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浪娃娃》第一教時的教學反思

我執教的是語思第三冊的31課《浪娃娃》。這是一篇科學童話,語言生動、活潑、富有童趣。透過浪娃娃聽海**的話,不再貪玩,高高興興地爲人們做好事的記敘,讓學生初步懂得人們可以利用海浪來推動發電機發電。

《浪娃娃》第一教時的教學反思

根據大綱對二年級語思教學的總體要求,我確定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爲:1、學會11個生字,認識建字底;讀寫"應該"等10個詞語,會用"應該"寫句子。2、會把句子補充完整。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4、初步懂得人們可以利用海浪來推動發電機發電,感受掌握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我上的是第一教時,根據第一教時的特點,我又把這一教時的目標定爲:1、學會11個生字,能讀準字音,難字會正確書寫,2、能讀通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3、讀懂第一段,理解詞語的意思,進行句子的訓練。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本着開放的宗旨,努力把課堂的主動權真正地交給學生。首先,我做到了課前開放,讓學生去查找有關發電方法的資料,爲上好課作好鋪墊。同時,也教給學生一個學習知識的方法--看課外書。在揭示課題這一環節中,我有意創設了一個停電的情境,讓學生說說停電時的麻煩以及各種發電的方法,這就使學生有機會把課前收集到的資料很好地展示給同學們,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

接着,我打破了傳統的第一教時先學生字的模式,讓學生自由選擇先學什麼。如果學生選擇先學生字,那就尊重學生的意願,先學生字。學習生字的方法,也是讓學生自己介紹學習的方法,並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彙報學習成果時,我有意識地讓學生選擇難讀或難寫的字進行彙報,簡單的`字讓學生自查。這樣,既突破了難點,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如果學生願意先讀課文,那就讓學生先讀通課文。

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是第一教時通常要做的一步,以往的做法是先讓學生讀,然後說一說主要內容。這樣做的弊端是學生沒有學習的選擇權,只能跟着教師的指揮棒走。爲了把課堂充分地向學生開放,我是這樣設計的:先問學生,你想學些什麼?然後,讓學生自由提問。教師把問題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

自己讀課文,找答案,學生在朗讀課文是有目的性。學生可以找一個問題的答案,也可以找兩個問題的答案,方式可以是一個人自學,可以同桌互學,還可以找好朋友商量。學生有充分的自由,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願來學習。

課文的第一段只有兩句話,這兩句話淺顯易懂,我就採用讓學生讀、感悟的方法,交流讀懂些什麼?但是,考慮到個別學生可能有困難,我就設計了讓學生質疑、釋疑這一步,解決了學生學習上的難點。.指導朗讀一直是我教學上難以突破的一塊內容,這一次,我有意進行了創新,把"評價權"交給學生。指導學生仔細聽,指出同學朗讀時的優點,學習用欣賞的眼光去對待同學,並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把別人朗讀上的優點用到自己的朗讀上,以此,提高朗讀的整體水平。在齊讀課文時,也有了一點小小的創新,沒有要求全體學生整齊劃一地朗讀,而是讓學生願意讀的站起來讀,願意配上動作的就配上動作朗讀。

最後,我設計了一個仿造例句說話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應用起來,有所得,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