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原地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原地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原地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教學反思

原地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教學反思 篇1

由於體育課大都是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組織教學,纔可能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透過身體的各種練習,使體力活動與思維活動緊密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課的特點,行之有效地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是規範體育課必要條件,教師必須嚴格認真,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常規教育。尤其本節課依據新程標準精神及體育與健康課教學大綱的要求,堅持把“以學生髮展爲本”、落實“健康第一”作爲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教學中注重,以學生爲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鼓勵和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積極動腦,互相協作,互相探討,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興趣程度,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營造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

從新課程標準所設定的學習目標來看,在義務教育階段,應注重學生基本的運動知識、運動技能的掌握和應用,長期以來,我們在教學中更多地追求它的技術性,忽略它的趣味性、娛樂性、觀賞性;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這樣嚴重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如何以人爲本,全面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真正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落到實處;如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真正做到寓教於樂,是本節課力求探索的問題。

原地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教學反思 篇2

在20**年的十月份至今年的四月份我參加了《東莞市體育教師全員培訓》課程授課。培訓課程設計,其中要求每位參加培訓的老師均要上兩節彙報課,作爲提高個人業務能力研討培訓內容吧。在20**年的1月6日我上第二次關於《原地雙手頭上向前擲實心球》課的彙報。本次的彙報課中,在我校其它3位體育老師的幫助下,可以說比較順利的完成了這次授課任務。課後,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的指導教授在評課中高度的給予肯定評價。下面就本節課的授課情況作課後反思,以作今後在業務能力上有更高層次的提升。

本次課的設計根據五年級學生的特點始終圍繞“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這個中心,積極採用新型的教學法“體悟式”教學法開展實施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透過組織遊戲整體參與的集體活動,引導學生達到對某種抽象認識或抽象的教學目標的深刻感悟。讓學生在“體驗—思考——啓發—頓悟—體驗”在激發思維和能力拓展中掌握運動技能。活躍課堂氣氛、發展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評價能力。

投擲實心球是一項需要一定力量的比較枯燥的運動。是以練習活動爲主要手段,發展學生上下肢、腰腹、肩部、背部力量和身體的協調素質。透過教學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只有發展速度力量和掌握合理的技術才能充分發揮,並取得良好的成績。本課參與對象是水平三,五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辨別思維和動手能力,注意力指向性較強,並對新生事物感到好奇認知和技能有一定的提高,學習新知識速度快模仿能力強,具備一定的探索知識自主創新的能力。本課採用透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師生之間教與學互動,增強學生對上好體育課和樂於參加各種技能學習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至理名言:課堂教學中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爲沉重的負擔,反之會使學習變得輕鬆有趣。因此,多種教學練習方法,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體,給學生更大的發揮空間。本節課從隊形變化慢跑開始、雙人體操、實心球傳球接力遊戲、實心球的遊戲式輔助練習,透過各種方式的練習競賽激發學生投擲的興趣,達到活動身體腰部、肩部等,匯入課題的目的;接着學習雙手頭上向前擲實心球——使學生上肢和腰腹力量得到發展;利用報紙球改進動作、設定一定高度的標誌線、投遠比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的練習場地進行練習,使學生學會合作,拓展能力,獲取技能;學生超越自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學生對動作要領能初步運用了,透過投過高度進行鞏固,在這期間老師透過學生間相互指導,老師發現學生典型對比講解,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腰部用力的要領。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不同的遠度投相應的高度,發展學生全身協調用力的能力。接着透過比誰投的遠來檢驗學生掌握動作的情況。最後進行跨越障礙練習,素質訓練提高運動能力,增強體質,激發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存在誤差性,問題是這誤差大小而已。所以本節課也有不足之處:

①在原地雙手頭上向前投擲實心球的練習時,沒有充分考慮到練習密度的重要性;

②在授課中沒有注意到各環節時間上的分配掌握,出現時間分配稍有偏差;

③放鬆活動的組織及內容上要加強認識學生的接受能力,要做到由易到難。

原地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教學反思 篇3

原地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是初中階段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力量素質的主要練習手段,並且作爲中考體育加試的選項項目日益受到學生、家長的重視,由於此項目對基本技術的要求較高,動作規範與對成績的影響較大,因此,作爲基層的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技術動作,尤其是幫助同學建立正確的出手動作尤其重要,以下是本人在日常教學中在培養同學建立正確的出手角度學習中的一些體會。

一、進行“投籃”練習可以採用讓學生持小皮球(大小接近實心球)的方法,讓學生站在罰球線上,用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的方法,投球入框。作用分析:利用籃筐的高度,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增大出手角度,以糾正出手角度較小的問題。

二、打牆靶學生站在距離5—6米遠的位置,用雙手前拋實心球的方法,擊打牆上的靶子,靶子的高度爲學生的身高加實心球的射高。作用分析:實心球的飛行軌跡是一個拋物線,依據拋物線的基本原理及對實心球的受力分析,以一定的角度、學生前拋實心球的滿分成績爲基準數,計算出實心球的射高,再加上學生的身高作爲靶子的高度,在實際練習中,要依據實際情況,合理調整靶子高度,使靶子高度與學生投射的最佳射高接近,再透過反覆練習。提高學生對出手角度的控制能力。練習時,學生可透過對完整動作的反覆練習,更好地掌握出手角度與前拋技術動作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