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社會《文明進餐人人誇》課後反思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要怎麼寫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會《文明進餐人人誇》課後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社會《文明進餐人人誇》課後反思

最近有家長在《快樂家園》上反饋孩子在園表現與在家表現有差異:在幼兒園不挑食、能獨立的把自己的飯菜吃完;在家裏挑食、邊吃邊玩,更有甚者就在家吃飯全部要別人喂。結合這種情況,我們安排了健康活動:《文明進餐人人誇》,希望藉助於此活動孩子的進餐習慣有所改善。

在本活動中我首先拋給孩子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們在家是怎麼吃飯的呢?是自己吃飯的?還是需要爸爸媽媽喂的呢?孩子們都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回答。接下來我請自己吃飯的小朋友把小手舉起來,讓大家瞧瞧是哪些能幹的寶寶,並把掌聲送給他們。這個時候我發現那些沒有舉手小朋友都有點蠢蠢欲動,想把自己的小手舉起來。我趕緊抓住時機進行表揚那些能幹的小朋友,希望我們其他小朋友也向他們學習,做一個能幹的寶寶。

接着出示兩幅圖,並講述情境:兩位小朋友在家中文明進餐和不文明進餐的情景:一位小朋友進餐前幫助父母分發碗筷,等爸爸媽媽做在桌旁時纔開始吃飯;進餐時不挑食、不亂撥菜,不把飯菜弄到桌上或弄到身上;不邊吃邊看書或大聲講話;吃完飯後,先漱口,然後幫助收拾碗筷。另一位小朋友表現與前一位小朋友相反。在情境展示結束後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在家中進餐的習慣。讓幼兒圍繞“爸爸媽媽喜歡哪位小朋友?爲什麼?”,“進餐前,他們是怎樣夾菜的?”,“有不喜歡吃的菜時是怎麼做的?”,“誰做的對?”,“進餐後,你們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你喜歡哪位小朋友?爲什麼呢?”這幾個問題展開討論。最後由己及人提出問題,透過問題的層層深入使幼兒知道在家中進餐時應該文明,還應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問題設計上把問題設計更詳細:“你有沒有不愛吃的菜?”,“小朋友在吃飯時碰到不愛吃的菜時怎麼做的?”,透過這樣有序、細緻的'提問,孩子們能夠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進行回答,達到學習目的。

一日活動皆課程,在平常的談話活動中、餐前談話中我們進行了用餐習慣的培養,但是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強調,堅持不斷的實行,這中間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正確引導和培養。比如在孩子週末放假休息的時候,家長仍需要按照在幼兒園的進餐習慣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否則我們花五天培養的孩子良好進餐習慣兩天就會被打破,我們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也就前功盡棄了,這樣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希望透過我們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孩子會養成良好進餐習慣並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