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小夥伴的教學反思

故事童趣盎然,它用兒童的視角觀察兒童的生活,揭示了兒童的豐富的情感世界,一年級學生大多喜歡讀。根據本文的特點,我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透過“已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發現問題,掌握規律,以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架設了文字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使教學過程成爲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

一年級語文小夥伴的教學反思

一、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本課教學中,我從情境匯入到初讀課文,到質疑問難、拓展活動,每個環節都儘可能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我藉助多媒體畫面、運用表演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在教學中注重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記字。如,在“字詞教學”中,讓學生當小老師帶讀,“想帶讀哪個就讀哪個”,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讓學生“選擇你最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等等。正因爲關注了每個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出好奇的問題,自信地讀和說,盡情地去體驗,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慾望,積極、愉快地參與學習。

二、以“讀”爲主線,落實了“三讀”的語言實踐過程

朗讀是本課的重點,朗讀永遠是課堂不變的主旋律。教學活動中,我將讀貫穿在這個過程中,透過讀一讀,說一說,議一議、演一演等活動環節,學生由“讀通課文——讀懂課文——會讀課文”經歷了“三讀”的語言實踐過程,培養了良好的語感,也感悟了課文中蘊涵着的情感及道理。爲了讓學生讀懂課文,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讀,如,邊讀邊看圖,分角色讀,指名讀,集體讀,四人小組合作讀,師生共同讀等。並在讀後評議,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這樣的讀落實了語言實踐過程,使整個課堂活了起來。

當然,在教學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如朗讀中,學生對課文的體驗和感受是存在差異的。因此,在朗讀時,不應該要求一致,應該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語氣,語調和情感處理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