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班語言簡單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1

活動設計:

綱要指導我們“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細節決定成功。孩子還很稚嫩,要爲孩子精心設計好每一步的雲梯,讓孩子興趣十足、水到渠成地摘到勝利的果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一步的梯子都要能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興趣十足,玩性大發,思維開啓,語言流淌,在玩中學,玩中樂。留戀、回味,還要嘗,還要學,這是一門藝術,一門課堂藝術,是老師追求、修煉終身的。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語言遊戲,學會關心生病的小兔子。

2、會用短句“我送你xx”或“我給你xx”等與別人交往。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認識小兔子,已能初步參加班級活動。

2、藥瓶、話筒、紗巾、茶杯、各種水果等。

3、佈置小兔家的場景。

活動過程:

一、透過看望小兔,引起幼兒與小兔交往的興趣。

1、場景:小兔坐在沙發上不停地咳嗽。

2、提問:

1)這是誰的家?我們應該對它說什麼?(小兔,你好!)

2)小兔生病了,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幼兒討論)

二、關心小兔。

1、透過送藥、送食物等方式讓幼兒關心小兔,並學習短句“我送你xx”或“我給你xx”等。

2、幼兒自由選擇各種物品去關心小兔,教師鼓勵膽小的幼兒大聲講話。

3、透過動物朋友們看望小兔的練習,鞏固短句的運用。

4、提問:

1)小兔的朋友們也知道它生病了,它有哪些朋友呢?

2)它們會怎樣關心它呢?

活動反思

這個故事的創設主要體現朋友們對小白兔的關愛之情,從中學習短句“我送你……”或“我給你……”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先聽故事,有利於孩子的學習和表達,情境創設也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教室裏悄無聲息,孩子都在傾聽,精神很集中。小豬、小花貓、小熊、小灰兔的話語示範性很強,有利於開啓孩子的思維。結果正是這樣,在接下來的環節——小白兔生病了,你們都是小白兔的好朋友,你們怎麼關心小白兔呢?孩子們的答案是五彩繽紛的。

“我送你一個桃子。”

“我送你一個蘋果。”

“我給你一支蜂王漿。”

“我送你一個大西瓜。”

“我給你一袋奶。”

“我給你一杯水。”

“我給你一根香蕉。”

“我送你一棵大白菜。”

……

在這個環節,孩子掀起了學習高潮,在動腦,在表達,並且答案是生動的、精彩的。孩子是充滿愛心,充滿創造力的。我很高興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開啓了思維的閘門。支架教學論提倡給孩子的學習搭設雲梯,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去摘到豐盛的果實。我這堂課的設計就來源於此,讓孩子在故事中學習,然後讓孩子掂掂腳,伸伸手去摘葡萄。

缺點也是有的,孩子語言的表達不夠完整,雖然我做了規範。尋找原因,我感覺講故事時,語言渲染的不夠,首先我應在語氣上加強渲染,還應讓孩子模仿模仿小動物們的話語。在情境的創設上我只烘托了氣氛,沒有在場景、道具的佈置上下功夫。如果有場景有道具,孩子會更投入,對小白兔的愛會更濃厚,話語會更感人。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2

活動目標:

1、感受詞語中的音韻節奏。

2、推測果子變色的原因。

活動準備:

1、兒歌:《番茄紅了》

2、瞭解番茄的吃法。

活動過程:

1、事先把番茄包在手帕裏,一邊展示它圓圓的外形,一邊念兒歌《番茄紅了》(第一句中的番茄先用果子代替)。唸完後。請幼兒猜猜手帕裏的果子是什麼顏色的?

2、問幼兒,綠綠的番茄爲什麼會變成紅色?

3、翻開幼兒用書中的兒歌圖頁,與幼兒一起欣賞,請幼兒描述他看到了什麼。

4、教師有感情地再念一次《番茄紅了》給幼兒聽讓幼兒感受語詞中的音韻節奏與“番茄急得臉都紅了”的關係。

5、請幼兒念一念,用聲調錶現“番茄等着等着,急得臉都紅了”的情形。

6、與幼兒分享水果――番茄。

活動延伸:

展示其他會變顏色的水果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3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動作,學習運用新詞:“和”,能用完整句表達圖意,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透過對日常生活中“我能做到……”的討論、講述,發展幼兒思維的發散性,想像的豐富性、靈活性。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圖片三張。

2、實物投影儀。

3、有關文字卡。

知識經驗準備:請幼兒練習拿兩件玩具或做兩件事情,並學說……拿了――和一一……(做了)一一和一一。

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幼兒自由觀察,講述圖片。

(教師提出觀察講述要求:圖上有誰?在幹什麼?)

(二)幼兒交流、講述經驗。

1、師:你看見圖片上有什麼?他們在幹什麼?

2、幼兒講述交流,討論:你覺得她(他)講得怎樣?

3、鼓勵幼兒進行具體講述。

4、幼兒完整講述圖片。

以小組競賽形式引導幼兒完整講述圖片:小欣會穿衣服和穿鞋子,小花會自己疊被子和刷牙,小豐在家裏會掃地和擺筷子。

(三)結合日常生活討論、講述:

1、師:小明、小欣、小豐都會做事情。你會幹什麼?

2、幼兒自由討論:要求幼兒運用連詞“和”講述會幹的事情。

3、個別講述。

(四)講評:討論小結,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各領域滲透

社會:解穿衣服、吃飯、洗臉的方法。

生活中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

環境中滲透:將圖片放在語言區,配上文字卡讓幼兒學習、鞏固。

家庭中滲透:請家長注意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

活動反思

我認爲語言活動就應該給孩子創設一個敢說、會說的環境,讓孩子多說、多表達,教師進行適時引導來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水平。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照順序感受故事的情節,體驗親人的關懷。

2、能認識幾種保暖的物品。

活動準備

1、課前引導幼兒關注冬天周圍環境的變化,非富孩子關於冬天的經驗。

2、故事掛圖。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有關冬天的生活。

1、冬天到了,我們周圍發生了很多變化,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冬天有什麼變化啊?(鼓勵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所見,引導幼兒從人們服飾、活動、動植物的變化思考)

2、教師根據孩子回答情況簡要小結。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

1、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觀察理解故事內容。

2、教師對照掛圖按順序講述故事《北風吹》

提問:北風姐姐先看望了誰?看到了什麼?又看望了誰?看到了什麼?

3、對照掛圖,師講述故事。

提問:如果北風姐姐來看望你,你會對她說什麼?

在寒冷的冬天裏是誰照顧我們?他們是怎樣照顧我們的?

教師小結:手套、帽子、圍巾、棉襖等保暖物品可以保護小朋友的手、頭、身體不被凍傷。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非常關心我們,早早給我們準備了過冬的物品,我們也要關心他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三、找到身邊的取暖物品。

1、我們活動室是用什麼取暖的?家裏用什麼取暖?你還見過買哪些取暖物品?

2、組織幼兒戶外活動,瞭解體育鍛煉也是一種哦不能取暖方式。

四、活動延伸:畫取暖物品。

活動反思

在教育活動中教師絕不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對錯的評判者,而是一個用開放性問題讓孩子自主發現、自主學習、自主評價的引導者。也是孩子成功的讚美者、失敗的鼓勵者。這節活動透過討論、看圖、表述等的設計,讓師幼雙方以開放的心態投入活動,課堂氣氛活躍,孩子情緒高漲,憑藉孩子對冬天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孩子們都能以積極的心態參與活動,在師爲孩子們創設的想說、能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環節中得到了學習。只是在情感方面的一些培養不是一次活動就可以達到的,應該滲透到一日活動的各個壞節當中。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5

活動意圖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隨着生活節奏的加快,孩子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現在很多家長往往給予孩子更多的是物質上的滿足而非情感上的滿足。多數幼兒由保姆接送和陪伴,“家”的概念正在逐漸淡化。因此,我選擇了“家”這個話題。讓孩子在學習兒歌和遊戲的過程中,感受家的溫暖。同時,在語言方面,主要引導幼兒理解作品的內容並讓他們大膽表達。在這個基礎上,幼兒擴充想象,進行簡單的兒歌創編,使他們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誦讀詩歌。

2、感受家的溫暖,知道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的家。

【活動準備】

1、白雲、蝴蝶、小鳥、小朋友頭飾

2、藍天、樹林、花朵、幼兒園圖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討論自己的家。師: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爲什麼?師:其實,小朋友們還有另一個家,你們知道是什麼地方嗎?

 二、遊戲《找家》

1、個別幼兒遊戲師:現在我要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找找家了。我要請小朋友上來扮演白雲、蝴蝶、小鳥、小朋友,請他們找找家,看他們找得對不對,好不好?

2、找到家後請他告訴小朋友哪裏是他的家。我先請一個小朋友試試看。(四個小朋友一組,進行3~4組)

3、幼兒集體遊戲(教師將四種頭飾分別分給每一個幼兒)

師:現在,我們來一起找找家。小朋友們一起把首好聽的兒歌念出來。我們聽到白雲的時候,誰去找家啊?,聽到小鳥的時候呢?聽到蝴蝶的時候呢?聽到小朋友的時候呢?我們找到家的時候就靜靜地在家裏睡覺,因爲家裏很溫暖,家會保護我們。 師:現在我們來試試看。(遊戲進行2~3次)

三、幼兒誦讀詩歌師:其實,在我們這個遊戲裏還藏着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把它找出來,好不好?(教師根據圖片誦讀兒歌)

師:你們覺得這首兒歌好聽嗎?那現在和老師一起把它找出來,一起念念看,好嗎?

四、兒歌創編師:你們想想看,天空除了是白雲的家還是誰的家呢?(教師用圖畫的形式將幼兒的答案記錄下來)那樹林除了是小鳥的家還是誰的家呢?那小花朵還是誰的家呢?幼兒園呢?

師:好!小朋友們都想了很多,我們把它們編成好聽的兒歌,好嗎?

 五、結束活動小朋友們很棒,現在我們回到朵朵小班這個溫暖的家裏去吧。

小班語言教案:貪吃的變色龍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一定的線索猜測故事,並能用簡單的語言大膽表述。

2、觀察圖中變色龍的形象和顏色形狀變化,初步獲得對應的經驗。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故事繪本。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根據一定的線索猜測故事

(一)出示變色龍,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會變魔術的動物朋友,它的名字叫“變色龍”,這條變色龍不但會變色,它還很喜歡吃東西,而且什麼都吃,聽,它又開始吃東西了?(播放課件中的聲音)

(二)利用課件,引導幼兒分段猜測表述。

1、引導幼兒感受、講述“尾巴變成紅色”的過程。

(1)聽它吃得那麼香,它會在吃什麼東西呢?(幼兒猜測)

(2)(觀看課件)我們來看看它到底在吃什麼?

(3)這輛玩具汽車是什麼顏色的?(猜測)

(4)變色龍會變顏色,吃了這輛紅色的玩具汽車,它會有什麼變化呢?

(5)(觀看課件)變色龍哪裏變顏色了?

(引導幼兒講述看到的結果。)

2、引導幼兒完整講述“身體變成黃色”的過程。

(1)變色龍又開始吃東西了,這回我們來看一下這回它在吃什麼?(觀看課件)

(2)幼兒講述看到的。

(3)桌子是什麼顏色的?變色龍會變成什麼顏色?哪裏會變?

(4)觀看課件,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3、鼓勵幼兒大但講述“四肢變成綠色”的過程。

(1)這回變色龍的什麼變顏色了?變成了什麼顏色?

(2)它吃了什麼東西呢?

(3)看課件

4、鼓勵大膽猜測“變成黑色和月亮”的過程。

(1)(播放課件)這兩幅圖中變色龍在哪裏?它吃了什麼東西變成這樣了呢?

(2)幼兒猜測。

 二、完整欣賞故事

1、出示大書,完整閱讀故事。

2、提問最後兩幅圖的意思。

【活動延伸】對應遊戲(播放課件)

1、觀察圖中變色龍的形象和顏色形狀變化,說出變色龍吃的東西。

2、連連看遊戲。

小班語言教案:我是桃園小主人

【設計意圖】

在圍繞我園探索性主題“我是桃園小主人”的實施過程中我和孩子們在園內觀察散步時發現在幼兒園的草地上、小樹林裏、大型玩具下有各種各樣的垃圾------糖紙、橘子皮、吃剩下的包裝袋、香菸頭等。孩子們對此現象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這裏垃圾怎麼會這麼多?”“這些垃圾都是哪裏來的?”

我感到幼兒提出的這一問題很有價值,它能引發孩子有關的很多想法,因而適時調整計劃,與孩子們一起展開討論。透過討論,促進孩子實現經驗的互動,知道作爲桃園的一份子,我們都有責任關心桃園的整潔,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並延伸至提醒大家一起來保護幼兒園的環境,讓我們桃園幼兒園更加美麗、更加整潔。讓孩子在這種經驗互動中,思維得到發展。

【活動目標】

1、透過觀看圖片,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6

設計意圖

拍照是小朋友熟悉的活動,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常常給我們拍照留念。語言既是幼兒學習的對象,又是認識事物和發展思維的工具。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內容是幼兒學習語言、獲得語言經驗的載體。既包括專門的語言活動,也包括滲透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因此設計了《笑一笑,來拍照》活動,旨在激發幼兒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與嚮往。

教學目標

1、透過拍照遊戲來表達高興的情緒。

2、模仿像聲詞,學習短句“##笑一笑來拍照”。

教學準備

1、有過拍照的生活體驗。

2、一些動物的頭飾;生日蛋糕;照相機;音樂磁帶。

教學過程

一、蝴蝶姑娘過生日

小朋友看看今天誰過生日呀?蝴蝶姑娘漂亮嗎?你們看懂蝴蝶姑娘在幹什麼嗎?它是怎樣拍照的?

二、根據小動物的聲音學說短句。

小朋友看看誰也來了?應該怎麼說?

三、小動物參加生日宴會。

延伸活動:

1、給幼兒拍照。

2、對於一些孩子而言,有時候拿起相機會需要一些特別的契機驅使,尤其是年紀較小的小朋友,比較少會自己去發想某一拍攝主題而行動,這時可能就會需要父母在旁出主意或指導。調動小朋友們的積極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在體現想象力和創造力方面比較好。培養對各種美好事物豐富的感受力;用自己的話表達自己所感受到、思考到的東西,並體會其中的樂趣;培養對生活的形象思維,並感受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願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啓發和提示,儘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7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複述部分故事內容。

2、體驗老爺爺與小鳥相互關心、相互照顧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掛圖(中班上82)

2、故事錄音。

活動重難點

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複述部分故事內容。體驗老爺爺與小鳥相互關心、相互照顧的美好情感。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引出課題:

冬天來了,天氣很冷,小朋友都穿上了棉襖,戴上了手套、圍巾。還戴上了帽子,穿的挺暖和的。有一位老爺爺也也和我們一樣,圍上了圍巾,戴上了帽子。可是,有一天老爺爺把帽子送給了別人,送給誰了呢?挺老師講一個冬天裏發生的故事《老爺爺的帽子》。

二、教師講述一遍故事後,提問:

1、老爺爺把帽子送給了誰?

2、小鳥爲老爺爺做了什麼?

三、教師出示掛圖,放故事錄音。幼兒再次聽故事一遍。

四、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重點學說其中的對話和表現小鳥內心活動的語言,提醒幼兒把語言所表達的觀愛情感表達出來。提問,個別、集體學說。

1、小鳥再樹枝上冷得發抖,老爺爺看到了,是怎麼想的?

2、小鳥爲什麼冷得直髮抖?學說小鳥得話。(小鳥看見老爺爺怎麼說?退位提問)

3、老爺爺是怎樣幫助小鳥的?(老爺爺看到了,是怎麼說?怎麼做的?)提醒幼兒用關愛的情感來說。

4、後來,怎麼會有許多的小鳥飛進老爺爺的帽子裏?

5、小鳥們知道老爺爺病了,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提醒幼兒用關心的語氣來說。

五、請男孩自扮演老爺爺,女孩子扮演小鳥,老師作旁白,大家一起講述故事。

六、教師簡單小結故事情節後,引發幼兒討論:

1、如果小朋友的爺爺奶奶生病了,你會做些什麼呢?會用什麼方法安慰他們?

2、如果你看到了需要幫助的人,願意去幫助他們嗎?

延伸活動:讓我們也一起來幫助小鳥和老爺爺,給他們折一頂帽子,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8

設計意圖:

小班上學期的孩子剛剛接觸繪本,他們對繪本既陌生又親切,繪本有趣的畫面會深深的吸引他們,但是,什麼是繪本,如何去正確的閱讀繪本,大概瞭解繪本的內容,他們卻無法掌握。藉助《長長的……》這個繪本,設計一些關於繪本基本結構認知的小說辭、翻書的小兒歌,讓孩子們在快樂的閱讀中瞭解更多的知識,掌握正確的翻書方法,從而更加喜歡繪本。

活動目標:

1、透過閱讀理解“長”的概念。

2、觀察畫面並想象長的東西的用處。

活動準備:

圖畫書《長長的……》、教學ppt、、小盒子(裏面有一些尾巴長短不一樣的小球玩具)長盒子、短盒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師: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們都帶來了一份小禮物,誰想要?

——請孩子每人拿一個玩具。

師:我們一起玩一玩,搖一搖、甩一甩、拍一拍、抓住尾巴繞一繞。看一看,它們的尾巴都一樣嗎?和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什麼地方不一樣啊?

幼:有的長,有的短。

師:誰的長啊?長的小朋友請到前面來,把它先送到長長的家裏。

師:誰的短?請短的小朋友把它送回短短的家裏。

二、觀看PPT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長長的東西,看,猜猜它是什麼?(繩子、竹子)點擊PPT,原來是大象的鼻子。你們想不想來看了?(一一出示、鱷魚、蜂鳥、鴕鳥PPT)

三、觀看繪本

這些長長的東西都藏在老師的書裏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出示圖書,鞏固對書本封底、封面的認識。

師:誰能告訴我,這是書的哪一面?(封面,集體說一次)

師:那這一面呢?(封底,集體說一次)

——教師讀出書名《長長的……》,文、圖/謝蓮妃,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告訴孩子這些文字的意思。

師:《長長的……》就是這歌書寶寶的名字,謝蓮妃就是書寶寶的媽媽,南京師範大學就是書寶寶的出生地。

——教師邊說兒歌邊示範翻書。

師:小朋友知道我們應該怎樣翻書呢?(一頁一頁地翻,輕輕地翻)

師:幫老師一起來翻書,好嗎?“食指拇指靠靠緊,變成一個小嘴巴,咬住書的右下角,輕輕輕輕翻過來。”翻過來之後我們還要把小書抹抹平哦!“摸摸書的小肚皮,平平整整不淘氣。”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2—3頁畫面,完整回答問題。

師:你看到誰啦?(我看到了大象)

師:它有什麼地方是長長的啊?(大象的鼻子很長)

師:它的長鼻子有什麼用處呢?(長鼻子可以曬衣服)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4—5頁畫面,完整回答問題。

師:誰願意再來幫我翻一頁?(請一個小朋友來翻大書,其餘小朋友一起來說說翻書的小兒歌)

師:你看到什麼了?(我看到了鱷魚,還有小蝸牛)

師:鱷魚的哪裏很長?(它的身體很長)

師:它的身體變成什麼啦?(它的身體變成了一座橋)

餘下步驟同上。

四、集體閱讀電子書,觀看ppt 。

——集體討論看到了誰,它的哪裏很長。(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動物的畫面)

——完整欣賞《長長的`……》,引導幼兒用長長的……像……的句式進行講述。

五、許下長長的願望

——請幼兒排着長長的隊伍,在長長的彩虹橋下面許上一個美麗的願望。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9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豐富幼兒關於紅、黃、綠、藍等顏色方面的經驗。

2、引導幼兒學說“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活動準備:

場景佈置――花園(花瓣中藏着相應顏色的擬人化色彩寶寶),太陽媽媽穿的衣服一件(衣服有七種顏色的口袋)。

活動重難點:

認識青色寶寶;學說完整句“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活動過程:

一、情景講述:

1、幼兒隨音樂進入花園,教師扮演太陽媽媽從花園裏慢慢出來,向幼兒介紹自己和七個顏色寶寶。

2、以“幼兒呼喚顏色寶寶的名字,發現有的顏色寶寶不見了”的形式引出話題,激發幼兒找顏色寶寶的興趣。

二、找顏色寶寶:

1、幼兒分散在花園裏找顏色寶寶,找到後相互交流,並學說“我給太陽媽媽找到了××顏色寶寶。”

2、幼兒將找到的顏色寶寶送回家(把顏色寶寶插入太陽媽媽身上相應顏色的口袋裏。)

3、太陽媽媽和幼兒共同檢查顏色寶寶是否找對了家。(重點向幼兒介紹青色寶寶)

三、聯歡活動:

幼兒與太陽媽媽一起隨音樂唱歌跳舞。

活動反思:

我的這次活動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處:如在幼兒將找到的顏色寶寶送回家環節時,幼兒情緒高漲都爭搶着把自己的顏色寶寶送給太陽媽媽,場面有一些混亂,出現了擁擠、推揉的現象,如果我不將七個顏色寶寶的家都放在身體的前面,分別把他們的家放在身體前後位置,那麼幼兒就可以分散開來,自由送顏色寶寶回家了。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注意每一個細節的設計,做到活而不亂,能收能放,讓每個孩子都充分享受成功的快樂。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10

 活動目標:

1. 嘗試以水果的顏色爲題材創編兒歌。

2. 體驗問答式兒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蘋果、香蕉、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圖片(正面沒塗色,反面塗有顏色)

2. 小圖標若干

3. 四塊顏色的板(紅、黃、紫、綠)

活動過程:

一、 匯入:

1.(老師)“今天呀,我們小二班來了幾個可愛的水果寶寶,是誰呢?現在就請它們出來和大家見見面吧.”

2.老師出示貼有蘋果、香蕉、西瓜、葡萄的水果圖片(沒有塗顏色的一面)。並引導幼兒說出是什麼水果。

二、學習兒歌

1.“這些水果寶寶呀有點不開心,因爲他們沒有漂亮的衣服,不過沒關係,陳老師這有4種漂亮顏色的衣服,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什麼顏色的。”

2.出示4種顏色,然幼兒說一說,引導他們說“紅紅的”,“黃黃的”“綠綠的”,“紫紫的”。

3.讓幼兒在四種水果中找一找,那個水果的紅紅的(蘋果),並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蘋果蘋果紅紅的)。

4.出示圖“什麼水果紅紅的”老師提問。幼兒完整回答“蘋果蘋果紅紅的”並且告訴幼兒問號表示要幼兒動腦筋想問題。

5.是你水果黃黃的?幼兒找一找,說一說,並且請個別幼兒把圖片貼在兒歌中。

6.什麼水果綠綠的?什麼水果紫紫的?請幼兒來把西瓜圖片和葡萄圖片貼在兒歌中,並把西瓜圖片和葡萄圖片貼在兒歌中,並吧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7.告訴兒歌的名字,完整念一遍

8.老師問幼兒答:現在陳老師想考考我們小朋友,我來問,你們來回答我好嗎?(加上動作)

9.幼兒問老師答。

三、創編兒歌。

1.除了兒歌中說到的這些水果,還有一些水果也想穿上漂亮的衣服,他們是誰呢》出示其他水果圖片,幫助幼兒認識這些水果。

2.請幼兒從椅子下拿出準備好的水果圖片,然後貼在相應顏色的板上,在貼的同時請幼兒說一句,在貼的同時幼兒說一句。“***紅紅的(黃黃的,綠綠的,紫紫的)。

展示四塊板。老師每塊板問一句,幼兒一起回答。

四、課後作業

鼓勵幼兒回答後把其他水果編進兒歌,並念給爸爸媽媽聽。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11

【設計意圖】

針對小班幼兒平時在行爲習慣上存在較強依賴性的特點,選擇了此故事作爲“隱性示範”的方式和手段,將小動物跌倒後自己爬起來的情節遷移到平時生活,使幼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樂意嘗試“自己來”。活動堅持直觀和操作的原則,讓幼兒在直接的觀察、比較中理解故事所表達的內容,充分體驗“一二三,自己爬起來”的成功感和樂趣,從而達到情感上的認同和理解。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故事中有趣的情節,並在情緒體驗中知道: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2、有興趣地學講故事《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套故事背景圖和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和小猴貼紙。

2、自制兩本小圖書《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3、毛絨玩具三套(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和小猴各一個)。

4、教師在區域中創設具有明顯大小不同的幾組動物,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看一看、比一比、講一講誰大誰小、誰胖誰瘦、誰力氣大誰力氣小等。

5、Flash動畫片,投影機。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問引起幼兒回憶並講述自己的生活經驗。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跌倒過,跌倒了你會怎麼辦?

引導幼兒各自表達自己的經歷和解決方式。

2、邊播放Flash動畫邊講述故事。

師:剛纔有些小動物也在這裏跌倒了,我們來看看是誰?它們是怎麼做的?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幼兒完整地看完動畫。

3、分段傾聽,感受故事情節。

結合故事內容採用誇張的動作和語氣引導幼兒感受四隻動物互相拉對方,可是最後都跌倒在地的有趣情節。

4、幼兒分小組操作演示,體驗情感。

幼兒自主選擇毛絨玩具,教師引導幼兒相應演示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先後爬起來的情境,充分感受“一二三,自己爬起來”這句話的含義。隱性地引導幼兒跌倒了可以自己爬起來,不用別人拉,併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

5、個別操作,聽聽講講。

放故事磁帶請幼兒按故事情節把小動物粘貼在故事背景圖中,讓幼兒再次體驗感受自己跌倒自己爬起來並學講“一二三,自己爬起來”的故事。

【活動延伸】

1、提供圖書《一二三,自己爬起來》,幼兒可以自由地邊看邊講。

2、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跌倒不哭鬧,自己爬起來。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12

設計意圖:

故事似乎永遠是幼兒最喜歡聽、百聽不厭的,其作品中的情節性、人、事、物的關係,具有較強的動感性、表演性,適合幼兒角色扮演。《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引導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美,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透過表情、動作和抑揚頓挫的聲音傳達故事中的情緒情感,讓幼兒體會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現力。”《拔蘿蔔》是一個古老而又經典的語言故事,故事中的主要結構情節有趣單一,語言淺顯易懂,情節簡單反覆,正適合小班幼兒喜歡熟悉而單一事物的心理需求,幼兒在彼此的表演中學會交往的語言,知道如何請人幫忙?該怎麼說?基於這些考慮,我以“拔蘿蔔”爲主線,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主要情節。

2、能夠按照一定的順序講述故事,掌握故事中的對話:“XXX快快來,快來幫我拔蘿蔔”“嗨呦、嗨呦,拔呀拔,還是拔不動”。

活動準備:

1、圖片和頭飾:(大蘿蔔和小蘿蔔、老爺爺、老奶奶、小花狗,小花貓,小老鼠)及相應背景圖。

2、環境創設:小屋子、做好的大蘿蔔、柵欄等做好場地佈置,準備拔蘿蔔的動畫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幼兒隨音樂開火車進入教室“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位老公公家做客,來我們一起坐上火車出發吧。”

1、出示背景圖片,引出故事猜測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教師:小朋友我們現在來到了誰的家?(老公公家)你們猜猜老公公家裏還會有誰?

2、教師講述故事的起因:老公公在地裏種了一個蘿蔔的,老公公每天都給它澆水、施肥,他對蘿蔔說:“長吧長吧蘿蔔啊,長的甜吶!”“長吧長吧蘿蔔啊,長的大啊!”蘿蔔越長越大。

3、引導幼兒討論“老公公想把蘿蔔拔出來,可是老公公年紀大了怎麼拔也拔不動,那可怎麼辦呀?”幫助老爺爺想辦法,匯入故事內容。

4、小朋友們真聰明想到請這麼多小動物去幫忙,有一個故事說的就是他們之間的事情,故事的名字叫《拔蘿蔔》。

二、幼兒欣賞故事的主要內容,瞭解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主要情節。

1、老師隨音樂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幼兒認真傾聽了解故事內容。

2、提問引導:“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故事裏有誰?”

“老爺爺是怎麼請別人幫忙的?都說了些什麼?”

三、教師引導幼兒看圖片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掌握故事中角色的對話記住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和內容。

1、出示圖片:“老爺爺請誰來幫忙?那我們一起來請老婆婆吧”。

2、依此請出其它的人物,並學說對話。

四、引導幼兒觀看動畫一起講述故事,鞏固對故事的理解並豐富詞彙“拉、幫忙、一起”。

1、提問:“故事講完了,故事裏老公公的蘿蔔拔出來了嗎?”

“他們是怎樣拔的呢?”

2、討論:“這麼多動物去幫忙拔蘿蔔呀,如果沒有這麼多動物幫忙,老公公的蘿蔔能拔起來嗎?”

3、小結:教育幼兒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幫助其他的小朋友,團結起來事情纔會做得又快又好。

五、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感受故事中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六、隨音樂幫助老公公拔蘿蔔“老爺爺種的蘿蔔又大又多,我們一起去幫老爺爺拔蘿蔔吧!”

活動反思:

《拔蘿蔔》的故事語言優美,富有哲理曾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故事中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兒、小貓兒、小耗子一起拔蘿蔔,這一老—少—小組成的畫面,帶給人一個溫馨、和諧的世界。故事以“拔蘿蔔”爲線索貫穿始終;結構簡單,情節反覆,便於幼兒理解,內容富有兒童情趣,貼近生活;語言簡明上口,並有兒童化、口語化的特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援,應透過多種活動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豐富語言的內容,增強理解和表達能力。本次活動我首先以教師的生動有感情地講述引導幼兒傾聽並初步瞭解故事的內容;接下來配以生動有趣,形象逼真的圖片,把幼兒帶入童話的優美意境之中;我還利用了動畫課件,引導幼兒視聽相結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和內容;最後加入幼兒分角色表演,幼兒戴上頭飾,置身於情境之中,呈現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面。表演中,我注重把孩子的興趣點與活動目標巧妙地結合起來,營造寬鬆的氛圍,給孩子創設自由交流、自主活動的機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願意說,讓不同的孩子在自己原有而基礎上都有發展。幼兒在表演中學會與人交往,學會交往的語言,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小班語言簡單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圖片,簡單講述圖片內容,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透過學習短句“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洗臉”、“自己吃飯”等,初步培養幼兒發散性思維。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在日常生活中,幼兒能做的事,鼓勵幼兒自己做。

環境準備:把活動室佈置成娃娃家。

材料準備:實物投影機、圖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帶扣的衣服三件。

活動過程

(一)複習兒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入課題。

1、邊讀兒歌邊做動作。

2、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中有誰,她在做什麼。(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師: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個新朋友,她叫旺旺,她可能幹了。看,她來了。

(二)讓幼兒根據問題仔細觀察圖片的內容,並說一說。

1、出示圖片一:“旺旺在幹什麼呢?”(穿衣服)“看,她好像在說些什麼,我們猜一猜。”(我會自己穿衣服)(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並勇敢地說出來)

2、出示圖片二、三:“旺旺可講衛生了,你看,她在幹什麼?”(自己刷牙、自己洗臉)

3、出示圖片四:“旺旺多能幹,會自己做這麼多的事情。看,她現在在幹什麼?”(自己吃飯)“她自己吃飯吃得真乾淨!”

(三)啓發幼兒用“我會自己……”的句子說說自己會做些什麼。

1、“旺旺小朋友這麼能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們會自己做什麼呀?”(我會自己洗手,我會自己上幼兒園等,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2、遊戲“穿衣釦鈕釦比賽”。 “原來小班的小朋友也這麼能幹。好,現在我們來比賽穿衣釦鈕釦,看誰穿得又快又好。

(四)各領域滲透

健康:透過理解圖片內容,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形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藝術:透過兒歌表演《小小手》,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生活中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鼓勵幼兒自己做。

環境中滲透:在活動區放置布娃娃、衣服、鞋子等,在分區活動時,進行遊戲“幫布娃娃穿衣比賽”。

家庭中滲透:請家長配合,幼兒在家時,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中設紅花表,由家長給予表揚。

活動反思

從小班孩子的年齡和實際經驗出發,給孩子提供一個正面的形象,讓幼兒模仿學習,並在日常生活中實際練習和操作,培養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