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傅雷家書》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傅雷家書》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1.學習庸碌、憑弔、扶掖、諛詞等字詞,讀準字音,理解含義。 

2.體會信中講述道理和抒發感情的兩種方式。

教學目的 

1.瞭解對比的寫法和在記敘中運用議論的作用。

2.學會辨析段的類型。

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傅雷所說的“堅強”的含義,認識到敢於面對現實、勇於回顧歷史、理智地對待成功並繼續奮鬥,纔是真正的“堅強”。 

教學方式:談話法   啓發式

教學步驟 

1、複習書信的格式,

匯入新課 

一、 2.這兩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聰的信後的回信。請瀏覽這兩封信,說說它們的主題各是什麼? 師:請大家快速閱讀兩封家書,看看分別寫於什麼時候,有何作用?

二、 (生自由閱讀,思考後交流)

生:第一封家書。“我在第八信中還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後還會有的。”可以看出,這封家書應該是寫於兒子精神消沉時。從“你也不必爲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裏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裏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這次來信所說的痛苦,我都理會。我都理會得;我很同情,我願意儘量安慰你、鼓勵你。……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過感情的ruin,就是要你把這些事當做心靈的灰燼看,……不要刻骨銘心地傷害自己,……倘若你認爲這些話是對的,對你有些啓發作用,那麼將來在遇到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那一定免不了會再來的),拿出這封信來重讀幾遍。”可知,傅雷此時寫這封信是想鼓勵兒子振作起來,以平和心態去面對人生中的挫折,樂觀地迎接情感的創傷,做一個勇敢的人。

生:第二封家書,一看就知道是寫於兒子成功之際。“世界上最高的最純潔的歡樂,莫過於欣賞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傳達出來的藝術。”“我們因爲你替祖國增光而快樂!更因爲你能借音樂而使多少人歡笑而快樂。”師:兩封家書,一封寫於兒子消沉時,勸慰兒子勇敢地坦然地面對感情的創傷;另一封則寫於兒子成功時,又告誡他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從中,你認爲傅雷希望兒子能成爲一個怎樣的人?

第一封信,如何面對挫折,第二 封信,如何對待成功。 

3.第一封家書的開頭稱呼是什麼?爲什麼要這麼稱呼? 

稱呼是“聰,親愛的孩子”,因爲傅聰 當時正是精神消沉的時候,這樣溫情的稱呼,會給傅聰帶去父母的愛。 

4.在兒子面對挫折和心靈的苦悶時,作爲父親,傅雷是如何勸解的? 

提示:注意課文中運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首先是寬慰,不必爲父母擔心。 其次肯定兩點:一是父母永遠都是孩子傾訴苦悶的對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緒的起伏中渡過。 最後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予傅聰如何面對情緒跌宕的建議。 

5.傅雷運用太陽、雨水、五穀、莊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麼? 

總結:要學會保有平和的心態,控制情緒的起伏。然後,要保持冷靜的頭腦,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訓,引以爲戒。(太陽、雨水、五穀和莊稼的比 喻,是說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 

第 二 課 時

1.第二封信,寫在傅聰獲獎之後。在信的開頭,傅雷把兒子的信比喻成什麼?表現了什麼樣的感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禮物”。表現了傅雷夫婦對兒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後的喜悅。 

2.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達對兒子成功的激動的? 

結合奧運冠軍的感受,體會傅雷作爲父親,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達對兒子成功的喜悅之情。傅雷把自己的激動和喜悅,分爲三個層面:父母對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 欣賞藝術的喜悅;爲了祖國的榮譽而 激動。

3.傅聰的成功,使傅雷異常激動,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情中?他還寫了什麼? 

他並沒有只停留在這種喜悅之情中。他還稱讚了傅聰面對掌聲、讚美的冷靜。 

4.傅雷用“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起到什麼作用? 

這句話承上啓下,從對兒子藝術成功的喜悅之情延伸到對兒子思想成熟的欣慰之情。 使傅雷更高興、更安慰的是傅聰沒有被成功衝昏 頭腦,沒有因爲暫時的成功減少對藝 術的探索和追求。 

5.在兩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堅強”。他對於“堅強”的理解是什麼?你能夠找 到兩封信中,對“堅強”內涵的直接解說嗎? 

關於“堅強”的解說:第一封信中“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越來越堅強”,第二封信 中“你能堅強(不爲勝利衝昏了頭腦 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 

總結:在傅雷看來,堅強,既是能夠面對人生挫折、情緒跌宕,更是能夠正確對待掌聲、讚美,用一種平和盼心態,寵辱不驚,勝不驕,敗不餒。 

6.在傅雷看來,堅強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是擁有二顆赤子之心。 

7.怎麼理解“赤子之 心”? 提示:抓住赤子之心的純潔。 

赤子之心,是藝術創造的最高峯。而這種心靈的純潔是人類共同的美好願望。你們能否結合家書內容來談談什麼樣的心靈才稱得上“赤子之心”呢?

生:我認爲“赤子”應是指有一腔熱情,滿懷抱負的有識之士吧!那“赤子之心”應說的是極富熱情和無限愛意的心靈,只有這樣的心靈纔不會衰老,胸懷祖國。傅雷在家書的後面就流露出希望兒子將來能報效祖國,將中國的音樂帶向世界,爲我們中國人爭光爭氣。

 

8、傅雷結合音樂院長對傅聰的評價,以及舅舅關於傅聰小時候的記憶,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議。你能夠找到嗎? 

希望傅聰做新中國的鐘聲,把中國的古老文明傳遞到世界藝術殿堂的各個角落,並且指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詩人靈魂的民族,因此音樂的表現力應該增加“氣吞鬥牛”的陽剛之氣。 

9.組織討論: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緒的“矛盾與快樂”問題,比較第 一、二封信中傅雷關於如何面對人生情緒起伏的解說。 

第一封信裏,他說人生必定充滿了情緒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會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強調“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以此鼓勵兒子,要勇敢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趨向“完美”。 

評價:作爲一位偉大的學者,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傅雷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藉助兒子成功的機會,給予了他更多的藝術砥礪,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總結 

           這是兩封普通而又不尋常的家書:普通,在於它們是一位父親寫給身在異國他鄉的兒子的內心告白;不尋常,在於這兩封家書,從兒子的日常生活出發,既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聰,已經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爲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 

作業 

討論完成課後練習 

.三、1、傅雷運用古戰場的比喻,目的是什麼? 提示:對於第一封信的學習,要抓住傅雷運用的比喻和引用的克利斯朵夫的故事。 

憑弔古戰場時,烈火硝煙散盡,只餘斷壁殘垣,金戈鐵馬、血肉廝殺都已被歲月的黃沙掩埋。這時候,即使親歷過戰鬥的人,縱有萬千感慨,也不會再像當初那樣身不由己、欲死欲活。這個比喻,十分真切地表達出所 有“過來人”回首“過來事”的心情 --蒼涼而平靜,沉鬱而超然。 

課後反思: 

 

孫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