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數圖形的學問》教學反思

記得前些年,外出學習時,總能聽到一些年長的同事說,公開課不過就是秀課,沒有什麼意思,我們平時的課怎麼可能這樣去上,哪有時間這樣去精心準備;還有人說反覆地磨課,對被磨班級的學生也是一種不公平,被磨課的學生爲什麼就應該接受不成熟的課而佔用他們的時間呢?這些話乍聽上去似乎有些道理,但我也在想,時裝秀上的服裝雖然在平時的生活中不會穿到,但是,這些風格和元素將會引領着人們的穿衣打扮。所以,我覺得公開課還是有它非同尋常的價值的。

《數圖形的學問》教學反思

學校的公開課,每人每學年都會上一節,大家也都會去認真的準備,但是,沒有新的思維進來,就將是原地踏步。所幸的是我校王偉民校長很有遠見,讓我們參加了深圳市田國生名師工作室。在工作室這樣一個平臺的影響與引領下,我們得到了新的血液的注入,工作室贈送給我們的每一期教育雜誌,發給我們閱讀的教育專著,讓我們首先在“知”的層面打下基礎。開學不久,田老師佈置我和蔡妙秀老師上一節工作室及全校的公開課。聽到這個消息,感到有壓力同時也覺得很幸運。沒有想到工作室的工作會開展得這麼接地氣,直指教學與教師成長的核心問題。帶着幸運與感激的心情開始着手準備課。這一路走來,引發了我很多的思考。

一、集衆家之長,理念先行——“備課”所思

首先,選擇課題之思:是上計算課、概念課,還是上一節綜合實踐課?是上一節自己聽過的專家上過的課,還是挑戰一節自已沒有聽過、也沒有上過的課?上課的價值是什麼呢?一是要展示出水平,但同時也是給自己新的挑戰。最後,經過綜合考慮,我選擇了沒有教過的四年級數學好玩中的《數圖形的學問》一課。

引發的思考:我們小學階段到底有哪些課型?每一種課型的上法有沒有什麼相同之處?又有什麼不同之處?哪種課型或是哪些課是適合公開課的?這本身難道不是很好的課題嗎?

第二,縱橫理念之建構。從教以來,由於沒有教過三四年級,又沒有熟讀過課程標準,所以,對於這一節課的縱向與橫向的知識結構得先了解。在這樣的任務驅動下,我開始發現2011年版《課程標準》這本書不再那麼無味了,它成爲我備課之旅的一個“指南針”,同時,讓我在上這一節課時犯知識性錯誤的機率降到最低。

引發的思考:平時的課,爲什麼不可以讓《課標》與課本同行,進行單元備課,或是學段備課呢?這樣做不是反而提高效率,降低了課堂上犯知識性錯誤的機率嗎?爲了做到磨刀不誤砍柴功,作爲數學教師應苦練哪些基本功呢?

第三,獨立設計方案。結合課標並調動自己大腦中存儲的理念嘗試獨立設計,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把課本中的情景換成了乘地鐵的路線問題,形成了一個初稿。

發現問題:如何讓學生覺得這個問題有趣且有探究的必要性?是不是每一節課都要讓學生覺得有必要學習呢?當然,學生覺得有趣,有必要學習,也就是要刺激其大腦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第四,博採衆家之長。帶着這樣的問題,我開始上網查找有關這一節課的資料,收集有關這一節課的視頻,還有與這一節課有關的論文或是教學實錄,發現:有以握手爲問題情景的,也有與原課不變的兩課時教學的實錄。我還發現,《數圖形的學問》這類課型,它適合學生獨立思考加彙報交流,但以往上課教師都是採取一問一答式,沒有很多的生生互動。不管怎樣,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逐層將孩子的思維引向深入,在思維的難點處緩一緩,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觀察、發現與概括,最後引導學生回過頭來梳理整節課的研究過程,並引導學生將數學的思想出方法遷移。

引發思考:是不是一問一答式就是傳統課堂?而小組合作的形式適合這節課嗎?小組合作中,會不會出現“替代思維“的現象,反應敏捷的學生會不會在小組討論中就成了這個組的大樹,出現樹大好乘涼,最後,讓一部分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後輪爲班級的“長期觀衆”呢?小組合作的弊端如何避免又將是教學中的一個很好的課題。

第五,名師指引,督促“知行合一”。一開始,沒有強列的磨課意識,但田老師告訴我們,在備課過程中葉偉生老師將會給予我們指導。接着葉老師電話來了,他要我們(包括蔡老師)先傳教學設計,準備好後進行磨課,希望把試教的視頻發給他。沒有想到葉老師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給了我很寶貴的意見,在教學設計上進行了很多的修改,包括標點符號與格式,還在教案的後面附了建議,從課的結構,課的理念,課的重難點等提了詳細的建議與指導。

以下是葉老師長長的留言:

下面有幾點思考:

1.情境設計很好,與生活直接聯繫。但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一下出現30個站點對他們來說提出了學習的挑戰也可能帶來了學習上的壓力,甚至產生畏懼和焦慮的心態。當然後面提出了“知難而退,化繁爲簡”的學習方法,對學生來說能起到一種數學方法的學習也不失其價值;另一種方式是減少站點數,從離學校最近的站點作爲起點來引入,只有4個站點。掌握規律後,然後再增加站點數。到底用哪種方式,請王老師斟酌。

2.課前交流是“如何計算連續自然數相加”,這不能說是課前交流,只能說是知識的鋪墊,這個可以在上一節課處理。何不換成關於“有序思考”的`遊戲。

3.關於找出多少個站點,設計中做到讓學生自己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示,然後按照“文字表示、圖形表示、字母表示和列式表示”,這是這節課的精彩所在,體現了數學的邏輯思考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也是教學的重難點。如何呈現這些不同的方法?王老師採用“學生上臺來彙報自己的方法。臺下同學作評委,給臺上的同學提問,或是提出建議和補充。”這種處理方法很好。但要注意這些方法之間的聯繫要兼顧,比如列式“1+2+3+4”,“1、2、3和4”在圖形和字母表示方法中指的是什麼?

4.練習題目在教案中要體現出來。因爲你只上30分鐘,練習題估計時間比較緊張。建議:第3題調爲第2題,原第2題設計成“小組合作製作動車票”。第2,4,5和6題類同,可以在一個情境的基礎上擴展,比如在第2題的基礎上擴展“往返”,刪掉第4,5,6題。

5.這節課的內容是四年級的嗎?它的前備知識應該是三年級上學習的“搭配的學問”,那節課涉及有序搭配的問題。那麼這節課和“搭配的學問”一節課之間的聯繫是怎樣的?

以上想法,僅供參考。

葉老師用語委婉,但建議中處處可見其尊重與智慧。最後一條就是在引導我去看課標與教師用書,要明白知識點的前後聯繫。

二、知學生認識之短,磨課同行——“備生”所思

第一次試教,帶着很好的心情開始,結果是帶着一頭的霧水出教室。自己想要的效果根本沒有達到。由於我們學校四年級只有四個班,學校還要安排參賽錄相課的試教,後來就選了五年級試教,結果,學生對這個話題並不感興趣。晚上,又電話葉老師,葉老師在百忙中還抽出一個多小時給我指導,分析原因。正如葉老師在後來的《對思維教學一些思考》一文中說到的:數學教師中存在着三種思維活動,一是專家的思維活動,通常以演繹的形式將繁雜的思維過程處理成凝鍊的思維結果,以書面語言爲載體在課本上;二是教師的思維活動,以教案、板書、語言等爲載體呈現在課堂上面;三是學生的思維活動,以答問、作業等形式反映出來。而我第一次的試教,完全只有教師的思維,以思維的輸出爲主,只想着怎樣在20分鐘內把課上完,完全是走流程(因爲,想將公開課壓縮成區裏舉行的20分鐘的錄像課來上)。後來反覆幾次試教,雖然每次都有新的困惑,但經過調整後又產生新的動力。最後,田老師還是要求上一節完整的課,時間上充足了,就注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和改變。

磨課中的發現:同一個課題,在不同年級上效果是不一樣的。在磨課中可以發現學生在認知上的盲區和興趣所在,以便做好充分的預設;面對不同的學情要“投其所好”,知道這個年段學生的喜好;磨課要請同事來聽課,不同學科的不同學段的教師會給自己不同角度的建議。

三、課上知已所長所短——“備己”所思

在前面的磨課中,學校主任和同事們也聽了課,指出,(我)缺少激情,沒有進入狀態;愛重複學生的話,語言不簡潔;評價學生也不興奮。這些問題的確需要改掉,心理暗暗表示:課上儘量不重複學生的話,讓自己的語言更簡潔一些。正式上課後,發現自己改了一些,但還沒有能做到想改就改的地步,看來還得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努力地去改正。

引起的思考:如果自己對所教的內容都不熱愛,表現不出興奮或者是好奇的情緒,學生又怎麼能受到感染呢?如果以一種過於“淡定”的狀態進行教學,這樣的課就會缺少節奏感與趣味性。

四、課後觀課之評課——“提升”所思

課後,各位名師與同伴們對我這一節課給了不少肯定,也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

1.讓學生邊畫邊講,結合課件動態呈現思維的詳細過程。在思維的生長點給學生充分的時間。

2.從形到數,再從數到形,在這一相互的過程中充分地辨析。

3.教師在呈現思維過程時把握住思維的層次性和遞進關係,把握住先形象後抽象的原則。

4.要充分利用課堂上的精彩生成來昇華課堂。例如,課上生成的精彩回答,或是教師期待的精彩問題出現時,要及時鼓勵學生把他的想法仔細說一說,引發其他孩子的共鳴,讓學生的思維層次達到另一個高度。

5.引導自主探究還不夠到位。整節課的小問題比較多,如果能以一個大問題進行教學,以“數圖形有些什麼學問?”這樣一個大問題爲構架,大問題呈現的思維的大空間,從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此基礎出提出的相關小問題。

6.最後的練習中的一些問題:“找不同的三角形“難道相同的就不找嗎?如果找正方形呢?是不是可以拓展一下,讓學生接觸一些變式練習。

活動結束後,工作室QQ羣、工作室博客上發表了9篇工作室老師們的評課專文,每一位導師與同伴的觀課評析文章,有理論,有具體方法,有肯定,也有好的建議,讓我再次得到修正與提升的機會。

讀了蔡妙秀老師的精彩反思之後,我很受啓發,覺得自己也要好好寫一寫反思,把自己的感悟與收穫及時記錄下來,正如巫小明校長(工作室第一期成員)所說,有所思所悟時,一定要及時記錄下來,不然很快就消失。而寫反思的過程也是一次練筆與提高自己的概括與梳理能力的過程,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也是收穫同伴與導師們影響的過程。

這次的公開課,讓我發現聽講座或是看名師上課,與自己上公開課的成長效果差別是很大的,前者只是給了你一個認知的框架,或是“知”的層面,只有理念,沒有執行力,最終不過是紙上談兵;而不聽不看,只是自己操作,那是缺乏理念指導的“行”,是沒有目標沒有方向的行,只有實現“知行”合一才能體現出公開課的價值所在。

這次的公開課讓我看到,這種五段式:備課——磨課——上課——評課——反思的教研形式,可謂之“實”,之“新”與“活”。能源源不斷地激活執教者以及觀課者的思維,不斷地開啓新的認知視窗。看到工作室每一位成員、學員的思維之窗,沒有年齡界線,只有新的學習起點。讓我真切感受到一個相互學習,相互啓發,教研學習的共同體對我們青年教師的意義和價值。

本次公開課,是我從教以來第一次這麼系統地備課、磨課、上課,到後來學校同事、工作室的導師、工作室夥伴們一起來參與觀課評課再到反思的系列過程,帶給我的是觸類旁通,是成長的快樂。在這一路上,因爲有你們同行,讓我倍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