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望海潮教學反思5篇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望海潮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望海潮教學反思5篇

望海潮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節公開課,一直以來的觀點就是公開課不需要特殊,將日常課堂裏的“說教”去掉,那就是公開課。由於課前的高度重視,壓力頗大,一時惴惴不安。此課準備將近一個月,中間不時有老師給予專業指導,提出寶貴意見,在此表示感謝!

課程結束了,有不足,有收穫,在此記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課前準備

剛剛選擇這首詞的時候很多老師給予寶貴的意見,說這首詞不容易上,因爲是柳永前期之作,不能充分反映柳詞的特點,建議我另選一首。《望海潮》確實是柳永年輕的作品,在這首詞裏能夠發現他的抱負與理想,而不是我們所瞭解的那個“整日出入於青樓歌館”的柳七。是什麼原因使得柳永後來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我覺得這個應該跟學生說清楚,選擇《望海潮》的目的就是想透過前後的對比讓學生明確柳永變化的原因,引導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學會分析。備課時,透過上網檢視柳永的生平經歷,閱讀資深人士對柳詞的評價從而獲取柳永的相關資訊,以便在課堂上給學生做出分析,加深對柳永的瞭解。

 二、課堂教學

匯入課堂的時候運用了圖文比較法,即展示一幅圖片和一首詩,讓學生從中進行比較,從而引入意象的概念,提出鑑賞詩詞的方法。接着就進入《望海潮》,找出此詞中的意象,概括出其內容。情感可以滲透到內容中間,透過意象的分析使得學生能夠自己去慢慢體會其中意味。對於難以理解,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稍作提示。如賞析句子的時候,可以明確要求,寫景好的或者抒情好的,使學生明確要求,能夠對症下藥。課後作業的佈置方面進行鞏固意象的練習,加深意象概念,掌握意象鑑賞的方法。

三、課後體會

由於是公開課,學生配合很默契,這是課前沒有想得的。鑑於教學目標的要求及授課時的感受,發覺自己在理論方面有所欠缺。此次公開課全稱爲“新課程背景下的展示課”,強調的是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課堂教學應該是生成的,而不是預想的,所以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給學生一次機會,學生會還你一個驚喜。

望海潮教學反思2

《望海潮》對於我來說,是新課文,是人教版必修四中宋詞單元的作品,是柳永歌頌城市繁華富庶的代表作。這首詞意象多,情感充沛,共一百零七字,屬於長調慢詞,難於理解的詞句較多,對於學生來講,鑑賞有一定難度。

在講這節課之前,我做了精心的準備,蒐集了大量的資料,參考了很多老師的教學設計,但感覺這些資料教學內容千篇一律,問題設定極爲平常,不能調動學生興趣,探究的問題既沒有廣度也沒有深度,就開始自己設計起來。

首先是匯入,我從柳永入手,精要地講他名字的由來、作者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本詞的社會影響及本詞誕生的背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再加上我製作的精美課件和當堂現場朗誦,更是讓這種學習氣氛更加濃郁。

在講課期間,我還讓學生不斷讀課文,走進文字,小組合作探究。先從大局入手,宏觀把握全篇文章,用原文詞語概括杭州的富庶繁華,再結合我們的印象中的杭州,對之有一個總的把握,再分析概括上下片的內容,做到了整體上的心中有數。

在探究環節,我設定了三個問題,一個是內容上,作者從哪些方面寫杭州的美麗繁華富庶,選取了哪些意象,表達了什麼情感;一個是語言上,分小組起立討論鑑賞其中的一句或幾句,散文化並說出手法、效果;一個是在寫景上,還是分小組起立探討鑑賞其寫景的方法。透過這三個探究題的設定,充分讓學生享受課堂,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有充分的思考和大膽的表達。小組合作了,不再迷茫了,大家回答的時候也有的說了,學生更加自信了,思維能力也越來越強了。

在探究環節,我也引進了小組競爭機制。課前,把學生分好小組,每個小組都給自己組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如“北冥魚”、“懷瑾”等。我在課前就把這些小組的名字在黑板上寫好,到探究的時候,學生開始回答問題,回答對一個加2分,起初是幾個人舉手,到後來就變成搶答了,場面極爲火爆,也讓講臺上的我和在場的老師感到震撼。原來,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這樣調動。

整個探究環節用時近30分鐘,主要是學生的盡情表達和老師的適時點撥引導,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觀積極性,受到了意象不到的成果。

在這節課的後8分鐘,我做了一個知識遷移拓展,在給我自己班學生講課的時候,我佈置了一個作業。

望海潮教學反思3

《望海潮》是北宋著名的婉約派詞人柳永所寫的一首描繪都市繁華生活的豪放之詞,其中錢塘的壯美,西湖的秀美,都市的華美,生活的甜美令人深爲讚歎和嚮往。雖是投贈之作,但不掩彼時應考學子柳永卓絕橫溢的才華,兼濟天下的胸懷。執教本篇,覺內容雖少,詞句不多,但要上得精彩,委實不易。教後發現,得意之處頗少,而未盡意處卻多。得失之間,悟得了些道理,這些道理,於大方之家來說是老生常談,但於我來說,實是一種進步。細作梳理,化爲以下三點體悟。

第一, 教什麼,是備一堂好課的關鍵。

一本語文教科書,文章衆多,體裁各異,特點紛呈,如何教出每一篇章的特色,實爲重中之重。《望海潮》這篇文章我反覆讀了多遍,選擇教什麼也是幾易其稿,最後終定爲“賞結構,賞語言,賞情感”三個方面。但現在細想起來,或許改爲“賞都市之美,賞語言之美,賞情思之美”更確切。在詩歌史上,寫都市的名篇不多,而這首詞極力渲染杭州之美,雖有誇張之虞,但在一定程度上再現了北宋初期社會安定繁榮的景象,雖談不上有多大史學價值,但作爲一窺北宋都市風貌的視窗,定是不錯的了。而正因內容決定形式,氣勢的恢弘﹑豪放的詞風便鮮明地迥異於這個婉約派詞人的其它詞作了。

詩詞講究煉字,而《望海潮》中的名言佳句,無疑應作爲煉字的典範來賞析。而一個進京趕考,想着出仕爲官﹑造福天下的青年柳永,在字裏行間所懷的嘆慕﹑進取之情思,噴薄而出,焉能不顧?解決了教什麼的關鍵問題之後,我想,接下來一定應是好好備學生了。

第二,備學生,是備一堂好課的基礎

如果僅僅是把課堂建立在教材之上,那麼,給學生的感受有可能就是鏡中花﹑空中閣,或者是一晃而過的豪華跑車。課堂只會顯得死氣沉沉,而課後學生只會滿頭霧水,一臉悵惘。如何避免出現這種事倍功半的狀況?我認爲,在備課的過程中,應始終做到心中裝有學生。如在備《望海潮》之時,要了解學生對宋詞流派﹑格律等特點有多少認識,以及具備怎樣的詩詞鑑賞能力水平,要揣摩學生的課堂生成狀態,要力爭讓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快慢轉承順暢自然,要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既有困惑產生的憂慮,又有困惑得以解決的滿意,更有能力提升的喜悅。這樣,課堂活躍了,思維激發了,學生也有收穫了,教學目標自然水到而渠成了。

第三,有拓展,是備一堂好課的亮點。

一篇課文,執教時若就課文談課文,而不能拓展的話,那僅僅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用教材教。真正意義上的用教材教,是把教材視爲引領學生探索知識殿堂的一扇門,要讓學生熟悉這道門,並能嘗試着推開這扇門,去看到或獲得更新的知識。在培養出的學習興趣中,能讓課堂的學習在課外也得以自主延伸。這針對課文的拓展,可以是知識的拓展,如字詞中的同義字﹑形近字等,如詞的節拍劃分的拓展,如詞風常識介紹的拓展;也可以是能力訓練的拓展,如分析能力﹑歸納概括能力﹑鑑賞能力﹑評價能力等,例如《望海潮》中賞析“卷”字之妙,便可由此賞析其它煉字之妙的詩句。總之,備課教學由淺入深,由此及彼,深入挖掘,有效拓展,既要體現文字特點,又要超越文字。如真能讓學生對課本“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則教學可謂成矣。

《望海潮》這一課的教學,既讓我懂得了自己在教學方面還存在的許多的不足,也讓我找到了一個自認爲較好的前進方向。教學路漫漫,而教無止境,人說“天才在於勤奮”,我想,我不是“天才”,就更該勤奮。我要努力鑽研業務,提升自己能力,讓自己真正成長爲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

望海潮教學反思4

《望海潮》是柳永成名之作。據說也是柳永爲求見孫何而作。孫何當時爲兩浙轉運使,駐杭州,門禁森嚴。柳永功名失意,流浪江湖,欲見孫何無門故作此詞,讓歌伎在宴會上獻唱以引起孫何注意。孫何聽後即引柳永與宴。爲方便教師更好的教學,今天,語文網小編給大家推薦關於望海潮教學反思。透過教學反思,教師可以儘早發現一些教學不足,比如說教學設計上出現哪些問題、課堂交流和啓迪是否得當、課後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從而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累計經驗。望海潮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下吧!

XX年6月29日,上午第三節,在高二樓的一樓階梯教師,教務處安排我用高一19班的學生上了一節教師開放月中的全校型的優質課競賽,這節課學生表現積極,教學流程順暢,引起了較好的反響。魏瑩老師回到辦公室形容學生的興奮狀態曾形象地描述說“學生跟打了雞血一樣”。的確,19班的孩子們真的很了不起。

《望海潮》對於我來說,是新課文,是人教版必修四中宋詞單元的作品,是柳永歌頌城市繁華富庶的代表作。這首詞意象多,情感充沛,共一百零七字,屬於長調慢詞,難於理解的詞句較多,對於學生來講,鑑賞有一定難度。

在講這節課之前,我做了精心的準備,蒐集了大量的資料,參考了很多老師的教學設計,但感覺這些資料教學內容千篇一律,問題設定極爲平常,不能調動學生興趣,探究的問題既沒有廣度也沒有深度,就開始自己設計起來。

首先是匯入,我從柳永入手,精要地講他名字的由來、作者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本詞的社會影響及本詞誕生的背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再加上我製作的精美課件和當堂現場朗誦,更是讓這種學習氣氛更加濃郁。

在講課期間,我還讓學生不斷讀課文,走進文字,小組合作探究。先從大局入手,宏觀把握全篇文章,用原文詞語概括杭州的富庶繁華,再結合我們的印象中的杭州,對之有一個總的把握,再分析概括上下片的內容,做到了整體上的心中有數。

在探究環節,我設定了三個問題,一個是內容上,作者從哪些方面寫杭州的美麗繁華富庶,選取了哪些意象,表達了什麼情感;一個是語言上,分小組起立討論鑑賞其中的一句或幾句,散文化並說出手法、效果;一個是在寫景上,還是分小組起立探討鑑賞其寫景的方法。透過這三個探究題的設定,充分讓學生享受課堂,把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有充分的思考和大膽的表達。小組合作了,不再迷茫了,大家回答的時候也有的說了,學生更加自信了,思維能力也越來越強了。

望海潮教學反思5

第二次教授柳永的《望海潮》了。

我仍然記得第一次教的時候,學生學習的熱情很高。我當時的教學定位是讓學生自主賞析,主要是賞析字詞句,學生的賞析非常到位,發言相當的踊躍。賞析完後,我還讓學生以海南爲題材,按照《望海潮》的格式來填詞,學生的熱情很高漲,填的很不錯。

可今年上此課,學生似乎學得不太熱情,就算自主賞析,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爲什麼同一篇課文,同一種教法,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性會這麼大,看來不是教案或學生單方面的問題,而是我們的教學設計如何才能符合學生的實際;不同的學生,相同的教案,也會出現不同的課堂局面,因此作爲語文老師應該時時瞭解自己所教學生的性格、愛好以及他們的興趣取向,這樣才能把課上好。

本次教學,因時間太緊,所以未能讓學生進行填詞訓練,這多少都有些讓我遺憾。

標籤:反思 教學 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