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二年級《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精選6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精選6篇)

二年級《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1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即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仙桃石”,“猴子觀海”等4種奇石抽,又有象概括的描寫黃山景色秀麗神奇。作者形象生動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

對在校的學生來講,很少有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藉助電化教學手段,聲情並茂,生動形象地強化學生感知,努力學懂這篇課文。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慧心,做寫作資源的開發者。於是,我在指導學生品味奇石的基礎上,增加看圖聯想,給其他怪石起名字,寫“奇石”這一環節,學生在與小組討論交流之後,加上先前的語言積累,透過兒童特有的思維,寫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話語。

如:有的學生寫道:“兩隻張牙舞爪的大獅子,你爭我奪的搶着一個漂亮的繡球。”再比如:“一隻雪白的天狗蹲在山頭,呆呆的望着銀盤似的月亮,它心想,我怎麼把他吃掉呢?”“一位漂亮的仙女,端坐在平臺上,聚精會神地彈奏一支美妙的樂曲。”這一環節也使學生他們的個性得以舒展,靈感得以釋放,語文課堂真正成爲了他們可以盡情想象和創造的樂園。

如果說,思維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那麼想象則是“維繫美麗花朵生命的源泉”。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透過看圖和模擬表演來創設想像思維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想象思維的方法,如品味“猴子觀海”時,我引導學生說說圖中的“猴子”指的是什麼?“海”又指的是什麼?學生很快發現,“猴子”是指山頂上想猴子的一塊巨石;“海”是指山峯間像波浪一樣翻滾的雲霧。

顯然人們把這兩種景象融爲一體,稱爲“猴子觀海”。這本身已充滿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讓學生細讀重點句,從中找出“抱着”“蹲”“望”這些描寫動態的詞語,以及“一動不動”這個描寫靜態的詞語,品味想象的意境。我讓學生觀看多媒體,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說:“這隻蹲在山頂上的猴子被翻滾的雲海驚呆了。”有的說:“這隻猴子被眼前的雲海嚇壞了。”還有的說:“這隻猴子望着翻滾的雲海在沉思。”

這時我抓注時機,讓學生將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進行即興表演,把圖中景物,由語言變爲動作。以此激發興趣,強化想象思維。在此基礎上,我透過談話進一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如果這不是一隻石猴,而是一隻真猴,面對翻滾的雲海,它會想到什麼?”這是課堂立刻活躍起來,有的說:“它會想,我要是孫悟空踏着雲彩飛過去見觀世音有多好。”有的說:“我要是會游泳,跳下去遊個痛快。”還有的說:“我要是長出翅膀,飛到對岸去該多好!”就這樣,我引導學生從觀察入手,創設了想象思維的氛圍,使學生的思維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透過本課的教學和課後反思,我更加深深地體會到:要讓學生注重對文字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還應該相信學生的能力,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孩子。這將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二年級《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2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寫黃山景色秀麗神奇,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仙桃石”,“猴子觀海”等4種奇石。作者形象生動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對我們的學生來講,根本沒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藉助電化教學手段,聲情並茂,生動形象地強化學生感知,努力學懂這篇課文。針對模組六的教學設計我做了認真分析,對本設計比較滿意的地方: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教學本課時充分運用了電教媒體,幫助學生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更準確、更直觀。同時對文章中的重點詞語有幫助學生理解的重要作用。黃山風景真實地出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品詞析句,啓發思維

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透過看圖和模擬表演來創設想像思維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想象思維的方法,在學生初步瞭解了“仙桃石”形狀的基礎上,我啓發道:“仙桃石”爲什麼不叫“蜜桃石”或“桃子石”呢?學生只要多讀幾遍課文,再深入思考便會發現這是因爲“仙桃石”體形巨大,而且又落在山頂,不太可能是人間的東西。課文中一個“飛”字和“落”字,便形象地寫出了“仙桃石”的神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透過讀課文來體會“仙桃石”的奇妙與有趣,自然會收到好的效果。

三、拓展延伸,學法遷移

在教學本課時,我努力設計問題有一定的分量,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讓學生廣泛交流,例如:給奇石起名字、透過寫法遷移讓學生按描寫四種奇石的`方法,描述“天狗望月”這塊奇石的樣子。還有“獅子搶球”等等。學生組織語言的過程中,訓練了思維過程,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

四、激發想象,激發愛國情感

新課標中的三維目標中,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是很重要的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正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優秀篇章。透過對黃山奇石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黃山風景秀麗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發了學生們對祖國黃山的喜愛。同時也更加熱愛偉大祖國的山河。爲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學時充分運用了電教媒體,使學生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更準確、更直觀。同時對文章重點詞語理解有重要作用。在拓展中,利用網絡優勢,開啟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提供更廣泛的資料,讓學生在進一步的品味與欣賞中,受到心靈的震撼,感情的昇華。雖然在本設計中有很多優點,但仍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每一個環節中,無論在表面還是內涵上都能結合的更加緊密,步步爲營,水到渠成,我想效果會更好。這也是我一直努力和探索的問題。再比如:小結中,在學生的充分感受基礎之上,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本課的收穫,我想一定比我的總結和鼓勵會更有震撼力。總之,只有不斷的摸索,才能得到求實,求真。

二年級《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3

從昨天到今天都在上《黃山奇石》這一課,從第一節課的識字寫字,到今天的課文內容理解,花了大量的時間,尤其是今天課文內容的理解部分,但是整個課堂顯得極其混亂,與之對應的反映出來的問題便是我的了課堂組織能力較差!所以現在對我的課進行如下反思:

首先是識字寫字環節,識字過程中透過抓孩子們最難理解的詞,讓孩子當小老師幫助同學識記,總結識記生字的方法部分用時較多,雖然沒有幾個字,但是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課堂紀律混亂,實際效果並不好!所以首先得組織好課堂,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既要勇於發言,也要認真傾聽!其次是詞語的認讀,開火車讀的過程太慢,可以適當調節,其中用常見詞語說句子是本班孩子的難點,所以用時較多,尤其是“聞名、尤其”的造句,必須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進行,所以費時較多,需要交給孩子理解詞語的方法,可以換一個詞語看原句意思變沒有,或是結合上下文理解!這點還需要加強!

在課文內容的理解上,透過讀段落,抓關鍵詞,想象、演一演的方式引導孩子們體會黃山石頭奇特的特點,孩子們雖然興趣濃厚,但是整個課堂組織顯得很混亂,需要老師明確課堂要求,組織好課堂紀律,以此提高效率!然後融入課後的詞語運用和防寫句子,在孩子們充分想象表達的基礎上再過度到寫!比較不同孩子的語句表達,體會語句的優美!

寫字環節則是先分類,再在同一類別中選一個重點引導觀察,強調易錯字的筆順筆畫!再讓孩子們描一寫二,然後展評!整個課堂教學不能流於表面,而要紮實有效,還需要自己不斷鑽研教學和教法!加油吧!

二年級《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4

《黃山奇石》以景點介紹的方式描繪了黃山石的“奇”。在教學時,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激勵式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學習,學生的合作爭勝意識被激發,因而課堂效果較好。

在文章感悟方面,我主要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本文的重點在於感受黃山石之“奇”,結合低年級思維、想象發展未完全,生活實際體驗不足等特點,我採取了直觀看圖的方法,透過收集的衆多黃山奇石圖先讓孩子在頭腦中形成對石“奇”的感嘆及震撼,再將這些感受融入聲音,從而讀出“奇”,讀出讚歎。朗讀是學生個性化理解的體現,在朗讀中,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本課中我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用自己的體驗表達出對黃山石的感受,學生自己透過理解用邊讀邊做動作方式表達出來。我僅以觀衆的身份給予適當鼓勵性的評價,除此,我還讓其他孩子作小評委,給予點評,透過這個環節讓其他的孩子在細心聆聽中積極調動思維。

本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本文在練習生字詞方面,訓練較少,組詞練習上缺少訓練,低年級的教學要求是一字組多詞,透過組詞促進學生對詞語的理解,由於剛接班時間不長,學生課堂聽講效果不是很好,時間比較緊張。對此方面有所忽視,導致課堂作業完成不理想,低年級生活知識貧乏,組詞教師應予以適當的引導、補充,針對本班弱點今後加強拼寫,發音、組詞環節的設計,時間比重也該隨時調整。

二年級《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5

黃山奇石以“奇”見長,在教學“猴子觀海”時,組織學生看圖學文後,請他們說說對這塊石頭的印象,然後着手進行朗讀指導。本以爲學生說的除了“奇怪”、“特別”以外,沒有其他不同的感覺。在師生平等的對話中,想不到有許多學生道出“可愛”之感。心理學家盧梭說過“兒童有他們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們的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新課標也指出:閱讀教學要注重學生對文字的獨特的體驗。於是,我就讓他們懷着這塊石頭的“可愛”之情,指導學生讀出它們的神奇。學生朗讀水到渠成,真真切切。

語文學習,最終是學以致用。在原先的備課中,我把重點放在了課文的朗讀指導上,想讓琅琅的書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可仔細一想琅琅書聲給學生留下什麼?40分鐘學生學到了什麼?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慧心,做寫作資源的開發者。於是乎,略改教案,在前後學習和兩組不同奇石環節中,增加“看圖聯想,寫‘奇’”這一環節,想不到學生在先前的朗讀語言積累後,透過兒童特有的思維,現學現賣,寫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話語。

我想這樣,每個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生命之花得以綻放。

二年級《黃山奇石》的教學反思6

低年級講讀課文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而且第二冊語文課本上已經全部沒有拼音,所以,對學生的閱讀加大了難度。

《黃山奇石》是一篇寫景的課文,主要寫了黃山奇石的奇妙。課文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並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全文都是圍繞黃山山石的“奇”來展開的。對於寫景的文章,學生難以體會到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所以,光透過觀察圖畫,朗讀課文的效果不是很大。所以,從課後的再次回顧中,自己發現了很多問題值得深思。

課文第一自然段,首先是介紹了黃山風景區的地理位置和風景特點。我嘗試透過提問的方式,讓同學們發現課文從四個方面介紹了黃山風景區。吸引同學的興趣,並要求理解“聞名,秀麗,神氣,尤其”這四個詞,可惜這個環節中,學生的互動並不多,而且能說的也寥寥數語。可能學生的感受還不夠深刻。如果能用幻燈片的放映形式呈現黃山風景區的美麗景色會好很多。

學生初讀課文第一段後,對文字只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我抓住了“尤其那些怪石,有趣極了”。進行下面的教學,透過黃山奇石是黃山最突出的景觀。分別介紹了“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這些奇石。於是,進入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的學習,在進入第二閱讀時,我提出了“黃山的這些奇石”都奇在哪兒呢?這個問題,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是一個板塊式的問題,然後,學生就帶着問題去研讀課文。從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同學都能積極思考,踊躍發言,而且能較準確的抓住文章的關鍵字。

但在教學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如下:

1、學生個體的朗讀效果的不到保證,語文課堂上,琅琅的讀書聲最美。讓學生在與文字一次次的朗讀中不斷加深體會,只有多讀才能使靜止的文字表現他的情感,讓文字成爲一幅幅鮮活的圖畫。所以,教師在課堂中的示範是非常必要的。由於學生之前未接觸此類文章,和以前所形成的朗讀的陋習。所以,造成了班級中學生朗讀水平下降。

2、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味,相當多的學生能讀通順,但讀不出感情,只一味的讓學生一遍一遍按自己的意思去讀,不考慮,學生是否能理解感悟,不做具體的引導,點撥,也是徒勞。這裏就要求教師掌握豐富有趣的教學手段,如:讓學生們自己表演一下,文中出現的景觀。使文中的客觀文字,變的豐富真實,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必要的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讓學生對“景”瞭然於心。否則,很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3、對識字教學的時間不夠。由於本課出現的“我會認”的生字較多。對學生的掌握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中,所花的時間也相應的加長。當把這些我會認的字記熟後,在帶入課文中就好學多了,而對於要求“我會寫”的生字,還是用來示範寫。請同學演板,共同觀察,糾錯而獲得正確規範的字型方式爲主。寫字教學中,突出相同結構的字的這個重點。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當然,世上本無完好無缺的課,比如,學生對黃山山石“奇”理解還不夠透徹。對打比方的句式也不夠了解,時間關係,課後的生字學習批改指導未完成,但只要每堂課學生都有收穫,那就是一堂成功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