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江保衛戰教案八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江保衛戰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江保衛戰教案八篇

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1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1、概述全文的內容。

2、學會用“驚心動魄”、和“閃爍”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複習

1、聽寫詞語。

快捷肆虐洶涌驚心動魄

危急嶙峋閃爍日夜兼程

2、有感情地背誦第5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段

1、齊讀。

2、這段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全文,點明中心)

三、回顧全文

1、概述全文的內容。

2、課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動,有感情地讀一讀。

四、說話訓練

1以“當長江大堤遇險時”領起說一段話。

2、1998年洪澇災害後,許多人失去了家園。當時你是怎麼想、怎麼做的?

五、作業

1、造句。(1)驚心動魄(2)閃爍

2、寫一讀後感。

3、收集抗洪救災中的故事,在班會上講聽。

六、板書設計:

大堤搶險(面)英勇

8大江保衛戰鐵漢本色(點)

勇救羣衆(面)銘記

教學反思

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一、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二、透過對具體語言文字的閱讀賞析,理解和感悟含義較爲深刻的字、詞、句。

三、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爲了保衛國家和羣衆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準備:

幻燈片、紀錄片《揮師三江》的剪輯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音樂匯入,巧引疑問

1、播放歌曲《爲了誰》,引出課題,簡介背景。

2、板書課題,將“戰”字寫大些,引導學生圍繞“戰”字提出問題。

二、由疑促讀,整體感知

1、小結學生的問題,引導自讀課文。

①按“爲什麼戰――怎樣戰――戰的結果”將課文分爲三段。

②讀準生字,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

2、交流溝通。

3、指名分自然朗讀,正音。

三、學習第一段

1、範讀,思考:你知道了什麼?

2、根據學生的回答,聯繫文中的句子,引導朗讀感悟表現形勢危急和子弟兵英勇氣慨的詞句。

3、指導朗讀。

4、你讀出了什麼或腦海裏浮現出了什麼?

四、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第二題,教師指導書寫。

2、師生一同查找有關1998年抗洪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交流資料,切入課文

1、學生、教師分別介紹所查找的資料。

2、小結資料內容,切入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思考:主要介紹了哪幾個場景?

2、引導概括。

(①拼命保堤 ②錚錚鐵漢 ③羣衆救星)

3、學習場景一:拼命保堤

①看幻燈圖片,用自己的話想像圖意。

②自由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描述的,哪些話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朗讀感悟表現戰士們奮不顧身和樂觀主義的精神的詞句。

④指導朗讀,聯繫課文內容突出語速和音高的變化。

4、學習場景二:錚錚鐵漢

過渡讀:師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①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話向大家敘述錚錚鐵漢的事蹟。

②引導畫出文中的動詞。

③指導朗讀黃曉文被釘子扎傷的句子。(重讀動詞)

5、學習場景三:羣衆救星

過渡讀:師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最後一句。

①默讀,思考:還有哪些感人的事蹟?

②回憶所查的資料,補充省略號的內容。

③戰士們是怎樣去營救的?引導朗讀文中的話。

④洪水到哪裏戰士們就飛向哪裏,面對如此英勇的戰士,人們發出了由衷的讚歎,深情朗讀“哪裏……就……”、“看到……,看到……”

⑤指導朗讀。

三、小結

1、師激情概括,切入第三段。

2、朗讀第6自然段。

四、作業

1、選取一個或幾個場景,寫一篇讀後感。

2、背誦課文第5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師生有感情地背誦第5自然段。

二、觀看紀錄片《揮師三江》的剪輯帶。

三、回顧影片和全文

1、影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述說感動的理由。

2、文中哪些段落在影片裏出現過,找出並有感情地朗讀。

四、總結全文

五、作業:

1、以小組爲單位選取文中或影片中的一個場景,編演小課本劇。

2、完成課後練習第3題。

9.真情的回報

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課文,感悟人民解放軍心繫人民、團結抗洪、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

3.拓展遷移,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透過富有典型意義的材料,敘議結合,以情動人,從不同側面體會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體會課文中有關句子的思想感情或理解句意。

難點: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入境匯入

1.情境渲染,入境揭題:出示第一段(配樂)教生合作讀第一段。朗讀讀題。

2.回顧板書:透過上節課的學習,還記得課文主要是透過哪兩個方面來反映這場大江保衛戰的?

二、精讀感悟

(一)初步感受“錚錚鐵漢”。

1.在這場不動槍炮,不見硝煙的戰鬥中,我們的人民子弟兵保衛大提,救護羣衆,與肆虐的洪水展開了生死搏鬥。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我們的人民解放軍,你會用文中的哪個詞呢?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

2.組織交流。出示第三自然段。板書:錚錚鐵漢。理解詞語,朗讀句子。

提問:那麼,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那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呢?

(二)【保大提】

學生默讀課文的第2~4段,思考圈畫。

1.組織交流,以學定教。

【一聲令下】

(1)學生交流。

(2)隨機點出“一聲令下:上!” 就從這簡簡單單的“上”字上,你讀出了什麼?

(3)指導朗讀。

過渡:除了一聲令下能感受到錚錚鐵漢的本色,還有哪些地方能感受到?

【一個念頭】

(1)你特別從哪裏詞語中感受到的?

(2)抓住 “全然不顧”,指導體會。

(3)抓住“一個念頭” ,反覆指導朗讀。

【一道人牆】

(1)抓住“一道人牆” ,這是一道怎樣的牆?就這血肉之軀鑄就的人牆要抵擋的是什麼?

(2)讓我們再來回顧那感人的一幕幕。播放抗洪錄像。

(3)小結: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這些他們全然不顧。此時,你想用那些詞語來讚美他們?

【一副對聯】

除了這些詞語來讚美他們,還有一副對聯也正是人民子弟兵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中的真實寫照。出示對聯。讀了這幅對聯,你體會到了什麼?指導體會,指導朗讀。

2.在這場可歌可泣的戰鬥中,涌現了許多英雄的事蹟,解放軍某部連長黃曉文就是其中的一個。出示第四段。

(1)自由讀讀這段話,想想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位錚錚鐵漢的?

(2)組織交流。指導朗讀體會。

3. 寫法指導。

(三)【救羣衆】

過渡:剛纔我們在保大堤的過程中感受到了錚錚鐵漢的英雄本色,那麼在救羣衆時,哪些語句能讓你感悟到這錚錚鐵漢本色的?

出示第5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圈圈畫畫。

1.組織學生交流。

2.隨機出示語句,指導體會與朗讀。

▲“洶涌的激流中┅┅搖搖晃晃的電杆。”

(1)你特別是從哪裏體會到的?

(2)指導體會三個“飛向”和三個地方。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在安造垸……生的希望……”

(1) 從這裏你又體會到什麼呢?

抓住“三天三夜”、“九個小時”體會危險到極點,而後得到解救。

(2)抓省略號引導體會。播放錄像。

▲“哪裏有洪水,哪裏就有……大救星。”

(1)從四個“哪裏”你體會到了什麼?

(2)句中的“紅五星”、“迷彩服”等就是指——子弟兵。這是運用了借代的手法。

(3)學到這裏,讀着這些感人的語句,你想到了些什麼詞語?

小結,指導朗讀。

三、總結課文,課外延伸,寫話練習

播放圖片,引導觀察,學生片段練習。組織交流。

四、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

保大堤

大江保衛戰—— 錚錚鐵漢

救羣衆

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大江保衛戰》是蘇教版第12冊的課文,這是一篇洋溢着時代氣息的通訊,記敘瞭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與長江特大洪水進行頑強戰鬥的動人情景,熱情讚揚瞭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表達了子弟兵與人民的魚水深情。本文遣詞造句生動形象,敘事後適時的議論抒情,使全篇情思飛揚。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第1、2兩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日夜兼程、鏖戰等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爲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準備

歌曲《爲了誰》的錄音帶、解放軍官兵搶險的錄像

教學過程

一、揭題

(上課前播放《爲了誰》,聲音漸低)

1、大家聽到的這首歌,歌名是《爲了誰》,這首歌唱遍了祖國大江南北,許多人爲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歌中唱道:你是誰?爲了誰?你們聽懂了嗎?

2、是呀,19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和人民羣衆一起打響了:大江保衛戰(出示課題)

3、透過預習,你知道這是怎樣的大江保衛戰?(氣壯山河、驚心動魄、震撼人心、扣人心絃)

讓我們一起讀好課題

4、1998年夏天,我國長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沿江各地特別是長江中游一帶險情不斷。大家一起看!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播放(大江滾滾)的錄象

誰能說說你看到的情景。

看着這波濤滾滾的洪水,你想到了哪些成語?(洶涌澎湃、一瀉千里、驚濤駭浪、驚濤拍岸、排山倒海、萬馬奔騰、濁浪排空)

[精煉、深刻的成語如顆顆珍珠熠熠閃光。學生多讀、多記、多說,對他們的語言發展大有好處。我們應鼓勵學生多積累。]

書上怎麼寫洪水的呢?請大家讀讀課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

2、交流:暴雨,大暴雨,一場接着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轉瞬間變成了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荊江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

(1)請大家再讀讀這段話,看看你能讀懂些什麼?

(雨大、千里江堤危在旦夕、許多地方出現了災情)

(2)你能透過朗讀來告訴大家災情的危急嗎?試一試

指名讀、評價(緊張嗎?再緊張些!)

(3)現在,假如你是一位播音員,你該怎樣向全國觀衆播送長江險情呢?指名再讀(先跟觀衆打招呼)

(4)齊讀(讓我們一起讀出這緊張的氣氛來)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是一種理解、鑑賞。這兒,教師充分讓學生自主閱讀,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以形成良好的語感。]

3、引讀:

(1)是呀,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

出示: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進。

讀準:日夜兼程

(2)你能想象一下解放軍官兵日夜兼程的情景嗎?先說給同桌聽聽,再說給大家聽

(3)指導讀:子弟兵爲了戰勝洪水,保衛長江,他們日夜兼程,讓我們讀出子弟兵迎戰洪水的英雄氣概。(齊讀:在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大江保衛戰)

(4)過渡:在這場保衛戰中發生了許多動人事蹟,請大家讀讀25自然段,看看文中寫了哪幾個典型事例?

學生讀課文,概括:大堤搶險

錚錚鐵漢

勇救羣衆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讓我們先回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看搶險錄象)

看了錄象,你最想說什麼?

[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創設了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情境,讓學生欣賞具體、形象、可感的錄像,他們彷彿身臨其境,走進了九江大堤。學生思維被激活了,話匣子開啟了。]

2、是呀,子弟兵爲了抗洪將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那麼課文是怎麼具體描寫的呢?

(1)請大家讀讀課文第2自然段,畫出你最感動的句子,多讀一讀體會一下

(2)與小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感動的原因

[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他們學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增強合作意識。]

(3)全班交流

[透過班內交流,使他們共享學習成果,讓他們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合作學習中達到學習目的。]

*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來回穿梭全然不顧保住大堤

你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從穿梭奔跑全然不顧等詞中,你又能體會出些什麼?(戰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可貴精神)

引讀:子弟兵爲了保住大堤,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爲了行走快捷,索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也因爲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你能讀好這句話嗎?試讀、指名讀

[先談感受,再讀課文,釋放情感,符合以人爲本、以情感人、強化語感的語文學科個性]

*四百多名官兵問訊趕到頓時出現了

(加點)從這兒可看出什麼?

部隊官兵一聽到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立即趕到,救援速度多快呀!讓我們一起讀!

*狂風爲我們吶喊!暴雨爲我們助威!人牆。

子弟兵面臨的困難是狂風、暴雨、巨浪,但這又算得了什麼!多樂觀的子弟兵呀!讓我們一起高喊

引讀: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官兵們

這場激烈地戰鬥就叫鏖戰(出示、讀準)

3、學到這兒,我相信大家一定讀懂了這句話的意思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讀讀這句話聯繫上文,與小組中的同學交流一下

指名回答

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就是講的暴雨,大暴雨撕咬着千里江堤(引導學生回到上文齊讀)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子弟兵們爲了保住大堤,流汗流血,不顧個人的安危。(齊讀句子)

4、剛纔我們領略了九江賽城湖大堤上動人的一幕,那麼就讓我們透過朗讀來表達對子弟兵的敬佩之情吧!(齊讀)

5、此時此刻,你們面對可敬可愛的子弟兵,想說些什麼?

面對肆虐的洪水,又想說些什麼呢?我們可以藉助課文插圖,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學生寫後交流)

6、最後再讓我們回到那首動聽的歌(播放《爲了誰》)一起跟着唱起來。

四、作業

發生在九江大堤上的動人故事有很多,課後請大家蒐集一下有關的動人故事和圖片,我們下節課再交流。

[放手讓學生在生活中搜集,促進了語言的積累,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

教學點評

語文學習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形象性,學語文重在感受、體驗,在讀書中感受、體會、接受薰陶、感染。這堂課中學生的主體功能充分發揮,他們自行讀文、自主感悟、自由討論,適合了學生的差異性,發揮了學生相互啓發教育的作用,使學生在學語文的過程中,在精神上得到不同的滿足。

課堂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評價,評價同學的發言、朗讀,評價教師的講解、答覆,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也有利與從評價中瞭解學生。

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驚心動魄”、“閃爍”造句。

3、透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爲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爲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與人民羣衆的魚水深情。

三、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1、多媒體.課件

2、組織學生上網查閱98年抗洪救災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災中涌現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四、主要板書

大堤搶險(面) 英雄

大江保衛戰 鐵漢本色(點) ↓

勇救羣衆(面) 銘記

五、作業設計、安排

課內 抄寫詞語 造句 摘抄排比句,體會句子 談談你學習課文的收穫

課外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第五節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初讀感知、理清思路、學習第一段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揭示課題

1、師述:曾經有這樣一首歌唱遍祖國大江南北,許許多多的人爲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請聽——《爲了誰》。

2、過渡:這首歌讚頌了抗洪救災中英勇無畏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1998年抗洪救災的課文。

3、板書課題:大江保衛戰

4、教師簡介背景

5、學生提出感興趣的問題,歸納整理出幾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通順,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嶙峋、肆虐、驚心動魄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3、思考分段,簡述段意

第一段(1):寫長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響了大江保衛戰。

第二段(2~5):寫我部隊官兵在大江保衛戰中表現神勇,涌現出許多動人事蹟。

第三段(6):讚揚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遠銘記在人民心中。

三、學習第一段

1、範讀,思考:這一段寫了幾層意思?

概括歸納:一、災情危急,二、奔赴戰場

2、圈畫出反映災情危急的詞語、標點,讀一讀並體會。

“暴雨”、“大暴雨”、“一場接着一場”、“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以及三個“!”。

3、指導朗讀。

4、畫出子弟兵奔赴戰場的詞語,讀一讀。

“日夜兼程”、“挺進”

5、指導朗讀,體會子弟兵們大戰洪水的英勇氣概。

6、用自己的話說說本段內容。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學習課文第二段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齊讀第一段(媒體播放災情,渲染氣氛),說說主要內容。

二、學習第二段

1、默讀,思考:這一段寫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衛中的動人事蹟,主要寫了哪幾個典型事蹟?

(1)默讀。

(2)交流概括。 大堤搶險

(3)板書小標題 鐵漢本色

勇救羣衆

2、學習事蹟之一:大堤搶險

(1)聽錄音、看插圖、畫句子,“——”畫戰士們是怎樣做的,“~~”畫戰士們是怎樣想的。

①交流所畫的句子

②逐句交流、體會、朗讀。

☆“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體會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爲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體會到戰士們意志堅強、奮不顧身的精神。)

☆“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人牆。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賓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

☆“狂風爲我們吶喊!暴雨爲我們助威!巨浪爲我們加油!”“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體會子弟兵大無畏的樂觀主意精神,與人民心連心的本質。)

(2)看媒體播放戰士們搶險的場面,身臨其境地體會戰士們的心情。

(3)把你想到的用筆寫下來,在交流。

(4)指導朗讀,面對險情,戰士們的大無畏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

3、學習事例之二:鐵漢本色

師過渡:如果第一層寫的是子弟兵的羣體形象,那麼第二層就是特寫個體形象,黃曉文的事蹟。(媒體播放黃曉文的人物形象)

(1)自由讀,說說這一層主要講了什麼?

(2)你覺得黃曉文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3)準備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黃曉文的事蹟,先同桌說,再集體交流。

(4)體會“在那幾十個難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蹟啊!”(像黃曉文這樣的鐵漢,這樣動人的事蹟太多了,說明人民子弟兵個個都是錚錚鐵漢。)

(5)課前蒐集了資料,你還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蹟?

(6)再次朗讀這句話。

(7)齊讀第四節。

4、學習事蹟之三:勇救羣衆

師過渡:在大江保衛戰中,子弟兵們除了保衛江堤,還要救護遇險的羣衆,這方面的感人事蹟也是數不勝數。

(1)輕聲讀第五節,畫出你受感動的句子。

①同桌先交流,交流你感動的原因。

②再集體交流。

☆“戰士們的衝鋒舟劈波斬浪,飛向漂動的樹梢,飛向滅頂的房屋,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杆。”(體會到羣衆正在危險中,戰士們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

☆“……”(體會到子弟兵救人的事例數不勝數。)

☆“哪裏有洪水,哪裏就有軍旗飄揚;哪裏有危險,哪裏就有軍徽閃爍。”(體會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們無愧於“軍旗”、“軍徽”,他們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體會到人民羣衆對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軍民魚水情。)

(2)體會了這麼多,那麼在你們心目中,子弟兵們是怎樣的形象呢?請用筆把他們寫下來。再交流。

(3)朗讀,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4)齊讀這一節。 銘記

5、.總結,引讀第六節,板書 ↓

英雄

6、有一首歌《爲了誰》,唱的就是這羣可歌可泣的抗洪英雄,讓我們一起再來聆聽,永遠記住這羣英雄,在歌聲中結束這堂課。

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6

《大江保衛戰》這篇課文真實的記敘了1998年解放軍幾十萬官兵英勇抗洪的動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於一體的文章。課文可分爲三個版塊:險情危急、保衛大堤、救護羣衆。

作爲教師或許對1998年的那場世紀洪水,還可說記憶猶新,讀着文章,那些解放軍官兵與洪魔奮戰的鏡頭便會重現在腦中,便會激起心中的情感。但是學生沒有這種情感體驗,而且,這是一篇簡潔的通訊報道,如果僅用常規的教學手段,就難以讓學生僅僅依靠文字實現情景的再現,從而完全投入進去,進而影響理解的深度。那麼,如何實現學生與文字之間的對話呢?

針對本文的特點和新課程標準:“透過閱讀加深感悟”的要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運用各種手段,透過激勵、點撥、引導,充分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之深刻體會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爲了保衛大堤和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課堂上我努力指導學生經歷如下的情感體驗。

一、怦然心動,以情激情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的本身,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因此,課一開始我就播放了當年長江流域洪水肆虐的場面,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有力地渲染了課堂氣氛。無需多言,立刻就使學生感受到了情勢的危急,激起了學生的情感,喚起他們探究的慾望,使之怦然心動。

接着,錄像停止,我便深情並茂的引導他們誦讀課文第1自然段中的部分語句。由於先前的實況錄像已經扣動了他們的心絃,再加上激昂的敘述,很容易就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使他們的意念很快走向了文字,走向了98,走進了那令人心驚肉跳的現場,課堂上學生的誦讀明顯的讓人感覺到洪水的瘋狂,情況的緊急,爲下文“險中見英雄”做好了情感的鋪墊。

二、情動辭發,以讀激情

保衛大堤與保護羣衆是本文兩大動人的場景,其中第2自然段是場面描寫,第4自然段是典型事例描寫。在教學這兩部分時,考慮到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了較強的學習能力,於是我給了他們較大的學習空間,讓其自讀2——6小節,找出最令自己感動的場景,並劃出有關語句細細品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讀着課文,腦中便會自覺不自覺地想象文字所反映的一些畫面,此時讓他們互相交流一下,理清思緒,是讓其在讀與思中充分的獲得文字資訊,這便是文字向“主體”的流動,是用文字去感動學生。

在2、4小節的處理上,我將第4小節作爲第2小節,官兵們奮不顧身運沙包的一個補充,這是因爲,我細細品讀了文章,翻閱了大量當年抗洪的資料後,感覺第2小節中“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還遠遠不能表現戰士們遇到的艱辛與困難,而黃曉文連長的典型事蹟正好是一個有力的補充,不僅是內容的補充,也是情感的補充。學生在感動的狀態下,思維和情感積極活動,所有的積累都被激活,這樣就對文字繼續進行補充,產生出新的資訊,在交流了一些蒐集的事例後,原有的認識更加“有血有肉”,便能更深刻的體會到官兵們運沙包的不易與艱難。這時學生是用自己的創造進一步感動自己。於是,學生在交流中使感動升級,並透過“言”與“聲”盡情抒發了自己的感情。此時此刻我再讓學生觀看錄像。透過播放解放軍抗洪錄像,以聲和形再現當年氣壯山河的長江保衛戰。學生親眼看到了人民子弟兵在洶涌的激流中,怎樣與洪水搏鬥,怎樣在泥水中搶運沙包,怎樣爲了保住大堤日夜奮戰甚至犧牲生命的英勇壯舉,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和教育,形象地體驗到了人民子弟兵那種大無畏的精神。學生的感情本已在心中激盪,此時情感的閘門一開,感動便傾瀉而出。

在教學保護羣衆一段時,我也是藉助學生已有資訊的積累,去再現官兵們在湍急的水流中救人的艱難與危險。然後,透過激情引讀使感動昇華。

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2、透過對語言材料的閱讀感悟,體會人民解放軍爲保衛國家和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而奮不顧身,英勇無畏,捨生忘死,而又樂觀向上的精神。

3、瞭解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學會在學習實際中運用。

教學重點、難點

從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中,體會解放軍戰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與人民羣衆的魚水深情。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匯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大江保衛戰》。(生:齊讀課題)

2.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這場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中,戰士們主要做了哪兩個方面的事情?

板書:大堤搶險、勇救羣衆

二、學習2—4自然段

1、在這場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中,涌現了無數感人肺腑的場面,我們先來看一看九江賽城湖大堤上驚心動魄的搶險場面。(板書)

2、認真默讀第二小節,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看看哪些句子讓你驚心動魄,用筆畫下來。寫下你的感受,體會。(生默讀、批註,師巡視。)

3、交流,相機出示

( 1 )四百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

“聞訊”“頓時”體會子弟兵不畏兇險,救援行動的神速。

“一條長龍”表現齊心協力。

(2)官兵們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爲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

“穿梭”形容跑得速度很快。

“嶙峋”嶙峋的片石像鋒利的小刀一樣插在泥水中,而戰士們卻在泥水中來回奔跑,任片石把自己的腳趾割得鮮血淋漓,他們卻全然不顧。

“全然不顧”他們不顧的是什麼?(疼痛,生命危險)顧的又是什麼呢?(保衛大堤)

課文中就給我們具體介紹了一位爲保住大堤全然不顧的錚錚鐵漢.

★插入朗讀感悟黃曉文連長的事蹟。

用心默讀這一自然段,想想黃曉文的哪些舉動令你特別感動呢?

交流:

① 黃曉文大聲說:“來不及了!”

②說着,一咬牙,猛地把鐵釘一拔,一股鮮血涌了出來。黃曉文隨即從身上扯下一綹布條,三下兩下把腳捆了個結實,二話沒說,轉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哦,是他的語言和動作讓你驚心動魄!

A、抓住動詞體會他的奮不顧身。

從這些果斷的語言和動作中,讓你感受到了這是一個怎麼樣的黃曉文?

B、 同學們,你們有過被小刺或小釘子扎過的經歷嗎?你當時的感受是什麼呢?

可黃曉文連長呢,他卻果斷地拔下鐵釘,簡單快速地捆了一下傷口,就繼續在泥水中來回穿梭。

C、你能用自己的話來描繪黃曉文艱難地穿行於稀泥中的情景嗎?

(他連走路都走不穩,每邁出一步腳底總是鑽心地疼痛。稀泥地裏他走過的地方,到處都是鮮紅的血水。)

小結1:黃曉文只是千千萬萬子弟兵中的一員,他們沒有多少豪言壯語,但卻用他的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人民子弟兵錚錚鐵漢的本色。

(板書:錚錚鐵漢)

小結2:同學們,鐵釘扎進腳底,嶙峋的片石把腳割得鮮血淋漓,戰士們的身體經受着巨大的疼痛。可他們全然不顧,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生齊讀:“大堤,保住大堤!”

此時,你看到了一羣( )的子弟兵。(英勇無畏)

(2)“狂風捲着巨浪猛烈地撕着堤岸,戰士們高聲喊到:‘狂風爲我們吶喊!暴雨爲我們助威!巨浪爲我們加油!”他們一個個奮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人牆。”

①“奮然:”可以換個什麼詞?奮不顧身。

“人牆”:是用戰士們的血肉之軀築成的。

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阻擋肆虐的洪水,能不讓我們驚心動魄嗎?

②戰士此時的處境是非常危險的,因爲當時的自然環境怎麼樣?

“狂風捲着巨浪,猛烈地撕扯堤岸。”說明當時雨大、風狂、浪大。人跳下去很可能被洪水沖走,被巨浪吞沒。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非常惡劣自然環境吧![播放課件]

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師述:看,此時風大浪大,雨大,洪水肆虐,眼看我們辛苦壘來的沙包全都沖走了,眼看大堤救要保不住了,戰士們,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A、戰士們,狂風來了怕不怕?暴雨來了怕不怕?巨浪來了怕不怕?

對,英勇的戰士們,讓我們一起高喊:狂風爲我們吶喊!暴雨爲我們助威!巨浪爲我們加油!

B、狂風、暴雨、巨浪會爲我們吶喊、助威、加油嗎?你們喊出這樣的口號,是想告訴狂風,告訴暴雨,告訴巨浪什麼呢?

小結:戰士們,你們也是血肉之軀,卻在江水中築起了一座堅不可摧,雷打不動,風颳不翻的人牆。你們有着鋼鐵般的意志!真是一羣錚錚鐵漢!

[齊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部分內容,透過朗讀來表現我們內心的震撼。

(3) “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

①“鏖戰”是什麼意思?(激烈的戰鬥,殘酷的戰鬥。 )

②從哪兒可以看出這是一場鏖戰?聯繫上下文來說說。

從戰士們渾身上下的累累傷痕。

從官兵們被割得鮮血淋漓的雙腳。

從黃連長被鐵釘扎傷後又爬上大堤。

在98年的大江保衛戰中,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個像黃曉文這樣的優秀戰士,才取得了這次戰鬥的成功。然而也有許多年輕的戰士失去了生命:高建成,楊德勝等17位戰士,他們最年輕的只有20歲,他們用年輕的生命在浪尖上鑄成了永久的豐碑。

(指名讀)

(4)這是一場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江保衛戰,還是一場充滿着風聲雨聲濤聲的大江保衛戰,更是一場充滿着血汗的大江保衛戰。讓我們帶這敬佩之情來讀讀這一幅對聯。

出示: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這就是錚錚鐵漢們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中的真實寫照。

總結寫法,相機板書。 四、學習第五小節

過渡:面對肆虐的洪水,戰士除了保護大堤,還要搶救遇險的人民羣衆。

默讀第五自然段,說說哪句話最讓你感動?

1、你們看在 “洶涌的激流中,戰士們的衝鋒舟劈波斬浪,飛向飄動的樹梢,飛向滅頂的房屋,飛向搖搖晃晃的電杆。”

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戰士們想羣衆所想,急羣衆所急,他們一心想着解救羣衆。

這句話連用了三個“飛向”,戰士們駕駛的是衝鋒舟,是船,船怎麼會飛呢?用“駛向”不是更恰當嗎?)

①速度快;

②被困的羣衆危險嗎? 他們身陷險境,心裏急不急?

但戰士們比羣衆更急,、此時時間意味着生命。用“飛向”更好。

生讀,讀出急切。

2、在安造垸,接讀:他們救出了被洪水圍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兒園老師周運蘭;在簰洲灣,接讀:他們給攀上樹梢等待了近九個小時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

這一串 “……”在默默地告訴我們一些什麼呢?

多少人在他們的搶救下獲得了新生,感人的故事說不盡…….

3、你看“哪裏有洪水,哪裏就有軍旗飄揚……大救星。”

A 軍旗,軍徽,紅五星,迷彩服都是指誰?

B 從這兩句話中你讀出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① 有洪水的地方,就是最危險的地方,最危險的地方總有戰士們的身影,

他們從洪魔手中救出了一個個的羣衆,給了人民羣衆第二次生命。捨生忘死

② 如果你是落難的羣衆,你身處險境,你怕不怕,你會怎麼想?

(把生的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你對他們充滿了信任。)

小結:是啊,子弟兵們捨生忘死,英勇無畏,急人民所急,人民羣衆信任子弟兵們,這就是解放軍和人民羣衆(心連心),這就是軍民之間濃濃的魚水深情。

此時,你又看到了一羣怎樣的子弟兵?(捨生忘死,英勇無畏)

誰來讀讀這兩句話,讀出軍民之間濃濃的魚水情。(指名讀)

五、學習第六自然段

(1)這樣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人民會忘記他們嗎?(引讀)

“銘記”是什麼意思?板書:銘記

(銘刻在心裏,永遠不會忘記。)

(2)同學們,現在你們就是小江珊,你會永遠銘記着——

(我會永遠銘記:1998年的夏天,我在洪水中等待了近九個小時,是人民子弟兵救了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

你就是周運蘭老師,你會永遠銘記着——

(我會永遠銘記:1998年的夏天,我在滅頂的房屋上被洪水圍困了三天三夜,是人民子弟兵冒着生命危險挽救我的生命。 )

師:同學們,我們學了這篇課文,我們將永遠銘記—— 出示

(在九江賽城湖的大堤上,官兵們……)

( “戰士們高聲喊道:……)

(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

(我們的眼前還會浮現一個個光輝的形象:黃曉文腳被鐵釘扎傷,他只是簡單包紮了一下,又忍着劇痛爬上大堤。)

總結:是的,沒有誰會忘記,也不能忘記。這裏沒有淚水,只有汗水;這裏沒有柔軀鋼骨,只有錚錚鐵骨。這這就是我們的人民子弟兵,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祖國永遠不會忘記,戰士們用捨生忘死的精神與廣大羣衆打響了這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

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是我們知道他們這樣做是爲了誰!

齊讀最後一小節,讓這些錚錚鐵漢——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永遠定格在我們的心中!

大江保衛戰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課外延伸作業 ,培養學生蒐集資訊、整理資料的能力。

2、情感目標:透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閱讀賞析,理解含義較爲深刻的句子,學習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爲了保衛國家和人民的生

命財產安全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人民子弟兵戰洪水斗惡浪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

教具準備:

投影、錄相、錄音機、歌曲《爲了誰》

教學過程 :

一、播放錄相,引入新課

播放洪水肆虐錄相,師誦讀:1998年的夏天,大暴雨一場接着一場,奔騰不息的長江似一條暴怒的巨龍,瘋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在

這萬分危急的關頭,幾十萬解放軍官兵與人民羣衆一起打響了氣壯山河的大江保衛戰。(板書:大江保衛戰)

二、自主合作,小組探究

1、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文中着重描寫了哪幾個典型事蹟?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有準確而簡煉

的語言概括出來。(A、大堤搶險 B、鐵漢本色 C、勇救羣衆)

2、合作學習。

各小組根據組員的喜好選擇學習任務,組長做好分工學習,然後相互交流,充分發表意見。

(出示投影片)學習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畫出令你最感動的句子,說說爲什麼。

(2)透過討論交流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含義。

3、小組彙報學習成果。

★“官兵們肩扛着沉重的沙包,在泥土中來回穿梭,有的爲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

,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堤!’”

這句話體現了什麼?(戰士意志堅強、奮不顧身)你認爲哪些詞語最關鍵?(穿梭、索性奔跑、全然不顧)

★“狂風捲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戰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爲我們吶喊!暴雨爲我們助威!巨浪爲我們加油!’……”

這表現了人民子弟兵什麼精神?(大無畏的樂觀主義精神,與人民心連心的本質)

★“哪裏有洪水,哪裏就有軍旗飄揚;哪裏有……哪裏就有……”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讀、指名讀、範讀、輪讀、齊讀。)

三、歌曲渲染,感情昇華

1、看錄相實況,再現畫面。

2、在歌曲《爲了誰》的音樂中師激情談話: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惡浪面前,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

的危險留給自己,面對這樣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你們想說些什麼呢?

四、拓展延伸

課後蒐集有關抗洪搶險的動人故事或圖片,在班級讀書交流會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