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誰咬了我的大餅小班語言教案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誰咬了我的大餅小班語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誰咬了我的大餅小班語言教案

誰咬了我的大餅小班語言教案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透過對比了解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

2、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樣”。

3、體會故事角色的情感變化,感受故事的有趣,幽默的情節。

4、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觀察、比較情況。

活動難點:比較牙印的不同,並作出判斷。

活動準備:

1、KT板製作大餅

2、《誰咬了我的大餅》的圖書

3、自制餅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師:今天小豬遇到了一個麻煩,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你們願意嗎?

出示圖畫書1:看,這是什麼呀?(大餅)這塊大餅是小豬做的,它做了一塊好大的餅,累的睡着了,等他醒來一看,咦!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啊?(出示教具:大餅)

師:**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那到底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教師出示大餅:看看大餅上的缺口是什麼形狀的?(半圓形的)幫小豬猜猜是誰咬了他的大餅?(幼兒猜測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

二、理解故事

1、師:小豬決定去問問它的朋友,它走啊走,遇到誰啦?(遇見小鳥)小豬會怎樣問它呢?(請幼兒問)

“小鳥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說:“不是我,你看!小鳥在大餅上“啊嗚”咬了一口!”(取走大餅一小塊)

師:小朋友幫小豬看看,小鳥咬的是怎麼樣的,爲什麼小鳥咬的大餅是三角形(因爲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要出來的牙印是三角形),和原來的那個牙印一樣嗎?是不是小鳥咬的呢?小豬說:嗯,果然不一樣。

2、師:小豬又遇見誰啦?(小兔)小兔咬出的牙印是什麼樣子的呢?(幼兒猜測)小豬會怎樣問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兔說:“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說完兔子在大餅上“啊嗚”咬了一口(取走一塊),兔子咬的牙印是怎麼樣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門牙)你們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豬說:果然不一樣。

3、小豬又遇見了狐狸,誰來幫助小豬問問狐狸吧,還有誰來用響亮的聲音問一問“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狐狸說:不是我,你看,狐狸在大餅上“啊嗚”咬了一口(取走大餅一小塊)”狐狸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是怎麼樣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圓形的牙印一樣嗎?

是不是狐狸咬的呢?小豬會怎麼說呢?(嗯,果然不一樣)

4、小豬又遇見誰了?(鱷魚)小豬會怎樣問鱷魚?猜猜鱷魚咬出來的牙印是什麼樣子的?鱷魚說:不是我,不是我,你看!鱷魚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取走大餅一塊)鱷魚咬的牙印是什麼樣子的?(尖尖的,鋸齒一樣)看來也不是鱷魚咬的。小豬會怎麼說?(果然不一樣。)

5、最後小豬又遇見了誰?(河馬)小豬會怎樣問河馬?河馬張開大嘴,輕輕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餅變得怎麼樣了?河馬咬出來的牙印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小鳥的嘴巴要出來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狐狸咬了一個大三角,鱷魚咬掉了一個大鋸齒,河馬咬掉了半個大餅,他們咬的牙印和這個半圓形的牙印都不一樣,所以都不是它們咬的。那到底會是誰咬的的呢,真奇怪!(邊總結邊出示小動物)

6、教師繼續講述結尾:小豬的肚子也有點餓了,它也咬了一口,啊嗚!(吧唧吧唧)真好吃!他一邊嚼着大餅一邊想: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原來是小豬自己咬的!真是一隻糊塗的小豬呀!

三、送餅乾

1、老師這裏有許多小餅乾,看看上面的缺口是不是它們咬的呢?

2、(分別出示不同缺口的餅乾)讓小朋友猜猜是誰咬的,然後請個別幼兒送給相應的小動物。(送的時候說一句我送餅乾給你吃)

3、這裏還有許多餅乾,都是這些小動物咬的,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塊餅乾,仔細看一看餅乾缺口是什麼樣子的,和誰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給誰。

4、集體檢查送的是不是正確。(請個別幼兒檢查)

四、完整地欣賞故事

完整展示圖畫書,教師講述故事。

五、結束活動

小豬謝謝你們幫助了他,他又做了很多餅乾請小朋友們吃,你們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吧!

活動反思

《誰咬了我的大餅》小豬的形象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整個故事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就好像那隻小豬就生活我們身邊一樣。這樣的繪本故事更能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根據這本繪本內容的特點與小班幼兒好奇的求知心理,教師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製造一個接一個的懸念,將幼兒的注意引入與繪本故事有關的情境中,並在觀察、猜測圖片資訊中獲得結果解釋疑惑。這樣的提問簡單有趣但是具體,圍繞故事情節而展開,足以吸引幼兒全神貫注地閱讀與傾聽教師講述書中的故事。

誰咬了我的大餅小班語言教案2

了關於幼兒園小班語言領域:“誰咬了我的`大餅”,希望對幼兒學習有所幫助,僅供。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科學

設計意圖:

《綱要》中提出: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

《誰咬了我的大餅》是一個非常具有趣味性的科學性繪本。我爲幼兒設定了繪本中的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閱讀繪本、觀察牙印、比較不同,從而分析、推論出牙印的不同源於牙齒的形狀不同,嘴巴的大小不同等等。最後,在繪本中結束活動,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2.透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並能進行配對。

3.願意參與探索活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留意生活中自己牙齒留下的痕跡。

2.材料準備:(1)繪本《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大書;(2)大餅教具;(3)被各種動物咬了的不同形狀的小餅乾;(4)音樂《餅乾操》。

3.場地創設:大樹、池塘等場景,小鳥、小兔子、狐狸、鱷魚、河馬動物形象置於場景中。

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閱讀繪本

(1)以故事內容匯入,提出疑問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

師:“小豬做了一個好大的餅”(拿出來),唉,累死了,我都想睡一會兒了!你們幫我看好了大餅啊,千萬不能讓誰偷咬了!

師:咦(手指),是誰咬了我的大餅?

師: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是不是你偷咬的啊?肯定是你偷咬的!那是你們咬了我的大餅吧!

師:都不是你們,難道,是他們(場景中的小動物們)咬了我的大餅?你們幫我去問問看!

(分析:情境導人,讓幼兒自然而然進入故事情境中,進行探索。)

(2)觀察、比較、驗證嘴巴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牙齒不一樣,咬的牙印就不一樣。

師:孩子們,你們問的怎麼樣啊?是不是他們咬的?

師:有人說是,有人說不是。那我們一起來問問看。

觀察一:

師:先來問問小鳥:“小鳥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不是我,不是我!”

師:小鳥說……(不是它)爲什麼小鳥說不是它呢?

那我們請小鳥咬一口給我們看看。

師:哎,我的大餅是小鳥咬的嗎?

爲什麼不是小鳥咬的呢?(將半圓形和小鳥咬的三角形對比:不一樣,哪裏不一樣?形狀不一樣)小鳥咬的是什麼形狀?那爲什麼小鳥咬的是三角形呢?(小鳥的嘴巴尖尖的,三角形)哦,原來這跟小鳥的嘴巴有關係,小鳥的嘴巴是小小的、尖尖的三角形,所以它咬出來的大餅就是……。

觀察二:

師:果然不是小鳥咬的!那是誰呢?我們再一起來問問小兔子吧!

“小兔,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不是我,不是我!”

師:兔子也說(不是我)。怎麼辦?

師:那小兔子你也咬一口給我們看看。

師:是小兔子咬的嗎?爲什麼不是?小兔子咬的是這樣的!爲什麼小兔子咬的是這樣的呢(因爲小兔子的嘴巴)哦,小兔子的嘴巴就是一瓣、兩瓣、三瓣,而且他的什麼也很特別啊(牙齒)他有兩顆大門牙!所以小兔子咬的就是有兩顆大門牙、一瓣、兩瓣、三瓣。

觀察三:

師:也不是小兔子咬的。唉,那問問……去。

師: “狐狸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不是我,不是我!”

師:狐狸說……

師:怎麼證明?(也請狐狸咬一口)

師:狐狸咬的跟我這個(不一樣),狐狸咬的是(三角形),因爲狐狸的(嘴巴)就是(三角形)。

觀察四、五:

師:唉,你們幫我問了這麼多,都不是他們咬的。想必也累了吧,要不這樣,你們先休息會吧。我自己來問問鱷魚,還有河馬。

師:“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不是我,你看。”

師:“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不是我,你看。”

師:孩子們,你們休息好了嗎?我也問好了。

師:這兩個是他們咬的牙印,跟我的這個(不一樣),所以是他們咬了我的大餅嗎?(不是的)

師:那你知道這個(指着鱷魚的牙印)是誰咬的嗎?你怎麼知道?真的哎,你們真的很厲害!

師:這個(畫出河馬的牙印)呢?因爲……

師:哎呀,都不是他們咬了我的大餅啊!

(分析:觀察、比較、驗證,這是科學探究的基本素養,讓幼兒在情境中探究具有趣味性,增強幼兒探究的願望,從而熱愛科學探究活動。)

2.根據不同的牙印進行配對

師:哎呀,都不是他們咬了我的大餅啊?

師:唉,我的大餅你咬一口,他咬一口都被分掉了!我的肚子餓死了!

我要再來多做些大餅!你們跟我一起做好嗎?

(餅乾操)

師:哇,我做了這麼多大餅!這回我一定要保管好,可不能再讓哪個小饞貓偷咬了!你們一定要幫我看好啊!

師:我再睡一會啊!

師:啊,睡的好香啊!我的大餅沒被誰咬吧?太好了,我來嘗一嘗!

師:哎,又是誰咬了我的大餅?

師:你們一個人拿一個幫我看看!

師:你的是誰咬的?你的呢?你的呢?也可以跟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師:這樣吧,你覺得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就請你送到他的嘴巴里。

檢查:

我們一看,你們有沒有都找對哦!

集體觀察、個別糾正,請送錯的小朋友自己來糾正。

(分析:透過認識尋找正確的答案,這是孩子對自己的肯定。)

3.揭曉謎底,在繪本中結束活動

師:你們真的很棒啊,都送對了。

師:可是,我的大餅到底是誰咬的呢?

師:要不我們來看看書,也許裏面會有答案呢!

師:是誰咬的啊?哦,原來是小豬自己咬了自己的大餅都不知道,真是個糊塗的小豬啊!

(分析:在故事中結束活動,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爲課後的拓展延伸做準備。)

活動反思:

1.活動源於繪本,活動源於生活,因此,活動源於發現。

活動內容源於繪本故事:《誰咬了我的大餅》,非常具有趣味性,適合小班孩子閱讀;活動內容更加源於生活: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我的牙齒掉了,我咬東西的時候不太方便,而且咬出來的形狀前後都不一樣了。這是爲什麼呢?能否利用有趣的繪本,引導幼兒進行生活中的探索和發現呢?答案是肯定的!因此,形成了這樣一節生動的科學活動,可見,活動源於我們適時的發現和挖掘。

2.科學活動在於:觀察、比較、驗證、得出推論、結論。

正如《綱要》中所說: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慾望,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科學首先需要觀察,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纔有發言權,這也是我們要帶給孩子的一種品質,細心觀察的一種品質。充分觀察之後自然而然地進入比較,有比較纔會有分析、有結論,才能夠引導幼兒進入情境,進入科學的探究中。

標籤:教案 語言 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