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自相矛盾》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自相矛盾》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自相矛盾》教案

《自相矛盾》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詞,理解“誇口”“啞口無言”的含義。

2.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瞭解中國古代寓言的特點,滲透學寓言的方法。

4.透過說、問、演等活動,使學生在瞭解寓意的基礎上受到教育。

教學重、難點: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猜畫謎,激發學生學寓言的興趣。

2.引導學生透過發現,瞭解什麼叫“寓言”,滲透學寓言的方法。

二、初讀課文《自相矛盾》,學習生字詞。

1.請學生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

2.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讀文,進行反饋。

4.學習生字詞。

(1)讀詞:矛、盾、銳利、堅固、拿、賣、啞口無言

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變過程,幫助學生記憶生字,讓學生感到學漢字非常有趣,並指導書寫這個字。

②讓學生把“矛、盾”兩個字和“銳利、堅固”連起來說說,進行詞語搭配的訓練,鼓勵學生求異表達。

③用上“矛、盾、銳利、堅固、拿、賣”這些生字詞,圍繞課文內容說一、兩句話,進行連詞成句的句子訓練。

④透過選擇,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啞口無言”的含義。

三、再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懂故事的內容。

1.請一個人讀故事,其他同學說說他是用什麼語氣來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

2.有層次的指導學生用誇口的語氣讀一讀這兩句話,並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3.分角色讀故事,然後說說自己對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讀課文,說說自己爲什麼這樣看這個人。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1.圖示幫助學生理解、分析,透過文字對話,揭示寓意。

一個人拿矛和盾的圖

自相矛盾

我的矛 我的盾

銳利 堅固

什麼盾 什麼矛

戳得穿 戳不穿

五、透過表演,深化對寓意的理解。

1.創設情景,指導學生分角色全員參與表演。

2.有層次的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寓意,讓學生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受到教育。

六、延伸練習。

1.鼓勵學生根據本課內容提出問題,用“寓言百寶箱”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古代寓言的興趣。

2.根據學生的興趣,老師做重點知識的講解。同時,把知識卡送給學生鼓勵學生課後自學。

《自相矛盾》教案2

教材分析

《自相矛盾》是一篇精讀課文,它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現,一方面希望學生能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的寓意,同時希望能爲以後的古文學習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對於文言文學生雖不是第一次接觸,但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我希望透過註釋、字典及故事和表演讓學生理解故事的內容。

3.學生認知障礙點:因爲文言文在生活及教學中都較少出現,學生認知起來較爲困難,如何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懂、讀出其中的寓意是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會認字和5個會寫字。

2、正確朗讀《自相矛盾》,藉助註釋及字典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朗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簡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請學生嘗試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同時注意斷句。

2.指名讀生字、詞語。

3.教師範讀課文。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指名讀文章,講一講故事大意。

2.讀第一句話。提問:

從“楚人有鬻盾與矛者“你知道了什麼?怎麼知道的?

3.他是如何叫賣的?你知道了什麼?

①分別請學生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學生解釋句子大意。

②學生帶着理解讀一讀這兩句話,並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③指導學生朗讀句子。

4.人羣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在聽,更在想,於是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指名讀,談理解。楚國人的反映怎樣?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嗎?

5.那個楚國人爲什麼“弗能應也”?

6.說一說你對“自相矛盾”這個成語的理解?

他爲什麼要這樣誇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會想什麼?叫賣時的語氣、神態、動作是怎樣的?周圍的人聽會又會有哪些表現呢?

(四)生活中有沒有“自相矛盾”的時候呢?或者你覺得這個成語用在什麼情況下合適呢?想一想、交流。

(五)課堂小結

(六)拓展練習:讓學生演一演,情景再現,加強理解。

(七)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嘗試背誦。用現代漢語講一講這個故事給身邊的朋友或父母聽。

《自相矛盾》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文的生字,理解文中的新詞,能聯繫生活理解“自相矛盾”。

2.能把故事讀正確、流利通順,能用自己的概括講述小故事。

3.能讀懂《自相矛盾》,認識故事情節設計時的“突轉”技巧。

4.產生閱讀成語故事的興趣。

【課前閱讀五分鐘】

1.三字成語:緊箍咒、一溜煙、鐵公雞

2.四字成語:濫竽充數 自相矛盾 畫龍點睛 畫蛇添足。

3.五字成語:桃李滿天下 一物降一物 疾風知勁草。

4.六字成語:過五關斬六將 百思不得其解 迅雷不及掩耳。

5.七字成語:身在曹營心在漢 賠了夫人又折兵。

6.八字成語: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7.九字成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初識成語

1.剛纔我們讀的都是成語,你有什麼發現嗎?

2.成語是相對固定的詞組或句子,有的來源於:

①歷史故事。

②寓言故事。

③神話或其他傳說。

④古典文學作品。

我們再來讀幾個四字成語,圖文結合看看他們的來源。

(1)望梅止渴

(2)畫蛇添足

(3)嫦娥奔月

(4)學而不厭

3.翻開書,看看我們今天要學的三個成語,都是來源於……我們學過《一路花香》,知道寓言故事有個特點,一般會用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正因爲有這些相同點,這三個故事被安排在了一課當中——《成語故事》。

二、初讀故事,感知內容。

1.認認真真讀故事,把故事讀得正確、流利,遇到不理解的詞可以做個記號。讀完後,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故事,讀給你的同桌聽。同桌裁判一定要認真聽哦。

2.讀後學習詞語。

3.故事,故事,是以“事”爲中心的,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喜歡的那個故事嗎?

4.看,我們把小小的寓言故事讀得更“小”了,還認識了不少字。那麼下面的句子,你能讀正確嗎?

有個楚國人,賣矛又賣盾,只因太誇口,被人將了軍。

可笑是南郭,鼓腮吹假音,矇騙怕被抓,只好跑了人。

畫家張僧繇,牆壁畫龍身,逼真少神韻,點睛龍入雲。

讀完你發現了這些句子不但含有本課生字,還……

三、讀懂故事,把握情節。

1.故事再短,也是需要情節的,故事適合於口頭講述,也許沒有細膩的心理描寫、沒有繁複的景色描寫,但它一定有流暢的情節。即使它是來自寓言的成語故事,也有變化突轉的情節,靠着突轉變化的情節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先來看《自相矛盾》這個故事,用心默讀,用文中的關鍵詞【提示:這個故事是從()開始講的,因爲()故事就有了曲折,最終()。】

2.組織交流,深入認識

“誇口”是什麼意思?楚國人的話語中哪些詞是過分擴大誇張了?

指導朗讀。

圍觀的人“問”了什麼?師生對話,明白言外之意?修改楚國人的話語。

四、講故事,明道理。

1.講好這個故事關鍵在於把握情節。回想情節。

2.如果把這個故事講給比你大的學長聽,你覺得跟誰講這個故事比較好。

如果把這個故事講個低年級的學弟學妹聽,你覺得要注意些什麼呢?

五、總結課堂,佈置作業。

1.剛纔我們一起讀出了故事情節的起點和突轉,讀出了故事的道理。你能自己讀讀《濫竽充數》《畫龍點睛》,找找故事情節,想想其中的道理嗎?

2.寫話。【格式:某某同學,我講給你講講《自相矛盾》的故事,因爲……所以我希望你明白:】

標籤:自相矛盾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