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祝福》教案設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二)

 【教學目標】

1、理解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

2、理解祥林嫂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性。

3、鑑賞人物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的作用。

【教學重點】

1、社會環境對祥林嫂的影響。

2、對祥林嫂掙扎的理解。

【教學難點】

1、當時的社會禮教對婦女是如何要求的。

2、如何理解祥林嫂的掙扎。

【教學方法】

1、課前充分預習,完成導學案。

2、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一百多年前的一個冬天,時間已近年底,聲聲爆竹送來陣陣鈍響。寒風呼嘯,大雪紛飛。風雪中遠遠地走來了一個人:只見她滿頭蓬鬆的白髮,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目光呆滯。一手提着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就是祥林嫂(板書)魯迅先生爲我們塑造的著名的文學形象。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研讀魯迅的小說名篇《祝福》(板書),看看他爲我們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二、研讀討論

1、祥林嫂有着怎樣的不幸遭遇?

學生討論,明確:

外逃幫傭,初到魯鎮  被人劫回,被迫改嫁

喪夫失子,再到魯鎮  捐獻門檻,未能贖罪

逐出魯家,淪爲乞丐  祝福之夜,悽然死去

2、她是怎麼死的?(從文中找出證據)

學生回答,明確:

證據:

 ①不早不遲,偏偏在這個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

②怎麼死的?--還不是窮死的?

③現在總被無常打掃得乾乾淨淨了。

   〖結論〗自殺!

3、她爲何會自殺?是哪些人把她一步一步推向死亡的深淵?

學生討論,明確:

生活的孤苦無依,精神上的困惑迷茫

衛婆子    婆婆  大伯  魯鎮的人  柳媽  

魯四老爺  四嬸  我

4、這些人都對祥林嫂有着怎樣的影響(或怎負什麼責任)?對這些人的做法又該怎樣理解(或可以爲他們作出怎樣的辯護)?

學生討論,明確:

人物        責任      辯護

衛婆子 和婆婆一起綁走並賣掉祥林嫂

婆婆

大伯 

魯鎮人

柳媽

魯四老爺

四嬸

5、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這些人也並非大奸大惡之人,行爲上最狠的就是婆婆,把她綁起來賣給賀老六;語言上最重的就算魯四老爺了,他說祥林嫂是傷風敗俗的人。

但是他們爲什麼會不約而同地跟一個善良本份的祥林嫂過不去呢?祥林嫂初到魯鎮和再到魯鎮,人們對她的態度有何變化?原因何在?

學生討論,明確:

再嫁!

再嫁何罪之有?(違反了封建禮教)

由此可見,是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害了祥林嫂。

三、合作探究

1、她在魯家承受了高負荷的勞動,卻倒滿足,口角邊漸漸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怎麼理解?

學生討論,明確:

一是她對生活要求低,二是可推知她原來的生活環境更糟糕。

2、面對這些遭遇,祥林嫂也作過一些掙扎,如逃出婆家、被逼再嫁時的出格的反抗、花錢捐門檻、對靈魂有無的疑慮等。有人說這是她對命運的抗爭?你是如何理解的?

   ①關於出逃:

正方:出逃婆家,是一種反抗。祥林嫂是一個安分守己、逆來順受的人,她能出逃,說明她所受的壓迫太厲害。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所以就像奴隸的“逝將去女”是一樣,她逃離了原來的生活場所,也應理解爲是一種反抗。

反方:祥林嫂的出逃是出自一種本能。從她初到魯鎮時的臉色黃中帶黑可以看出她在婆家的生活狀況,從她在魯家承受了高負荷的勞動,卻倒滿足,口角邊漸漸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可以看出她對生活的要求很是低微。不堪忍受婆婆的非人的虐待,在婆婆家實在無法生活下去了,所以她出逃了,這是一種連動物都有的本能。

②關於出格的反抗

正方:這是對命運的抗爭。婆婆綁架並把她賣到深山,這並非祥林嫂本願。所以她寧死不從,這就是對命運的一種抗爭。

反方:祥林嫂的反抗動機,就是出於對所謂貞節的一種保護。而封建的節烈觀,正是封建禮教的核心。所以祥林嫂的反抗,本身就帶有一種悲劇的色彩。

③關於花錢捐門檻

正方:花錢捐門檻,爲的是不再被人歧視,能夠挺直脊樑做人,這本身就是帶有一種主動改變命運的動機。

反方:祥林嫂花錢捐門檻,是受柳媽封建迷信說法的蠱惑,而她對柳媽的說法深信不疑,本身就是受封建迷信毒害的明證。她的這一行爲也是帶有一種悲劇的色彩的。

④關於靈魂的有無:

正方:這裏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說明她的懷疑精神--這本身就是對封建迷信的一種否定。

反方:對柳媽的說法她是深信不疑的,所以她去捐了門檻;在她心裏,魯四老爺及其家人是具有權威的,所以四嬸的一聲斷喝使她倍受打擊。兩種相左的迷信說法把她夾在中間使她迷惑疑慮--她不知道該相信誰纔是。

她第二次到魯鎮時爲什麼反覆向人們講述阿毛的故事?爲什麼她死過兩個丈夫卻沒有這麼悲傷?

學生討論,明確:

兩個丈夫都是包辦婚姻的結果,而兒子是自己的親生骨肉,還是她丈夫死後的唯一的精神寄託

4、電影中,祥林嫂捐了門檻,仍被禁止參與祭祀,於是拿刀怒砍土地廟門檻。這一情節的增添,你認爲是否可取?

5、如果柳媽與祥林嫂異地而處之,那麼她的結局會和祥林嫂一樣嗎?爲什麼?

由此可見,祥林嫂的遭遇不光是個人的不幸,而是時代、社會造成的悲劇,祥林嫂的形象也具有一種典型性,她是一個受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迫害而死的舊中國下層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

四、文字賞讀

1、小說的情節安排方面有何特點?這樣做有何好處?

情節   --   內容   --    順序 

序幕   祝福景象與魯四老爺

結局   祥林嫂悽然死去

開端   祥林嫂初到魯鎮

發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魯鎮

尾聲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倒敘的作用

把祥林嫂悲慘的結局放在開頭,巧妙地設定了懸念,使讀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連在一起,形成強烈的對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題。

2、有關細節描寫

眼睛描寫

初到魯鎮--順着眼--安分

再到魯鎮--順着眼,帶着淚痕--再受打擊,內心痛苦

講阿毛故事直着眼--精神有些麻木

捐門檻--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讓祝福--失神、窈陷--再受打擊

行乞--眼珠間或一輪--麻木

問有無靈魂--忽然發光--一絲希望

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出他的眼睛。--魯迅

②衣着描寫

第一次到魯家: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

第二次到魯家: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

③臉色描寫

第一次到魯家: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

               臉上也白胖了

第二次到魯家:臉色青黃,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死屍似的臉

捐了門檻仍不能祭祀:臉色灰黑

淪爲乞丐: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木刻似的

④語言描寫

(1)自述阿毛之死

提問:爲何作者不厭其煩地寫?更突出了祥林嫂的痛苦與自責

(2)與柳媽對話   加重了精神負擔

(3)與“我”對話   矛盾心理,希望破滅

⑤空碗描寫

聚焦鏡頭,由大及小,由遠及近。

碗是破的,表明她很窮;碗中是空的,表明她即便是乞丐,也活得不如意。

〖總結〗

描寫眼睛  展示殘酷的社會遭遇

描寫衣着  顯示貧窮的經濟狀況

描寫臉色  描繪慘痛的人生經歷

描寫語言  揭示沉重的心理壓力

描寫空碗  暗示悲慘的命運結局

3、以“祝福”爲題有何好處?能否改成“過年”?

起於祝福,終於祝福,中間一再寫到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密切相關;祥林嫂的悲慘遭遇是在祝福的歡樂氣氛中展開的,鮮明的對照深化了小說的主題。

五、遷移應用

找出小說中自然環境描寫的內容並說說它們對描寫人物和熱啓動情節開展的作用。

【教後反思

1、先學後教是高效課堂的有力保障。本課是在教師有力督促下學生完成了預習任務後才進行教學活動的,從教學效果看,課堂容量較大,而且教學效果較好。

2、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辯論,合作探究,在提高文字解讀能力的同時,也鍛鍊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增進合作意識。

3、從課堂的開展的進程方面來看,選準一個好的切入點,對很好地解讀一篇文章是非常重要的。本節課,我從祥林嫂的遭遇入手,一步一步地揭示出她生存的社會環境,讓學生理解了封建禮教殺人的本質。在此基礎上其它的一些環節就迎刃而解了。教過本文後,我更加深切地認識到,一個好的切入點,確實能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的。

4、從學生的課堂表現看,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對封建禮教的內容及它對祥林嫂們的迫害的程度的認識還存在較大不足,對祥林嫂周圍的人的認識存在較大的侷限。

5、從具體的教學流程上看,還有不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有一些問題是教師設計的,而不是學生的自學或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自然生成,所以有些地方斧痕較明顯;再者,有時候爲了教學進度,在學生討論不夠充分的情況下,匆忙轉入下一環節。

 

非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