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精品】科學活動教案3篇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科學活動教案3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我有一雙小小手”是省編幼兒園主題活動教材中班下冊,“我用感官去發現”這一主題中的二級主題內容。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引導幼兒透過認識手的外形特徵和功能,激發幼兒觀察的興趣,培養他們從小善於觀察和發現的好習慣,教育幼兒用自己的雙手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克服困難,增強責任感,使幼兒養成熱愛勞動和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雙手,體驗玩小手遊戲的快樂,並在愉快的氛圍中用小手大膽表演。

2.學會保護自己的小手。

3.能大膽表達,創編動作,發展創造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投影儀、PPT課件、音樂磁帶、衣服、動物頭飾(貼紙)。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引起幼兒興趣

1.謎語激趣

師:小朋友,老師說個謎語,大家猜猜看是什麼?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五個在左,五個在右。只會幹活,不會開口。

幼:我們猜到了,是我們的雙手。

師:真聰明,猜對了,是我們的一雙手。下面,我們作個遊戲吧。

2.拍手遊戲,引出課題。

組織幼兒聽《小手拍拍》的音樂,邊聽邊做“拍手操”。

二、認識小手的基本構造

1.觀察講述,認識小手

師:剛纔我們是用什麼來做動作的?

幼:我們的小手。

師:你們的小手可真能幹。現在請你們舉起自己的小手給老師看一下。啊,你的小手真白、真乾淨,來和老師拍拍手吧!

(2)引導幼兒看自己的小手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師:同伴間相互比比看,我們的小手大小是不是一樣的。

幼:不一樣,我的大,她的小。

師:我們的兩隻小手還有很多一樣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吧!(幼兒相互找小手一樣的地方。)

師小結:咱們的手有很多一樣的地方,我們都有兩隻手,一隻左手,一隻右手,每一隻手都有五個手指頭。手指上還有手指甲、手心和手背。

2.介紹並瞭解小手各部位的名稱。

師:向幼兒逐一介紹並說出,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的名稱。

3.引導幼兒看大屏幕課件,師幼共同做手指操(手指寶寶睡覺)

師幼:同做手指操,讓幼兒加深印象,鞏固手指名稱。

4.一起唱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

三、瞭解小手的本領及用途

師:說說你們自己的小手有什麼本領?

幼:吃飯、穿衣、上廁所、做遊戲等。

(1)玩“手指遊戲”引起幼兒興趣。

師:我做你們說:看老師伸出的手指,幼兒說出它的名字。

師:我說你做:幼兒表演讓某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的動作。

師:你們的小手真是太靈巧了,下面,請你們用靈活的小手來疊一下自己的衣服吧。(看誰疊得又快又好)

(2)師幼評議,評選優勝者。

師:示範疊衣服的步驟:衣服要放平整,關上兩扇門,兩手抱一抱,點點頭,彎個腰,衣服疊好了。

師:大家做的真好,我們的小手真的聰明能幹!

師:小朋友們,下面,我們看看小手還會表演什麼動作?(課件演示)

①小手可以表示數字(1—10個數字)

②小手還會說話:(動作演示)再見、打電話、真棒……

師:我們的小手還有一個特殊的本領,看看這是什麼?(出示投影展示手影動作)

師:看老師的手變變變,變成了什麼?(變成小鴨、小羊、小貓、小白兔等)

師:我們的小手還能做手影遊戲,咱麼一起試試吧!

(鼓勵幼兒戴各種動物頭飾或貼紙,自由表現,大膽表演)。

四、活動總結

師:如果我們沒有小手會怎麼樣?

幼: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也做不好

師:我們應怎樣去保護自己的小手?

幼: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手的清潔衛生;

師:每天擦一些護手霜;不玩刀子等銳器,不玩危險遊戲……。

師: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呢?我們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爸爸、媽媽、老師和小朋友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我們的小手纔會更能幹。下面跟着老師一邊聽音樂,一邊做《拍手操》吧。

幼兒隨着音樂做《拍手操》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1.回家後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利用晚上的燈光繼續玩手影遊戲,並想想影子像什麼?(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2.回家後幫父母做一些事情,第二天早上來告訴老師。

本次活動結合幼兒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等特點,透過對手的瞭解和實踐活動,讓孩子學着用自己的雙手去幫助他人,教會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引導孩子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一、探索彈簧的特點及作用。

二、初步感知彈簧的形狀與其特點的關係

活動準備:

1、兩筐圓珠筆,裝有彈簧的圓珠筆跟沒有彈簧的圓珠筆。彈簧筆選用彈簧按鈕裝在筆端的。所有的筆身爲透明的那種,以便能看清裏面的裝置。

2、各種裝有彈簧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圓珠筆玩一玩、跳一跳

1、請孩子們自由玩一玩圓珠筆。

2、請孩子們說一說圓珠筆有什麼不同。爲什麼有的圓珠筆會跳起來,有的不會?

二、彈簧筆的祕密

1、仔細的觀察,會跳的彈簧筆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有彈簧)

2、拆開圓珠筆,告訴幼兒是小彈簧讓圓珠筆跳起來的`

三、神奇的小彈簧

1、引導幼兒發現爲什麼彈簧會跳?它們是什麼形狀的?

2、瞭解彈簧的不用用處:如電筒、電池盒、彈簧稱、彈簧玩具等。

3、請孩子們進一步操作各種有彈簧的物品,深刻體驗彈簧的作用。

四、我們都是小彈簧

小彈簧會蹦蹦跳跳,我們像小彈簧一樣來蹦一蹦、挑一挑吧!

師幼互相玩小彈簧遊戲。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一些物品的設計發明是放造大自然的一些生物特點製造出來的。

2、激發幼兒探索自然、大膽創新設計的興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四組圖片,啓發幼兒觀察圖中二者的關係。

(1)提問:圖中飛機和鳥(章魚和吸盤球、鯊魚和鯊魚夾、青蛙和蛙鞋)有什麼相似之處?

教師小結:人類仿造大自然的一些生物特點來進行發明和仿生。

啓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和收集的資料,交流其他一些有趣的仿生。

教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仿生的現象,你們知道有哪些呢?

出示圖片:起重機、瓦楞屋頂、船槳等圖片,啓發幼兒猜猜這些發明是仿造大自然哪些生物特點製造出來的。

(讓幼兒講出自己的想法,教師作相應的提示)

教師: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仿生呢?(引導幼兒說出生活實例)

如:馬路上的斑馬線是按照斑馬身體裏的線條仿生出來的。

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己的仿生髮明。

教師先讓幼兒相互討論。

教師:請你們想想等到你長大後可以利用大自然中的哪些生物特點來創造自己新的發明呢?

教師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作出相應的引導。

教師:提供幾幅圖片供幼兒想象。

(如:小貓、小魚、皮球、積木、小狗、蝴蝶等等)

請小朋友們把自己的想法小發明給大家講講。

讓幼兒講出相應想法,然後和其他幼兒一起討論看看他的想法是不是很好,教師也可以根據幼兒的想法給幼兒提出相應的建議。

三、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以幼兒的科學教學爲切入點,嘗試了透過生活化的幼兒科學教育。在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中,我也遵循了綱要中的多種原則。在本活動中,我以談話匯入,調動了幼兒已有的經驗,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

標籤:教案 科學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