簡潔樸素的對話來展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水生嫂等幾位青年婦女,作者沒有介紹她們的相貌、姓名,但是她們勤勞、純樸的本質,她們愛國、愛家、愛親人的真心都躍然紙上。文中話別一場是最精彩的,作者用自然、真實的語言表現出水生嫂,這一農村婦女的大義。勝利殲敵後,婦女們與民兵戰士的一場對話也很有代表性。戰鬥勝利了,水生沒有對婦女們說一句話,而是奮力去追那盒餅乾。然後吆喝着說“出來吧,你!”“好像帶着很大的氣。”當小隊長詢問他,這些婦女是不是他們村的時,水生仍沒好氣地說“不是她們是誰,一羣落後分子!”語氣比前一句強調得多,但不滿與批評的情緒溢於言表,但就在這一句好似輕視的話語後,水生將那盒餅乾丟在女人們船上。這處對水生的言語、動作描寫,將他積極上進,以戰事爲重的心情充分表現出來,但同時那丟餅乾盒的動作,又真實地勾畫出一個細膩,深沉,熱愛親人的血氣男兒的形象,這形象讓人感到可愛可敬,又真實動人。

②景物襯托了全文的氣氛,也烘托了人物性格。

文中多處景物刻畫,將祖國的大好河山都盡言紙上。文中還有多處細小的景物描寫,如婦人們划船探夫的路上有一段對菱角的描寫“菱角還很嫩很小,乳白色,順手又丟到水裏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穩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這一處寫得嫩小,又充滿生機的菱角,給人一種平靜又安祥的生存的快感,與當時婦人們歡樂、期盼不安的心情交織在一起,營造了一個充滿溫馨的氛圍,但緊接着就是遇敵的緊張。文章有張有馳,很吸引人。

【重點語段研讀】

課文開篇,夫妻話別一場。

文章開篇描繪是一幅美妙的月夜編席圖,在銀白的月光下,一位俏麗的小媳婦坐在潔白如雲的席子上,手指靈活地編動着柔滑修長的葦眉子,這幅圖畫是如此靜謐、安祥,讓人無法忘懷,生活的美好,家鄉的美好,親人的美好,這一切卻又偏偏發生在生死話別的時刻。小說開篇的景物描寫就深深喚起讀者對祖國、親人的熱愛之情。就在這恬靜的月夜,水生夫妻話別。這一場話別中有一處很精彩的動作描寫,水生沒話找話地搭訕了半天后,終於小聲說出了重要的話“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裏吮了一下。”這一串動作描寫,非常準確地表現出水生嫂內心複雜的、又激烈的感情,沒有哪個女人願意離開丈夫,尤其是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但是他關心國家的危難,水生嫂是深知丈夫的選擇是正確的,她雖未說一句話,但這位婦女內心的愛、內心的焦慮、內心的豁達都栩栩如生的表現出來。

【解題指導】

參見【課文解析】和【重點語段研讀】。

《荷花澱》教案 篇2

教學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作者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個體體驗應該是浪漫獨特而富有想象力、創造力的。因此文學教育應該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挖掘學生的智慧潛能。

教學設想:

《荷花澱》是傳統名篇,被譽爲“詩體小說”。相對於主題美、情節美、景物美和細節美,作品中簡潔傳神、富有個性的人物語言是更大的亮點。我打算透過朗讀、品味人物語言,來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目標:

1、朗讀個性化的語言,把握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澱婦女形象。

2、賞析人物,陶冶學生性情,涵養學生的心靈。

3、尊重學生在閱讀欣賞中的獨特體驗,提高學生感受美、鑑賞美的能力。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20xx年7月,荷花飄香的季節,以“詩體小說”獨步現代文壇的孫犁老人離我們而去了,他雖然去了,但他寫的《荷花澱》在中國文學的長廊中至今仍散發着幽幽的清香,萬萬千千的中學生在這清香中低吟、沉醉,時時升起感情的旋律。今天就讓我們撐一艘心靈的小船,向荷花澱深處漫溯,去觀賞一下如詩如畫的白洋澱風光,去認識幾位淳樸、機智、多情的青年婦女,看一看她們在抗日戰爭時期對丈夫的癡情、對祖國的愛以及她們身上洋溢着的那種蓬勃的人性之美。

二、目標定向:

同學們一定讀過不少小說,能列舉幾部印象深刻的`,並能說出它們的主人公嗎?《荷花澱》大家都讀過了,你認爲課文的主人公是誰?分析和理解小說的人物,有多把鑰匙,如: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等,今天我們應該動用哪一把呢?——語言。

三、朗讀品味夫妻話別的對話,探究把握水生嫂形象

四、讀商議探夫、歸途說笑兩個片段,領悟以水生嫂爲代表的荷花澱婦女羣像

五、結束語:

這羣樸素得如同澱裏隨處生長的荷花一般的婦女,她們的心靈像荷花般高潔美好,她們的容貌也一定像荷花般端莊美麗。感謝孫犁,給我們送來了這樣美味的精神食糧;感謝荷花澱的女人們,讓我們感受了人情人性的純美,看到了中國婦女的成長。

六、課外作業:(個性化研讀題)

1、《荷花澱》除了語言美、情感美、人物美外,景物美、細節美也很突出,望細讀品賞,寫一篇讀寫筆記:評《荷花澱》中景物美或細節美。

2、課後查找有關資料,瞭解作家孫犁及其創作風格(“荷花澱派”)。

《荷花澱》教案 篇3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之一。選自孫犁小說、散文集《白洋澱紀事》。全文充滿詩意,被稱爲“詩體小說”。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裏,一個關係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說選取小小的白洋澱的一隅,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教學目的:

1、瞭解孫犁的創作風格和創作成就。

2、體會文章景物描寫、人物對話的特色及其對展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主題的作用。

3、領略冀中抗日根據地人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

第一教時

教學重點:

解題;講析景物描寫和情節結構特色。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一箇中秋節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藥後不由自主地往上飄,就在她離月宮還差一步的時候,隨身佩戴的寶鏡卻掉了下來,這塊寶鏡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個碎片,於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個水澱。(板書課題《荷花澱》)荷花澱便是其中的一個澱泊,它屬白洋澱水域,白洋澱又名西澱,屬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陽、雄縣、容光煥發城5縣(市)所轄。這是一片面積爲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澱周堤埝環繞,澱內地形複雜,縱橫交織着3700條溝壕,把澱面分割成43個大大小小的澱泊,形成澱內有澱、澱間大小溝壕相通的水網澤國景觀。

《荷花澱》可以說是以戰爭爲題材的小說,一提起戰爭,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硝煙瀰漫、血肉橫飛,但在本文裏又是怎樣一副截然不同的戰爭場面呢?

本文寫於1945年春天,是孫犁“在延安的窯洞裏一盞油燈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紙寫成”的,最初發表在《解放日報》副刊上,反響很大。孫犁自己還說“這篇小說引起延安讀者的注意,我想是因爲同志們長年在西北高原工作,習慣於那裏的大風沙的氣候,忽然見到關於白洋澱水鄉的描寫,刮來的是帶有荷花香味的風,於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鮮吧。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是獻身於抗日的戰士們,看到我們的抗日根據地不斷擴大,羣衆的抗日決心日益堅決,而婦女們的抗日情緒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對這篇小說發生了喜愛之心。”

二、作家作品:

孫犁(1913――1996),原名孫樹勳,河北安平縣人,現代作家。年輕時就讀於保定育德中學,中學畢業後流浪北京,當過店員。1936年在白洋澱邊的安新縣同口鎮做小學教員。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晉察冀根據地從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工作。解放後,在《天津日報》工作,注重發現和培養文學新人,並堅持寫作。曾任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集《白洋澱》、《荷花澱》、《採蒲臺》、《囑咐》,小說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等。

孫犁小說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爲“詩體小說”。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於水鄉泥土,帶着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爲“荷花澱”派。

三、分析景物描寫特色:

1、提問:這篇文章沒有驚險的戰鬥故事,也沒有纏綿的愛情情節,甚至沒有留下一兩個具體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卻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藝術感染力呢?它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麼呢?

學生討論回答。

明確:給人們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滿生機、充滿活力、象徵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願望的荷花荷葉組成的美麗坦蕩的荷花澱。這是一副純美的畫面,荷花荷葉是畫面的主體,人物只是融入畫面並融入荷花荷葉的精魂,這正是《荷花澱》的真正藝術魅力所在,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藝術化、審美化的結晶。

2、提問:作者爲故事情節的展開提供了一個什麼樣的典型環境呢?

讓學生找出描寫段落:

明確:首先,描寫月色下的水鄉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開頭3句點明瞭時間、空間和勞動對象,語言簡練、動聽、優美,不僅寫了環境,還反襯出環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透過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內院外的基本色調:潔白、銀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編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潔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這兩個充滿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勞動場面詩化了。

這兩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①描寫了蘆葦、荷花,這與後文的荷花澱伏擊戰的環境有密切關係。②正因爲白洋澱如此美麗可愛,所以人民熱愛她,決不容許日寇來侵犯。這都爲以後小說情節的發展埋下伏筆。

其次,描寫日光下的水鄉風光。第61段。

作者運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詩意地描寫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象“銅牆鐵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監視白洋澱的哨兵”嚴陣以待,這威武雄壯的景色,不僅突出了水鄉游擊戰的特點,暗示出在這清香四溢的荷花澱裏即將發生一場激烈的伏擊戰,而且寫出根據地人民同仇敵愾的心裏和克敵致勝的信心,洋溢着歌頌人民戰爭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畫面融爲一體,由朦朧逐漸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現,前後畫面遞進,具有流動感,又層次分明,顯得意境縱深而高遠。概括起來說,荷花澱的景物是美麗的,水和天,荷和葦無一不美,明麗清純,讓人心醉。這麼美的家園,誰人不愛!怎麼肯讓敵人蹂躪!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點。這麼美麗的一方水土,當然會養育一方英雄兒女,他們美麗的身心不容玷污,他們平時有多少溫情,戰時就會有多少勇氣,這是景和人的契合點。

四、分析情節結構:

提問:作者淡化了傳統的小說模式,以抒情見長,不以情節取勝,他精選三個生活片斷來抒寫對水生嫂等一羣青年婦女的讚美之情。請快速概括這三個生活片段的內容。

夫妻話別探夫遇險助夫殺敵

五、佈置作業:

文中對話描寫的特點。

《荷花澱》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澱”派的藝術風格,提高學生鑑賞多種風格文學作品的能力。

2.品味小說個性化的語言,體會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3.感受至高至純的人性美,領會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把握小說的主要內容和主題。

2.品味小說詩化的語言,體會景物描寫和傳神的對話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學難點

感受至高至純的人性美,領會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含蓄美。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預習

1. 查閱資料,瞭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澱”派風格。

2. 用簡潔的語言給各部分加個恰當的小標題。

3. 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

4.小說的主人公是誰?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展示戰爭場面的圖片,請學生用幾個詞概括。

殘酷、恐怖、血肉橫飛、血流成河……

二、檢查預習,梳理小說情節脈絡

1.作家作品:

孫犁,原名孫樹勳,河北安平縣人,現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短篇小說集《白洋澱》、《荷花澱》,小說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等。

20xx年《亞洲週刊》選的“二十世紀中文小說100強”之中,孫犁的小說被選入兩篇,一篇就是《荷花澱》,另外一篇是《鐵木全傳》。

孫犁去世後,有人這樣評價他:二十世紀中國最後一位浪漫主義作家離開了我們,一個性格清淡如水的人,一個文字清麗如水的人,走完了一生,完成了他詩化的一生。孫犁小說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爲“詩體小說”。他和作家劉紹棠、叢維熙、韓映山、房樹民等,在創作風格上有共同的特點:如荷花一樣根植於水鄉泥土,帶着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爲“荷花澱”派。

2.三部分的小標題:

(1)夫妻話別 (2)探夫遇敵 (3)助夫殺敵

3.簡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節:

水生嫂探知丈夫參軍,跟丈夫話別。她和幾個青年婦女去馬莊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敵船,她們躲進荷花澱,無意中把敵人引進伏擊圈,爲游擊隊伏擊敵人的勝利創造條件,她們從此迅速成長起來,成爲抗日遊擊戰士。

4.小說的主人公:

以水生嫂爲代表的一羣農村青年婦女,描寫的是“羣像”。

三、研讀課文

(一)誦讀、品味小說“清麗如水”的寫景文字,體會景物描寫的作用。

1.學生自由閱讀 “月亮升起來……帶着新鮮的荷葉荷花香”這段文字並感知:這段文字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構成了一幅什麼樣的圖景?

皎潔的月光、潔白的葦蓆、銀白的湖水、薄霧、清風、荷香。展示了荷花澱的地域風貌,勾畫出一幅清新寧靜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純美境界。

2.劃出恰當的節奏,然後誦讀,把詩的味道讀出來。

月亮 / 升起來 / 院子裏 / 涼爽得很 / 乾淨得很 / 白天 / 破好的 / 葦眉子/ 溼潤潤的/ 正好編席 / 女人 / 坐在 / 小院當中 / 手指上 / 纏絞着 / 柔滑修長的 / 葦眉子 / 葦眉子 / 又薄又細 / 在她懷裏 / 跳躍着。

朗讀指導:應注意語調柔美、舒緩,忌沉重、急躁。

3.試比較《荷塘月色》的一段描寫:

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

相同:都營造了一種朦朧、靜謐、詩意的境界。

不同:《荷花澱》語言素樸清新,《荷塘月色》語言較爲典雅。

4.思考:抗日戰爭這麼嚴酷,有這麼恬靜優美的環境嗎?這樣詩情畫意的描寫是不是違反現實的呢?如果不是,他的用意何在?

引導聯想:

“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假如我是一隻鳥》)

用意:

銀白的世界、透明的薄霧、徐徐的清風、清新的荷香,這裏是我們美麗的家園,這裏有我們美好的生活。這麼美的家園,誰人不愛!江山如此多嬌,豈容日寇肆意踐踏?這正是所有抗日戰士戰鬥的動力之所在。

(二)誦讀、品味“夫妻話別”中的對話,探究水生嫂的形象。

1.閱讀本段對話,說說水生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並找出相關語句加以印證。

勤勞善良:月下編席

溫柔體貼:“今天怎麼回來的這麼晚?”站起來要去端飯。

堅強:女人鼻子裏有些酸,但她並沒有哭。

深明大義:“你走,我不攔你”、“他們全覺得你還開明一些”

2.朗讀下列句子,體會水生嫂的性格特徵及此時的心理狀態。

(1)“怎麼了,你?”

變換句式朗讀,體會其不同的表達效果:

怎麼了,你?--急切、體貼

你怎麼了?--語氣平淡(冷淡)

怎麼了?--語氣陌生、生硬

(2)“你總是很積極的。”

變換重音朗讀,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

你總是很積極的。--突出積極,表現水生嫂對丈夫的行爲感到驕傲。

你總是很積極的。--略帶一點埋怨

(3)“你走,我不攔你。家裏怎麼辦?”

變換標點符號朗讀,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

你走,我不攔你。家裏怎麼辦?--理解支援丈夫的態度明確,突出不阻攔。

你走,我不攔你,家裏怎麼辦?--強調了“家裏怎麼辦”,表現了依賴性。

(4)“你明白家裏的難處就好了。”

水生嫂支援丈夫參軍殺敵,只要丈夫能理解自己的難處,再苦再累她也願意。體現了水生嫂爲代表的中國勞動婦女勤勞、善良、堅忍的傳統美德。

(5)分角色朗讀下面對話,體會水生嫂回答過程中情感的變化。

“你有什麼話,囑咐囑咐我吧!”

“沒有什麼話了,我走了,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

“嗯。”

“什麼事也不要落在別人後面!”

“嗯,還有什麼?”

“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淚答應了他。

“你有什麼話,囑咐囑咐我吧!”--面對與丈夫的生離,依戀、不捨。

“嗯。”“嗯,還有什麼?”--堅強面對,不讓丈夫擔心。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淚答應了他。--“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爲了個人的、民族的尊嚴,他們的選擇只能是與敵人“拼命”。此時夫妻的思想感情,一定經歷了瞬間的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流着眼淚答應丈夫,表現了妻子對丈夫的忠貞。

3.改寫水生夫妻對話並表演,讓水生嫂用另一種口吻與丈夫對話,表現另一種個性。

例如:

“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

女人猛地擡起頭。

“今天縣委召集我們開會。會上決定成立一個地區隊。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的。”

女人看着丈夫說:“你真是個爺們!”

“我是村裏的遊擊組長,是幹部,自然要站在頭裏,他們幾個也報了名。他們不敢回來,怕家裏的人拖尾巴。”

“你走,我不攔你,我也跟你去!”

“我們是去打鬼子,你一個女人去幹什麼?不成!”

“咋不成?女人也能打鬼子!”

“隊上不會同意的。”

“我找隊長去。”

(三)朗讀“商議探夫”一段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徵。

1.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性格。

“聽說他們還在這裏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說,於是找個藉口,感情表達得委婉含蓄、機智伶俐。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說得很含蓄,不說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藉口,說有要緊的話。

“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

――水生嫂的話提醒她們途中不安全,爲下文伏筆,顯示了她謹慎、穩重的性格,考慮問題比較周密。

“哪裏就碰得那麼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可見她探夫心切,快人快語,有點冒冒失失。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

――這位大嫂羞羞答答,“猶抱琵琶半遮面”, 話假情真。

2.小結:

短短几句對話,含而不露,耐人尋味,幾個鮮活的人物躍然紙上,她們忸怩羞澀之態可掬,纏綿悱惻之情可見,充分表現了中國女性特有的那種含蓄內斂。

3.思考:這段對話描寫,從全文表達角度看,主要起了什麼作用?

推動故事情節發展。

(四)總結:

環境詩化--清麗如水的景物描寫,營造恬靜純美的意境;

情節淡化--素樸洗練的對話描寫,淡化戰爭氣息;

人物虛化--無姓名、無肖像。含蓄蘊藉的性格與情感。

散文式的格調,詩歌般意境,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與樸素清新的泥土氣息完美統一,這就是“荷花澱派”的藝術風格。

四、佈置作業

1.認真閱讀文中其他幾處景物描寫,體會其作用。

2.請添加第五個婦女,用一兩段話展示她與原作人物不同的個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