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師說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師說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師說教學反思

師說教學反思1

在教學《師說》一文時,我的匯入部分是這樣設計的:從幼兒園到現在,差不多有十年寒窗了吧。那在這十幾年中,大家接觸過不少老師。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對老師的看法。透過這樣一個提問,讓同學們各抒己見,表達對老師的看法,從而引出課文

學生對匯入部分的問題很感興趣,對於如何看待老師都有自己的貼近現實的想法。其實這個匯入和課文還有一定的距離,可以再深入一點,問一問學生應該如何對待老師,從而引出“恥學於師”的問題,更好地和課文接軌。

講到“句讀”的時候,穿插了古今中外有關標點的故事,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雨果和編輯社之間“?”和“!”的故事,慈禧太后與《涼州詞》之間的故事,對聯“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釀酒缸缸好造醋罈壇酸”,橫批“人多病少財富”等等故事。講故事的時候,學生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我應該要善於尋找文中的興趣點,尤其是在上古文時,找到文中可以引起學生興趣的地方,並加以拓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在最後一個課時中,我歸納了“之”“師”“其”“師道”幾個字詞的一詞多義,我是用ppt展示出來的。正是由於使用了幻燈片,學生就光是抄筆記,完全不去思考,所以我提問的時候,學生都沒有反應。應該讓學生在記筆記的同時也能思考,做到手動,腦動,心動。

面對《師說》這樣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老課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較傳統,沒有深入開掘其蘊含的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有位同學在寫《師說》讀後感時曾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認爲,“小學而大遺”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的意思,而應該理解爲:“小孩讓他學習,大人反倒不學習”,這樣,上下文的意思就貫通了。姑且不論他的理解正確與否,單就這種深入思考,獨抒己見的鑽研精神而言,是應該成爲大家的榜樣的,老師應讓學生進行探討。

師說教學反思2

一、 教學設計

《師說》是個傳統篇目,也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事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文章不長,按照學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講課進程,利用兩個課時完全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考慮到本文需要背誦,而高一學生課程較多,又面臨歷史、地理、計算機的會考,課外幾乎騰不出時間來背誦。所以,爲了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決定多加一課時,把背誦的任務揉合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外不再留任何作業。

爲此,我對《師說》的教學過程作了這樣的設計。

第一課時:1、先由本學期接觸過的“論”“序”“辭”“賦”“疏”“傳”等文體引出“說”並講述這類文體的特點。2、再由“說”引出文章標題《師說》,3、解題,留下“本文是解說關於老師的道理的嗎”的懸念,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3、讓學生閱讀註釋(1),瞭解作家生平,要求將重點資訊記熟。4、要求學生合上書本,老師打出關於作者韓愈的幻燈片,指名讓平時語文學習最吃力的同學進行資訊復位。用以當堂記住作家知識。5、教師範讀課文。6、讓學生回顧開頭留下的懸念,帶着問題朗讀課文,進行整體感知。7、提問:整體感知之後,大家發現本文哪一段與解說“師”的道理關係不大?引出第四段。8、提問:第四段起什麼作用?讓學生對照註釋翻譯第四段。9、提問:作者的寫作目的何在?10、在回答過程中講清重點實、虛詞、特殊句式。11、透過“不拘於時”簡述寫作背景,破解解題時留下的懸念。12、理清該段思路,背誦全段。13、過渡到第一段,讓學生對照註釋翻譯第一段,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13、利用幻燈片檢查實、虛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14、讓學生理清第一段的寫作思路。15、教師根據論點—教師的職責(正面)---教師的重要性(反面)---擇師的態度---擇師的標準這一思路指導背誦。16連貫背誦全段。

第二課時:1、齊讀第二自然段。2、讓學生藉助註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即口頭翻譯)。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3、教師利用幻燈片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況。4、完成海淀版練習冊104頁的第八題,全面瞭解本段的論證思路和論證方法並體味這種思路和方法的好處。5、藉助此表指導背誦。6、連貫背誦全段。7、默寫全段。

第三課時:1、齊讀第三自然段。2、讓學生藉助註釋用現代漢語語言讀一遍(即口頭翻譯)。若有疑難,請教各小組長,小組長有問題問老師。3、教師利用幻燈片檢查文言實、虛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4、讓學生歸納總結論證方法並體味這種方法的好處。5、指導背誦。6、理全文思路,背誦全文。7、處理課後習題和海淀版練習冊。

二、教學效果

當初設計的從文字出發,讓學生從原文中摘取背景資訊並透過這些資訊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達到。同時也順利實現了在課上完成背誦、處理完作業的預想。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安排學生活動,體現了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同時,在各個活動過程中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和任務,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時間段裏有不同的收穫,解決了“優生吃不飽,潛能生消化不了”的問題。

從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看,學生對文言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較好。第二天提問的結果也表明,同學們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學常識。課程結束以後,百分之八十的同學能夠背誦全文並默寫。說明大家對本文的邏輯思路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另外,教學處在第一課時結束以後對學生做了一個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同學對本課內容感興趣並有較大收穫。

三、教學反思

面對《師說》這樣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老課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較傳統,沒有深入開掘其蘊含的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同時,由於過分強調背誦的當堂落實,把對課文嚴密結構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的思維密度降低。即便有論證方法和邏輯思路的講述,也僅僅是爲背誦服務,並沒有遷就到文學欣賞的高度,在提升學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講課時過分依賴事先的設計和講究各個環節的無縫連接,沒有安排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使他們沒有機會對課文內容和觀點質疑求異,後來有位同學在寫《師說》讀後感時曾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認爲,“小學而大遺”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的意思,而應該理解爲:“小孩讓他學習,大人反倒不學習”,這樣,上下文的意思就貫通了。姑且不論他的理解正確與否,單就這種深入思考,獨抒己見的鑽研精神而言,是應該成爲大家的榜樣的。如果我當時提供給他一個展示的機會,相信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對探索氛圍的創設乃至對求索精神的弘揚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師說教學反思3

本節課的講授環節是在學生充分預習課文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發現、質疑。我根據他們提出的問題,學生提問、回答、互相評價來展示他們的成果和質疑。並針對這些疑問,透過PPT引導學生透過品味、分析文字語言來感悟作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精神,並培養自己勇於反省的精神;讓學生熟悉作者韓愈及文體知識,翻譯課文、掌握、積累文言實虛詞以及詞語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理解文中所採用的論證結構和論證方法,使學生能力和精神上都有收穫。

面對《友邦驚詫論》這樣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老課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較傳統,把對課文嚴密結構的分析放到一等的位置,安排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使他們有機會對課文內容和觀點質疑求異,相信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對探索氛圍的創設乃至對求索精神的弘揚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從原文中摘取背景資訊並透過這些資訊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達到。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安排學生活動,體現了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同時,在各個活動過程中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和任務,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時間段裏有不同的收穫,解決了“優生吃不飽,潛能生消化不了”的問題。透過研修學習在課件製作和授課安排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師說教學反思4

最近在教《師說》這一課,對其涉及到跟從老師學習的種種道理,本人頗有感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這般說辭令我不禁想到,自己作爲老師,其實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隨着時代的進步和新課程的不斷推進,教師自身素質更應該不斷地適應新課程對教學的要求。作爲教師,自身素質的侷限性往往會導致自己對文字的解讀很不到位,這就要求我們要花更多時間親自去閱讀文學作品,積極調動自己的情感去感受作品的豐富內涵,而並非一味地讀作品評介,消化別人咀嚼過的東西,只有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基礎上,我們纔會避免課堂上師生之間存在缺少應有的交流與溝通等這些煩惱。

往往我們道理是懂了,但實際操作起來就沒那麼輕鬆了。經過課堂實踐,我深深感到自己也存在這樣的問題——課堂上師生之間缺少應有的交流與溝通。而教學是一種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強調的是師生與作家、作品之間面對面、心與心的交流。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特點,在閱讀教材中從適當的角度尋找學生學習的興趣點。而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實際,瞭解他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態度、習慣、方法、興趣、愛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徵。比如,在關注學生日益增強的自主意識、自尊心、自信心和豐富的情感、旺盛的求知慾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學生存在的問題,諸如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學習習慣不穩定,會產生逆反心理,等等。

語文教師沒有紮實的功底和過硬的素質,沒有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就不能對文字作出自己的獨特理解和感悟,也就培養不了自己對文學形象的情感體驗能力和對文學言語的理解感悟能力,進而不瞭解學生的學情,也就沒有足夠的能力指導學生閱讀和鑑賞作品,無法幫助學生對文字進行意義建構。

要克服這種教學的危機感,要求我們必須深刻理解課程改革帶來的語文教育的新理念,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豐富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以便更好地指導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也是我今後教學工作的努力方向。

師說教學反思5

《師說》作爲一篇文言文,教學上應該注重踏實樸素,質樸的語文教學也是一種藝術。但是鑑於是一趟公開課,所以試圖花哨一些。可以說課堂之初,試圖以材料直接引導課文第二段的現狀分析,是我有所考慮的,這樣能讓學生更清楚的明白韓愈寫作這篇文章的背景和目的,即批判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風氣。在第二段的處理上,作爲一篇議論文,我較多地考慮了文章的邏輯順序,以及層次遞進。從三組對比入手,幫助學生在課堂上便能背誦。

但是這樣的設計同時也存在很多不足。就學情而言,我面對的是一幫高一的學生,他們剛從初中教學出出來,在適應高中的語文教學,在文言文的積累和文意理解上能力畢竟有限,所以我忽略了很多文言文最基礎的字義教學,導致學生在理解上和聽講上有所不適。其次,教學過程中,在一些小問題、小知識點的講解上,我出了一些小故障,比如,在理解“之”字取消句子獨立性知識點講解上,我應該先講“師道不傳”是主謂結構,在講“久矣”的主語是“師道不傳”,由此,得出“之”字取消句子獨立性。再如,《師說》中有一個很典型的“也”字用法,它是舒緩語氣之用,我本可以設計爲,比較型閱讀,將“也”去掉,讓學生讀一下,他們便能更有感受,但是我當時的時候,沒有想到這些細節。

其實,教學到了一定階段,在於處理細節。細節更能打動你的課堂,更能顯出一個人的水平。

師說教學反思6

我覺得自己的文言文教學過分注重文言基本知識的傳授,面面俱到,對“言”的關注遠遠超過“文”。其實像《師說》這樣淺易的文章,無論是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還是情感的探索,我們都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做,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1、充分重視誦讀,重視情感的體悟。綜合採用學生出聲誦讀、默讀、集體誦讀、個別誦讀、教師範讀等各種誦讀方式,誦讀中間穿插文言基本知識的積累和梳理,讓學生體會掌握字詞的基礎上深入探究文字的內容和情感。教學既注重了“言”,也注重了“文”,很好地完成教學的任務。

2、要找準知識的載體。新課改追求學生的自主性,但並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老師要透過不着痕跡地預設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探究,從而實現能力的生成。

3、要古爲今用。象《師說》這樣經典的篇章,除內容外還爲我們提供了議論文的寫作模式。在課堂上,老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論述結構、論證方法,瞭解文體特點,爲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師說教學反思7

在教學《師說》一文時,我的匯入部分是這樣設計的:爲了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我國於1985年正式確立教師節,以此引導社會各界人士表達對教師的感謝與尊重,相信同學們從小學到高中一定積累了不少讚美老師的名言警句,今天我們就來誇一誇我們的老師吧!

表達對老師的讚美之情,教師進行概括和評價。繼而介紹《師說》的創作背景,由唐朝的教師地位,恥學於師的求學態度,從而引出課文。

學生在匯入部分建立起了學習自信,對於唐朝“師道不復”的社會背景引起了濃厚的探究慾望。接着“這個時候有個文壇風雲人物挺身而出發出了恢復師道的怒吼!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他呢?”學生介紹完後我透過課件進行了補充。在朗誦環節我先讓學生自讀,然後出示課件進行正音及長句斷句指導,接着讓學生齊讀,最後再進行教師範讀讓學生聽讀後自行斷句。課堂開始到這一環節都十分的輕鬆順利。

關鍵在於翻譯環節耗時太多。因爲安排了提前預習,所以我放手讓學生四人一組去翻譯全文,翻譯中不理解的詞和句組內探討解決,解決不了的圈點標註,留到全班答疑,其他學生也無法正確解答的我再來進行解答。在學生翻譯到重點時我對重點虛實詞及特殊句式進行強調,提醒學生批註。翻譯環節進行完之後就下課了,其他的教學環節沒能完成。.我思考了一下,認爲翻譯環節可以進行以下調整:

首先課文的翻譯難點在一二段,最困難的是第二段的翻譯,我利用課件給出第二段翻譯中的重難點字詞,再讓學生去翻譯可能會好一點。解釋第三第四段可以放手讓學生去翻譯。另外就是學生基礎太差我應該讓學生分段翻譯,這樣時間也好嚴格把控。更加高效的完成翻譯,用節餘的時間完成接下來的教學環節。

師說教學反思8

一、課前預習是關鍵

《師說》是一篇文言文,我上的是第二課時對文章結構及論證方式的梳理。所以,之前必須要求學生把字詞預習到位,能夠順利的把文章翻譯出來,這樣我在課堂才能推進課文。

所以我之前做了兩項工作,一是利用早讀課和午訓課帶領學生疏通文字,讓學生能夠翻譯文章;二是給學生留了預習作業,讓學生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翻譯文章重點句子,並能淺層次的梳理文章結構。事實證明,課堂的推進非常順利,我問出的問題學生都能快速的在文章中找到答案,並且能夠跟上課堂的節奏。

這是我第一次非常深刻的感受到充分預習的好處。它能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課前預習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它能明顯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獲得課堂學習的主動權。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整體結構以至優化課堂細節的作用。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學生透過預習,自己閱讀課文,得到理解,當討論的時候,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的結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並且預習的時候絕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無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與注意力,足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有很高的價值。”

二、解讀文章是根本

本次公開課的教學設計我中間沒有任何環節的遺忘,這是我之前上課的一個缺點,總是會忘記一個環節。課後反思還是自己的備課不到位,文字沒有了熟於胸,所以纔會出現問題。這次課因爲備課非常充分,文章也能背誦下來,上課感覺很流暢。因此教師對於文字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根本。

1、關於字詞句

教師對文字的深度解讀基礎上,往往可以發現一篇文章中會有一個詞或一個句是可以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串起全篇撬動全文教學的。比如,在《師說》這篇文章中,“師”“道”這兩個詞的意思很豐富,要明確這幾個詞的意思,才能帶動學生掌握字詞含義。

2、文字形式

“形式是語文的根基”。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瞭解寫作的時背景、體會作者的情感固然重要,但如果忽略了對文字形式的把握,語文就失去了特質。比如《鄧稼先》一文的小標題形式,就應當成爲我們備課視野的焦點。

3、關於文體

“閱讀離開了文體,必定是不得要領的”。教師心中要有文體的意識,因爲“文體是體現‘語文’的元素。文體論解讀的主要方法有一下幾種:把握不同文體的表現形式;辨別不同文體的結構類型;駕馭不同文體的語言體式,再現不同文體的主題形態。具體到某一篇課文的教學切入,小說可從環境、情節、人物、開頭結尾的方式切入;散文可以從託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寓人等表現手法切入。

4、關於獨到

課文無非是個例子,並且從作者寫作和編者選擇的角度考慮,每一篇文章都帶有唯一性,我們的教學中,就應當發掘每一篇課文獨特的“語文價值”,呈現這一篇中所隱含語文核心價值。從而“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

三、課堂生成要精彩

在課文講授過程中,講到尊師重道的例子時,我給學生講了一些社會上校園裏存在的一些好的和不好的現象,但是學生的興趣並不是很高漲,沒有達到我的期望。課下我突然想到,聽課的老師就有我自己的師傅和其他同事,他們都是我的老師,如果我來講講我是如何像我的師傅和其他同事學習的,學生應該會比較感興趣,而且這樣的舉例也能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尊師重道。

課堂生成的動態資源具有隨機性和偶發性,即在每個人身上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這就需要教師擁有一雙慧眼,敏銳的發現、捕捉、利用這些資源。當課堂上出現動態教學資源資訊時,教師的第一反應應該是辨識其價值,去僞存真,並作出教學決策:是否有用?何時使用?怎樣使用?繼而確認資源特點,取其精義,並將之融入教學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資源識別力,只有勇於進取的教師纔會使自己的教育智慧不斷提升,教學能力不斷得到發展。

這一點,需要我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不斷歷練,不斷的讓自己豐富。

師說教學反思9

面對《師說》這樣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老課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較傳統,沒有深入開掘其蘊含的文化特色和時代精神。有位同學在寫《師說》讀後感時曾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認爲,“小學而大遺”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放棄不學”的意思,而應該理解爲:“小孩讓他學習,大人反倒不學習”,這樣,上下文的意思就貫通了。姑且不論他的理解正確與否,單就這種深入思考,獨抒己見的鑽研精神而言,是應該成爲大家的榜樣的,老師應讓學生進行探討。

相比《勸學》,韓愈《師說》此文更具情感性,因此在教學中注重誦讀的施教。叫了幾個學生朗讀模仿,效果亦是不錯。對於沒念好的學生用文中的話說就是“人非生而知之者”並同步翻譯,效果也出來了。此種情形只是針對有過預習的並且成績較好的學生,整個班級氣氛較活。但是對於古文考試的要求可能有點擔心。因此下節課應再次重複一次脈絡的整理。

前面有兩節課疏通串講,然後讓學生在初通文意的基礎上提問題,全班共30多個問題,我把問題歸類放在維客上。在機房上課時展示這些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或作簡單點撥。學生所提問題有些太簡單,有的很難回答,有的表意不明,本來我想精略地提一下,然後給時間學生討論,再把結果發佈在維客網站上,結果教師講解提問的時間花得太多,後來給學生討論思考搜尋的時間太少,以至於課堂上沒能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好在課後大家都還做了不少補充,這個班上的學生在這方面的學習熱情還是不錯的。

讓學生自己提問題,然後大家討論解決,這是個不錯的嘗試,但是具體操作沒處理好,也許應該精減一下,突出主要問題,並且要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其餘問題留給學生有選擇地解決。

協作學習的組織還不夠嚴密,不能很好地組織運作。

師說教學反思10

《師說》是中學語文的傳統篇目,也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事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文章不長,按照學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講課進程,利用兩個課時完全可以完成教學任務。

傳統教法中文言文課堂教學其主要課程內容有二:一是古漢語知識系統;二是以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篇章結構、寫作特點、主題思想串聯的五段式教學模式因此這一篇傳統文言名篇的教案基本上都是以“論證結構層次的梳理”“論證方法”“中心論點分論點”等等組成。但我們的傳統散文尤其是《師說》中的精華部分難道是那些所謂論證方法、中心論點、分論點麼?我覺得不是。平心而淪,當我重新再看這篇《師說》時,印在我心靈深處的是那些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不過時的精闢名言。所以在教授這一篇時,我將所謂“論證結構、中心論點、分論點”放到了一邊,而帶領我的學生從生活中去尋找那些閃爍在中國人身邊的名言警句。於是我在課堂中引入了我最近的.一些感悟。

案例一:這一段時間,我負責將學校老師的德育論文彙編成冊,在編錄的過程中,我發現引用率最高的名言即是本課的名句“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

案例二:在講授《過秦論》時,我犯了一個錯誤講到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我當時由於一個思維慣性將“甕”字的用法講成了名詞作狀語,課下一個同學來問時,我才反應過來應該是名詞做動詞,所以老師也不是什麼聖人,只不過是“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罷了。

案例三:辦公室一幫老師突然有一天說到一句話“獨樂樂不如衆樂樂dú lè lè bù rú zhòng lè lè”這時就有另一個老師說這句話不應該讀成“dú yuè lè bù rú zhòng yuè lè”麼?於是爆發一場爭論,最後拿給所謂的權威——語文老師來判斷,但語文老師們的觀點也是對半分,最後還是上百度查詢了一下,確定其讀成dú yuè lè bù rú zhòng yuè lè。所以,無論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都會有不明白的地方,這就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從這些鮮活的案例出發,學生會發現,文言文其實離我們的生活不遠,在學習時也能調動起積極性,當然這樣的課堂需要老師有着較強的課堂掌控力,有極富感染力的教學語言,這正是我缺乏的,所以在7班上這一課時,學生的參與度並不高。

課後我又進行了思考,那些案例都是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是不是也可以引導學生講講他們的故事,談談他們對這些名句的看法,畢竟教這一課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感受中國傳統散文的魅力。

師說教學反思11

《師說》是個傳統篇目,也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不長,按照學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講課進程,我預定兩個課時完全可以完成教學任務。現在主要對第一課時總結。

課堂匯入以後,學生根據材料對作者及作品背景進行必要的瞭解之後,我的安排是先給學生時間結合下文註釋理解前兩段的文意及相關文言知識,然後小組合作探究,要求每個組提出五個問題,寫到黑板上,然後再讓其他小組回答,之後再提問題,老師解答,教學過程中基本是按預想的進行的,其中也出現一些問題值得反思。

第一環節是提出問題,七個組上臺板書問題,我的初衷是藉此讓學生加深對課文字詞的理解,並培養學生捕捉文言知識點的意識,可能是我說的不夠清楚,有的小組上來提的問題就是關於段落文意的,我再次說明之後,依然有個小組還是提出“第一段的中心句是什麼?”“第一段的作用是什麼?”諸如此類的問題,另外一個小組提出的問題過於籠統,如總結“師”用法,教學相長,透過學生提問題,也讓我發現老師教學語言的嚴謹的重要性。

學生提出的問題大部分都是針對課文的知識點,提問回答形式相較於過於老師單方面教學課堂要活躍得多,學生參與熱情也較高,不全的知識點我再強調補充。後面再提問題環節,根據學生提的問題,我發現學生對於狀語後置,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等語法現象還是不太理解,舉一不能反三,這是以後文言文教學還要多作強調的內容。

師說教學反思12

師說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理解韓愈闡明全新師道觀念的鬥爭精神和“尊師重教”的觀點;

2、學習借鑑本文事理結合論證和對比論證的議論文寫作方法;

3、積累掌握“傳”“師”“道”“受”“固”“從”“也”“則”“於”

“乎”“所以”等詞的用法;

4、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介紹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礙,正確理解課文。

2、歸納“所以、師、於、則、傳、從、也、夫”等詞的義項。

3、培養學生的背誦激情。

教學步驟:

一、學生透過課前預習,發現疑難,課堂上提出,師生共同研討。

如下爲學生課堂上可能提出的問題,教師應準備好。

1、解題:

“說”是古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論說文範疇,一般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師”是本文要着重論述的論題。“師說”,意思是“說說關於從師的道理”。韓愈寫這篇文章是送給他的學生李蟠的,是他35歲時在長安當國子監四門博士時寫的。文章針對當時社會上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痛加鍼砭。着重闡明教師的作用和從事應採取的態度,有破有立,對我們今天仍有借鑑作用。本文是韓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柳宗元“自魏晉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學生),作《師說》,因抗顏(態度嚴正不屈)而爲師。世(世人)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

2、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生三歲而孤,靠兄嫂撫養長大。幼年好學不倦,到十七八歲,學問已有相當紮實的基礎。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登上仕途。以後歷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職,其間有兩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見,被貶官,第二次差一點兒被處死。最後官至吏部侍郎(相當於副部長),故亦稱韓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爲昌黎伯,故又稱韓昌黎。又因死後諡“文”,故稱韓文公。韓愈、韓退之、韓昌黎、韓吏部、韓文公是同一人的許多異稱。

韓愈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績,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恢復先秦、西漢的優美散文傳統,堅決摒棄南北朝以來只講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內容,矯揉造作,華而不實的文風,並提出要創造性地學習古文,反對模仿因襲,人云亦云。(觀點“師其意不師其辭”、“唯陳言之務去”、“唯古文必己出”、“文從字順”)他不僅是古文運動的領袖,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傳誦的優秀散文。他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所以後人稱他的文章爲潮水一般(韓潮)。他的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對當時和後代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宋代文學家蘇軾曾譽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爲百世師”。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他所謂“古文”,是和當時流行的重詞藻、輕內容的駢文相對立,即奇句單行,以儒家思想爲基本內容,取法先秦兩漢文體的散文。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說爲李蟠而作,實際上是抨擊當時那些自恃門第高貴,看不起別人,不肯從師學習,甚至對別人從師也進行嘲笑的士大夫階層。

初中課本選了他的《馬說》一文,借千里馬難遇伯樂,來比喻賢才難遇知己,難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憤懣之情發揮得無餘,富有現實意義。

3、詞的多義現象

⑴所以a、表原因。譯爲“……的原因”“……的緣故”

b、表憑藉或目的。“用來……的”“……的憑藉”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②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③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④此世所以不傳也

⑤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

⑵師a、二千五百人爲一師,泛指隊。例:齊師伐我。《左傳》

b、老師c、效法、學習d、樂官、樂師

⑶也a、句末語氣詞,表示判斷或肯定。b、句末語氣詞,與“何”等詞相應,表示疑問語氣。c、句中語氣詞,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d、副詞。也(後起意義)

⑷於a、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時間和對象,可以翻譯爲“在”“向”“到”“從”“對於”等。b、介詞。表示比較,相當於“過”。c、介詞。在被動句中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⑸其a、人稱代詞。第一人稱:自己第三人稱b、指示代詞c、句中語氣詞。表示揣測、反問、期望或命令。

⑹傳a、客舍b、傳記。c、註釋或解釋經義的文字d、傳遞e、傳達、傳授f、流傳

⑺之a、到……去。b、第三人稱代詞。c、助詞。相當於“的”d、放在句子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e、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的標誌。

韓愈的《師說》一文針對性很強,具有批判現實的精神。學習中,可先參照課文註解和有關背景資料,瞭解本文的寫作目的和動機。然後,看註釋,通讀課文,瞭解全文的總體結構和主要觀點,特別要重點理解第一段觀點的新穎和第二段對比論證的有力。在此基礎上,反覆讀熟課文直至背誦。背誦時要注意語氣和語句的停頓、詞語的連屬、聲調的抑揚等。如有不正確,則說明在理解上有誤差,應該及時糾正。詞語方面重點要辨析傳、師、道、惑、益、從、也、則、於、乎、所以等的意義和用法。可先做好後面的跟蹤試題。

初中學過韓愈的《馬說》,是講識別人才、愛護人才的,內容和本文有一定的聯繫。韓愈宣揚“尊師重教”,也以伯樂自許。學習中,可以回顧複習《馬說》,增強對本文思想內容的理解。

文章的思和路結構:本文是一篇議論文,說爲李蟠而作,實際上是抨擊當時那些自恃門第高貴,看不起別人,不肯從師學習,甚至對別人從師也進行嘲笑的士大夫階層。爲達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須既要有理論論據又要有事實論據地提出自己的新觀點,因而作者先從老師的功能角度做演繹推理立論,然後,再以現實存在的不良風氣和孔子從師的言行作歸納推理加深論點。全文結構嚴謹,論證有力,是古代論說文的典範。

結構: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理論論據)演繹推理(觀點)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士大夫恥學於師(反面現象)

歸納推理(觀點)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孔子從師的言行(正面實例)李蟠從師行古道(身邊活例)呼應印證(觀點)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進步性?韓愈在《師說》中的創新,在內容上至少有三點: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對教師作用認識的侷限,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受(授)業”,擴大到“傳道”、“解惑”,明確提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個對教師作用的全面而嶄新的界定,在當時是個了不起的進步,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二是針對上層“士大夫之族”的門第觀念,明確提出“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全新的從師之道的觀念:從師即是學道,惟“道”是問,凡是聞道者無論貴賤長幼都可爲師。這是石破天驚的新觀念,開拓了爲師者的廣闊領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指導下,從“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客觀事實出發,推論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嶄新觀點,說明師生關係是相對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閃耀着樸素的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光輝。

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氣勢?韓愈的論說文向以氣勢通暢著稱。就本文而言其氣勢來自三個方面:嶄新理論本身的說服力,加上嚴密邏輯的論證力和語言上奇偶駢散結合的表現力,形成文章的奪人氣勢。首段思路是:“古之學者必有師”,師的作用是“傳道受業解惑”,惑則必從師,從師即學道,“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結句大有如截奔馬之勢;全段層層頂接,步步推進,邏輯嚴密,一氣呵成,更是勢不可當。次段緊承首段對師道的論述,連用三個層層深入的對比,從不同側面批判當時士大夫中流行的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批判的語氣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於此乎”的疑問語氣,發展到“吾未見其明也”的責備的語氣,再到“其可怪也歟”的帶有強烈感情的諷刺語氣。這種語氣上的層層遞進,聲勢逼人。三段正面論述“聖人無常師”,以備受尊崇的聖人孔子的無可辯駁的言論和實踐爲例,說服力極強。且爲一段“古之學者必有師”、二段“古之聖人……猶且從師而問焉”提供有力佐證,一石三鳥,精當無比。結尾又從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點明寫作目的,貫通古今,繼往開來,更有高屋建瓴之勢。全文文勢硬轉直接,陡直峭絕:開篇“古之學者必有師”突兀而起,有如橫空出世,已見出奇;中間三個對比,如三峯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見其奇。營造這種雄直峭兀之勢,最爲韓愈所長。本文靈活多變的散句,於流暢中含頓挫,參入對偶與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詞語的排比),又於靈活中見整齊。奇偶駢散交錯運用,自然配合,錯落有致,亦增勢不少。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評析:劈頭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的論斷,緊接着概括指出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做爲全文立論的出發點和依據。然後句句頂接,推論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同時,一開頭鄭重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就隱然含有對“今之學者”不從師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爲第二段埋下了伏筆。本句翻譯時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義和作用。

運用:(翻譯)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交授學業、解答疑難的。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評析: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師的職能作出了理論論證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實論證之後,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進一步的結論。這個結論,是對“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對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進一步批判。說明了師生關係是相對的,教與學是可以相長的。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結尾,化繁爲簡,既顯見解的深闢透徹,又有一種高瞻遠矚的氣勢。

運用:(翻譯)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聽到的道理有先有後,學問技藝各有專長,如此罷了。

《師說》教學反思

在教學《師說》一文時,我的匯入部分是這樣設計的:從幼兒園到現在,差不多有十年寒窗了吧。那在這十幾年中,大家接觸過不少老師。同學們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對老師的看法。透過這樣一個提問,讓同學們各抒己見,表達對老師的看法,從而引出課文。

學生對匯入部分的問題很感興趣,對於如何看待老師都有自己的貼近現實的想法。其實這個匯入和課文還有一定的距離,可以再深入一點,問一問學生應該如何對待老師,從而引出“恥學於師”的問題,更好地和課文接軌。

講到“句讀”的時候,穿插了古今中外有關標點的故事,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無雞鴨亦可無魚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雨果和編輯社之間“?”和“!”的故事,慈禧太后與《涼州詞》之間的故事,對聯“養豬大如山老鼠頭頭死,釀酒缸缸好造醋罈壇酸”,橫批“人多病少財富”等等故事。講故事的時候,學生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我應該要善於尋找文中的興趣點,尤其是在上古文時,找到文中可以引起學生興趣的地方,並加以拓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在最後一個課時中,我歸納了“之”“師”“其”“師道”幾個字詞的一詞多義,我是用ppt展示出來的。正是由於使用了幻燈片,學生就光是抄筆記,完全不去思考,所以我提問的時候,學生都沒有反應。應該讓學生在記筆記的同時也能思考,做到手動,腦動,心動。

師說教學反思13

學生普遍對文言文感覺厭煩,感覺文言文的學習無趣,比不上小說來得有意思。小說能讀懂,有故事。而文言文枯燥,看不懂。如何將一篇文言文講明白,讀透,同時又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是最初教學一直思考的問題。

韓愈的《師說》教學設計上主要以學生爲主體,將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己解決翻譯,重點實詞,詞類活用,通假字等文言文學習的基本知識。並讓各組呈現自己討論的結果,由其他組評論並糾正。在我看來,如果是老師一味地說教,講授,課堂很可能乏味,學生識記的知識也肯定很少,可以說效果很不好。所以,將主動權放給學生,讓他們自己解決。其次,再與全班其他小組成員交流,討論糾正。最後,由老師點評,總結。《師說》這篇文章講授完後,可以說效果相對不錯,學生已經能夠有意識地讀文言文,自己解決文言文知識。

但是,《師說》結束後,學生能否繼續保持文言文學習的興趣?學會自主學習文言文?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周振甫在《怎樣學習古文》中講到,現代人讀懂古文成問題,和讀法有關係。提到“立體的懂”,“一方面是詞的具體解釋;一方面是一個詞作爲術語時,瞭解術語的理論意義;一方面是要讀懂文章的用意。”同時,立體的懂,就是要培養語感。總的來說,文言文的學習重視誦讀,熟讀成誦。讀多了,讀熟了,就能自然而然地弄明白字詞的意思,能讀透文章,再就是語感形成後,學生對文言文的陌生感越發缺失,更多的是親近文言文。從周振甫提到名人學習古文的方法,我們是否能夠放開思路,讓學生多讀文言文,從《古文觀止》一書中挑經典片目,反覆讀,熟讀,再背誦。我想其中的文言語法知識不再細講,學生就能夠自然而然地明白。像之前有些學校推出的,第一個學期就拿一本古書反覆讀背,將語文書束之高閣。當然此法有可能過點,但是文言文的學習成系統,多讀文言文的方法是值得借鑑的。如果僅限於語文書中的幾篇文言文,是不夠的。有時,多讀多背,看似笨,而這卻是最有效的方法。

師說教學反思14

《師說》是個傳統篇目,也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事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文章不長,按照學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講課進程,利用三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面對這樣一篇文章,在新課標的要求下,怎樣把老的文言文教學傳統傳承,即對字詞方面的掌握和要求,又怎樣把新課標要求的方式加以體現,成爲了我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經過反覆的推敲和教學試驗後,我的第一課時教法仍然比較傳統,1、先由本學期接觸過的“論”文體引出“說”並講述這類文體的特點。2、再由“說”引出文章標題《師說》,3、解題,留下“本文是解說關於老師的道理的嗎”的懸念,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3、讓學生閱讀註釋(1),瞭解作家生平,要求將重點資訊記熟。4、教師範讀課文。5、利用幻燈片檢查實、虛詞,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況。6、讓學生回顧開頭留下的懸念,帶着問題朗讀課文,進行整體感知。

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安排學生活動,體現了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同時,在各個活動過程中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和任務,使每個層次的學生在同一個時間段裏有不同的收穫。

從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看,學生對文言實、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較好。

第二三課時我用了一種傳統文言文很少使用的教學方法,我決定從文章的最後一段入手,引出李蟠的“不拘於時”和“能行古道”,然後再牽動文章的其他段落,這樣文章的教學實際上就變成4-1-2-3的順序,這樣的安排既可以讓同學們拿到一篇完全陌生的文言文有話可講,又打破了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按部就班的模式,然後透過問題引導學生去仔細研讀文章的第一、二、三段,用問題的串聯貫穿整個文言文的教學,如讓學生理清第一段的寫作思路。教師根據論點—教師的職責(正面)---教師的重要性(反面)---擇師的態度---擇師的標準這一思路指導學習。並讓同學們在朗讀中把一個一個問題很自然的滲透,最後再由古人的從師之道和社會風氣,拓展和延伸到同學們自己的學習生活中去,透過4人小組進行討論,讓同學們侃侃而談。

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當時,並不像課堂預設的那樣順利。文章行到“‘古道’在文章中哪裏具體體現?”的時候,同學們的回答並不象想象的那樣有規律,同學們很容易可以找到第一和第三自然段的相關內容,可是第二自然段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卻很難找到,因爲同學們還沒有完全理解這篇文章。

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安排學生回答問題,體現了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思想。從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看,學生對基本字詞和文章結構的掌握比較好。另外在拓展延伸的討論方面,同學們也能很積極的談透過學習《師說》這篇文章後受到的啓示。這樣的安排擺脫文言文教學沉悶的氣氛和教師從頭至尾灌輸的弊端,也可算是一種新的突破和嘗試。

由於過分強調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習,把對課文嚴密結構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的思維密度降低。即便有論證方法和邏輯思路的講述,也僅僅是爲理解文意服務,並沒有遷就到文學欣賞的高度,在提升學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講課時過分依賴事先的設計和講究各個環節的無縫連接,安排學生進行課堂討論的時間少,使他們沒有機會對課文內容和觀點質疑求異,在以後的課程中我還要加以改進。

師說教學反思15

《師說》上完了,可是並沒有自己想要的欣喜。明確而有深度的思維,也並沒用挽救我的課堂。經過了很多的探索,可是備好課和上好課之間有長長的距離。這個距離充滿着探索的艱辛與思考的苦楚。

在備這篇課文時,我有了活躍的思維字課文的處理上我打破了順流而下的順序,我從當時的社會的風尚談起,然後再去發現作者立論的勇氣與智慧。這樣的處理,我想學生更能夠理解文字的實在內容,更能夠解讀文字的價值。只是在處理文字時,我忘記了應該把難點放在哪個問題上,而課堂之上,我是否引領學生去理解這個難點?這個是我收穫到卻又常常忘記的備課要點。

另外,文與言,要應該怎樣處理語言經常阻礙了學生對文德理解。在沒有掃除障礙的時候,文的理解就變得仰視,變得像水中月鏡中花。當然,如果時間充足,那麼我想兩者的關係會更好處理一些。我的遺憾在於,這篇課文,我的理解可以說比較到位了,也比較有深度,真正用自己的知識讀出了文章的品味,但是,由於一節課的時間,我的學生對與文章的語言和內容沒有較充分的熟識過程,雖然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講從師之事,與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連接,但是,在連接之外,由於語言表述的陌生學生並不能真的理解文意,更重要餓是學生該如何看待一定要有老師這樣的觀點?一定要有老師是從狹義的角度啦理解的,其實文章真正的要義在於重塑學習風氣,提倡人人應該謙虛地相互學習,從根本上糾正當時對謙虛求學的錯誤看法。但是,語言的難度讓學生沒有理解到這個通俗的確永遠具備真理性的話題,理解上的差距讓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生硬的理解。而我沒有抓到學生這個理解的差距,在學生生硬理解的基礎之上把學生引到韓愈所體現出來的魅力、勇氣與智慧,又把學習提拔到對人與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上來,這樣就脫離了文字。就算沒有脫離文字,首先就脫離了學生的現有水平,沒有真正地從他們具備的基礎出發。這是我課堂的失敗,也是課堂效果沒有我預期的那麼好的原因。

由此想來,我們面對文字應該靈活處理。淺顯的學生易於理解的文言可以如此處理,但是難度較深的文言,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得教學的過程有點揠苗助長的意味。上好課,真是不容易,很多問題並不能預見,總是在課上完了之後,纔會發現自己的失敗。我們的失敗也常常在慣性的錯誤。因此,我們懂得之後,還要記得去改善。

在文言知識的總結課上,我的總結很潦草。我只是讓學生順着課文總結,在泛泛的尋找與總結中,我們抓到的是零碎的知識點,真正的總結應該是在學生的基礎上提高概括性,能夠把知識前後聯通,實現知識的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