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有關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以下是由小編爲整理的有關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

有關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篇一:有關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之前,學生們已經認識了數字1-5,學習了5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對加減法的含義有了一定認識,能看圖列加、減法算式,並能運用數的組成知識做5以內的加減法。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初步體會0的兩種含義,初步學會有關0的加減法。

《數學課程標準》十分強調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強調透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涵着大量的數學資訊,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着廣泛的作用。因此,教學中我注重把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在教學中我以生活化,動態化的情景來展開學習活動。透過創設動態、有趣的情境,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刺激學生的思維,發現並提出數學問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

在“0”的認識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理解“0”的兩種含義。我把重點放在“0”表示沒有這一層含義上,用小免採蘑菇和小免拔蘿蔔的動畫故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第二層含義我利用尺子上的“0”讓學生理解“0”表示起點。

認識了0之後,我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見過“0”,透過溫度計上的“0”,讓學生知道“0”可以表示溫度,透過生活中的“0”使學生體驗到數學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在加減法這個環節中,我先用課件出示動畫或者圖片,讓學生根據動畫或圖片說出意思,在充分理解意思的基礎上再列出算式,並自

己舉出類似的.算式。

本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充分經歷數學學習過程,從而獲得知識,感受成功的喜悅,在遷移中輕鬆地理解和探究新知識,在寬鬆的課堂中張揚着個性,發現着生活中蘊藏的數學問題,探究着數學的奧祕,享受着數學的價值和學習的快樂。

本節課存在着很多不足,經過自己的反思和許多老師的點評我認識到以下幾方面需要改進:

1、讓學生說生活中在哪兒見到過0時,很多學生都說的是0的形狀像什麼,而且耽擱了很長時間,我應該先出示生活0的例子,再讓學生舉例。

2、在教學有關0的加減法時,每種類型的算式怎樣計算,應讓學生多觀察、多交流,我再總結。

3、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了動畫或圖片的意思後,應針對學生說話不嚴密的地方給予指正,讓學生從小養成嚴密、準確地數學語言表達習慣。

4、最後的練習環節,題量少。

5、心理素質不夠好,不夠從容,如叫錯學生名字等。

篇二:有關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是小學數學第一冊第三單元的最後一個知識點。安排的教學內容是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兩塊內容。在這之前,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數字1-5、學習了5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對加減法的含義有了一定認識,能看圖列加、減法算式,並能看圖說出圖意。因此,本節課的教學的重難點是讓學生初步體會0的兩個含義,表示沒有的含義和表示起點的含義,初步學會有關0的加減法。

1.創設活動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安排上,首先,我先透過三幅圖展示一隻貪吃猴子逐次把2只桃子吃光的過程來說明0可以表示沒有的含義,揭示了0的第一個含義。其次,讓學生在尺子上找找0,說明0表示起點的含義,再進行0的書寫教學。最後才教學有關0的加減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0表示沒有的意思。

在教學0的書寫時,先是描述0的形狀,然後以兒歌的形式帶動全班小朋友,讓孩子說說“寫0要注意什麼”,然後獨立寫0,使學生逐步形成寫0的技能。

2.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走進現實的生活主動獲取知識。

在以前學習的內容來看,加法那課學習的都是加法內容,減法那課都是學習減法內容。而在今天的這節課中加減法都有涉及。

在這裏我爲學生創設了2個問題情境,“鳥窩裏有三隻小鳥,飛走了三隻還剩幾隻?”“左邊荷葉上有4只青蛙,右邊荷葉上有0只青蛙,合起來有多少隻青蛙?”讓學生觀察畫面,描述情景,擺出問題,

列式計算。把探究0的加減法的算理設定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之中。

3.在這節課當中我也有一些教學環節處理得不是那麼恰當,比如:

(1).對0的含義的拓展不夠。這節課學生只瞭解到0可以表示什麼也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卻忽略了其他的含義。比如:0還可以起佔位的作用、0在溫度計上還表示分界線等等。可以讓孩子再找一找生活中什麼地方上有0,說一說這些0表示什麼,使學生的思維有一個深度的發展,對0的含義有進一步的認識。

(2).0的加減法計算,應注重讓學生多說生活中的實例來體會同數相減等於0,任何數加0或者減0都等於它自己。或者也可以請學生上臺來用老師的教具小棒

親自演示這些0的加減法的規律。這樣更能讓孩子明白其中的算理,主動獲取學習的方法。

(3).在教學一個數加零時和一個數減0時,可以同時出現,進行類比。計算出結果後再拋出問題“爲什麼一個數加0時和減0時得到的結果會是一樣的呢?”這樣同時比較一方面能突出0表示什麼都沒有的含義,也能使孩子多舉出生活中的實例來驗證這個規律,從而不侷限於只用0~5這些數字來列算式。還可以滲透到100、1000、或者用字母、用圖形來表示這樣的規律。既拓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又把將來的知識融會貫通,體會到數學知識是一個整體,它無處不在,樂趣無窮。

(4).自身的語言還有待加強,儘量簡潔少說,感情要有起伏,語氣要有輕重緩急,不能一直都在一個調上,這樣讓學生不能感受到這節課哪些是需要注意的,哪些是重難點。組織教學應更有指向性,老師一個命令下達,全班的同學都要做好它,不能強調幾次以後效果還不明顯。

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還應全面的關注學生,老師不僅僅是把知識傳遞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量體裁衣—爲學生設計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才能最大程度的呈現出教學效果。

篇三:有關0的加減法教學反思

 一、以故事爲主線

新課程重視數學教學生活化,提倡"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計算教學本身枯燥乏味,如何讓學生學得有趣顯得尤爲重要。有情景圖入手,從而引出"3-3=0"、"5+0=5"。這樣"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學也能完成教學任務,但課堂未免顯些單調。

 二、靈活處理教材

教材是設計教學的依據,但不是唯一的"聖旨"。備課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加入自己對教材的理解,靈活處理教材。設計一按着教材的編排意圖教學,在練習第49頁第4題時,讓學生橫着、豎着比較,發現0的加減法的規律。但這時到了後半節課,學生已經處於疲倦狀態,效果可想而知。而設計二在新課部分讓學生說出了很多算式(課前瞭解到部分孩子已經會計算"0的加減法"),如:0+3=3 4+0=4 0+1=1 3-3=0 4-0=4 1-1=0 等,學生的思維處在興奮時期,接着讓他們比較、總結規律,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這樣從學生的知識經驗出發進行設計,不僅使新課部分充實、飽滿,而且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三、瞭解學生,相信學生

新課程指出: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現在的孩子那麼聰明,加之在幼兒園裏的學習,他們

對"0的加減法"知道多少呢?課前我進行了瞭解,結果大多數孩子已能夠計算"0的加減法"。於是,從學生的基礎出發,讓學生在連續的故事中鞏固了加減法的含義,並藉助故事理解計算的結果。之後,便放手讓學生想出說出很多的算式及算式結果,再概括總結"0的加減法"的規律,這樣充分展示了孩子的能力,使他們自主建構了完整的知識體系。而設計一僅僅完成了兩個例題的教學,即:3-3=0 5+0=5,使得新課部分顯得過於單薄,學生的自主性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