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三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核心提示:本節課是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估計,交流,測量等活動。讓學生透過直觀--表象--抽象的思維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僅爲學生在觀察...

三年級數學上冊人教版《毫米的認識》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估計,交流,測量等活動。讓學生透過直觀--表象--抽象的思維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僅爲學生在觀察交流中創設自由探究的空間,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自主探究知識的喜悅和快樂。

1、選擇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物爲學具,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機。

在這節課中,我不僅準備了幫助學生建立 1毫米的長度觀念的'物品,給學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同時把測量的物品換成實物,(例如鉛筆、粉筆、文具盒、硬幣等)爲準確的估計提供條件,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就在身邊,只要認真細心的觀察就會發現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2.加強學生的操作活動,培養估測能力。

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與估測能力是新課標中明確提出的培養目標之一,本節課從一開始情境的創設中就有了估測能力的有意訓練──估測數學書的長、寬、厚。緊接着,在練習時讓學生先估一估,再精確測量。這樣的編排設計給了學生嘗試、修正的機會,使學生的估測能力在這節課上有了一定的發展。

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爲特點,“測量”這部分內容的實踐性比較強,需要學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並逐步達到完善。因此,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應該建立在操作的基礎之上。如在引入毫米時,我安排學生用尺子測量數學書的長、寬、厚的活動,其目的是讓學生在測量中發現課本的長、寬、厚不能用整釐米表示,從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產生的意義,再透過數一數的活動,明白釐米與毫米的關係。最後我設計,讓學生再利用學習的毫米的知識重新測量數學書長、寬、厚。使知識的學習由感知到表象到再現逐步加深。

3、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創設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

“知”“情”的密切結合是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之一。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願意親近數學,瞭解數學,討論數學。如:我讓學生用手勢體驗一米,一釐米、一毫米的長度。拿出自己的尺子,自己認真觀察尺子上都有什麼?並讓他們同桌互相交流,指一指從哪到哪是1毫米,2毫米等等。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在觀察操作中發現新知,在交流中歸納新知。讓全班學生都動起來在學習中發現、探索、體驗。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出哪些物體的長、寬或厚大約是1毫米。學生透過這樣自由、靈活多樣的活動讓學生積極的參與數學學習,長久保持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從課堂教學的反饋情況來看存在的一些問題:

1、所有的操作活動都爲建立表象服務的,測量與估測聯繫在一起,實際也在於驗證表象。第一節課我在二班上課時是讓學生倆人一組合作測量數學書的長、寬、厚。雖然在引入新課前我提問:用尺子怎樣測量物體?但有一部份學生還是使用不當,不能用0刻度對準書的一端,而是用格尺的頂端對準了書的一端,這樣測量出的長度很不準確。所以我馬上改爲領學生一步步來測量書的長度,學生掌握方法後再獨自測量書的寬和厚就容易多了,測量也準確了。所以第二堂課我給一班上課時就改變了方法,這樣學生一次成型,測量沒有什麼誤差,而且沒有浪費時間。

2、練習中從學生測量的錯誤情況來看:由於我沒有強調5毫米這根刻度線的緣故,學生容易把這一刻度線當成釐米刻度線,還有個別學生對1毫米的小格數的不夠準確,所以有時出現1毫米的誤差。這些都是我課前沒有預料到的。

3、本課在鞏固練習時測量三角形、四邊形各邊的長度,由於個別學生在測量斜邊時不能把0刻度對準邊的頂點,格尺和邊不重合,所以測量不準確。我就在黑板上畫圖來講解。如果這裏使用多媒體來演示會更形象,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