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美猴王》教學案例 教案教學設計

教材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七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略)

設計理念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新理念。

1.自主學習:課前預習課文,掃除文字障礙,理清結構層次,圍繞課後思考與練習自習課文。

2.合作學習:在預備課文的過程中,提倡小組的合作精神,碰到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在小組中討論。透過想象畫出心目中的美猴王,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幫助。

3.探究學習:課文較淺顯,學生可以自學,因此,可延伸拓展到整部小說,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到閱覽室查閱有關《西遊記》的資料,包括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創作意圖以及小說的內容等。

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1.師蒐集資料,編寫課件腳本,製作課件,製作與課文有關的《西遊記》片段;從網上下載flash動畫《孫悟空重犯花果山》,激發學生想象、創新興趣;錄製動畫片插曲《猴哥》。

2.生方面:佈置預習課文,利用課外時間到閱覽室讀《西遊記》這部書,動手創作有關美猴王的畫。

(二)教學過程(分爲四個板塊)

第一教學板塊:預備動作

1.簡潔的匯入

(略)

2.檢查學生課前蒐集有關作者吳承恩以及神話小說《西遊記》的簡介。

3.自由朗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請一名學生主持聽寫,兩名學生上講臺聽寫,其他學生寫在課堂筆記本上,完成後讓學生自己點評,師生共同糾正錯誤。

聽寫詞語:(略)

第二教學板塊:以小組爲單位討論文章的結構。

全文按情節的發展可分爲三部分(屏幕顯示下列內容)。

(各部分及層次的意思略)

第三教學板塊:大膽放手,引導參與;小組討論,自主學習。

1.圍繞課文讓學生提出問題,最後經過篩選確定三個主要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展開討論。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美”在哪裏?

(2)他有哪些性格特點?

(3)這個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特點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體,怎樣理解?

2.教師深入巡視,參與討論,由學生回答得出以下的答案。

(1)美猴王的“美”表現在:身世美、行爲美和言語美。(案例原文其它文字略)

(2)這是個聰明靈巧、本領超羣、有膽有識、深孚衆望的猴王。

(3)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現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現了他的社會性;神,表現了他的傳奇性。

第四教學板塊:看看-議議-畫畫-講講-唱唱,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攝取有益的東西,提高人文素養,學習美猴王的聰明勇敢、有膽有識。

1.觀看錄象,放映《西遊記》第一集與課文有關的部分,邊看邊思考:美猴王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徵?

2.體驗感悟

(1)評選創作畫,透過小組評選出畫得最好的,拿到投影儀上展示,並自己講解,學生互評。(其餘文字略)

(2)講《西遊記》的故事。

課前佈置學生到閱覽室閱讀《西遊記》,選其中一回作好準備。(其餘文字略)

(3)說話訓練。請選擇一個精彩的片段或最喜愛的片段(課內課外都可以),自我評點孫悟空(扣緊課文的性格特點)。(其餘文字略)

(4)我們看了《西遊記》後,都會對識妖降妖的孫悟空讚歎不已,也常常會產生做孫悟空的奇想。假如你得了孫悟空的神通,你將如何?請你以“假如我得了孫悟空的神通”爲題,充分發揮想象,在小組中討論,即興上臺講講。

(屏幕播放flash動畫《孫悟空重返花果山》,幾分鐘後定格,學生爭先恐後的說想法。其餘文字略)

(5)師生共唱動畫片插曲《猴哥》。(多媒體播放音樂,配上孫悟空優美活潑的畫面。)

3.課堂小結,結束全課。(其餘文字略)

評析

陳春紅老師的教學貫穿着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新課程教育理念,體現了讓學生主動發展的人本精神。這一課堂教學的具體特點是:

1.教師心中有人。(其餘文字略)學生是培養的對象,是發展的主體,教學的目的是爲了滿足發展的需求。美猴王作爲家喻戶曉的英勇形象,瞭解其個性特點不是教學的終極目標,學習美猴王更主要的是吸取其精神養分,提高辨別是非、真假、善惡的能力。設計者定位較準確,讓學生主動閱讀、蒐集和捕捉資訊,主動思考、討論和解決問題,課程資源互動發展,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發展自己。

2.注重學生體驗實踐。(其餘文字略)

3.注重培養學生髮現美的能力。(其餘文字略)

                                                 (授課教師:福建南安陳春紅) 

以上是一個案例的實錄,除作者旁批自評及那些描繪課堂情景的文字略去之外,其餘都較忠實原文。本案例有幾個特點:一是案例描述中充斥着大量的課標裏的閃亮詞彙,譬如“自主、合作、探究”、“感悟”“創新”等,另外,“想象”、“培養……能力”等公共話語也充斥其中,授課教師實踐新課程與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良好願望不容置疑;同時可以看出授課教師把自己對語文課改的理解主要落實在方法的改進上。二是內容“豐富”,景象“繁華”。我們現在簡要的回顧一下教學過程:匯入--識字--分段--討論(問題有兩個:美猴王美在哪裏?有哪些性格特點?)--看《西遊記》第一集與課文有關的部分--評選、講解美猴王的畫像--講《西遊記》的故事--選擇片段“扣緊課文的性格特點”評點孫悟空--看flash動畫《孫悟空重返花果山》,即興演講“假如我得了孫悟空的神通”--共唱動畫片插曲《猴哥》--結語。與課文直接相關的環節是識字、分段、討論,後來大量的環節屬於延伸部分;活動形式多樣,畫畫、唱歌、說話訓練、“即興演講”等無所不包;手段較豪華,課件、《西遊記》片段、flash動畫《孫悟空重返花果山》、主題曲《猴哥》都用上了。     

就以上兩個特點,我們可以從中引出以下幾個探討的問題:一.如此“自主、合作、探究”、如此“體驗”感悟”、如此“想象”“創新”算不算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合作、探究”、“體驗”“感悟”、“想象”“創新”?諸如此類的行爲算不算履踐新課程、達成語文新課標?二.如此教師把對新課程的理解主要落實在教學、學習方法的改進上,而不是教學內容的確定、創生上,這會產生怎樣的結果?三.本案例的教學內容正確嗎?課內的人物形象探討的教學內容正確嗎?那些延伸部分的教學內容--畫畫、看影像、唱歌等正確嗎?屬於語文嗎?該怎樣界定它們與文字教學的關係?

下面我們對這些問題一一討論。

一.本案例描述充斥着大量新課標裏的詞彙,這一點,我們並不陌生,在平時的教研活動中、各類資料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言論,授課老師與聽課老師都樂於把自己的教學行爲往課標上靠攏。按理說,這也是正常的現象,因爲,教師的教學要達成目標這是一個教師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意識,問題是,如此做法是不是真正領會了新課程的精神?我們語文的目標是能力目標和素養目標,目標不等於內容,這樣把目標當作內容來實踐正確嗎?本案例中該教師把課前學生預習、自習課文稱之爲“自主學習”,安排個小組討論就是“合作學習”,查閱資料就是“探究學習”,畫畫唱歌就是“體驗感悟”,講個故事、“評點”孫悟空就叫做“說話訓練”,這種簡單化、淺表化、形式化的行爲有沒有真正體現了新課程的精神?本案例中,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有三個,即:

(1)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美”在哪裏?

(2)他有哪些性格特點?

(3)這個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特點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體,怎樣理解?

最後他們的答案是:(1)美猴王的“美”表現在:身世美、行爲美和言語美。

(2)這是個聰明靈巧、本領超羣、有膽有識、深孚衆望的猴王。

(3)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現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現了他的社會性;神,表現了他的傳奇性。

若他們的答案可以代表“合作”學習的成效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出,其實,第二個問題是不需要“小組合作”的;至於第一與第三個問題是無論怎麼也不會探究出這樣的結果來的,第一個答案簡直荒唐,說美猴王的“美”表現在身世美、行爲美和言語美,難道石頭裏蹦出來的就是“身世美”?“行爲美”指的是“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呢,還是指“瞑目蹲身,將身一縱……”這樣動作的瀟灑呢?“語言美”怎樣理解呢?“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這句話好美--好像是孔子的吧--可惜又給人以太要做大王的感覺了!至於第三個答案--“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現了他的生物性;人表現了他的社會性;神,表現了他的傳奇性”,只要是在教室裏,只要是一羣七年級的學生而不是學究在做學問,都不可能“合作”“探究”出這樣的答案。(許多老師在講孫悟空形象的時候,也都“猴性、神性、人性”,其實,孫悟空形象所有的意義都在“人性”中,猴與神無非增添了小說的觀賞性吧了)這樣,“自主”也是假的了,說到底還是參考書上的答案!可只要是常態下的學習,又有誰會得出這樣的答案呢!

本案例中的“體驗”“感悟”“想象”“說話訓練”“培養創新意識”等等也都是貼標籤,至於瓶子裏裝的是什麼,有沒有真貨色,老師們可以自己判斷一下,這裏受篇幅限制,不再展開。但我們至少要明確,這種在當下極具普遍性的行爲,是錯誤的。其原因有二,一是像“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等極具人文內涵的詞彙你不能把它淺層次的理解爲一種“用”的東西,以爲它們可以不經轉化就可以運用到課堂上來。像“自主”、“合作”、“探究”,它們“體現了現代社會對人的規格的新要求,它的提出,標誌着我們‘立人’教育思想的確立”,“因此,我們說‘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實是重新塑造一種新型的羣體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即培育未來公民獨立的人格,平等、互利的意識,包容的氣度、開闊的文化視野及批判、求真的精神”。因此,若我們以爲自學就是“自主”,小組討論就是“合作”“探究”就要鬧笑話了。“任何一個抽象的理念都不可能以一種看得見的方式直接落實在現實中。‘自主’、‘合作’、‘探究’它好比血液,只能滲進課堂教學的肌理,我們要實踐它,不能認爲它自上而下的可以以某種固定的形式落實在課堂的外在形態上,你只能把它同具體的教學情景結合起來,把它當作一個具體的問題來研究。如果老師出了一個沒有暗示的題目,鼓勵學生向生活求證;如果老師以多元的價值觀包容了學生的真實的體驗;如果老師獎勵了思維縝密的答案;如果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叫他們學會寬容;如果老師抵制“求聖”教育給學生“底線”上的廣闊天空;如果老師以更寬的文化視閾觀照文字;如果老師在課堂上標榜了獨立的人格,宏揚了一種精神……那麼,其實他就是在實踐“自主”、“合作”、“探究”了。而那些漠視情感與思想,技術至上的課與文化眼光狹隘的老師,不管怎樣的裝模作樣,都很難與‘自主’、‘合作’、‘探究’沾邊的”。⑤其它“感悟”、“想象”、“創新”等也一樣,你叫學生“感悟”、“想象”、“創新”一百遍也沒用,關鍵是你給學生多少的人文空間與專業指引。二是我們語文的課標是能力、素養目標,能力、素養目標可以指引教學內容,但絕對不會是教學內容本身。比如,學生要具有傾聽別人說話的能力,但怎樣做才能使學生具有這種能力卻是需要研製的,否則,你就是一味的叫他們傾聽、再傾聽,都是沒用的。“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等無不這樣,你叫學生要怎樣怎樣,這沒有用,關鍵是要有達成這種能力的具體的科學的教學內容。因此,我們不能把課標裏的詞彙直接空降在課堂上,錯把目標當內容。

二.現在我們來說說若教師把對新課程的理解主要落實在教學形式、學習方法的改進上,而不是教學內容的確定、創生上,這會產生怎樣的結果。體現先進理念的教學方法應當大力宏揚,“然而,教學方法的努力,是爲了更有效的實現教學內容,先進的理念首先關乎教學內容,首先要落實到“教什麼”上。⑥目前,我們面臨的形勢是光有課程目標,卻沒有明晰的課程內容;同時,我們面臨的是文選型教材,裏面的教學內容是需要老師自己創生的,文字好比大海,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給學生整個大海,但更多的時候,我們給他們的其實是裏面一條魚而已。因此我們首先要想的是“教什麼”,而不是“怎樣教”。“在目前的情況下,對語文教學來說,我們以爲教學內容更爲重要、更爲關鍵。一堂語文課,如果教學內容有問題,或者只有在考試的試卷上纔有用,那麼教師的教學再精緻、再精彩,課堂的氣氛再熱烈、再活躍,價值都極爲有限”⑦。

三.現在,我們可以討論一下這個案例的教學內容是否適宜的問題了。看某堂課的教學內容是否適宜,有兩種方法,一種當然是要討論出一個或者幾個正確的內容來與此比較。若以此方法,我們現在要討論的問題是“面對《美猴王》這篇文章,我們應該教什麼”,而所教的“什麼”是要在課程論的視閾裏面的,它不是老師的想當然。前面說過,由於教學內容是需要在課程論的觀照下,由老師自己來創生的,所以,這種方法稍顯複雜。第二種方法稍簡單,我們看一個老師的教學內容是否適宜,可以從結果上來看,我們可以看看,在教了之後,學生的印象、理解是否加深了,有沒有學到了某種技能。現在我們看看這位老師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成效。該教師的第一個教學內容是識字,這個環節爲學生順利閱讀所必需。倒是該教師的自我評價--“該環節體現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活躍課堂氣氛,教師深入到學生當中,及時發現問題”需要重新認識。接下來的教學環節是分段,他們按小說的情節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把文章分爲三個部分(該教師把高潮和結局合在一起了),並清理每個自然段的段意。該教師對這個環節的認識是--“課文雖是節選,但清潔清晰,內容完整。討論分段分層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本文而言,有必要抓住這一環節”。我們奇怪的是,既然“情節清晰,內容完整”,那還有什麼必要分段呢?分段無非是梳理課文內容啊?無問題的閱讀,又如何能“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呢--又假如的確“討論分段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可實際上,若按這樣的分段,又有幾個學生會分呢?非常簡單的一個故事,卻非要把它弄出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來!以該教師(可能是參考書上的)的分法,第一部分是“情節的開端,寫石猴出世”;第二部分是“情節的發展,寫石猴的山間生活和發現水簾洞”;第三部分“寫石猴發現水簾洞,帶領衆猴進洞居住,而被擁戴爲王。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我們要問的是,二、三兩部分不是聯繫的挺緊的?爲什麼要分開呢?像這樣非要把一個故事搞出個什麼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來,是不是符合閱讀的常態?!這樣非常態的閱讀行爲說到底是該老師潛意識的知識在起作用,這個知識是,這是一篇小說,情節是小說的三要素之一,而講情節就要講小說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了。總之,這個環節沒有一點好處。該教師的第三個教學內容是討論“美猴王美在哪裏?它有哪些性格特點?怎樣理解這一形象”。這個環節老師“想教的”是小說的人物形象分析,可“實際上教的是”一堆教條與荒謬的東西!(上面已論及)與課文直接關係的教學內容就這些,我們可以知道,老師心中想教的是小說的情節與人物,可實際上教了一些荒謬的東西。出現這樣的結果原因是複雜的,我們可以追問到這些問題:(一)關於小說的舊知識要不要重新審視?(二)這樣一篇節選的小文章當小說來教可以嗎?《西遊記》是經典小說?《美猴王》是嗎?但不管怎樣都說明一個問題,一個人頭腦中的知識支配着教學行爲,他頭腦中的知識就是他的教學內容,儘管好些行爲是下意識的。因此,王榮生教授說,新課程建設在某種程度上說,是知識的除舊與納新。

我們再來看看該老師引申部分的教學內容--“看看-議議-畫畫-講講-唱唱,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攝取有益的東西,提高人文素養,學習美猴王的聰明勇敢、有膽有識”。具體教學內容如下:

(一)看《西遊記》第一集與課文有關的部分,邊看邊思考:美猴王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由於前面“探究”出的答案是“聰明靈巧、本領超羣、有膽有識、深孚衆望”和 “人性、猴性、神性”三合一!前者是不是特點的特點,後者又有些玄奧,學生看了之後能加深理解嗎?另外,看《西遊記》的時候先入爲主的想着孫悟空的性格特點,這有沒有背離了觀賞的常態?既然起不到任何作用,那麼該老師爲什麼非要用音像替換課文的文字呢?可能是“多媒體情結”在起作用吧。這一環節的教學內容是錯誤的。

(二)評議課外畫好的圖畫。畫畫本身肯定不是語文科課程內容,可能該老師認爲“評議”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若真的這樣,那麼,我們從事任何聽說的活動豈非都在進行“聽說能力”的培養了。語文科之所以能夠從生活裏樸素的語文活動中分離出來,那是因爲課堂裏的語文教育更爲科學、它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把人類的文明成果傳承下來,這關於教育的本質問題,像該教師這樣盲目的聽說訓練在嚴格意義上不能稱之爲真正的語文活動。另外,這部分的教學與上一環節與下一環節的教學內容都沒有必然的聯繫。我們難以理解該教師的真正動機,或者可能她本來就沒有動機。

(三)講西遊記的故事。除了培養學生對《西遊記》的喜愛外,沒有其它的作用,理由與上面同。

(四)“緊扣課文的性格特點”說孫悟空。如此性格特點,沒有人會說。孫悟空的形象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僵化,意義一再縮水。

(五)看flashu動畫,演講“假如我得了孫悟空的神通”。

(六)唱《猴哥》。

“多媒體情節”再次擡頭,由於前面對孫悟空的認識(美猴王的“三美”與“三性”)是教條乃至錯誤的,這裏的演說與歌唱就是言不由衷的。可憐的孫悟空此時成了教師道德說教的工具了。整堂課師生的言語在虛假與淺薄中滑行。學了《美猴王》後,你說孫悟空的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是變得豐滿了還是單薄了?

我們還可以從整體上看看這一大板塊的教學內容。我們識別它們是否正確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一)若把前面的內容當作主體內容,後面的是延伸或拓展的內容,那我們看看透過後面部分的學習,有沒有加深了學生對前面內容的理解?本案例中,教師的確也有這樣的意圖,比如叫學生邊看錄象邊思考美猴王的性格特點,緊扣課文的性格特點評點孫悟空等,但由於前面結論的荒謬,加上背離了常態,這樣,就非但沒有效果,反而有負面作用。因此,我們說,儘管這部分老師歸之爲“體驗感悟”,但這樣的體驗卻與教師前面的教學內容無關!(二)若把後面部分當作獨立的人文教育,即“學習美猴王的聰明勇敢,有膽有識”,抒發對猴王的喜愛之情,那麼這裏的好些行爲是有效的,比如畫畫、唱歌、看多媒體等,但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有很多,這樣的方式到底語文的東西有多少,即如此是否真的培養了語文能力,提高了語文素養?音像、歌聲引起的體驗能不能替代文字想象的閱讀體驗?如果說前面部分老師頭腦中還有個小說三要素的話,那麼到這裏什麼都沒有了,凡與文章稍有關聯而又時髦的東西統統搬上,並且都冠以堂皇的理由。像“體驗感悟”、“想象”、“創新”、“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等等。但誠如前面所分析的,這樣的表述就好像“吃飯可以鍛鍊身體”一樣。

但遺憾的是,這種拿新課標來貼金近似作秀的課在目前還是很有市場的,我們在許多公開的場合都可以看到這種課,以及聽到“專家”對它的溢美之詞,許多老師也被這種課浮華的表象所迷惑;許多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想的最多的可能是這堂課如何“出彩”,如何的與衆不同。現實中也的確這樣,同樣一偏文章,十個教師,他們上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許多教師也往往拿語文是個性的、藝術的語文來爲這種現象辯護,但我們至少可以想想,若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而沒有一點共同的內容,那這個還叫語文啊?!就好像是面對同樣的病,若每個醫生開的藥都是沒有相同的內質的話,那他還具有專業水準嗎?語文是“課程的語文”,而不是 “個人的語文”!我們的教師絕不能以“課改”與“創新”等名義爲所欲爲!面對文字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樹立起課程意識,想想我們應該教什麼,爲什麼要這樣確定教學內容。王榮生教授說過,一堂好課的最低標準是教師應當知道自己在教什麼,包括1.教師對所教內容有自覺的意識,2.所教的是“語文“的內容,3.所教內容相對集中這三點。⑧這是我們許多教師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