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人教版六年級科學教案

六年級科學學科的教學開展,需要教師們進行相關教案的制定。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人教版六年級科學教案,相信能帶給大家啓發。

人教版六年級科學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科學教案(一)

教學目標

1.複習上期已學主要內容。

2.本學期的相關要求。

3.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1.上期期末測試試卷。

2.課件:神祕的月球。

教學過程

1.新學期的問候

2.對轉入的新生的關注

3.對學生進行分組,全班47人,分爲8組,每組6人,一般情況以此小組爲單位進行活動,特殊情況另行調整,在每次學習活動中會要對小組進行評價,老師都會做好記錄,期末對錶現優秀的小組和個人進行獎勵。

4.複習上期已學主要內容。

教師講解上期期末測試試卷。(試卷內容略)

5.學生自由翻閱新書。

6.簡單介紹本學期的學習內容:本冊教材以“生存和環境”爲主題,以訓練推理判斷的邏輯思維能力爲重點,編排了“生物與環境”、“營養與健康”、“地表變化的奧祕”、“能量”、“月球”5個主題單元和1個綜合單元,一共有22課、61個活動。其中,“生命世界”有2個單元、7課書;“物質世界”有1個單元、5課書;“地球與宇宙”有2個單元、8課書。

7.播放課件:神祕的月球,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第1單元    生物與環境

1.一棵“頑強”的小樹

第一課時

編寫時間   9月3日    執行時間9月 日   總序第( 1 )個教案

教學目標

1.能夠對觀察到的自然現象(或所提供的事實)進行猜想。

2.能夠設計實驗研究植物的向性運動。

情感 態度、價值觀

1.能夠堅持完成中長期實驗觀察,並做好觀察記錄。

2.能主動參與小組的合作交流。

科學知識

瞭解植物適應環境的幾個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學 技術 社會 環境(STSE)

意識到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教學準備

菜豆種子(或者更多不同種類的種子)若干、紙巾、不乾膠、玻璃杯、培養皿、大小質地一樣的紙盒2個、盆栽植物苗等。

將引入部分提供的圖片製成課件。

一.教學匯入:

1.出示課件,提問:請你觀察傾倒在河邊的小樹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講述:生活中是否還見過類似的情況——是什麼原因使它們變成現在的樣子?

3. 猜想假設:傾倒的小樹發生這些變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學生猜想:根總是向下生長嗎?

根總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長嗎?

植物的莖、葉總朝着光生長嗎?

……

4.過渡:我們就從這些方面來研究大樹倒了後這些奇怪的變化吧!

二.活動  根總是向下生長嗎

1.擺出研究的問題:根總是向下生長嗎?

2.組內討論:老師這裏有一些菜豆種子,你們能組內設計研究方案嗎?

3.彙報、交流設計的方案,教師引導學生看教材第3頁,瞭解實驗設計範例,完善實驗設計。

4.學生動手組裝裝置。

5.佈置任務:經常在杯內的紙上澆寫些水,堅持觀察做好記錄。下星期交流。

三.活動  根總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長嗎

1.擺出問題。

2.組內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3.彙報、交流、完善。

4.組裝實驗裝置。

5.佈置任務:按要求完成操作,堅持觀察,做好記錄,便於交流。

四.活動  植物的莖、葉總朝着光生長嗎

1.學生設計方案。

2.彙報、交流、完善方案。

3.保護盆栽植物,堅持研究。

(注:三個活動可以讓每小組選定其中的1個進行研究即可)

第二課時

編寫時間9月6日    執行時間9月 日   總序第( 2 )個教案

教學目標

1.能夠分析實驗數據並運用歸納、演繹的方法作出相應的推斷。

情感 態度、價值觀

1.能夠堅持完成中長期實驗觀察,並做好觀察記錄。

2.能主動參與小組的合作交流。

科學知識

瞭解植物適應環境的幾個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科學 技術 社會 環境(STSE)

意識到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教學準備

觀察記錄及所觀察的實驗裝置。課件:有關自然界植物的向性運動。

一.教學匯入:

上星期我們組裝了一些的實驗裝置並進行了觀察,讓我們一起來交流吧。

二.交流各組裝置所觀察到的情況

1.各小組出示實驗記錄。

2.小組成員彙報觀察情況,要求:語言簡潔、過程清楚。

3.各小組出示各自的裝置。

4.各小組歸納各自的結論,要求:思維嚴密、條理性強。

三.活動  自然界中的植物

1.出示課件:有關自然界植物的向性運動。

2.提問:從課件中你看到了一些什麼現象?

3.學生彙報。

4.思考:這些現象說明了什麼?

5.交流後明確:自然界的植物都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四.拓展

走進大自然,觀察各種各樣的植物,把它們有關向性運動的現象畫下來、記下來或者拍下來。

人教版六年級科學教案(二)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知道槓桿可以分爲省力槓桿、費力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槓桿。

過程與方法:透過實驗認識到槓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槓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槓桿。

【教學重點難點】

對不同槓桿的比較和分析

【教學準備】

桿秤、螺絲刀、開瓶器、鑷子、油漆桶、啤酒、粉筆、鑷子夾粉筆、開瓶器開啤酒瓶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

遊戲:出示油漆桶一個、啤酒一瓶、粉筆5支;鑷子、一字螺絲刀、開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開,然後在裏面倒一杯水;

2、用工具開啟啤酒瓶,倒一杯啤酒;

3、用工具用夾5支粉筆到一個空杯子裏。

比一比,哪個同學完成地快,請其他同學爲他們加油。

二、槓桿類工具的.比較

1、剛纔三位同學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使用的工具合適嗎?

2、思考一下,他們所使用的三種工具哪種是省力的?哪種是費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請幾位同學進行判斷,並說說理由)

3、判斷他們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4、請同學們在老師爲你們準備的圖片上畫出每件工具的三個點。

5、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工具是否省力?爲什麼 ?

6、在全班內進行交流反饋;並對學生的畫圖進行展示交流。(重點分析鑷子和開瓶器的三點位置的變化。開瓶器支點在前端,阻力點在中間;鑷子支點在末端,用力點在中間)

7、小結:怎麼樣的工具是省力的?怎麼樣的工具是費力的?

三、給各種槓桿類工具分類

1、請同學們在書本P8頁的10種工具上畫一畫,找出每樣工具的三個點。然後判斷一下它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費力。

2、學生各自作圖、填表。

3、彙報交流(請學生到展臺下進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們都知道槓桿能省力,能幫助我們擡起自己無法徒手搬動的東西;但是爲什麼剛纔我們看到的這些工具他們有的是費力的呢?爲什麼這樣設計呢?

四、小桿秤的研究

1、俗話說:“稱砣雖小,能壓千斤”,今天老師就帶了一把桿秤來,請大家來說一說,爲什麼桿秤的稱砣這麼小,卻可以“壓住”這麼重的重物。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做一杆小桿秤。小桿秤製作過程指導。

五、課後思考題

出示教師用的桿秤進行示範,用不同的2跟提繩分別進行稱重時,桿秤會發生什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