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反思

反思, 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學中廣泛使用的概念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反思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反思【1】

週四上午我組織了大班區域(科學區和語言區)教學(此活動獲得了“綜合一等獎”和“最佳教師領導獎”、“最佳材料製作獎”兩項單項獎),在全部活動中,孩子們心情愉快,活而不亂,無論是科學區還是語言區的孩子都那麼的投入、那麼的專注,他們積極地操作(摸索)、交換(討論)、合作、發明。在活動的過程中,我靜心腸察看孩子與材料互動的具體情況,在科學區重點察看幼兒的情緒體驗、摸索的專注性以及與錯誤交換、合作的情況,在語言區重點察看幼兒是否專注地看圖進行較完全地講述、是否有意識地傾聽,活動停滯時我讓孩子自己說“自己的新發現”,並重點圍繞幼兒專注性、發明性、合作交換等方面讓幼兒進行自評或互評,全部談話過程向大家展示了一個協調活潑的場景。透過這次的區域教學實踐,我對區域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現與大家一起分享、交換:

一、合理地投放材料是保證區域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

1、投放的區域材料具有階段性。

如語言區既有前一階段開展的“動物――我們的朋友”主題內容,又有正在開展的“小問號”主題內容。又如科學區既有孩子已接觸過的電、磁鐵、量一量等內容,又注入了沉浮、稱一稱等新內容。

2、投放的區域材料具有多樣性。

如科學區有關測量的工具就有硬紙板剪的手形和腳形、直尺、皮尺和盤稱等。又如語言區爲了讓孩子達到在閱讀中察看和辨別標記、圖示、符號及文字,理解其所代表的含義這一目的,我提供了可以活動的生字卡、圖字匹配的圖片、謎語卡片和凸顯部分漢字的圖書等等。

你在從事教育及教學研究嗎?你是一位老師嗎?你在教授新課程嗎?請到我們的網站來!

3、投放的區域材料具有層次性。

幼兒的發展是存在差異的,我充分考慮到所有幼兒,提供層次性的材料,使每個幼兒在現有程度上都有所提高。例如:在科學區中,我分別投放了:1、電(高程度:哪種材料能導電?中程度:小燈珠亮不亮?低程度:小小發電廠。)、2、磁鐵(高程度:什麼東西能被磁鐵吸起來?低程度:磁鐵真好玩。)、3、測量、(高程度:稱一稱,中程度:量一量,比一比,低程度:量一量。)4、沉與浮(高程度:怎樣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低程度:什麼東西能浮在水面上?),這些層次性材料的提供,滿足了不同幼兒的發展需要,可使幼兒在現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4、投放的區域材料具有暗示性。

首先,體現操作的暗示性。在科學區提供圖示暗示幼兒應如何操作,在語言區掛有“小聲點”和“請安靜”的圖文,暗示幼兒要小聲講述,安靜認真閱讀。其次,體現答案的暗示性。在科學區的記錄表背面均附有精確的答案。最後,體現材料取放的'暗示性。無論是科學區還是語言區,材料的標識統一使用幼兒喜歡的動物和數字組成的二維圖卡,將材料科學有序地進行擺放(新投放的材料均使用黃色,即將更換的材料均使用紅色)。

你在從事教育及教學研究嗎?你是一位老師嗎?你在教授新課程嗎?請到我們的網站來!

5、投放的區域材料具有挑戰性。

在科學區提供給幼兒“小小的發電廠”和“小燈珠亮不亮”的活動材料。孩子們對這些材料的玩法已經非常熟練了,他們能夠熟練地操作。這些材料很難使幼兒在現有基礎上有大的提高。爲此,我提供“哪種材料能導電”增加試驗的難度,提高孩子活動的興趣。由此可見,材料缺少挑戰性,幼兒是不太感興趣的,很難使幼兒在現有程度上有大的提高。

二、有效的察看領導是幼兒能否在活動中得到發展的癥結。

1、先察看、再領導。

察看是瞭解孩子的重要道路,它可以輔助教師精確地瞭解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瞭解其發展的特色與需要,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剖析,從客觀實際動身,提高教育領導的效果,可避免教師因不瞭解活動情況而發生的不適合的干擾幼兒活動的領導行動。因此,在活動中我帶着區域目的去靜心察看,在察看中我耐煩期待幼兒的互動,甚至期待他們的過錯,並做出精確的領導:

科學區:

(1)引導幼兒積極動手進行沉與浮、吸水的紙的摸索與操作,並記錄成果。

(2)激勵幼兒與錯誤合作,勇敢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發現。

語言區:

(1)引導幼兒安靜閱讀、傾聽。

(2)引導幼兒勇敢地與錯誤講述自制圖書的故事內容。

2、把握機會,適時介入領導。

在此次活動中,我一共介入了三次,一是當鬆泓操作完即將更換的材料後無所適從時,二是子煊選擇低程度圖卡進行活動後停頓之時,三是當佳刪和至環用自己奇特的記錄方式進行試驗記錄時,我給予及時的發現與激勵。

3、領導最基本的方法以激勵、確定爲主。

有時爲了調動幼兒積極性,不管成功是否都要給予積極的激勵,幼兒之間存在着差異,只要幼兒是自動參與,積極思考的,那不管成果如何,都要給予表揚與激勵。否則能力弱的孩子總是失敗,會使其發生畏懼情緒和自卑感,最後導致對全部遊戲失去興趣。對於這種孩子,教師一方面對他進行個別領導,輔助他控制一定的技巧,有提高就進行表揚,使他對自己的表現有信念,另外可請能力強的孩子與他共同遊戲,讓他也體驗遊戲的成功。

三、積極的評價是發展幼兒自信的重要手腕。

總結評價的目的在於引導幼兒自發自願地進行交換、討論,積極表達情緒、 共享快樂、 共解難題晉升經驗。提供充分表現、交換、學習的機遇,同時激發再次活動的慾望。在此活動中我重要採用集體與個別相結合的情勢,摒棄了橫向比較,積極採用縱向評價,重點圍繞專注性、發明性、合作交換等方面讓幼兒進行自評或互評,讓評價自然地伴隨着全部活動過程。總之,在區域活動中,積極評價與支援孩子的提高,平靜地剖析孩子的不足與問題,引導孩子克服自己的缺陷是建立起堅強的自信念的重要而有效的手腕。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反思【2】

次活動的設計及準備總體來說是比較用心的,但是經過上課之後,讓我又有了幾點新的想法:

1.活動的匯入。

匯入部分我原來的引導語較爲平淡“今天老師帶來了另一個幼兒園小朋友們拍攝的一段廣告,請你們看看他們在廣告裏都做了些什麼?”激發幼兒的興趣欠。如果我設計爲: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麼?(師伸出手指問幼兒,幼兒即興回答。)這樣的提問設疑,可以使幼兒發散思維的大膽去想、去說,因爲誰也不知道老師到底想說“手指”是什麼,這樣的問題還能夠與“匯入視頻”中的環節吻合,既能夠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又能夠與視頻巧妙的結合!

2.幼兒操作“印指紋”部分。

因這是科學活動,幼兒的操作和探索是不可缺少的;又因不能就一而一的原則,我考慮到可以在探索環節整合“數學領域內容”,但是我只是一味的想到了“操作、探索的不可缺少和整合領域”,卻沒有適時的考慮到幼兒年齡的特點,所以使得印“指紋印”的環節顯得很拖拉,而且不僅時間很長、效果也不是很好,有很多幼兒的指紋印的不是很清晰,也導致了後面的點數環節出現脫節,可見,讓幼兒自己印指紋印是不太合適的。不如就讓幼兒用放大鏡來直觀的觀察自己的指紋,然後將觀察到的記錄到記錄表上,這樣或許在節約時間的同時,能夠讓人覺得本節課是由科學的、操作的、探索的、整合的一系列活動而呈現出閃光一面。

3.忽略了大班幼兒已會識字的能力。

在認識指紋的環節中,我本想有一環節是請幼兒根據指紋的樣子,爲三種不同的指紋起名字,從而起到發散幼兒想象力的目的。結果,在出示指紋圖片時,下方寫上了指紋的名字,孩子們還沒有來得及發散思維,就被指紋的“正確”名字把思想牢固了,不僅沒有展現出“發散幼兒想象力”的閃光之處,還適得其反,顯得老師不夠靈敏!

總之,本次活動經過了反思後,覺得有很多不足和能夠改進的地方,我將會在今後繼續將本次活動完善,並嘗試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