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貓教案彙編7篇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貓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貓教案彙編7篇

貓教案 篇1

遊戲材料:

不同顏色的彩紙板、紙夾、報紙、45釐米左右的線、硬紙盒。

遊戲步驟:

1、在不同顏色的紙板上分別畫三種不同大小的魚,魚鱗、嘴巴和眼睛。然後剪下來。

2 、給魚兒們附上分值,最大的魚是1分,中等大小的魚是3分,最小的魚5分。

3、用膠帶把紙夾粘在魚背面,讓三種大小的魚在一個水平線上。這樣大魚露出的最多,在中等大小的魚露出的稍微少一點,在小魚身上最少。所以最小的魚是最難捉的。

4、把報紙捲起來做一根堅硬的釣魚竿,然後用膠帶粘貼起來,塗上寶寶喜歡的顏色。

5、將線的一端固定在一個紙夾上。然後將紙夾展開,做成一個魚鉤。將線的另外一端粘在釣魚竿上。

6、把畫好的魚全都放在硬紙盒中,然後寶寶們就可以盡情玩耍、開心地比賽啦。

遊戲規則:

參賽的寶寶們充當小貓的角色。寶寶們用釣魚竿從裝着魚的硬紙盒中將魚兒釣出然後放入屬於自己的盒子裏。貓媽媽們負責計分,看看哪個寶寶在五分鐘之內得分最好,優勝者將予以獎勵。

貓教案 篇2

貓教案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掌握本課基礎生字詞。

2.概括並比較三隻貓的不同來歷、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動的細節描寫

3.體會作者對三隻貓的感情,感悟作者對第三隻貓死後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關愛動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概括比較三隻貓的不同來歷、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動的細節描寫。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第三隻貓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方法:

誦讀教學法、討論法、提問法、引導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匯入

1.(多媒體展示漂亮可愛的貓的圖片)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同學們有沒有養過貓的?(學生舉手)那麼請你給大家講講自己和貓之間所發生的故事。很多家庭因爲貓惹人喜愛而養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過三隻小貓。從養這三隻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麼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 2作者介紹。多媒體出示作者相關文學常識,教師講解。

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縣人。現代作家、文學家,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

一。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作協理事等職。1958年10月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前往阿富汗等國進行友好訪問時,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中國俗文學史》《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朗讀課文,讀準生字詞。

污澀(sa )慫恿(sǒng yǒng):鼓動別人去做。

婢女(bì)蜷伏(quán ) 懲戒(ch?ng) 悵然(chàng):不愉快的樣子。

詛罵(zǔ) 紅綾 (líng )

(二)、朗讀課文,感知文意,思考文章的思想感情,思考多媒體出示的問題

1、作者一共養了幾隻貓?

2、這幾隻貓的外形,性格各有什麼特徵?“我”和家人對這幾隻貓的態度怎樣?

3、這幾隻貓的結局怎樣?對於它們不同的結局,“我”的心情有些什麼變化?

完成下表,

第一隻貓 第二隻貓 第三隻貓

隔壁要來的 舅舅家抱來的` 張嬸撿來的 花白的毛如帶着泥土的白雪球 渾身黃色,很可愛 毛色花白,並不好看,瘦,毛被燒脫了幾塊,更覺難看。

活潑較第一之更活潑,更有趣,會捉鼠 天生憂鬱,不活潑,懶惰寵物寵物若有若無,不大喜歡死亡丟失死亡

4、依據表格,我們來看一下全文可以分爲幾個部分?找出有關起止段落,劃分文章結構。明確:課文寫了三次養貓的故事,據此,文章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寫第一隻貓的故事。

第二部分(3-14段):寫活潑可愛的第二隻貓不幸亡失的故事。

第三部分(15-34段):寫第三隻貓的亡失讓我難過自責。

5、文章生動記敘了我家三次養貓的經過。其中前兩隻貓活潑有趣,找出相關句子作分析。

6、作者總共寫了三次養貓的經歷,哪一次是詳寫?爲什麼寫兩次可愛貓的篇幅不如一個醜貓的篇幅長,到底發生什麼可怕事情?

(芙蓉鳥事件)

7、我家三隻貓最後結局都是亡失,爲什麼我對於第三隻的亡失,比以前兩隻貓的亡失,更難過的多?

因爲第三隻貓的死責任在我,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這個過失是無法補救的。

(過渡)是什麼原因讓作者對第三隻貓大打出手的呢?芙蓉鳥事件的始末是怎樣的呢?

三、精讀賞析

重點品讀15-------34自然段,完成下列問題:讓我們一起來評判一下此次案件。

學生跳讀這部分後同學之間議論,合作交流後每組派代表發言,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1、案發現場情況

鳥兒死了一隻,一條腿被咬去,籠板上都是血

羽毛鬆散着,好像它曾跟它的敵人掙扎了許久

2犯罪嫌疑人:那隻醜貓

3、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作者爲什麼懷疑是那隻醜貓?)

(1)案發前的表現:對黃鳥似乎特別注意,常常跳在桌子上,對鳥籠凝望着

(2)案發後的表現:躺在露臺板上曬太陽,嘴裏好像還在吃着什麼

4、對犯罪嫌疑人的懲罰方式:

拿起樓門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過去打了一下,還以爲懲戒的不夠。

5、“我”的懷疑是正確的嗎?(不是)事實真相:被一隻黑貓吃了,而不是那隻醜貓

6、案件定性:冤案

7、案件反思:

(1)在知道了案件的真相後,“我”的心情是怎樣的?從我的懺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難過,自責,內疚 ( 知錯就改同情弱者嚴於自省勇於自責)

(2)爲什麼會造成冤案?

由於我的過失

“我”的過失是什麼?(原文)爲什麼會有這樣的過失?

“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動物”

“我”沒有對鳥亡事件做冷靜的分析,沒有認真地調查研究便草率的做出了判斷。 根本原因:“我”對那隻醜貓抱有偏見。

(3)師:就是因爲我的偏見,才導致了第三隻貓的死亡。所以較前兩隻貓,我對於第三隻貓的亡失更加的難過。(此處穿插題)

第二隻貓丟失後,作者寫道:“自此,我家好久不養貓。”第三隻貓死後,作者又寫道:“自此,我家永不養貓。”試着聯繫課文中的描寫,體會這兩句話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因爲第三隻貓的死責任在“我”。“我”的主觀臆斷,斷定鳥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無處辯訴,最後死在鄰家屋檐上。“我”認爲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這個過失是無法補救的。

作者借這個故事,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樣的人生哲理? 平等地對待生命 對人對事不能存有偏見

做事不能主觀臆斷

四、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第三隻貓,你會對作者或是人類說些什麼呢?

a.“我終於離開這個痛苦的世界了!”

b.“希望你們能善待我們!生命是平等的。珍惜每一個生命,善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個生命。”

c.“你傷害了我,我恨你們!人類太自私了,太殘酷了!”

d.凡事不能單憑印象,主觀臆斷,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實;對人對事不存偏見私心,要寬容、 要仁愛,要同情弱小者。

2、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錯怪過家人、朋友及所有身邊的人或被人誤解呢?把事情的經過說給其他同學聽,並和同學們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誤解。

五、總結

鄭振鐸先生的《貓》,讓我們有了許多感悟。我認爲,最重要的一點是,當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時,一定要努力尋找自己的優點、發揚長處並讓它超常發揮。這樣,你的命運纔有可能改變。因爲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同學們,不論走到哪裏,你們一定要讓自己成爲最好的——最綠的小草,最純的水滴,最亮的星星。

感人的養貓的故事就到這裏了,他留給我們的思索是無窮的,不光是可憐的貓,在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可憐的人,他們不是被人們所注意,他們是卑微的、弱小的,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去關心這個弱勢羣體,請大家記住:“生命是一條河流,任何一朵浪花都不容忽視”!

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無憂無慮、任憑、抓癢、稿紙、豐富多腔、摔跟頭、跌倒、膽子、開闢、遭殃、責打”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段落。

3、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體會課文蘊含的感情。

4、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學情簡析】

貓這種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孩子們比較熟悉。透過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筆,讓孩子們感受真實、具體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熱愛生活,感受生活。

【策略方法】

朗讀感悟,想象描繪,比較體驗,積累語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都喜歡看動畫片吧?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幾幅動畫片的插圖,讓我們一起喊出它們的名字,好嗎?

(課件出示幾幅有關貓的動畫片)

你發現了什麼?

2、引入新課:

據我所知,生活中有很多同學與這種小動物是朋友,看到你的朋友會想到哪些畫面?語言大師老舍先生家也養了一隻貓,爲此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大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師:老舍先生家的貓會帶給你怎樣的感覺呢?帶着這個問題去讀讀課文吧。

2、學生彙報,教師隨機板書。

三、品詞品句,感悟探究

1、瞭解貓性格的古怪:

過渡:

同學們真了不起,讀一遍書就知道了這麼多內容,這些都是寫貓的什麼?

(性格)

請你選擇一個或兩個貓的性格讀一讀,注意把句子讀好,讀美,讀出自己的感受。

⑴ 學生自由朗讀。

⑵ 向全班同學朗讀彙報,教師指導,並重點理解詞語:

無憂無慮,屏息凝視。

⑶ 體會貓性格的古怪:

師:看,老舍先生寫出那麼多的貓的性格,看看這些詞你有什麼話想說?

(引導學生觀察出這些詞相互矛盾)

師:文中是怎麼把這些詞連起來的,仔細讀讀哪些詞語出現了兩次,把它勾出來。

(說它……的確……可是……)

師:用上面的句式說說第二、三自然段的內容。

課件出示:

說它溫柔可親吧,的確_______,可是______。

2、體會對貓的喜愛之情:

過渡:

貓的性格這樣古怪,作者喜歡嗎?再去讀讀課文,從哪些句子你能體會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呢?拿起筆來勾畫勾畫吧

⑴ 生自由朗讀,找句子。

⑵ 生彙報,圍繞以下幾方面展開。

① 把貓的腳印說成是小梅花:

比較讀: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個髒腳印。

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② 貓的叫聲:

讓學生聽貓的叫聲,引導學生想像貓可能在說什麼,從而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③ 理解“蹭”字:

引導想像這裏的貓像是個撒嬌的小孩子,這一蹭能蹭出什麼?

④ 小貓淘氣的樣子:

從課前蒐集資料知道老舍是個愛花的之人,小貓這樣淘氣,主人爲什麼不責打它?你感覺像什麼?

⑤ 貓捉老鼠時:

選詞填空:

專心 耐心 決心

屏息凝視──( )

一連就是幾個鐘頭──( )

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

3、小結:

課文的字裏行間處處洋溢着老舍爺爺對貓的喜愛之情,這是因爲他是個熱愛生活,又善於觀察的人。

四、拓展

仿寫練習:

你們是不是也想嘗試來寫一寫你的朋友?

課件出示友情提示:

1、可以按照____的性格實在 ______,_______。

2、可以從板書詞語中選擇兩到三個詞語寫出你對貓的印象。

記得要寫出它的特點,表達出你對它的感情啊!

五、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同學們,像貓這樣惹人喜愛的小動物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身邊處處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爺爺那樣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

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ppt,熟悉故事內容,瞭解故事情節。

2.認識故事中“禁止標誌牌”,知道禁止標誌牌的含義。

3.體驗閱讀預測和想象帶來樂趣。

活動準備:

一、匯入部分

老師:今天老師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師開啟至封面,封面上畫的是誰?(小貓)請你來數一數,有幾隻?(11只)他們在幹什麼?排好隊準備去哪裏?猜一猜會發生什麼事情?

二、觀看ppt圖,熟悉理解故事內容。

老師:今天我們講的故事的名字叫“11只貓做苦工”,你看見了什麼?(地圖)有什麼作用?你猜他們會去哪裏?

一、老師閱讀幻燈片3~6提問

A 誰走在隊伍最前面?(貓隊長)走在最前面代表什麼意思?

B.他們看見了什麼?(一個花圃)花圃上插着一個牌子,牌子上寫了什麼?(禁止採摘)他們採了嗎?他們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有這麼多花,摘一兩朵,沒關係的。)

C.貓隊長起先同意嗎?後來呢?

二、教師繼續閱讀幻燈7~8

A.走着走着,11只貓又來到了哪裏?(山谷邊一座吊橋)吊橋上面又有一個牌子,牌子上寫了什麼?(危險禁止透過此橋)

B.小貓們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沒關係的,過去吧,大家一起走,就不害怕啦!)

三、教師閱讀幻燈9~12

A.走過橋,他們看見了什麼?(草地)又有一塊牌子,寫了什麼?(禁止攀爬樹木)

B.他們是怎麼做的?爬了嗎?

C.爬到樹上後,小貓們又看見了一個奇怪的口袋,口袋上面寫了什麼?(禁止進入口袋)小貓們進去了嗎?擠進去之後,口袋怎麼樣了?(嗖的一聲收緊了)

D.請你們猜一猜,是誰把口袋收了起來?我們來接着看一看

四、教師閱讀幻燈13~15

誰把口袋扛起來了?(嗚嘿啊哈)發生了什麼事情?(怪獸叫小貓們幹苦工,拉滾子)

五、教師閱讀幻燈16~21

A.一天早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怪獸做了什麼事情?

B.小貓們乘機幹什麼去了?

C.怪獸看見了什麼?(一個木桶)上面寫了什麼?(禁止入木桶)爲什麼怪獸認爲小貓們是在木桶裏面?(因爲之前小貓們都不聽話)

D.結果呢?(怪獸掉進了桶裏面,骨碌骨碌滾下了臺階、小貓逃回家)

六、教師閱讀故事至最後

A:他們在回家的路上又看見了一個牌子,寫了什麼?(禁止通行)他們怎麼做的?爲什麼這麼做?

七、教師小結故事

老師:故事講完了,誰能用簡單的話來說一說故事裏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

教師總結:11只貓不遵守規定,無視警告牌(禁令標誌)。三個禁令牌對它們沒起什麼作用,它們膽子也大了起來,當出現個“禁止進入口袋”的警告牌時,它們還是不放在心裏,都走進了口袋,結果被怪物抓去做苦工。

老師: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不隨便違反禁令標誌,要做一個聽話的好孩子)

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閱讀故事《大黃貓進城》。豐富相應的句式:原來……變成了……

2、運用對比、交流討論、遊戲感知和理解、表達城市的變化。

3、萌發幼兒關心、愛護周圍環境的情感與行爲。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故事《大黃貓進城》。

2、新舊地圖、小圖片(窄窄的小街——又寬又大的馬路,舊車站——又大又漂亮的新車站,稻田——一棟棟高樓大廈)

3、椅子、路標(有書上的,也有生活中的路標)

4、繩子、大頭針。

【活動過程】

一、透過交流討論,初步感知城市的變化。(嘗試用句式:原來……變成了………)

1、出示一張舊地圖,提問:大黃貓住在鄉下,女兒小黃貓住在城裏,請你們找一找哪裏是媽媽大黃貓的家?哪裏又是女兒小黃貓的家?大黃貓要進城到小黃貓的家,怎樣走才能到呢?(幼兒邊說邊走,大黃貓先走過……再走過……)用繩子串出來當路線、路標要讓幼兒認識。

2、再出示一張新地圖,提問:過了幾年大黃貓又要去女兒家,發現城市又有了變化,請你幫大黃貓找一找,有哪些變化呢?(學習句式:原來……變成了……)

二、閱讀《大黃貓進城》,進一步感知城市的變化。能用句式:原來……變成了……

1、幼兒自主閱讀。

提問:城裏的變化可大了,大黃貓在城裏找到了哪些變化?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吧。

2、擺圖操作練習。

提問:大黃貓在城裏什麼地方找到了哪些變化?原來是什麼樣子的?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邊說邊操作)(先個別說,再集體說)

三、透過遊戲:“進城了”鞏固和拓展對城市的認識。

幼兒迅速把椅子擺放成各種場所,將小卡片貼在椅子上。

提問:小朋友我們進城了……(我們先走過……再走過……,豐富詞彙)

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會輕輕走、跑和躲藏,能邊朗誦邊做動作。

2、體驗扮小貓悄悄走的緊張有趣的心理。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發展辨別、分析、歸納智力和運用智力。

活動準備:

1、老貓頭飾一個,小貓頭飾與幼兒人數相同,躲藏物若干(紙箱、蹺蹺板等)。

2、遊戲前學會兒歌

活動過程:

一、熱生活動,教師隨幼兒一起聽音樂學小動物走路,聽音樂做動物模仿操,活動腰、手腕、腳腕等,做好課前準備活動。

二、組織遊戲《老貓睡覺醒不了》,引導幼兒會輕輕走、跑和躲藏。

1、遊戲玩法及規則:教師蹲在場地中央,幼兒扮小貓,圍着老貓蹲下。遊戲開始,教師說:老貓睡着了,幼兒一起輕輕念兒歌:老貓睡覺醒不了,小貓偷偷往外瞧,小貓小貓愛遊戲,輕輕走到外面去。唸完兒歌,小貓才能輕輕走到場地藏起來。老貓聽見小貓走開後,睜開眼睛說:老貓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見了。同時站起來四面張望。尋找小貓。嘴裏叫喵——喵。小貓聽見老貓的叫聲,一邊喵喵的叫着,一邊趕快跑到老貓的身邊。

2、要求:

(1)要指定幼兒遊戲範圍,以防走的過遠

(2)躲藏的環境要安全。

3、指導幼兒按遊戲規則進行遊戲。

(1)老師參與遊戲角色以便指導幼兒遊戲。

(2)幼兒熟悉玩法後,可讓幼兒扮老貓。教師提出要求規則。

(3)玩幾次遊戲後,總結幼兒遊戲情況後,提出新的要求繼續遊戲。

三、放鬆活動。

1、教師講評遊戲的情況,表揚遵守規則的好孩子。

2、帶幼兒做放鬆活動,聽音樂模仿動物走路,進教室喝水小便。

老貓睡覺醒不了

一、活動目標:

1、透過學習遊戲,學做小貓輕輕的走和跑。從而瞭解小動物的習性,激發幼兒愛小動物的情感。

2、培養幼兒遊戲時的規則意識。

二、活動準備:

老貓頭飾一個三、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師戴老貓頭飾發出叫聲、動作引起幼兒興趣。

“喵喵喵……”誰來了?……“今天,老貓來小班幹什麼呀?猜猜他會來幹什麼?老貓說要和小朋友一同做一個遊戲,遊戲的名稱叫“老貓睡覺醒不了”。

(二)進行部分:

1、師邊表演動作邊念兒歌一遍師:小朋友,老師先來念一首兒歌,我們小耳朵聽好了。

師:兒歌裏有誰呀?

老貓在做什麼呀?

你聽到兒歌裏還有哪些小動物在做遊戲?

我們想不想做老貓睡覺醒不了的遊戲呀?

2、幼兒遊戲(1)學念兒歌師:誰來做老貓?誰來做老貓的乖孩子?

老師做老貓好不好?做貓媽媽。那小朋友就做小貓,做貓媽媽的乖寶寶。

現在小貓跟着老貓學兒歌。

(2)學習玩法師邊念兒歌邊教給孩子們遊戲玩法。

師:小貓要遵守遊戲規則。

(3)師生共同遊戲。

師:我們已經學會玩這個老貓睡覺醒不了的遊戲了。現在我們開始做遊戲吧。

(三)結束部分:

師:小貓,今天的遊戲玩得開心嗎?

誰能說出我們今天這個遊戲的名稱?

我們小朋友回家以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玩這個遊戲好嗎?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的遊戲具有靈活性和機動性。作爲老師應該有敏銳的觀察力,靈活機動的應變能力來應付突發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如:遊戲時顧正浩總喜歡橫衝直撞,跑來跑去,聽到“貓媽媽”的召喚,總是跑回位子,不到媽媽身邊來。剛開始時我還提醒他“輕一點”,然而這種干涉並沒有起作用,於是我就不支援、不限制、不關注。現在想一想,孩子的行爲總有自己的理由,孩子既然樂在其中,就可以順其要求,巧妙利用:“看,那隻調皮的小貓一定是最快跑到媽媽面前來的。”這樣既滿足了他的要求,又間接影響了他。

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圍繞“貓醫生要去哪裏?怎樣才能過河?”進行完整、連貫的講述。

2. 引導幼兒根據各種動物的自身特點編出合理情節。

3. 透過“聯想法、排除法”啓發幼兒圍繞重點進行感知、理解、表述。

活動準備:“貓醫生過河”掛圖,動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匯入: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感知、理解畫面內容。

1.這是哪裏?有誰?

——穿插故事(一)

貓醫生爲什麼要過河?

二、解決問題

1.帶着問題想一想,小動物會怎麼幫助貓醫生過河呢?(二)

2.引申:貓醫生急着要過河,那個方法可以又快又安全的到達對岸呢?(分組討論)

三、複述故事

1.連貫的講述故事

2.爲故事起個名字

四、課後延伸

如果貓醫生想請你幫忙,你會怎麼幫助貓醫生呢?

附故事:貓醫生過河

前幾天,接連下了幾場大雨,河對岸森林裏許多動物都受涼生病了。他們打來電話,請貓醫生爲他們看病。貓醫生放下電話,急忙背起藥箱,向小河對岸的森林走去。走到河邊,他愣住了。貓醫生急得大叫起來:喵喵!誰來幫我過河?游泳的大白鵝聽到了,正在洗澡的水牛聽到了,在散步的大象聽到了,在擡水桶的小兔姐妹也聽到了,它們都說:不要緊,不要緊,我們來幫你。

標籤:彙編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