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

作爲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社會活動大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龍的由來,知道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2、練習舞龍,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蒐集有關龍的故事

2、舞龍的錄象、飲料筒或布做的龍。

3、教學掛圖《龍》、《健康-社會》P2-3。

活動過程:

1、說說印象中的龍。

--你見過龍嗎?龍是什麼樣子的?

--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龍的樣子。

--幼兒欣賞掛圖和畫冊〈龍〉,請幼兒說一說圖中龍的樣子,龍的各個部位都像什麼。

2、聽一聽龍的由來。

--啓發幼兒將自己知道的關於龍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教師講解龍的由來,讓幼兒瞭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3、欣賞舞龍表演。

--放有關舞龍表演的錄象,幼兒欣賞。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表演者是如何舞龍的。

4、練習舞龍。

--幼兒自由組合分成4人一組,並協商分配好舞龍的角色。然後自由嘗試舞龍。

--讓舞龍配合最好的一組幼兒說說自己的經驗。讓幼兒懂得合作的團隊意識。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英雄紀念碑。

2、認識清明節,表達對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

教學準備:

1、油畫棒、電光紙、剪刀、膠水。

2、教學掛圖《鮮花送給誰》、《健康。社會》。

教學過程:

1、介紹清明節。

告訴幼兒每年四月五日前後是清明節,介紹清明節的小知識。

讓幼兒瞭解清明節是人們爲先人掃墓、寄託哀思的節日。

詢問幼兒是否見過家裏的長輩在清明節時爲先人掃墓。

2、出示掛圖,引出話題。

介紹人民英雄紀念碑,告訴幼兒紀念

碑是爲無數革命先烈建立的。

向幼兒簡單介紹紀念碑上的浮雕的內容:"武昌起義"、"勝利渡江"等。

3、介紹一些革命烈士的故事。

教師簡要講述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和雷鋒的故事。

4、剪貼鮮花。

引導幼兒在畫冊《鮮花送給誰》上,爲革命烈士獻上鮮花(剪貼鮮花)。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發展的情感脈絡,理解並表現詞"氣喘吁吁"等。

2.初步懂得向曾經幫助、關心過自己的人表達感恩之情。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與故事內容匹配的動畫課件、小動物圖片"感恩備忘錄"記錄紙、視頻儀等。

活動過程:

一、以"小豬"形象,匯出課題內容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看看是關於誰的呀?

二、欣賞故事前半部分,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一段,表現"氣喘吁吁"等詞語的表情與神態。

2.就故事內容進行提問。

"你認爲是誰幫助了小豬?"發表各自的意見

三、繼續感受故事後半部分,學會感恩。

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二段。設問:你喜歡這些小動物嗎?爲什麼?

四、聯繫實際回憶別人對自己的關愛,表達感恩之情

師:生活中有沒有別人關心愛護你的事呢?和你的小夥伴分享一下,你想感謝誰?爲什麼?怎樣感謝?

五、製作感恩卡,感受互愛的情感

1.介紹"感恩備忘錄",師幼共同探討記錄方法。

2.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方法作記錄。

3.鼓勵幼兒大膽地介紹自己的"感恩備忘錄"。

六、在"感恩的心"的音樂中,結束部分

1.鼓勵幼兒多學本領,將來彙報父母

2.播放音樂《感恩的心》,把感恩卡送親人。

活動延伸:

日常滲透:繼續學習用多種方式對周圍的人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活動反思

活動中給了幼兒發展的空間,幼兒的活動、活動之後的感悟和體驗的表達給予了幼兒創造和發展的空間。幼兒在用心體驗、真情表白之中,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得到了發展。給予了幼兒更多人文的關懷。幼兒在思考、交流、體驗中得到了感情的昇華,也學到了學習方法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藏族人民的居住地、服飾特點、風俗習慣等。

2、能安靜地與同伴合作、合理搭配顏色製作五彩圍裙,並注意保持作品的整潔。

3、身系五彩圍裙大方地進行表演,初步感受藏族舞蹈的特點。

4、知道藏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的大民族之一,對民族文化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從網上下載有關藏族的圖片製作成課件《去藏族旅行》。

2、vcd《藏族舞》一盤。

3、音樂磁帶《哈達獻給解放軍》。

4、鉛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從中國地圖上了解西藏的地理位置。

1、我們住在哪裏?請幼兒說一說並在地圖上指出來。

2、找一找西藏在什麼地方?離我們遠不遠?地形象什麼?

3、你會採用什麼交通工具去旅行?

4、幼兒模仿交通工具的特徵出發。

(二)看課件瞭解藏族的地域特色。

1、地理風光:重點認識西藏的高原風景、珠穆朗瑪等。引導幼兒從高山、白雲相接等景象來感受高原之高、之寒。

2、建築特點:重點認識西藏的布達拉宮。

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詞語描述這些地方。

3、哈達禮儀:獻"哈達"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種禮節。獻"哈達"是對對方表示純潔、誠心、忠誠、尊敬的意思。"哈達"是一種生絲織品,紡得稀鬆如網,也有用絲綢爲料的。上品"哈達"織有蓮花、寶瓶、傘蓋、海螺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種隱花圖案。藏族認爲白色象徵純潔、吉利,所以,哈達一般是白色的。此外,還有五彩哈達,顏色爲藍、白、黃、綠、紅。獻"哈達"的動作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要用雙手捧哈達,高舉與肩平,然後再平伸向前,彎腰給對方。

幼兒學習獻哈達的動作。

4、食俗:藏族的典型食品是糌粑、青稞酒、酥油茶等。

(三)小組合作製作五彩圍裙。

1、看課件瞭解服飾特點,如:氈帽、長袍、斜襟衣、長筒靴等。重點認識五彩圍裙。

2、幼兒兩兩一起合作製作五彩圍裙。

(四)瞭解藏族舞蹈的韻味。

1、透過觀看藏族舞碟片瞭解藏族舞的基本動作。

2、隨音樂“北京的金山上”,幼兒繫上自制的五彩圍裙和老師一起舞蹈。

活動延伸:

1、把五彩圍裙投放在表演區,讓幼兒繼續在表演區裏隨音樂表演。

2、幼兒自己蒐集更多關於民族的知識和大家一起分享資訊。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透過感知欣賞民族風俗,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

2、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喜歡的民族風俗。

3、萌發幼兒對不同民族風俗的喜愛。

4、讓幼兒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族人民勤勞勇敢,他們都是中國人。

5、培養幼兒熱愛民族的情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活動準備:

民族風俗資料、《好大一個家》書本等

活動過程:

1、感知欣賞:

(1)、幼兒選擇觀看幻燈片、圖書。

(2)、幼兒交流看到不同民族的風俗。

2、討論交流:

(1)、你喜歡哪個少數民族?爲什麼?

(2)、自由交流不同風俗的特點。

(3)、個別交流

3、情感遷移:

長大了你想到什麼地方去看看?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笑的社會價值 ,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

2、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並從中體驗快樂。

活動準備: 一封信、圖片、音樂《歌聲與微笑》

活動過程:

一、匯入:今天老師特別高興,因爲今天有好多老師和我們一塊兒上課,你們高興嗎?而且我收到了一封很特別的信,看:是小蝸牛寄來的,收信人是大三班,小蝸牛給我們寫信會寫些什麼呢?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開啟看一下,原來是一幅畫,畫的是小蝸牛,上面寫着什麼呢?親愛的小朋友們:當你們孤單、恐懼、和不快樂的時候,別忘了你的好朋友小蝸牛正在對着你們微笑!那麼小蝸牛爲什麼會給我們寫信呢?這還得從森林裏的動物們說起呢:

二、幼兒欣賞故事

1、師:“森林裏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他們可喜歡爲朋友做事情了,小鳥爲朋友唱歌、小猴爲朋友摘香蕉、小鴨爲朋友送信,能爲朋友做事情他們心裏可高興了,只有小蝸牛很不開心,爲什麼呢?因爲他只會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不會做,小蝸牛不知道能爲朋友們做點什麼,心裏可着急了,小朋友們你能不能幫它想一想,小蝸牛應該爲朋友們做點什麼呢?(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象並講述)

2、師:”小朋友們可真是熱心,想出了這麼多好辦法,這時候小蝸牛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心想:我可以向朋友們微笑,我可以給我的朋友鼓勵,給他們祝福,給他們力量。所以小蝸牛就畫了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甜甜的微笑,信裏還寫着:親愛的朋友們,當你們孤單、恐懼、和不快樂的時候,別忘了你們的好朋友小蝸牛正在對着你們微笑。現在你們知道小蝸牛爲什麼要給我們寫信了吧?

三、微笑的意義

提問:你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微笑能帶給別人什麼呢?

(1)、幼兒看圖片,說說圖片中的人的微笑給人們帶來了什麼。 a、老師的微笑 b、醫院裏的醫生微笑 c、 運動員的微笑 d、解放軍的微笑……… )

(2) 你覺得還有哪些人需要微笑?

(3)那你都給誰帶去過微笑或者做了什麼讓別人高興的事情呢?

四、製作微笑卡片,給災區小朋友祝福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7

目的:

1.瞭解塑料袋和紙袋埋在地下的不同結果。

2.懂得塑料製品會污染環境。

準備:

一個月前,帶領幼兒在園內挖兩個坑,分別將一隻塑料袋和一隻紙袋埋在地下,並做上記號。

過程:

一、現場觀看實驗結果。

1.一個月前,我們一起把塑料袋和紙袋埋在了地下,你們猜它們現在會有什麼變化?

2.教師帶領幼兒根據記號找到掩埋處,挖出埋在地下的紙袋和塑料袋,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紙袋已有點腐爛,但塑料袋卻完好無損。)這是爲什麼?

3.教師小結:在自然界中,蟲類和其他微生物會使紙袋慢慢分解腐爛,而塑料袋卻不容易分解腐爛,它會在土壤裏“睡”上許多年,而且還會產生有害物質。

二、瞭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情況。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塑料袋用得最多?(超市、菜場、水果店、快餐店、麪包房等。)

2.帶領幼兒到附近的菜場、超市、水果店等處觀察塑料袋頻繁使用的情況。

3.帶領幼兒到附近的多處垃圾房觀看塑料袋的丟棄情況。

三、回園談話,初步瞭解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

1.看到人們每天要用那麼多塑料袋,你是怎麼想的?

2.使用塑料袋有什麼危害?(會影響環境、污染空氣、損害人體健康等。)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統計當天家中使用的塑料袋數量,並向父母瞭解這些塑料袋是哪裏來的,裝過什麼。

2.要求每個幼兒第二天帶家裏用過的塑料袋來園。

3.在以後的日子裏,有意識地數一數家中一個星期或一個月要扔掉多少塑料袋或其他塑料容器。

活動二可怕的塑料袋污染

目的:

1.進一步感受塑料製品給環境造成的嚴重污染,初步瞭解目前科學解決這種污染的方法。

2.增強環保意識。

準備:

1.請一名專家作有關介紹。

2.有關解決塑料袋污染的VCD片。

過程:

一、進一步瞭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情況。

1.請幼兒把各自帶來的塑料袋集中起來,感受塑料袋數量之多。

2.我們整個生活小區、杭州市、浙江省、全國、全世界那麼多人都在不停地使用塑料袋,這將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二、嘗試運用繪畫方式表現自己對塑料袋污染的擔憂。(如塑料袋堆積如山的情形,地球被廢棄的塑料袋“淹沒”的景象,塑料袋污染環境的現象等。)

三、討論減少塑料袋污染的方法。

1.塑料袋污染這麼嚴重,有沒有可以解決的辦法?

2.當幼兒提出用籃子、紙袋、布袋來代替塑料袋時,請幼兒說說使用這些袋子有什麼好處,爲什麼。(籃子結實耐用,且可清洗;紙袋攜帶方便,無污染,可回收再利用;布袋可清洗,可反覆使用。)

3.目前我們無法做到禁止使用塑料袋,這些不易腐爛的塑料袋該怎樣處理呢?

4.教師小結:現在,環保部門主要採用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把塑料袋埋在土裏,但它會慢慢分解出一種有毒物質,破壞土壤和植物生長;另一種是把塑料袋燒掉,但與此同時會產生有毒氣體,污染空氣,損害人體健康。這兩種方法都不理想。

四、向專家請教有關問題。

1.請幼兒大膽地向專家提問,請教有關塑料袋污染及其處理問題。

2.請專家結合VCD 片介紹目前科學解決塑料袋污染的方法:替代法和回收法。

3.教師小結:塑料袋會帶來嚴重的污染,所以我們應推廣用布袋、紙袋代替塑料袋。還有一種方法是把廢舊塑料袋送到工廠煉油,有的廢舊塑料袋經過加工可以再生成油漆和新的塑料原料,但這一工作較難進行。

活動三贈送紙袋

目的:

1.透過宣傳實踐活動,鞏固環保意識,提高交往能力。

2.產生做“小小環保宣傳員”的願望。

準備:

1.做紙袋的材料,如牛皮紙、掛曆紙、各種裝飾紙、剪刀等。

2.事先與超市取得聯繫,請他們配合、支援這一活動。

過程:

一、製作紙袋。

1.爲了保護環境,我們自己來製作紙袋代替塑料袋吧!

2.幼兒製作紙袋,教師巡迴指導,要求幼兒設法把紙袋做得結實些。

二、贈送紙袋。

1.你們想把紙袋送給誰?想跟他說些什麼話?(如“爺爺奶奶,爲了保護環境,請您不要用塑料袋,多用紙袋”,“叔叔,請用我們的紙袋吧,我們一起來保護環境”等。)

2.帶領幼兒到生活小區的幾個主要路口向拿塑料袋的行人贈送紙袋,並進行相關的環保宣傳,建議他們今後多用紙袋、布袋,不要每次購物都用新的塑料袋,可帶個舊的去。

3.帶領幼兒到超市向售貨員贈送紙袋,鼓勵幼兒大膽交往。

4.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商店的售貨員阿姨已經把我們做的紙袋掛在了店門口,準備以後少用塑料袋;買菜的老奶奶也把菜放進了我們送的紙袋裏。今後,我們要做一個“小小環保宣傳員”,建議爸爸媽媽少用塑料袋。

活動延伸:

要求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儘可能少用塑料製品,並妥善處理塑料垃圾。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8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經常會聽到小朋友說,今天誰和誰結婚了。小朋友在自由活動時間,經常會分別由一些男孩和女孩扮新郎和新娘,甚至還會要求老師也來參加。還有的小朋友說要跟老師結婚呢。有個小朋友最有意思,他每次都要生活老師做他的新娘,問他爲什麼,他說,因爲生活老師經常給他洗衣服。顯然,孩子們並不知道"結婚"的含義。稱:對"結婚"有一種朦朧的嚮往是學齡前兒童的一種正常心理和生理反應。我們不必過分緊張,不能粗暴地制止,也不能心不在焉地一笑了之,而是應該把這個時機當作一個有利的可教時機。我就針對了孩子們的喜好和心理特點,並選擇了適合大班孩子的內容!

活動目標:

1、知道結婚是一件喜事,瞭解婚禮的基本習俗。

2、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對婚禮的見解和感受。

3、感受婚禮中幸福喜慶的氣氛。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婚禮進行曲》、結婚過程的視頻、婚禮現場佈置的PPT

學具準備:各種喜糖、請柬、紅包、喜字、胸花、紗巾、門楣、撒花、氣球、紅雙喜香菸等實物,婚車、燈籠、捧花、煙花爆竹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知道結婚是一件喜事。

1、認識紅雙喜教師:大家看這是什麼?什麼顏色的?這個喜字很特別,兩個喜字並排在一起,叫什麼呢?(紅雙喜)你在哪裏看見過?(婚禮現場、房間裏、車子上……喜字貼在黑板上)

2、知道結婚是一件喜事教師:爲什麼要貼喜字啊?(因爲結婚是一件喜事)

(二)感受結婚時新郎新娘的幸福與甜蜜。

1、知道新郎和新娘。

教師:那是誰和誰結婚啊?結婚那天男的叫什麼?女的叫什麼?(是一個男的一個女的結婚)(出示結婚照)

2、瞭解結婚的含義教師:他們爲什麼要結婚啊?(他們相愛了)愛就是非常非常喜歡。那喜歡他的什麼呢?(樣子、愛勞動、勇敢、溫柔……)

3、感受新郎和新娘的幸福與甜蜜。

教師:婚禮那天你覺得誰最漂亮?誰最帥?爲什麼呀?(打扮得漂亮)他們穿的什麼呀?(穿的婚紗和禮服)還有穿的什麼衣服?(中式的旗袍)他們的表情怎麼樣?(結婚這一天他們最開心,他們和相愛的人結婚了,結婚是人生當中最幸福的一件事)教師:等你們長大了,和心愛的人結婚,你也會成爲最幸福、最漂亮、最帥的人!

(二)瞭解婚禮的基本習俗

1、幼兒自主觀察交流結婚用品。

教師:結婚要用到哪些東西呢?請你去看看然後告訴大家。(看實物和圖片)

2、集中提問教師:你看到了什麼?

例如:

紅包:有什麼用?(賀禮,祝福他們)那可以說什麼祝福的話呢?(白頭到老、永結同心、永遠幸福、早生貴子、永浴愛河、天天快樂、結婚快樂……)請柬:有什麼用?誰發出的請柬?邀請誰?來幹什麼呢?(喝喜酒、爲他們送上祝福)婚車:你怎麼知道是婚車啊?這婚車用來幹什麼的?

婚戒:是幾個?(一對)紅雙喜:代表紅紅火火喜糖:甜甜蜜蜜煙花爆竹:什麼時候放的?感覺怎樣?

2、播放PPT,幼兒交流表達婚禮現場、婚房的喜慶氛圍。

教師:你們參加過婚禮嗎?感覺怎樣?

教師:婚禮現場佈置得怎麼樣?(看PPT)紅地毯、拱門、舞臺有什麼用?

除了現場很漂亮,還有哪裏也很漂亮?(婚房)你怎麼知道是婚房啊?

教師:有人在室內結婚,還有的人在外面舉行婚禮呢!

教師:結婚都是成雙成對的,喜字是一雙,看愛心也是兩個,用好聽的詞就是心心相印!

3、播放婚禮視頻,引導幼兒瞭解婚禮程序。

教師:東西全部準備好了,人也到齊了,婚禮開始了,新娘走上紅地毯慢慢走向新郎,和新郎幸福地擁抱在一起,還互相爲對方戴上結婚戒指,這是證婚人在爲新郎新娘證婚,他們還倒了香檳,香檳表示結婚以後相敬如賓,幸福地一起生活,在音樂聲中大家鼓掌併爲新郎新娘送上自己的祝福。(邊看視頻邊解說)

(三)表演遊戲"結婚啦!"

1、以遊戲的形式請一對男女幼兒扮演新郎新娘,並分配婚禮現場其他角色。

教師:大家想不想也來玩一玩婚禮的遊戲?那需要一位新郎和新娘,那請誰做新郎新娘呢?點兵點將,點到誰就請誰做新郎和新娘。

2、新郎和新娘簡單打扮,幼兒合作佈置婚禮現場。

教師:這裏是舞臺,地上需要鋪什麼呢?新娘新郎從哪裏過來啊?還要一個什麼?那怎麼佈置呢?(大家商量)我們大家一起幫新娘新郎佈置,好嗎?

3、在《婚禮進行曲》聲中玩結婚遊戲。

教師:婚禮要開始啦!看,還需要誰?(撒花藍)我們一起來爲他們鼓掌,送上我們的祝福!(放婚禮進行曲和背景PPT)今天我們瞭解的是結婚的儀式,冬令用品店也要開張了,那又要準備什麼呢?怎樣舉行呢?我們回家先去再和大家說說好嗎?

活動延伸: 遊戲活動:其他儀式的瞭解,如商鋪開張啦!

活動建議: 孩子們在看了婚禮所需用品的實物和提片後交流時,他們說到哪樣東西,老教師就出示的話可能效果更好。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9

活動目標:

1、解讀畫面,感受、理解各種“愛”的表現,並能大膽連貫地講述。

2、在說說、拼拼、議議中,體會心中有愛的美好。

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公益廣告《family》《和諧生活》剪輯影片

2、《愛》課件

3、立體拼圖

(二)經驗準備:

有一定的環保知識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目的:解讀畫面,感受愛家人的情感,體會心中有愛的溫暖。)

1、欣賞“family”——這錄像裏有些誰?

2、認識“family”——哪個字母是爸爸,哪個是媽媽,哪個是孩子?

3、猜猜“family”——“family”可能是什麼意思?

4、家是我們心裏最重要的地方,說說家裏誰讓你最溫暖?你讓家人溫暖嗎?

小結:家人的愛讓我們時刻溫暖

(設計思考——透過直觀的欣賞公益廣告,嘗試從自己對家人的愛出發,激發幼兒的回憶,說說熟悉的愛。)

二、猜猜講講(目的:猜測畫面,感受愛他人的情感,體會心中有愛的快樂。)

1、出示圖片,猜猜我們身邊發生的溫暖故事。

出示六幅圖片線索,猜測故事

出示兩幅圖片線索,猜測故事

(設計思考——讓幼兒嘗試尋找圖片間的內在聯繫,在挑戰幼兒思維的同時,也滲透了愛他人的情感)

2、欣賞視頻《和諧生活》(設計思考——採用和第一環節不同的策略,以視頻進行驗證)

3、兩個故事中有個共同的地方你們能發現嗎?

4、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你有過這樣的快樂嗎?

小結:身邊的愛讓我們彼此快樂。

三、拼拼議議(目的:拼圖組合,感受愛地球的重要,體會心中有愛的美好。)

1、如果沒有愛我們會怎樣的呢?

2、小組拼圖,嘗試推測圖片寓意。

3、四組合一,感受大愛。

(設計思考——在推進中,發現大愛是從每一個小愛開始的,地球的每個角落都需要愛)

總結:小愛讓生活美麗,大愛讓生命美好!關鍵要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相信你們能讓明天更美麗。

活動反思

一、內容選擇源於幼兒興趣所在

活動來自我們大班的主題《我們的城市》。在其中《廣告》這個活動後,我們發現孩子們非常喜歡廣告,常常在自由活動時聽見孩子在模仿廣告裏的語言或動作,“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在孩子單純的模仿廣告語時,我靜靜的思考,廣告除了能給孩子歡樂外,讓他們消費意外,還給孩子帶來了什麼?於是我開始留意起廣告來。有許多“公益廣告”深深感動了我。如何將這一類能觸動我們心靈的公益廣告帶給孩子,成了我設計這次活動的初衷。今天爲什麼選擇央視的“family”和東方衛視的《和諧社會》呢?第一個是他用了生動形象的字母動畫講述了一個家庭成長的故事,故事很短,但愛卻很深。而另一個廣告中講述了人與人之間助人爲樂,相親相愛,社會是一家的故事。這兩個廣告所表達的離我們生活很近,孩子們很容易理解。其實教育資源往往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用心,每個資源都能變成教育的契機。就這樣我開始了我的教學活動設計。

二、價值體現源於孩子發展目標

《3-6歲幼兒學習發展指南》中指出:給孩子們一個積極的自我。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傾注了家人、老師、同伴以及社會大家庭許多人的愛,他們習慣了獲取愛,而吝嗇於說出愛、付出愛。本活動以“愛”爲支點,選擇生活中常見的愛心行爲,讓孩子感受愛是雙向的,體會從愛家人——愛他人——愛地球的小愛到大愛的遞進。引導感受愛、理解愛、表達愛。讓孩子從小成爲一個有責任感,有愛的人。整個活動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有着深遠的意義,對於奠定健全的幼兒人格更是舉足輕重。

三、教法攫取取源於孩子年齡特點

本次活動孩子們的狀態投入,語言表達積極,想象力豐富,特別是第二環節中,大家的故事編的都很溫暖。這與我選擇的教法有很大的關係。

根據大班幼兒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的特點,我今天選擇的最主要的教學方式就是——看圖講述。但不同於小中班的是,我不再給予完整故事,而是選擇只給他們一些圖片線索。這樣他們不僅要感知事物的表徵特點,還要在觀察細節後,進行分析、推理和歸納。這樣孩子的觀察力,口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與想象力都得到了發展。

活動的三個環節內容形式上採用了平移法——愛自己、愛他人、愛地球

情感上則使用了剝筍法——由小愛到大愛的情感遞進

1、愛家人環節主要採用了;情境啓迪法

透過觀看視頻,在老師情感和語言的啓迪下,感知家人的愛,特別有孩子說到父母相互間的愛溫暖自己,讓我也很感動。這是孩子們最熟悉的愛。所以激發了幼兒大量的生活回憶。

2、愛他人環節主要採用了:猜測想象、討論分析法

這一環節出現的圖片中包括地點、人物、事件等關鍵要素。孩子透過看看、猜猜、議議從抽象簡潔的圖片細節中想象可能發生的故事,兩次圖片出示從6到2,孩子的各項能力都在挑戰中發展。

3、愛地球環節中主要採用了材料操作法

幼兒分組拼圖,與之前兩個環節不同的是,這裏幼兒從反面感知沒有愛的世界變化。透過逆向思維,做出正面解釋。當四組的拼圖完成後,大家會欣喜的發現,原來自己的小故事都是大故事中的一部分,情感遷移逐步從小愛跨入了大愛,進一步深刻地體現了活動的核心價值。而四幅圖片的設計也正是我園園本課程“綠色環保,健康生活”部分中的——節約能源、愛護綠化、保護環境、珍愛動物、心理健康。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模仿,瞭解古今中外各種各樣的問候方式。

2.初步感受問候方式與人際關係間的關聯,品味禮儀之美。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古今中外打招呼視頻課件,中國古典音樂,坐墊20個,筆記本電腦5臺,旗頭、手絹、水袖等若干。

經驗準備:幼兒有和他人打招呼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師生問候,引出主題請幼兒和客人老師打招呼,師幼共同總結平時打招呼在語言、手勢以及表情方面的要求。

提問:

(1)剛剛打招呼的時候,你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2)除了揮手、說"你好"以外,打招呼時你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小結:我們通常面帶微笑地用揮手、說"你好"來打招呼,表示友好。

二、觀察討論,瞭解打招呼的方式與人際關係的關聯

1.交流分享:我瞭解的其他打招呼方式提問:除了這種(揮手、說"你好"、微笑)方式,我們還能怎麼打招呼?(提示:平時爸爸媽媽是怎麼和別人打招呼的?電視裏的人是怎麼打招呼的?故事書裏的主人公是怎麼打招呼的?)

2.觀看視頻:學習現代多種打招呼方式

(1)師:在我們綠地幼兒園,我有一羣好夥伴,每天上班時我是怎麼和夥伴們打招呼的呢?一起來看一看。

(2)幼兒觀看視頻。

(3)提問:你看到程老師是用什麼方式和夥伴們打招呼的?

【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照片,包括點頭、招手、握手、擊掌、擁抱、鞠躬。】

3.討論分析:從打招呼的姿勢,判斷人與人之間的親疏和長幼關係

(1)提問:

①猜猜誰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怎麼知道的?

②誰是我的新夥伴?

③那我是怎麼和男老師打招呼的?

小結:原來我們和親密的人打招呼可以擁抱,用身體的接觸來增進感情;見到新朋友,可以握手;男生和女生長大了以後,普通朋友之間打招呼招招手、點點頭就可以了。

(2)提問:誰是我的領導、長輩?你們看出來了嗎?

小結:我們用鞠躬的方式來和長輩打招呼,表示尊敬、尊重。

(3)幼兒現場練習與同伴及老師等用相應的方式打招呼。

三、拓展經驗:瞭解古代打招呼的幾種常用方式1.自主觀看視頻,並利用服裝道具,學一學、練一練。

(1)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古時候的人們是怎麼打招呼的?(幼兒自主回答)後面有五臺電腦,裏面有幾種古人打招呼的視頻,大家自己去看一看,學一學。

(2)幼兒自主觀看,教師引導幼兒利用服裝道具學一學,演一演。(播放優雅的中國古典音樂)

(3)交流演示。

師:誰來說一說,你學到的打招呼方式是什麼樣的?(教師簡單講解作揖、鞠躬、萬福、磕頭、團拜等方式的禮儀要求。)【結合旗頭、手絹、水袖等道具,請幼兒展示自己學到的打招呼方式】

2.隨音樂玩打招呼遊戲師:孩子們,學古人打招呼好玩嗎?那我們跟着快樂的音樂和小夥伴一起來打打招呼吧!

【播放喜慶的民間音樂,幼兒自主用作揖、鞠躬等方式打招呼】

3.欣賞視頻,瞭解世界其他民族奇特的打招呼方式

(1)師:除了我們剛剛學到的這些打招呼的方式,世界上還有好多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他們也有自己的打招呼方式,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提問:你看到了什麼?(扶胸鞠躬、雙手合十、吻面、碰鼻等)

(3)小結:原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打招呼的方式,我們和他們在一起時,也可以學着用他們的方式來問候,表達我們的尊重和友好。

四、再次體驗,結束活動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從古到今就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國,在生活中有很多交往禮儀,今天我們研究的是打招呼、問候的禮儀。原來跟長輩、跟同伴打招呼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跟關係親密或疏遠的人打招呼也不一樣。作爲中國的孩子,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學好各種交往禮儀,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小朋友。

現在,我們要和客人老師說再見了,用你喜歡的方式,去跟老師們道別吧!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⒈能用恰當、友好的方式交換玩具

⒉理解好朋友之間要分享的道理,並能主動的進行分享。

⒊願意與同伴交換玩具玩,養成愛護玩具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⒈物質準備:幼兒自帶喜歡的玩具、課件。

⒉經驗準備:有與他們分享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自己介紹自己帶來的玩具朋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邊介紹邊示範玩法,激發幼兒玩玩具的興趣和願望。

提問:你帶來的是什麼玩具?這個玩具怎樣玩?

二、組織玩具分享活動,引導幼兒體驗與好朋友一起慶祝六一的快樂。

⒈組織幼兒討論分享玩具時應該注意的問題。提問:怎樣才能讓你的玩具分享給好朋友?

小結:要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玩具,說清楚玩具的名稱、玩法,然後演示玩法,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這樣才能成功交換、分享。

⒉幼兒自由交流、進行玩具分享。

提問:和好朋友分享玩具後,你的心情怎樣?

小結:和好朋友分享玩具,不僅可以玩新玩具,還可以交到新的朋友,得到更多的快樂。

三、引導幼兒瞭解故事內容,探討愛護玩具的方法。

⒈結合課件請幼兒聽故事,探討玩具小兔傷心的原因。

討論:玩具小兔爲什麼會傷心地哭起來?其他玩具爲什麼拒絕和米多交朋友?你覺得米多應該怎樣對待玩具朋友?

⒉結合課件,引導幼兒討論、交流愛護玩具的方法。

提問:生活中你是怎樣對待玩具朋友的?應該怎樣愛護玩具朋友?

結合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正確對待玩具的方法:定期清洗,保持玩具乾淨;不亂扔、不摔打玩具;玩完後,要擺放整齊。

四、引導幼兒檢查各區域玩具擺放的問題,鼓勵幼兒歸類整理。

⒈幼兒觀察圖片,說一說哪些玩具放錯了、應該怎樣擺放,指導幼兒學會分類整理玩具並擺放玩具。

⒉組織幼兒分組查找班級區域材料擺放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收拾、整理。

⒊帶領幼兒集體參觀各區域玩具收拾、整理的成果,引導幼兒體驗整理玩具的快樂和成就感。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某一特徵分類後,再按另一特徵重新分類,或對已分的兩類物品再次分類。

2、提高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參照幼兒活動材料第四冊第6頁上的圖樣,繪製12張實物卡片,製作成貼絨或磁性教具。

2、師幼共同收集各種小件商品的包裝,並貼上標籤,如:飲料(2元),牛奶(3元),洗潔精(3元)……。活動前將以上商品陳列在一個貨架上,並用布蓋好。

3、在活動前一日,請幼兒完成幼兒活動材料第四冊第6頁上的操作任務。

活動過程:

一、會飛和不會飛。

1、我們已經認識了許多會飛的東西,老師這裏有許多卡片,要請小朋友看一看是些什麼東西,然後把他們分成兩個部分。

2、教師逐一出示卡片,幼兒指認後進行第一次分類,並說明分類的標準(會飛的和不會飛的)。

二、天生的和人造的。

1、這12張卡片還可以換一種分的辦法。怎樣分的呢?

2、啓發幼兒注意這些物體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人們製造的,按此標準重新進行分類。

3、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集體檢驗,明確分類的標準。

三、超市管理員。

1、小朋友學會了分卡片的本領,超市裏的叔叔阿姨要請你們幫忙整理商品。

2、揭示貨架。超市裏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

3、按物體的一個特徵分類。這些商品一樣嗎?請把一樣的放在一起。

4、幼兒進行第一次分類活動,並說明分類標準。

5、再按另一特徵給已分的物體進行第二次分類。這些分好的商品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能給他們再分一次嗎?

6、請兩名幼兒操作,並相互交流分類標準。(價格)

7、全體幼兒檢驗分類結果,再次明確分類標準。

大班社會活動――迷路的孩子(何義英)

目標:讓幼兒知道自己及家庭的簡單情況,增強幼兒的自我意識。

材料:用積木搭幾條街道,十字路口搭一個民亭;用椅子搭幾個家;已佈置好的兒童商場一個。

過程與指導:

1、分配角色。老師扮演大姐姐,幼兒扮演小夥伴,助教扮演民警。

2、創設情景。大姐姐和小夥伴一起到很遠的商場去玩,回家時,走到十字路口迷路了。

3、姐姐啓發幼兒想辦法,誘導幼兒去請民警叔叔幫忙,提醒幼兒詢問民警時要有禮貌。

4、民警叔叔向幼兒瞭解情況,指導幼兒大膽回答民警叔叔的問話。

5、小朋友謝謝民警叔叔幫助他們找到了回家的路,結束活動。

建議:

1、在組織此活動前應與家長聯繫,請家長告訴幼兒有關家庭的簡單情況。

2、民警瞭解情況時,應一一詢問幼兒的姓名、家庭住址、家裏的電話號碼、爸爸媽媽的姓名及工作單位等情況。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1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自身在媽媽肚子中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

2、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述自身的見解。

3、進一步瞭解自身與媽媽的關係,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光盤,磁帶,錄音機,皮球每人一個,結婚照一張,紅皺紙、繩子、剪刀、彩紙、橡皮泥、蠟筆白紙、破舊圖書等幼兒手工操作資料。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引題、設疑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聽錄音生日歌)咦!今天是誰的生日啊?到底是誰的生日啊?

(幼兒任意猜想,引起興趣)

2、(聽錄音)今天是唐唐的生日,他的好朋友都來了,他們又唱歌又跳舞,氣氛可熱烈啦。唐唐想:"要是我天天都過生日那該多好啊!"唐唐問媽媽:"媽媽,爲什麼我一年中只在今天過生日?"媽媽說:"因爲你是六年前的今天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呀!""那我是從哪兒來的呢?"

3、小朋友,你們能告訴唐唐嗎?他是從哪兒來的呢?

4、媽媽是怎麼把你生出來的?你們想不想知道啊?

(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課題,自然、有趣。)

二、幼兒進一步以科學的方法瞭解自身的生長過程,感受媽媽的辛苦。

1、(出示結婚照)我們先來看看這是誰?他們表情怎麼樣?

(他們結婚了,他們緊緊的靠在一起,接下來會怎麼樣呢?)你們瞧!

2、(放錄像)象什麼?說說他的樣子?猜猜他在媽媽的肚子裏游來游去幹什麼?(他和媽媽肚子裏的卵做了好朋友他們合在了一起)猜猜他們會變成什麼?到底變成了什麼呢?我們來看看。

3、(放錄象)你看到了什麼?(這就是我們呀)說說臍帶兩頭的連接,並與我們現在的樣子進行比較,突出頭特別大。我們住在媽媽的肚子裏媽媽會怎麼樣呢?

4、(放錄象)媽媽怎麼了?吐的時候感覺怎麼樣?我們在媽媽肚子裏接下來會怎麼樣?

5、(放錄像)變成了什麼?他在哪?與剛成型時相比較,並找找他的五官、四肢。

6、(放錄像)媽媽肚子發生了什麼變化?(幼兒把皮球當娃娃體驗大肚子活動的不方便)說說感覺怎麼樣?

7、(放錄像)媽媽肚子越來越大,我們也一天天長大,看看媽媽怎麼了?(瞭解小朋友生出來的過程,體驗媽媽的辛苦)

8、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媽媽很辛苦?

9、媽媽那麼辛苦,我們平時應該怎樣關心媽媽呢?(媽媽生病了,在家怎麼關心,洗被子了該怎樣拿下來,有好吃的等等)

(在教師的牽引下,幼兒從錄象中的外表現象逐漸深入到問題的實質,感受到媽媽生育自身的痛苦,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延伸活動:

幼兒製作禮物

三八婦女節快到了,你們想不想做份禮物送給媽媽呀?回家去想一想

活動點評:

1、本活動的設計思想是比較新穎的,能夠在幼兒園中大膽地進行性教育的嘗試,選擇適宜的鏡頭給幼兒真實的體驗,由此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活動後一幼兒的話可能是對本活動最好的評價:"原來我不知道媽媽生我這麼痛,有時發脾氣還打媽媽,現在回家要對媽媽好一點。"小朋友的話是發自內心的,也恰恰說明老師的設想和預定的目標已基本實現。

2、活動中幾個環節的趣味性特別強,如出示結婚照,幼兒馬上笑起來,注意力被吸引住了;讓幼兒用衣服包住皮球,體驗媽媽懷孕的不方便,幼兒被媽媽的形象所感染,一邊覺得滑稽可笑,一邊說出媽媽蹲下去會怎麼樣、走路怎麼樣、彎腰會怎麼樣?幼兒在遊戲中獲得了真切的感受。最後以一個問題結束活動,也是下一活動的開始。整個環節完整、自然、有趣,步步深入、引人入勝。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14

活動目標:

1、透過各種不同的門票來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祖國的熱愛之情。

2、觀察瞭解門票的意義、結構、種類等。

3、培養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門票的展板、課件活動過程:

一、欣賞各種門票,對門票產生興趣,瞭解門票的意義及作用。

1、談話匯入,請幼兒觀察展板上的門票。

2、找出一張自己最喜歡的票,並討論這是什麼票,上面有什麼?

3、教師提問:這是什麼票?你怎麼知道的?門票有什麼用?

4、教師總結門票的具體含義。

二、仔細觀察課件中的門票,發現門票上的資訊,瞭解各種資訊的作用。

1、仔細觀察門票,發現門票上的文字、圖片、號碼、副券等資訊並瞭解其作用。

2、觀察的門票正面、背面,進一步瞭解門票上的資訊。

3、教師總結門票的結構及內容。

三、觀看課件中同一景區的不同門票,比較門票的不同,欣賞不同材質的門票,瞭解門票的發展。

1、仔細觀察不同的門票,找出不同。

2、仔細觀察塑料門票,說說門票的材質有什麼不同。

3、請幼兒設想用什麼能做出既美觀又不易損壞的門票?

教師介紹磁卡門票。

4、選出自己最喜歡的門票並說明原因。

四、請幼兒觀看課件欣賞不同場所不同種類的門票。

1、欣賞不同場所的門票,瞭解門票的使用範圍。

2、欣賞不同種類的門票:嵌幣門票、異型門票、多功能門票。

五、延伸活動今天咱們看了許多不同地方、不同種類的門票,在門票上都印有這個地方最美的風景,這些都是哪個國家的風景?(中國)你們想不想讓更多的人看到咱們國家的風景?我們應該怎樣做?

活動反思:

興趣與情感是思維最大的驅動力。在活動中我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這麼小的刷子是做什麼用的?……等有趣的問題進行探索交流,從而使幼兒積極主動圍繞“刷子”這一話題進行嘗試探索,較好地貫徹了新《綱要》的指導思想。

社會活動大班教案15

《綱要》中指出,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它不是教師直接“教”的結果,幼兒主要透過在實際生活中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經驗和體驗而學習。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爲基礎,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指南》也指出,要珍視遊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要最大限度地支援和滿足幼兒透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在社會活動《我不怕困難》中,我從情景“過橋”匯入,讓幼兒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選擇過高橋還是矮橋,接着我拋出問題:“爲什麼你選擇高橋(矮橋)?說說你的理由。”從而讓幼兒瞭解什麼是困難。雖然並我沒有解釋困難的意思,但緊接着我讓幼兒說說在生活中曾經遇到過的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了解到困難其實就是在做一件事情時所遇到的阻礙,它可以是一種心情,一種疲憊,一種心理暗示等等。如徐梓宸說的“因爲害怕不敢走高橋”,趙子涵說的“爬輪子時腿很累了”,呂子騰說的“做數學我不會”,這些都是他們面對的困難,但這些困難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戰勝。

如:嘗試挑戰、休息後的堅持、請教後的努力。爲了讓幼兒獲得更多的戰勝困難的方法,我又借鑑《爸爸去哪兒》中的任務卡,讓他們在完成任務中區發現困難、戰勝困難。在設計任務卡時,我運用了圖文的形式出現,上面部分是圖示,下面部分是文字。當幼兒拿到任務卡後,由於對圖的認知理解還是不夠而且又不認識文字,拿第一道困難就擺在了眼前,如何來解決?所有的幼兒一個勁讀圖,甚至有幼兒在說:“我們不認識字呀?”我只一句話就點醒了:“你們不認識字,可有人認識呀!”於是大方詢問教師就成了幼兒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時不用直接教幼兒去問後面的老師,他們會主動想到、做到。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幼兒不亦樂乎,因爲他們並不是把這些當成任務,而是當成一種遊戲,一種同伴共同遊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幼兒獲得的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獲得成功後的快樂感和自豪感。在任務過程中,一位幼兒拿錯了東西,當她遇到我是還會主動詢問“老師,我拿的對不對?”我只是說:“在看看你的任務卡。”經過比較,他立刻就發現他拿的並不是任務卡上需要的。幼兒詢問、觀察比較的過程中把不確定變成了確定,這也是解決困難的方式之一。整個活動,我設定了三種情景:挑戰情景、生活情景(隱性的)、任務情景(遊戲性的)。在這些情景中,幼兒透過在實際生活中和活動中積累有關經驗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獲得了對“我不怕困難”的理解,同時獲得瞭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態度,以及戰勝困難的勇敢精神品質,我想在以後的生活道路上會永遠陪伴幼兒的成長。

但是,我設計的任務卡是五人或六人共同完成,始終是能力強的幼兒在指揮,能力稍弱小的幼兒只是跟隨能力強的幼兒,並沒有真正去發現困難解決困難,不利於能力弱的幼兒的發展。《指南》指出,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援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指南》所呈現的發展 “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因此在設計任務卡時最好更具針對性的,如能力強的可以兩到三個人一組,能力弱的單獨完成稍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