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愛蓮說》教學反思7則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愛蓮說》教學反思7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愛蓮說》教學反思7則

《愛蓮說》教學反思7則1

我想,如果把《愛蓮說》融入到整個專題之中,讓學生真正的實現自主探究合作,透過蒐集、查閱資料,深入瞭解蓮、理解蓮,會比在課堂上的聽與記更有收穫。另外,從《愛蓮說》本身來講,除去傳統的文言字詞知識點以外,更可以從哲學角度進行解讀,文章作者周敦頤,爲理學的開山鼻祖,理學融儒道釋爲一體,尤其佛家思想佔據其主流,而蓮花在佛家中爲一重要意象,這也是周敦頤喜愛蓮花的一個重要原因。透過深入剖析作者的生平與思想流派,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悟其高潔的品質,有利於更深入的理解文章主旨,這也就是專家所說的“不爲彼岸只爲海”。

《愛蓮說》教學反思7則2

從最終的課堂呈現上來看,效果不如預期,一方面是因爲經歷了上午的四節公開課,學生已從緊張過度進入到了麻木狀態,我在課前調動力能不足,使學生反應狀態欠佳,另一方面則尤爲主要,是我在備課的過程中,“備學生”明顯不足,學生對文字的預習效果不如最初預設,直接導致課堂的第三個環節檢查預習與整體感知部分用時過長且對基礎知識的落實並不紮實。在小組討論的環節,小組的作用沒有充分的發揮,這也與學生平時的課堂習慣有關。

《愛蓮說》教學反思7則3

這堂課,學生學得輕鬆自如,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不僅把老師該教的知識自己學習了,掌握了, 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頭腦去思索,去發現問題,去決定吸取或捨棄。這堂課也使我認識到,只有老師爲學生服務,纔是教學思想根本的轉變。以前的課堂教學,老師教,學生學,老師是課堂的主體 ,學生只是被動地跟着老師的指揮棒走,光記筆記都來不及,哪裏還有什麼主動性 哪裏還有什麼發現 ?有了這樣的嘗試,其他的課文,我也適當採用了這種方法,不僅使學生成績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愛蓮說》教學反思7則4

首先,第三部分檢查預習與整體感知應該分爲兩個部分,合在一處有雜糅之感,並且在分開後,時間的安排上會更爲妥當;第二,既然是“荷”專題,就應對專題有整體上宏觀的把握,不能將文字與專題割裂。年輕人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跳出傳統窠臼,進行課堂創新,切忌走老路。

《愛蓮說》教學反思7則5

透過本課文言文教學,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必須加強備課,不僅要備學生、備教材,更有甚者應備文史,名家名篇多瞭解有關文史資料、作者的爲人品格,加大文章的學習深度和學習廣度。本課中我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如;時間的安排上有些不妥,致使在練習環節做的不夠充分。在課堂上應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

每一堂課都有開始,都有結束,每一堂課都有值得欣慰之處,也有遺憾,我會深刻的反思,不斷的提高,讓自己在衷愛的教育教學這一百花園中能吐露一片芬芳!

《愛蓮說》教學反思7則6

所謂文以載道,議古論今,本次課的講授及課後的專家點撥,讓我深刻的感受到,文言文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根弦,精湛的'指法撥動起來就會激起一片濃濃的情愫。而如今,文言文教學被禁錮在實詞、虛詞、文言現象上,當下的語文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必須要在實踐的過程中深入思考,如何在體現文言文字工具性的同時落實其人文性的體悟。另一方面,要樹立大的語文觀,充分利用課堂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提升語文素養,更重要的是激起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興趣與熱愛。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作爲年輕教師,我們前路漫漫,任重道遠。

《愛蓮說》教學反思7則7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愛蓮說》一課時,我從講解課題、作者入手,然後一句一句領讀,一字一字翻譯,直到文章中心、寫作方法,所有該講的,一句話也不漏掉,所有該做的課後練習,一道題也不放過。我那時所擔心的,考試時千萬別因爲自己沒講到,而使學生不會做。至於對學生,我那時所關心的,是他們上課記不記筆記,下課複習不復習。有時候考完,自己也納悶:這道題明明在課堂上已經講過了,還反覆強調,一定得注意。結果還是錯得一塌糊塗,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當時更多的是責怪學生,並沒有從自身去找原因。後來,我換了一個思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自己去發現。用這種方法上完課後我才真正明白了教與學的真諦。

上這一課我主要抓住了這兩個環節:

一、學習課文。先由學生自由朗讀,發現不認識的字和拗口難讀的句子提出來。學生提出有兩個字音讀不準:“滌”,“鮮”。當堂有學生予以正讀。一個句子難讀:“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老師稍加朗讀,大家就明白了。然後是對照註釋翻譯課文,不懂的先畫下來,待會兒提問。這一步用的時間稍長,學生的提問也較多。但絕大部分問題,學生能自己解決,極少數問題,老師點撥一下即可。翻譯完後,我提了兩個問題:作者寫蓮有哪些特點?爲什麼要寫這些特點?對於第二問,我原先以爲學生回答不出來。結果,學生不僅正確地回答了出來,而且還聯繫到以前學過的《行道樹》。這不禁使我有些自慚,以前太低估了學生。

二、評價課文。這裏有兩層含義:課文裏值得學習的地方和對課文有疑問的地方。這是讓學生髮現問題的最關鍵之處。一開始,學生由於習慣了老師的滿堂灌,沒人發言。我就引導大家:你自己認爲課文哪裏寫得最好?於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對《愛蓮說》的主旨、結構和寫法,一點一點地全“拼”了出來。老師該講的,學生都講到了;老師沒講的,有些地方學生也講到了。比如以前作爲難點分析的,是作者以蓮自況,追求高尚情操,諷刺污濁世風的觀點。學生在分析的時候,不僅讚揚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而且還結合社會實際,批判了一些高官利用手中的權力貪污受賄的醜行,說他們連古代的周敦頤還不如,真該要他們好好讀讀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