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瓢蟲的花衣裳》的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瓢蟲的花衣裳》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瓢蟲的花衣裳》的教學反思

《瓢蟲的花衣裳》的教學反思 篇1

一、說教材

新教材給了教師很大的教學發展空間,教學過程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用“新”、“多”、“快”來體現教學內容。如本課採用了多種作業表現手法於一課的教學實踐活動過程,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打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和統一的作業表現。

新教材也給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往備課是備教材內容,再加上備學生的總體水平,這樣一堂課就萬無一失了,而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性總是“忽略不記”,這就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很難吃”的局面,教學和學習形式都很機械。新教材強調人性化,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樣教師準備就該是瞭解每一個學生的水平和教師本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以解決課堂所引發的各種問題或“突發事件”。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有一位孩子提問:“老師,爲什麼同樣都是瓢蟲有的是益蟲,而有的是害蟲呢?”這個問題對成年人來說可能很簡單,而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這個問題很難理解,也很重要。教師又不能簡單的讓他們區別那一部分是益蟲,那一部分是害蟲,要抓住時機向他們簡明的說一說益蟲和害蟲在生態平衡系統中各自所起的作用等,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又尊重了學生的人格,這是新教材的重中之重。

二、說課堂40分鐘

因爲新教材的開放性,教學內容的豐富一般來說教師用15分鐘左右來引導、講解新課,最後用5分鐘左右評析作業和課題拓展,那學生只能用2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完成美術作業,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只能做出一個比較粗糙的作業,而無法做出較滿意的效果。

這樣40分鐘的教學時間常有一種學生沒有“玩”得盡興的感覺,這樣的後果是學生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

新教材,是力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創新的技能,是着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作業很少能在一個課時(40分鐘)內完成得比較好,延到課後,也少有人會繼續去完成或等到第二課時再上,時間相隔太長,學生的創作慾望、創作衝動就要大打折扣了,這是許多美術教師的困惑。所以在設計本課計劃時,用了50分鐘一課時,這種學生有30分鐘左右的時間來完成作業,相對來說就比較從容、充分了一點。

三、快樂是學習的宗旨

本課聚繪畫、手工、化妝於一課,充分體現了快樂學習的`宗旨,也是新教材所付予21世紀教師的新理念、新思路和責任。

新課程標準強調人文、尊重人格、以人爲本,快樂是學習的基礎。開放性、選擇性的作業表現形式,給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挑戰,也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快樂,特別是化妝表演,當音樂響起時,一隻只“瓢蟲”翩翩起舞,課堂氣氛達到了最高潮。

在這一課中,學生按照自己的愛好,選擇了自己所採用的表現方法,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創作和表現慾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達到了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的效果。

但由於這種形式的首次運用,也給一些同學帶來了困難,一時措手不及,不知自己該選擇什麼,或有些表現慾望很強烈的想每一種方式都試試。由於課堂時間有限,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而感到失落,這樣學生就不能盡情的發揮。這些問題都擺在我們面前,要我們去思考,去探索。

《瓢蟲的花衣裳》的教學反思 篇2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觀察瓢蟲,能夠說出它的外形特徵;並能用2—3種方法來製作瓢蟲;透過對觀察飄蟲和廢舊材料的利用,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意識。教學重點是:能表現出瓢蟲的外形基本特徵。教學難點是:學舌感能用自己的方法來製作表現瓢蟲。從教學目標就可以看出本節課表現的方法比較多,是一節綜合課。主要是讓學生透過觀察,加以想象設計表現瓢蟲。我把這節課分爲兩課時,第一課時讓學生用繪畫的方式來表現飄蟲,第二課時手工製作來表現飄蟲。下面是上完第一課時後的感受。

聽過很多節課,我發現,一個有趣的匯入能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點很重要。這節課我也注意挖掘教學內容本身內在的樂趣,充分利用與課內容相關的知識,設計了一個“飄蟲”的小謎語。透過聽謎語,猜謎底的遊戲,我想讓學生在一種輕鬆而興奮的氛圍下了解瓢蟲的特徵和相關常識。孩子們都很聰明,謎語纔剛說到一半,就有學生舉手了,有的已經猜出來了。

可大部分學生猜的是“七星飄蟲”,答案雖然正確,但我還是強調了一下,“七星飄蟲”只是飄蟲中的一類,可我沒能簡單的讓他們區別哪一部分是益蟲,哪一部分是害蟲,因爲我也分不清。我只是略說了飄蟲的一些知識,當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之後,我把課前在網上查到的大量瓢蟲資料,組織成課件,使學生欣賞、觀察飄蟲,學生一下子被眼前的這麼多形態各異的瓢蟲給吸引住,對瓢蟲的形態美得到了初步的內在審美體驗。然後我從瓢蟲的種類、顏色、斑點的數量、花紋等多個角度進行提問,再引導學生說出瓢蟲長什麼樣子的,引導學生從它的顏色、斑點中找特點,讓學生根據要求進行自由的想像,說說自己想的內容,對那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離奇古怪的想法,應該大力表揚,讓學生覺得這樣“異想天開”是對的,從而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養成發散性思維的習慣。這一點我沒做好,有些學生的回答我採取了不加以評價或是與之不理。我將課題中“瓢蟲”兩字在黑板上用畫的方式體現。可是在學生作業中才發現我的示範這一環節設計的不好,好多學生臨摹了我的畫法,沒有創新。組織學生評比作品時,我用故事的形式進行評畫,可惜評價的不好,不具想象力,語言簡單、平淡。在語言組織方面有待加強。

我的教學設想得很好,但在具體實施中也存在着許多不足。首先在準備方面我認爲做的就不夠。我準備的瓢蟲圖片不都具有代表性,有的是我們經常能看到的,顏色也較少,如果找到幾種花樣特殊點的圖片就更好了。由於查找時網上沒有標註瓢蟲的名稱所以使學生欣賞時心中會留下疑問。我的鼓勵性的語言少且平淡,語言組織能力還需加強,課堂隨機應變的能力也還需加強。

美術課上學生自由發揮的東西很多,討論的東西也很多,課堂的紀律總是時好時壞,特別是低年級,畫的很快,作業完成後就開始小聲的吵鬧,甚至走動,或者拿着自己的作品和同學“交流”,有時因爲自己突發的靈感而激動地跑上講臺來告訴老師……課堂紀律,讓我歡喜讓我憂。今後,我還應該在怎樣組織好課堂紀律上多下功夫,多學習和採納其他老師的好方法。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中優缺點的簡評。在教學中我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我會虛心接受大家提出的寶貴意見,並在今後的教學中糾正,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瓢蟲的花衣裳》的教學反思 篇3

《瓢蟲的花衣裳》一課,我運用了多種媒體創設情景,活躍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美術活動,使他們在欣賞中感悟美,在評議中追求美,在意境中創造美。

一、欣賞中感悟美

這節課我注意挖掘教學內容本身內在的樂趣,充分利用與課內容相關的謎語,透過聽謎語,猜謎底的遊戲,讓學生在一種輕鬆而興奮的氛圍下了解七星瓢蟲的特徵和相關常識。當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之後,我把課前在網上查到的大量瓢蟲資料,組織成課件,使學生從瓢蟲的種類、顏色、斑點的數量、花紋等多個角度,欣賞、觀察瓢蟲,學生一下子被眼前的這麼多形態各異的瓢蟲給吸引住,對瓢蟲的形態美得到了初步的內在審美體驗。在引導學生想象設計時,我用大量的孔雀、公雞、魚等圖片資料展示,來開擴了視野,進一步拓展了學生的審美體驗。在範作欣賞這一環節,我提供了繪畫、紙工、泥塑等瓢蟲的花衣裳的三種設計方式來讓學生欣賞。在欣賞活動中透過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等形成對作品的認識,進一步加深理解,感悟三種“花衣裳”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二、評議中追求美

美術新課程在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中,突出了多元評價的特點。就要求教師也應該給學生提供評價他人和評價自我的機會。因爲學生能夠對美術作品進行大膽地評價,有利於提高他們美術學習的主動性,有利於增強他們追求美的慾望。課中,我讓學生欣賞完孔雀、公雞、魚、蝴蝶等圖片後,請學生說說剛剛看到的印象最深的花衣裳。這一設計,讓學生在回顧剛看到的花衣裳的過程中,初步產生美追求美的想法。接着我讓學生拓展想象,爲瓢蟲姐姐設計一件漂亮的花衣裳。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組的同學說說,互相議一議。這一過程促使學生把追求美的想法具體化。然後,透過欣賞教師範作,引導學生分析製作材料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最後,讓學生自我展示創作的作品,進行自我評述、互相評述,在評述中產生啓示與想法,可使學生的藝術表達和審美能力同時得到加強,相得益彰。在這一學習領域中,學生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觀看、分析、評議的活動,既包含了學生愉悅的觀看活動,也包含了學生理性分析和思考的過程,促進學生對美的嚮往與追求。

三、意境中創造美

新課程標準強調人文、尊重人格、以人爲本,快樂是學習的基礎。“創設情境”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它爲教學過程展開創設了最佳的開端和背景。如當學生正興致高昂的欣賞瓢蟲的種類時,我隨即出示灰瓢蟲圖,利用錄音巧妙地創設了一個爲瓢蟲姐姐設計花衣裳的情境,讓學生有了創造美的動機。又如在美術教學中自覺地運用音樂,會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這節課中我是這樣設計和運用音樂的。一是在學生製作過程中播放樂曲,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製作。當學生開始創作後,用較小的音量放音樂,激發學生的靈感、開啓學生心靈的智慧之門,全身心的投入到創造美的意境中去。二是當學生完成創作後,我播放樂曲《鈴兒響丁當》,讓全體學生在音樂聲中展示作品,展示學生的個性,相互交往,相互欣賞,在音樂停止前完成展示的過程,這樣師生既一起分享創作的喜悅,又能調控好這一環節的時間,這其實也是一種美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