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教案《小手爬》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教案《小手爬》,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音樂律動教案《小手爬》

設計意圖:

《小手爬》這是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透過遊戲的方式能讓幼兒在音樂中感知手的動作變化和與身體接觸,進一步瞭解身體的不同部位,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歌曲速度爲中速,節拍爲2/4拍,節奏平穩,節奏是音樂要素之一,這首歌曲正是運用了這樣的節奏來表現遊戲時的歡快情緒,適合小班幼兒邊唱邊雙手有節奏地爬的音樂遊戲。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音樂活動,能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2、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能跟着老師一起仿編歌詞。

3、激發幼兒嘗試用小手做遊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

身體部位的圖片若干;幼兒已有認識身體部位的認知經驗。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帶領幼兒作“點鼻子”的遊戲,要求幼兒迅速準確地指出五官及身體部位。

1、師:我們一起來點點身體的部位。老師說什麼,小朋友就點什麼。準備好了嗎?

2、師:現在老師的速度要加快了,看看誰指的又快又準確。小耳朵豎起來,聽仔細了。

3、師:小朋友真是聰明,都能認識自己身體的部位了。它們的用處也都很大。那麼我們的'小手可以用來做什麼啊?

幼:洗臉、刷牙、梳頭、跳舞……

4、師:老師的小手不僅會做這些事情,還可以在身上爬。看,好玩嗎?(教師示範)今天呀,小手要跟我們小朋友來玩一個遊戲“小手爬”。

二、基本部分:

(一)幼兒學做律動。

1、教師示範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

師:瞧,老師的手朋友爬到哪裏去了?(教師一邊念兒歌的前半段一邊做動作: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頭頂上。)

幼:頭頂上。

師:對了,請再繼續看這會兒又爬到哪裏去了?(教師一邊念兒歌的後半段一邊做動作: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腳上。)

幼:小腳上。

2、教師帶領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

師:現在小朋友們伸出自己的兩隻小手放在肚皮上準備好,一起來學學小手爬的遊戲。

3、教師示範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師:好的,小朋友們真能幹,都學會小手爬了。現在啊,小手說他要一邊唱歌一邊跟我們做遊戲,我們來聽聽,他唱的什麼歌?(教師一邊唱一邊做動作)好聽嗎?小手準備好,跟着老師慢慢的唱,一邊做小手爬的遊戲。

4、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師:小手說爬的太慢了,要快快爬呢!讓我們跟着老師的琴聲唱的快一點,一邊唱,一邊做動作。小朋友們真棒,這也難不倒你們。讓我爬的最最快一些。(教師鼓勵幼兒用不同的速度一起演唱與做動作。)

(二)幼兒仿編歌曲。

1、師:小手除了可以爬到頭頂上、小腳上‘還能爬到我們身體的哪些地方呀?(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幼:肩膀上、鼻子上、眼睛上、嘴巴上、耳朵上……

2、師:嗯,那我們現在把這些部位都放到歌裏面,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做一做吧。(教師出示圖片,與幼兒一起做幼兒仿編的新動作。)

3、師: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做回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唱,其他小朋友跟他一起唱。(幼兒做小老師帶領大家做仿編的新動作。)

4、相互爬,集體練習。

師:小手爬得真開心,它還想到旁邊小朋友身上去爬一下,請你快快找到自己旁邊的小朋友!一起來爬一下。讓我們的小手爬到旁邊小朋友的身上。注意爬的時候也要唱出來。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小手和我們做了好玩的遊戲。客人老師們看了也都想玩,現在我們也來和客人老師們玩這個好玩的遊戲,好嗎?讓我們的小手爬到客人老師的身上去,一邊爬一邊唱。小朋友們回家後也可以和爸爸媽媽們來玩這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