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語言家教案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家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語言家教案

大班語言家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詩歌《家》

作品:

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

密密的樹林是小兔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魚的家,

美麗的花兒是蝴蝶的家,

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

《家》這首詩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將幼兒熟悉的小動物,創編成詩歌。把天空想象是白雲的家,樹林是小兔的家、草地是小羊的家、河水是小魚的家、花兒是蝴蝶的家。使幼兒瞭解了小動物的“家”在哪裏,增加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在結尾用一句話“快樂的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家”。讓幼兒真實感受到幼兒園的快樂,幼兒園就是小朋友的家。這樣的結尾給幼兒有趣、有餘蘊的感覺。整首詩歌語句簡練明白,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於爲幼兒喜歡和接受。 我抓住幼兒喜歡小動物及上述幾個特點,設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把握詩歌的內在情緒。

2、學習表演,學習詞組(天空、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白雲、小兔、小魚、蝴蝶、小朋友)。

3、幼兒學習用美術活動的方式,再現詩歌的內容,鞏固詞組。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發音,熟練掌握詩歌內容,並會背誦。

2、透過配樂詩朗誦、插入圖片、表演、繪畫等方式,學習詞組。

活動準備

1、一幅背景圖,插入圖片和頭飾(白雲、小兔、小羊、蝴蝶、小朋友),每個幼兒一個紙片,配樂詩歌磁帶。

2、道具(天空、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

3、油畫棒、膠水、每個幼兒一幅背景圖(教學縮小的)。

活動過程

一、學習詩歌

我主要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含義、語言及畫面,弄清楚每段詩句中的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初步感受詩歌中的內在情緒。

(1)我以提問的方式,引出學習的內容,如:我問:“你們都有家嗎?喜歡自己的家嗎?今天我請你們聽一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叫“家”,你們仔細聽聽看,詩歌裏都說了誰的家,是怎樣說的。”

(2)我用富有感情的聲音朗讀一遍詩歌,給幼兒一個初步印象。

(3)再讓幼兒聽一遍配樂詩歌朗誦。

(4)以對話的方式,讓幼兒講出詩歌中的主要內容。我出示背景圖,讓幼兒觀察,我邊講邊出示插入圖片,幫助幼兒記憶詩歌。講到最後一句時,我速度放慢。帶領全體幼兒一齊說完,並插入圖片。

(5)我帶領全體幼兒朗誦兩遍詩歌,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幼兒,使幼兒感受到詩歌的內在情緒,能正確的朗誦。

(這個環節,我透過讓幼兒欣賞、感受、體驗、理解作品,同時藉助色彩鮮豔的插入圖片,既讓幼兒記住了詩歌內容,又爲幼兒學習詞組做了深深的鋪墊。)

二、學習表演詩歌,進一步學習詞組

這個環節採用表演形式,意在進一步感受、理解詩歌,學習詞組。

(1)我在教室中擺出“天空”、“樹林”、“草地”、“小河”、“花兒”、“幼兒園”道具,讓幼兒再次學習詞組。

(2)指導幼兒學習疊詞(藍藍的、密密的、綠綠的、清清的)。

(3)進行詩歌表演,進一步熟悉詩歌內容,學習詞組,感受詩歌的意境。

a:請幼兒在配樂詩朗誦中,自選頭飾,音樂停,將頭飾拿好,其他幼兒必須站在“道具”的後面。

b:請幼兒說出它們的詞組,如果說的正確,就能進行表演,否則,將更換角色。

c:幼兒在配樂詩朗誦中表演詩歌。

d:更換角色表演,要求同上。(5)進一步學習詞組

a:請扮演“白雲……幼兒園”的小朋友和扮演對應道具(天空……)的幼兒站在一起,逐句學習每句詩歌的詞組。

b:完整學習詞組。

(這一環節,我給幼兒提供場地、道具和頭飾,讓幼兒在表演中,記住詞組,幼兒的積極性很高。幼兒在表演中,我先讓幼兒學習部分詞組,再組織他們連貫,完整地學習。這無形中鞏固了幼兒學習詞組的興趣,幼兒學習詩歌、詞組都很紮實,效果很好)

三、遷移詩歌的經驗,鞏固詞組

這個環節,主要透過另一種活動形式,把幼兒從詩歌只能獲得的

知識經驗,用美術活動形式再現出來。鞏固詞組。

四、活動延伸

幼兒擴展想象,仿編歌“家”

教學反思

我選擇“家”這首詩歌,是因爲幼兒喜歡小動物,幼兒對他們的生活習性比較瞭解,整個活動的設計,我以啓發和誘導爲主,加之配樂詩朗誦,配備背景圖,插入圖片,幼兒戴上頭飾表演,學習詞組,最後粘貼“家”,並圍繞目標按三個層次有步驟的進行。活動過程中有欣賞、有學習詩歌;有學習表演、學習詞組;有將詩歌內容用美術活動形式表現出來。由於形式多樣,因而幼兒的參與意識強,學習的積極性高。尤其是讓幼兒進行詩歌表演,我給孩子提供的場地、道具、頭飾,讓幼兒在扮演中學習詞組,他們模仿小動物的動作特別優美,幼兒完全進入角色,既理解了詩歌內容,又將自己熔於角色之中,在角色中體驗,學習詞組。總之,詩歌“家” 的活動設計,由於自己選擇的內容是幼兒喜歡的、瞭解的、熟悉的小動物,加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的生活,我又爲幼兒提供了具體、豐富的材料,讓幼兒學習詩歌、表演詩歌、學習詞組,用美術活動展示詩歌的內容,讓幼兒結隊子組合,找朋友粘貼“家”。每個層次的安排緊湊、嚴密,環環相扣,互相銜接。幼兒可以說、可以表演、可以粘貼,他們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詩歌和詞組,既不枯燥,又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很好。

大班語言家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和表達畫面中人物特徵或喜好與動物間的對應關係。

2.嘗試用一段話來描述自己的特徵、喜好等與動物之間的相同之處。

3.體驗故事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感受小主人熱愛家人的情感。

活動重點:

理解和表達畫面中人物特徵或喜好與動物間的對應關係。

活動難點:

嘗試用一段話來描述自己的特徵、喜好等與動物之間的相同之處。

活動準備

圖畫書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師:你們平時在什麼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的小動物?都看到了哪些小動物?

今天姚老師帶來一個和動物園有關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看PPT,出示主人公,引起孩子的閱讀興趣。

師:看,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一個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小祥,和他打個招呼吧!

小祥想把自己最愛的家人也帶給你們認識呢!

三、閱讀圖書內容,理解人物與動物的對應關係

1、結合圖片介紹小祥的家人。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祥的家裏都有誰?你是怎麼看出他是爺爺的?小祥家有幾口人?其實呢,他的家裏有六口人,還有一個是誰呢?

師:告訴你們一個祕密,小祥的家其實呢,就是一個動物園。

2、結合PPT閱讀圖畫書。

(1)小祥:

師:你猜猜小祥是什麼小動物?爲什麼?

看PPT。

師:小祥是什麼動物啊?他喜歡做什麼。

小結:原來,小猴子喜歡的,小祥也喜歡。

(2)爸爸

師:這是誰呀?(這是我爸爸,龍太先生。其實呢……)

師:他會是什麼動物呢?爲什麼?

師:爸爸是什麼呀?他喜歡做什麼?

幼兒學獅子吼。

(3)浣熊、媽媽

出示浣熊圖片。

師:小祥家裏有小猴子,大獅子,還有什麼動物呢,你們認識嗎?

師:你們知道浣熊的本領是什麼嗎?你覺得小祥家裏誰最像浣熊?爲什麼?

師:誰是隻大浣熊?爲什麼說媽媽是大浣熊?

(4)爺爺

師:這又是誰呀?你覺得他是什麼動物?

看PPT。

師:爺爺是什麼動物?孩子們,你們有沒有像這樣坐在爸爸或爺爺的肩膀上看風景,那是怎樣的感覺呢?

(5)奶奶

師:接下來,小祥要向大家隆重介紹他的奶奶。

師:他的奶奶叫什麼呀?聽了這個名字,你覺得她是個什麼樣的奶奶?這麼愛漂亮、愛美的奶奶,可能是什麼動物呢?爲什麼?

師:奶奶是什麼動物呀?我們來看看她平時都是怎麼打扮自己的。

師:奶奶不僅愛美,而且還很愛小祥,每次回來都會帶很多好吃的給小祥。這樣的奶奶你喜歡嗎?

(6)妹妹

師:還有誰沒有介紹啊?你覺得妹妹是什麼小動物呢?爲什麼?

請幼兒上前介紹妹妹。

師:小祥說妹妹是什麼小動物啊?

師:妹妹是可愛的小白兔,總喜歡豎起耳朵聽別人說話。

3、出示全家的圖片。

師:你們喜歡小祥的家人嗎?小祥也很喜歡他們,他很喜歡觀察他們,所以纔會把他們說得這麼有趣、這麼準確。

師:聽,小祥還要對我們說什麼?

4、幼兒用“我叫…,是個…,其實呢…”,來描述自己,能用合適的詞語和連貫的語句表達自己和動物之間明顯的相似之處。

師:祥太的家是個動物園,其實呢,大班也是動物園,我也是動物園裏的小動物呢?想不想知道我是誰,聽聽我的介紹。

師示範介紹。

師:你是動物園裏的什麼動物?想一想,你說的這個動物,它有什麼特點和你一樣。

幼兒相互討論。

請幼兒到前面來介紹自己。

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

四、結束活動

師:孩子們,你是什麼動物,就用動作表現出來,讓我看看我們動物園都有哪些小動物。

師:讓我們跟着音樂動起來,一起去小祥家做客嘍!

跟着音樂離場。

大班語言家教案3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交流,瞭解槐花的基本外形特徵,感受槐花的形態美。

2、嘗試用圍繞花莖點畫的方法,繪畫出疏密不同的槐花圖。

3、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體驗水粉創作的樂趣。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重難點:

瞭解槐花的基本外形特徵,感受槐花的形態美。

嘗試用圍繞花莖點畫的方法,繪畫出疏密不同的槐花圖。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槐花若干、PPT製作、水粉顏料(白色、棕色、綠色、玫紅色、黃色)、調色盤15個、水粉筆每人兩支、毛巾12條、水桶12個、水粉紙若干、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播放PPT,引導幼兒觀察槐花並感受它的美。

1、分散欣賞槐花——近距離觀察槐花的外形特徵。

師:春天來了,許多花都開了,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花?你們聞到了什麼?讓我們走近來看一看。

槐花是什麼樣的?一朵朵的槐花長在了哪裏?它是怎樣生長的?一串串的槐花又是長在哪裏的呢?

枝條上除了槐花,還有什麼?葉子是什麼樣的?它是怎樣生長的?

教師小結:槐花白,槐花香,

圍着花莖來開放,

一串串,綠葉藏,

引來蜜蜂採蜜忙。

2、集體欣賞PPT——感知槐花的不同姿態與色彩。

師:週末樑老師還給槐花樹拍了一些照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仔細看一看,枝條上盛開的槐花有什麼不一樣?(密與疏)

這是什麼花?(紅槐花,比較少見)紅槐花是什麼樣的?

帶你們走進槐花林看一看,槐樹是長什麼樣的?

教師小結:槐樹都有着粗粗的樹幹,細細的枝條,一串串槐花從枝條上垂掛下來。

二、透過討論,探索槐花的繪畫方法,並提出繪畫要求。

師:你想畫一幅什麼樣的槐花圖,和你的同伴說一說。想一想我們可以用以前學過的哪個方法來畫槐花?

作畫之前,老師提幾點要求:

1、點畫槐花時,要注意:有些枝頭的花兒可以開的多一些,有些枝頭開的少一些,這樣畫出的槐花纔會更美。

2、可以和同伴合作繪畫,也可以一個人創作。

三、幼兒進行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展示幼兒的繪畫作品,引導幼兒相互學習與交流。

師:和好朋友介紹一下你的作品,你喜歡哪一幅槐花圖?爲什麼?

五、延伸活動:

告知幼兒關於槐花的祕密:槐花不僅可以觀賞,白槐花還可以做成好吃的美食。

清洗、整理繪畫工具及材料

和孩子一起把作品佈置到班級主題牆

大班語言家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稻草作畫,能夠利用稻草來爲小松鼠製作房子,體驗特殊的繪畫方式帶來的樂趣。

2.透過活動,知道稻草在生活中的廣泛用處。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剪刀、白膠、稻草若干、作畫紙和房子圖片、彩筆、稻草畫欣賞範例、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稻草,引起幼兒的興趣

1.觀看稻草

師:誰來告訴大家,這是什麼?你在哪裏看到過?(稻草)

2.師:收下來的稻子有什麼作用?師:稻穀進行加工成大米,大米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糧食。

3.師:稻穀可以加工成大米,那麼剩下的稻草它還有用嗎?它有什麼作用?

教師請幼兒講述稻草的作用,並對幼兒的回答作簡單的提煉和總結。

二、欣賞並感受稻草畫的美,嘗試製作稻草畫

師:稻草還可以用來畫畫,老師還從網上找到了許多漂亮的稻草畫。

1.欣賞稻草畫,激發幼兒製作稻草畫的興趣。

2.討論交流:怎樣製作稻草畫,引導幼兒觀察先畫邊框線、稻草的排列方向、長短的控制、排列的技巧等。

3.今天我們的小松鼠說天氣冷了,它需要一個家來擋擋寒風,我們就用稻草來爲它製作一座房子吧。

4.幼兒大膽嘗試製作稻草畫,在活動過程中,適當的給予幫助。

三、展示交流

1.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的作品。你用稻草做了一座怎樣的房子呢?(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你的作品合影留念。

2.引導幼兒討論交流創作的方法。展示幼兒作品,欣賞交流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活動建議:

1.活動第一環節要多引導孩子產生興趣。

2.在活動展示評價上可以從粘貼稻草的方法上多加引導。

活動反思:

透過觀察及談話,對我們農村田園的稻草有了大致的瞭解。對稻草作畫有了濃厚的興趣,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藝術鑑賞能力。

大班語言家教案5

活動目標:

1、認識書寫文字的田字格,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稱。

2、學習正確的執筆方法。

活動重點:

認識田字格

難點:

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稱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文字的家》、《找相同》、《描一描》、鉛筆、小兔、小雞、小狗、小貓圖片、田字格本

活動過程:

1、認識文字的家

(1)、出示田字格本,交流

“你們認識它嗎?在哪裏看到過?”

(2)、教師小結:這是小學生的寫字本,它叫田字格本。

“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幾排田字格呢?”

2、瞭解田字格的位置

(1)、教師將4只小動物分別放在田字格的四個格子裏

“小動物們在田字格的那兒?”(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個別幼兒放小動物,其他幼兒說說它們的位置

3、遊戲活動,鞏固對田字格的認識

(1)、幼兒在幼兒用書上找找文字的家

(2)、將相同的漢字連起來

(3)、在田字格里描一描

4、幼兒相互交流握筆姿勢,糾正錯誤的姿勢

大班語言家教案6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讓孩子感受到愛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