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文言文句式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三)

 2010考綱要求: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考試說明:對這些句式特點和詞類用法的考查,一般放在句子的理解和翻譯中進行。

一、倒裝句

(一)賓語前置

    概述: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充當介詞的賓語,賓語前置。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餘是以記之,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

第二、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置於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誌,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

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範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亞父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亞父面向南坐。”

    1、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

    〖例〗三歲貫汝,莫我肯顧。(《碩鼠》)

【析】“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例〗古之人不餘欺也。(《石鐘山記》)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見梁惠王》)

〖例〗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張衡傳》)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何”“安”“奚”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析】“何操”應理解爲“操何”。

〖例〗沛公安在?(《鴻門宴》)

〖例〗彼且奚適也?(《逍遙遊》)

〖例〗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介詞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着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

    〖例〗臆!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析】“誰與歸”應理解爲“與誰歸”。

4、用“之”“是”作標誌的賓語前置 

   〖例〗何陋之有?(《陋室銘》)  

〖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例〗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竊符救趙》)

〖例〗唯吾馬首是瞻。(《馮琬貞》)

(二)主謂倒置

爲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爲語言表達的需要。

〖例〗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例〗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赤壁賦》)

(三)定語後置

     1、中心詞十定語十者

〖例1〗求人可使報秦者。(《廉頗藺相如列傳》)

〖例2〗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劍》) 

     2、中心詞+之+定語+者

〖例〗馬之千里者(《馬說》)

     3、中心語+之+定語 

〖例〗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岳陽樓記》)

〖例〗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赤壁賦》) 

(四)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謂語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

    〖例1〗“將軍戰(於)河北,臣戰(於)河南。” (《鴻門宴》)

〖例2〗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張衡傳》)

〖例3〗“覆之以掌” (《促織》)

【析】即“以掌覆之”,應理解爲“用手掌覆蓋蟋蟀”。

〖例4〗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

〖例5〗申之以孝悌之義。(《孟子見梁惠王》)

二、判斷句

1、用“者……也”表判斷

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

    〖例1〗“陳勝者,陽城人也。”(陳勝是陽城人)(《陳涉世家》)

    〖例2〗“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是趙國的良將)

    2、句末用“也”表判斷

“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有時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

〖例1〗“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鑑》)

3、用“者”表判斷

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

〖例1〗“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例2〗包拯者,廬州人。

    4、用“……者也”表判斷

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

〖例〗“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5、用“爲”表判斷

    〖例〗“爲天下理財,不爲徵利。”(……不能說是設法生財)

〖例〗人爲刀俎,我爲魚肉。(《鴻門宴》)

    6、用“乃”表判斷

    〖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7、無標誌判斷句

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

〖例〗“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析】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例如: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辭》)

②汝是大家子。(《孔雀東南飛》)

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三、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係是被動關係,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爲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

    1、用“爲”表被動

     〖例〗“身死人手,爲天下笑者,何也?”(……被天下人嘲笑)(《過秦論》)

    2、用“被”表被動

     〖例〗“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屈原列傳》)

〖例〗“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

3、用“見”表被動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4、用“於”表被動(“於”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爲的主動者的作用。)

    〖例1〗“不能容於遠近。”(不能被鄰里所容)(張溥《五人墓碑記》)

〖例2〗“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

5、用“見……於……”表被動。

〖例1〗“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廉頗藺相如列傳》)

6、用“受……於……”的形式表被動。

〖例〗“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衆,受制於人。”(《資治通鑑》)

7、用“爲……所……”表被動。

〖例〗“(吳巨)偏在遠郡,行將爲人所並。”(《資治通鑑》)

〖例〗若屬皆且爲所虜。(《鴻門宴》)

【析】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有標誌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誌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無標誌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鑑》)這裏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又如:“兵搓地削。”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恕也。”(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這裏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此處的“見”有指代作用,譯爲“我”。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省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文言文中的第三稱代詞“之”“其”一般不充當主語,也是文言文中主語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年矣,而鄉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飢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有時一個複句或一段話中多處省略主語,這些主語並不一貫,即所指不是同一對象,在閱讀和翻譯時要注意。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在翻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的主語要補充出來。

    謂語是句子裏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對話而省略的。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後一分句省略了謂語“擇”。在譯成現代漢語時,被省略的爲主要補充出來。

    賓語的省略有兩種情況:省略動詞的賓語和省略介詞的賓語。如:“以相如功大,拜爲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這句話就省略了動詞謂語“拜”的賓語“之”。又如:“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這句話中省略了介詞“與”的賓語“之”。

在文言文中,介詞“以”“爲”“與”的賓語“之”往往承上文省略。在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動詞賓語或介詞賓語要補充出來。

    在文言文中,介詞“於”和“以”常被省略。如:“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張衡傳》)句中省略了介詞“於”。又如:“賜之彘肩。”(《鴻門宴》)句中省略了介詞“以”。譯爲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介詞也要補充出來。

(一)主語的省略

    〖例〗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例〗沛公軍霸上,(沛公)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例〗(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二)謂語的省略

    〖例〗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三)賓語的省略

    〖例〗民說之,使(之)王天下……

〖例〗以相如功大,拜(其)爲上卿。 (《廉頗藺相如列傳》)

(四)介詞的省略

〖例〗欲亡(於)趙走(於)燕。(《廉頗藺相如列傳》)

(五)介詞賓語的省略

    〖例〗此人一一爲(之)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例〗豎子不足與(之)謀。(《鴻門宴》)

 

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