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精選7篇)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精選7篇)

《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1

上計算課,對於枯燥的算式學生提不起興致,導致不管老師或是學生在講計算過程的時候,其他學生聽的效率很低。但這是一塊非常重要的內容,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如何吸引學生,這是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精心考慮的。

一、情境的創設要靈活機動。

新課程理念下的計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進行計算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產生對計算的需要,並在教學計算的同時有機的滲透解決問題(應用題)的教學。但我認爲創設情境切忌爲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創設既要符合學生的特點,又要照顧到知識的適用性,要靈活機動。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數學知識有其內在的邏輯性,教學中充分把握這一邏輯性,不必每一部分內容都大搞什麼情景創設,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如何很好的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分析學生知識體系的新的生長點上。

二、創設遊戲的樂園。

蒙臺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事物的需要更強烈。”當我說接下去要做遊戲,小朋友一定會坐得端端正正,因爲我說過我喜歡請守紀律的小朋友來玩遊戲。

在做書上的數學遊戲的時候,我採取小組比賽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平擺在講臺上,每一輪每組派一個代表,按照教師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數是7的減法算式,找出得數和11-2一樣的算式。學生躍躍欲試,能安靜的爲組裏的同學加油。

三、練習形式多樣,及時評價跟上。

對於純粹的計算,我通常採取開小火車或隨叫隨答的形式。特別是隨叫隨答,透過叫答能不動聲色的讓開小差的學生回過神來。說計算過程的時候,往往就是紀律最差的時候,很多學生不願意聽。這時候,獎勵認真聽的學生一顆“數學之星”並大聲進行口頭表揚能給其他學生榜樣作用,但持續的時間不長。也就是教師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隨時抓住可利用的資源。學生對站起來負責報答案很感興趣,如果事先說“誰最認真,就請誰報答案”,學生處於這種自我實現的需要,會很認真。

《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2

本週一年級的孩子結束了二十以內的退位減法的學習,其實在上這一單元之前,孩子們基本上已經在平時的生活中或者原來的學前教育中接觸到了這些內容,但是我們本單元的教學難點就放在讓學生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重點在於“比較熟練”。孩子們雖然都會計算,但是部分學生是掰着手指計算的,有的學生則是很艱難的想了半天才給出答案,所以我們教的不是計算的正確結果,而是既準確又快速的計算方法。

我覺得本單元的計算方法比較好用的、學生掌握比較好的就是“算減想加”,部分接受能力好一點的對“破十法”很青睞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反思我記得剛教“破十法“的時候,班上一個平時計算不太靈光的孩子很快的接受了這一算法,在課上的練習中,這個孩子不停的'在說個不停,我湊近一聽就聽見她在說着:”13—9,我把13先看做10,10—9等於1,1再加上3等於4,所以13—9等於4.“接着就在書上寫上了自己的答案,擡起頭看見我在看她的時候,她很開心的告訴我:”汪老師,我用這個方法算算的很快哦,而且我保證是正確的。“說完就低下頭繼續計算了,嘴裏也繼續說着自己的”寶貝“算法,然後寫的題又快又正確,真的很棒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反思不過在解決問題方面,部分孩子孩子有些迷糊,總是想用加法去擺算式,以後這點還要加以引導。

真的希望七班的孩子可以越來越好,開開心心的學習數學!

《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3

本節課是筆算減法中比較難的,因爲它涉及到了連續退位。學生學習新課之前,已經積累了相關的筆算兩位數的退位減法以及三位數的不連續退位,所以我在教學時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然後讓他們嘗試說完整的計算過程,從而發現他們存在的錯誤。上完這節課後,我想了很多,也意識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

一、每一個環節的連接詞該如何簡明地表達出來

每一次上課,我總有如此的感覺,就是每一個環節之間不是很緊湊,總感覺聯繫不是很緊密,就像脫節了似的。我想這一點是我必須要努力達到的。

二、該如何讓學生進行正確地估算

在學生計算之前,我讓學生先進行估算,我卻把估算看成了一個走過場,並沒有真正地落實到實處。我只是在例題時讓學生進行了估算,而後面就完全拋棄了估算,沒有讓學生真正意識到估算的重要性。

三、應該注重重要環節的計算過程

學生在計算時,我強調讓學生說過程,讓多個學生重複,互相說,可是在後面的檢驗的環節時,學生的正確率卻不盡人意,我有點迷惑了。本節課,十位上的計算過程是學生最難掌握的,而個位和百位上的計算方法學生在本節課之前就已經掌握了,也懂得遷移過來,可是十位的計算方法第一次碰到,因爲十位扮演了“借”與“被借”兩個角色,學生很容易忽略其中的一個角色,需要多次重複強化。

《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4

昨天上了一節第一單元的複習課——20以內的退位減法,先按照我自己的備課,我是完全按照書上題目的呈現進行教學的,在備課中,我發現了自己對教材把握的不足,我忽略了本課的重點,在學習減法表上,發現減法表的規律,透過唐老師的指點,我知道了,重點要突出表中的三個重要的規律:豎着看:減號後面的數相同,橫着看,減號前面的數相同,斜着看,得數相同。所以這節課我以這張表爲開始,慢慢發散題目。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現我的課堂組織還要再抓緊。後來李校長評課的時候,給我的啓發很大,因爲現在課改之後,課堂應當是學生的課堂,要關注學生的學,而不是僅僅把知識硬塞給孩子,他爲我設計了這樣一節課: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把36道算式都散亂的放在黑板上,讓孩子去思考怎樣排列纔會讓別人一眼看出他們的規律。從而引出這節課的重點,爲了讓我理解,他還舉出了例子,比如說二年級姜華老師的認識釐米的課,讓孩子自己去製造一把尺子,透過量、比較、突出然後知道釐米的概念,還有六年級的比例尺,也是讓孩子把教室裏的面畫在紙上,但是也是開放的給孩子來探究。我想,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加重視學生的學和課堂的開放性。

《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5

本課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讓學生透過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本節課在教學中,我做到了以下四點:

1、注重知識之間的聯繫。

先複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因爲它是學習100以內退位減法的基礎。以開火車的形式把全班同學都檢查了一遍,發現孩子掌握得還不錯,都能很快說出得數。那麼本節課的關鍵就是理解算理了。

2、是比較適當的採用自主、合作等形式,強化重點、突破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難點是它們的算理,即爲什麼要退位和怎麼樣退位,爲了達到這一目的,在教學中,因爲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我首先給他們時間讓同學們獨立的想3—7夠減怎麼辦?學生回答中,教師抓住“拿出一捆把它開啟”這一句話,並讓每人都知道後,再展開同學間的互說互擺環節,透過自想——反饋——互說——互擺——再反饋,學生已經弄清了本節課的關鍵性內容的實質。

3、是加強算法多樣,透過比較優化算法。我透過擺小棒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算法一:從10根小棒中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14根合起來是16根,即10—8=2,14+2=16

算法二:把24根分成10根和14根,即14-8=6,10+6=16。

算法三:從24根先拿出4根,是20根,再拿出4根還剩16根。

算法四:從24減10等於14,14再加2等於16。

4、是優化練習。

克服了過去的題海戰術,強調了少而精的練習。注重了練習設計中的生活性、層次性、多樣性等。

《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6

針對計算教學而言,提倡並鼓勵算法多樣化,不僅糾正了“計算方法單一,過於注重計算技能”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鼓勵了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並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計算經驗,讓他們繼續去探究、發現、創造不同的算法。

如:“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是一年級下冊教學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計算基礎,並且會用豎式計算,所以在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透過數學例題中的數學資訊提出了不同的問題,並列式計算。

教學片段:

在學習計算時,我直接問學:72—58=這道題你會算嗎?怎麼算呢?

學生紛紛把手舉的很高,都想表現一番。

一個學生說:12—8=470—60=104+10=14

師:“很好,你是怎麼想到的?

生:“我是根據豎式計算出來的。”

師:“看來你已經會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減法了?”

生:“當然了”。

一聲“當然了”還沒說完,一個同學馬上叫起來:“老師,我有一個更簡便的方法,做的更快?

師:“你來說說”?

這個學生理直氣壯的答道“72—60=1212+2=14”

我問你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他站起來說:“我把58看作60,72—60=12,多減了2個,我再把它加上去了。”

我說:“你真了不起,把兩位數減兩位數變成了兩位數減整十數,使計算又對又快”。

我的臉上露出了微笑,孩子們的積極參與,思想創新,令我高興,令我激動。因爲我都沒有想到這麼多種計算方法呀。課堂達到了高潮,在引導小結、比較那一種計算方法最好,計算最快時,同學們各抒己見,各說各的理。在做題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主動選擇簡便的數式計算,或者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用起來最方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此類題大多學生都會算。所以我們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己去探究,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比較,分析,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認同書本上相對較好的方法。

這節課,我也深深的感到,作爲一名教師要有耐心,不能操之過急要把機會多給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孩子在啓發中互相創新,激起他們學習的熱情。因爲這種動態生成的效果正是我們所追求的。雖然對一時的“創造發明成果”還沒有馬上轉化,但在這過程中學生思維的發展,共同促進學習氛圍的形成。對學生今後的發展,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吧。

本節課讓學生了解每一種計算方法,目的是從小就培養學生自己發現解決問題的科學研究態度。同時當學生自己創造的算法被肯定時,他們幼小的心靈所萌發出的自我價值、學習信心、主動挑戰意識等不也是課堂教學的成功所在嗎?我認爲這些纔是提倡算法多樣化乃至教學改革的真諦。我們的改革纔能有好的結果。

《退位減法》的教學反思7

上一週進行了第二單元《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檢測。第二單元要求掌握的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另一方面是有關知識的運用。孩子們完成的情況還可以。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計算方法沒有掌握,計算不認真,正確率有待提高。典型錯誤有14+2=6,14—7=3,13+3=10等。

(2)逆向思維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在括號裏填上適當的數一題中表現由爲突出。典型錯誤有4+(8)=13(7)—5=12,15—(13)=8,5+2=(7)—6。

(3)解決問題中資訊找不準,解決方法不正確。典型錯誤有(1)停車場原來有17輛汽車,現在只有9輛,開走了幾輛?列式爲:17—8=9(輛)。(2)一共有12個皮球左邊有5個,右邊有幾個?列式爲:12+5=17(個)(3)商店買出5副羽毛球拍,還剩8副,商店原來有幾副羽毛球拍?列式爲:8—5=3(副)。

反思:從以上錯誤中不難看出,計算基礎不夠紮實,上學期學習的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仍需要加強訓練,特別是算理和算法的訓練。加強資訊的收集和分析的訓練,觀察和讀題後,能找到那些資訊?根據找到的資訊能提什麼數學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兩個資訊?最後就是要培養孩子們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題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