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微笑》小學教案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微笑》小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微笑》小學教案

《微笑》小學教案1

一、教學目的:

透過尋找最可貴的東西,讓學生重新審視自己,明確自身的不足之處。在主題活動中使學生知道微笑在我們生活中的力量,知道人與人之間應當和睦相處,從而學會如何與同伴交往,如何關愛他人。透過微笑教育,使學生加強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微笑面對自己,微笑待人,微笑面對困難、面對人生,進一步加強人文素養、道德修養。微笑,是一種美麗的心情,是一種堅強的意志,是一種人生的態度,是一劑拯救心靈的良藥,也是一座通向成功的橋樑。這次的班會活動要讓學生加強對微笑的認識,並落實到行動中,就從一個簡單而又真誠的微笑開始,來表達情感,傳遞友誼,傳播文明。

二、教學課時:1課時

三、時間:xxxx.12.20

四、地點:本班教室

五、教學內容:

(一)準備階段:

1、在班級中讓每個學生尋找自己認爲最寶貴的東西是什麼。

2、小組討論,確定幾個關鍵詞。

3、班幹部收集學生意見,開會討論並確定:最可貴的東西是微笑。

4、組織班幹部討論活動內容和形式。

(二)實施階段:

1、動員學生查找一些有關微笑的文章、格言、圖片。

2、班級交流有關微笑的文章,明確微笑的力量:可以化解仇恨、增強信任、加深感情,也可以使心情愉快,生活幸福。

3、收集相關圖片、音樂,從視覺、聽覺的角度強化學生對微笑的認識。

4、透過演講、朗讀詩歌、笑話、相互交流等形式進一步展開活動。

(三)具體過程:

1、匯入:

主持人:各位老師,同學,你們好!在這金色的十月末,我們迎來了高二學期第一次主題班會,下面大家一起來欣賞幾張圖片。(ppt放映),然後主持人以互問的方式點出主題--微笑。

2、播放一段視頻(調查節目)--“你習慣陌生人的微笑嗎?”,之後主持人簡單總結:生活中需要微笑。它就美在簡單、自然、和諧。然後用ppt播放一些相關圖片。

3、由“自然”這兩個字引出下面的內容:請小組代表陸雯同學發言,交流可以反映“純真微笑”的文章:《多點純真,多點微笑》。同學發言完後,主持人簡單總結。然後放幾張圖片,讓同學們對純真的微笑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4、“純真的微笑”讓人想到童年逸事,也想到了那時很多有趣的遊戲,如捉迷藏、丟沙包等等。下面就來重溫一下小時侯的遊戲--矇眼畫笑臉。

規則:一次請四位同學,其中兩位分別幫他的同伴蒙上眼睛,並畫一個圈,然後另外兩位同學就開始畫。

5、大家設計的笑臉多種多樣,有些還挺有創意的。透過這個遊戲,希望同學之間加深友誼,進一步認識微笑的意義,在生活中能夠微笑着面對他人。在我們周圍有太多需要感激的人,下面就請另一小組的代表嚴正昊同學爲大家談談“感恩的微笑”。文章的題目是:《微笑》

同學發言完後,主持人總結:

主持人:我們應該感謝父母,感謝朋友,甚至那些不認識卻曾經伸手幫助過我們的人都值得感謝。

(放映圖片)

6、主持人:剛纔我們已經交流了微笑的方方面面,相信大家對微笑已有了更爲深入的瞭解,讓我們伴着背景音樂,聆聽詩歌:《我拾到你燦爛的微笑》,下面請楊海剛同學爲大家朗誦。

附部分詩歌內容:

就在詩風詞韻的相逢中,

我拾到你清澈的微笑。

那就把它飄到記憶的海洋,

每天用我思念的波光,

輕輕拍打成芬芳的海浪。

就在如歌行板的凝視中,

我拾到你美麗的微笑。

把它寫進我明亮清澈的詩行。

每夜用我青春的宣言,

稀釋你淡淡無言的憂傷。

7、大家聽了相關的文章、詩歌,也欣賞了相關圖片,對微笑應該有了更爲深入的認識,下面由主持人提問:你認爲微笑有什麼作用?接着大家紛紛發表意見:微笑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能夠加深人與人之間的友誼,能夠化解仇恨,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

8、在生活中,微笑的力量是很大的,所以我們不僅僅要微笑面對他人,更要微笑面對生活。雖然人生的道路上有不少坎坷,但是我們應該學會“堅強的微笑”,請朱晉晨同學發言,文章的題目是:《自信的微笑》發言完後放映圖片。

9、主持人:學會微笑面對困難,就需要某些精神,比如說“執着”,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段視頻--《阿甘正傳》。

10、請班主任老師總結:在這次的主題班會中,大家做了很多準備。在活動之前,大家討論主題並確定關鍵詞,同學們查找了有關微笑的文章、圖片等等。希望透過這次活動,讓大家更加清楚微笑的作用:它是和諧的紐帶,能夠化解仇恨,使心情保持愉快。我們的生活中需要微笑。希望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同學們能夠微笑面對他人,微笑面對生活,微笑面對人生。

結果:

透過主題班會的形式讓同學們明確微笑不僅能給人帶來愉悅,營造良好的心境,更能夠淨化人的心靈,使人與人之間多了寬容、理解、信任、支援、關愛。在活動中加強學生對微笑的認識,並鼓勵他們積極實踐,以真誠的心態傳遞每一份微笑。

《微笑》小學教案2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歌聲與微笑》

2、欣賞歌曲《愛星滿天》

教學目標

1、能自主學唱歌曲並設計歌曲的演唱情緒,力度等;合唱時聲部和諧、聲音優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劃分,並透過歌聲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

1、學唱歌曲並設計歌曲的演唱情緒,力度等;合唱時聲部和諧、聲音優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劃分,並透過歌聲表達出來。

教具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1、談話匯入

2、學唱歌曲

(1)聽一遍範唱錄音。

(2)討論歌曲的歌詞表現的是什麼內容?(師生共同討論)第一部分實際上只有兩句歌詞:“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歌聲與微笑架起了友誼的橋樑。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繪了“友誼花開遍地香”的情景。這首歌雖然短小,意義卻不小。

(3)隨教師的琴聲學唱第一部的歌譜,隨後全體學生共同學唱歌唱部分的第二聲部歌譜,應特別注意應“3-#5”處#5的音準。

(4)學唱第一樂段的歌詞,教學的重點在對聲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壓着唱,四拍的長音要唱夠時值。

(5)學唱第二樂段的歌詞,重點放在第二聲部(特別是最後兩小節)。

(6)二聲部合唱,最好是男女聲各有一半唱第一聲部,另一半唱第二聲部。

3、欣賞歌曲

(1)初聽《愛星滿天》的錄音。

(2)師生共同討論歌詞的含義,重點是“世界就是美麗的天空”“我們就是美麗的天空,顆顆愛心像滿天的星星”。

(3)復聽。

(4)劃分段落,並找出段落內相同或相似的樂句。

(5)再次欣賞,鼓勵學生輕聲地跟着錄音哼唱。

4、小結

5、課後作業

按照教科書的要求,要背唱《歌聲與微笑》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聲部),請同學們在課外多加練習,同時考慮爲這首歌曲創編集體舞的動作。

《微笑》小學教案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11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意外"造句。

3、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感悟桑蘭面對天大的不幸仍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桑蘭的語言、動作等細節的生動描寫,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

教具準備: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認識本課生字.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認識生字.

教學難點:

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1、師板書課題,生讀題。

2、問:讀了課題後,你想知道什麼?

3、師選擇板書。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輕讀課文,要求:

(1)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詞。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同桌透過猜字,記憶生字。

3、檢查

(1)出示卡片,"開火車"讀、齊讀。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瞭解生字的掌握情況。

(3)聯繫上下文,理解生詞的意思。

a、重點理解:

失聲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來。

劇痛:劇烈的疼痛。

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b、學生提,並當場解答。

4、生再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說了些什麼。

5、誰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麼?用筆畫出有關句子。並指名回答。

6、默讀課文,畫出表現桑蘭堅強的語句,再讀一讀。

三、小結

桑蘭面對如此沉重的打擊,"天大的不幸",爲什麼還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四、指導寫字

1、出示字,並齊讀。

2、指導,注意:

選:注意筆順。摔:注意右上的左右兩邊。

套:注意中間有三橫。療:最後一筆爲"豎鉤"。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意外"造句。

3、藉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感悟桑蘭面對天大的不幸仍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

抓住桑蘭的語言、動作等細節的生動描寫,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

一、複習匯入

1、聽寫詞語。

2、過渡:17歲的桑蘭爲什麼能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有什麼樣的精神呢?

二、精讀課文2-3自然段

投影出示:

桑蘭的美好人生剛剛開始,可她的後半生也許永遠要在輪椅上度過。

1、齊讀。

2、桑蘭的美好人生是什麼?自由輕讀第2、3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

3、畫出最能體現桑蘭人生美好的詞,有感情地讀。

4、"也許永遠要在輪椅上度過",這句話什麼意思?這對於桑蘭來說意味着什麼?

5、指導朗讀。

三、精讀4-7自然段

1、桑蘭是怎樣面對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輕聲讀第4-7自然段,找出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

指名讀最後一段。

2、再讀4-7自然段,畫出具體描寫"桑蘭這個堅強的小姑娘,她用無比的勇氣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貫的微笑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3、討論交流。

(1)出示:隊員們看到桑蘭的傷勢後都忍不住失聲痛哭,而桑蘭卻表現的怎樣?

指導用堅強的語氣朗讀,品味。

(2)每天上午和下午,醫生都要給桑蘭進行康復治療。

"康復"是什麼意思?用"康復"造句。當醫生給桑蘭進行康復治療的時候,桑蘭總是怎樣做?

指導朗讀。

(3)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桑蘭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飯了。但有誰知道,在這些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動作背後,桑蘭是怎樣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你覺得怎樣讀才感人呢?

四、小結並佈置作業

1、透過學習,我們認識了具有堅強不屈的意志品格的桑蘭大姐姐,她爲所有的癱瘓者做出了榜樣,也爲我們這些四肢健全的人做出了表率。

2、課後,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繼續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感悟桑蘭面對天大的不幸仍堅強不屈的精神和積極樂觀的態度。

教學重、難點:

抓住桑蘭的語言、動作等細節的生動描寫,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

一、複習匯入

默讀全文,完成填空。

桑蘭在她美好人生剛剛開始時,就發生了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然而她用( ) 的毅力,( ) 的精神,( ) 承受( ) ,贏得了海內外人士的敬佩。

二、仿照第4自然段,想象作文

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

(1)默讀,看看每一句話分別講了什麼?

(2)討論交流。

2、出示第5自然段,想象仿寫。

(1)指導朗讀。]

(2)請你在桑蘭的刷牙、穿衣、吃飯中任選一個,發揮想象,仿照第4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3、生想象作文,師巡視指導。

4、生交流、反饋。

三、作業

1、造句。

(1)康復--

(2)意外--

2、在下面句子中填上恰當的詞語。

(1)桑蘭忍着劇痛配合醫生,輕輕哼着樂曲。

(2)前來探望的隊友們失聲痛哭,桑蘭沒掉一滴眼淚。

(3)桑蘭是個堅強的小姑娘,她能微笑着承受一切。

板書:

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人生

天大不幸 堅強

微笑着承受

《微笑》小學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讀中對課文有個整體感受,關心文章中人物的喜怒哀樂。

2、學會15個生字,8個要求會認的字。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4、培養學生對課文中人物的評價能力。

5、能透過表演的方式把課文的內容表達出來,深刻理解課文所蘊涵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感。

2、培養學生對文中人物的評價能力。

3、深刻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思想。

三、教學難點:

讓學生能夠深刻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思想及價值取向。

四、教學準備:

課件、樹葉形的字卡(兩套一樣)及樹葉形的空白卡片。

五、教學時間: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首音樂,大家來猜猜這首歌的歌名。

2、播放音樂《你的微笑》,學生聽完後,讓學生猜猜歌名,有的學生可能會猜到是《你的微笑》。

3、對,同學們,我們剛纔所欣賞的那首歌的歌名是《你的微笑》。是的,生活中多一份微笑,便會多一份快樂。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篇關於微笑的文章。(在黑板上板出課文題目)

4、同學們,你們看我們今天所要學的這篇文章是《十二次微笑》,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會有什麼樣的疑問呢?

5、讓學生說出他們看到這個題目時的疑問,有的學生可能會問爲什麼會有十二次微笑,有的會問是誰的微笑(那好,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帶着這些疑問來默讀課文,並圈出你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字詞。)

二)、欣賞課文錄音:

1、學生默讀後,播放課文錄音,並要求學生注意聽聽他們在默讀中所遇到的那些不懂字詞的讀音。(這主要是創設情境,讓學生融入課堂中,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在學生聽課文錄音的同時在黑板上畫一棵樹的輪廓,並把樹葉形的生字卡貼在樹上。亦把空白樹葉形的卡片發給學生,讓他們在其上面寫下他們所不懂或不理解的字,再把字卡收回貼在樹上。

三)、學習生字:

以摘樹葉的形式來進行生字教學,即讓學生把他們會的生字卡片摘下來,並讓他們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解生字的拼音及其結構。對於所有學生都沒有去摘的生字卡片,師生一起學習其上面的生字。(這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有利於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亦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

四)、給生字找朋友:

老師把同樣的另一套生字卡貼在黑板的正中,叫學生給其生字組詞。

五)、說一說:

讓學生任選一詞說說其意思並以這個詞語說一句話。(這有利於學生平時習作語言的積累。)

第二課時

一)、舊知匯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十二次微笑》這篇課文的生字詞,亦初步瞭解了這篇課文的內容。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欣賞這篇課文。

二)、帶着問題品讀課文:

同學們,在這篇課文中詳寫了空姐的幾次微笑?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來讀讀這篇課文吧。(此時播放符合課文的背景音樂)

三)、賞析課文:

給學生講解課文的寫作順序及空姐的三次微笑,並要求學生注意空姐與乘客的不同表現,引導學生對空姐和乘客這兩位人物形象作出分析。並在講解每一次微笑的過程中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所講解的課文。

四)、設問賞文:

師:同學們,在第七段中,空姐爲什麼會覺得委屈呢?而她覺得委屈卻又爲什麼仍要對那位乘客微笑?而那位乘客臉色一變,同學們,你們說說那位乘客的臉色是如何變化的呢?小組可以討論一下。(這些問題的提出有利於激發學生研究課文的興趣)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只詳寫了空姐的三次微笑,從哪裏可以知道空姐有十二次對那位乘客微笑?

五)、配樂,分角色朗讀課文: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分角色朗讀這篇課文,老師讀旁白,女同學讀空姐所說的話,男同學讀乘客所說的話,好嗎?(播放與課文相符合的背景音樂)

(創設情境,有利於學生體味文中的情感)

六)、小組表演,理解課文:

要求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並以表演的形式來展現這篇文章的內容。(這種設計有利於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七)、情感昇華:

師:同學們,空姐爲什麼會對那位乘客微笑十二次?而那位乘客又爲什麼把投訴改爲表揚呢?

八)、小結:

師:是的,是空姐的真誠令她微笑面對那位乘客十二次,是她的真誠打動了那位乘客,是她的真誠贏得了那位乘客的理解與信任。平時,我們要真誠對待別人,要多點包容別人。(與此同時播放《你的微笑》,在音樂中結束本節課)

《微笑》小學教案5

教學分析:

演講稿是一種特殊的文體,它的針對性、可講性、鼓動性是與其它文體相區別的特點。優秀的演講稿是成功的演講的基礎,古今中外的優秀演講都有一篇出色的演講稿。本單元的寫作訓練重點就是演講稿的寫作,透過訓練,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演講稿寫作知識,具備初步的演講稿寫作能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學習演講稿的一般特點,透過活動培養學生作主題演講的能力。培養學生寫作演講稿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自主合作蒐集素材,培養學生獨立自己見解的心理素質。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學會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教學重點難點:演講稿的一般特點。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投放題目。

我們以前學過的普希金的名作《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師朗誦)。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鬱的日子裏需要鎮靜。相信吧,相信吧!快樂的時光終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向着未來,現在/卻時常憂鬱/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將成爲親切的懷念。

微笑着面對生活,當然首先就要具備這種豁達、樂觀、自信、進取的人生態度。本單元的“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是“演講:微笑着面對生活”。

二、寫前指導。

同學們,當我們聆聽了普希金那充滿激情與哲理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後,是不是內心也涌起一種衝動:也想把自己心中的話大聲地說出來呢?好,那就讓我們一起來,一起走上講臺,大聲地演講吧!

要進行一次成功的演講,首先要寫好演講稿。那麼,怎樣寫好演講稿呢?(小組討論,課堂展示,教師明確板書)

首先,我們要知道演講稿具有一般文章的共性,寫作時只要符合一般文章寫作的共同要求,同時再注意到它的自身特點就行了。它並不神祕,同學們寫作起來也不會很困難的。

其次,我們必須掌握它的自身特點。

一、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演講稿觀點鮮明,顯示着演講者對一種理性認識的肯定,顯示着演講者對客觀事物見解的透闢程度,能給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講稿觀點不鮮明,就缺乏說服力,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而且,演講之所以最容易激發聽衆的情感,使聽衆的思想爲之震動,精神爲之感奮,情緒爲之激昂,熱血爲之沸騰,就在於演講內容的鼓動性。因此,同學們寫作時要在表達上注意感情色彩,把說理和抒情結合起來。既有冷靜的分析,又有熱情的鼓動;既有所怒,又有所喜;既有所憎,又有所愛。當然這種深厚動人的感情不應是“擠”出來的,而要發自肺腑,就像泉水噴涌而出。

二、結構清楚,層次簡明。一般文稿主要是供人閱讀的,讀者有思考的餘地,在層次結構上可以跌宕起伏,曲折多變;在內容上也可以盤根錯節,錯綜複雜。而演講稿是口頭表達,演講語言稍縱即逝,聽衆對演講中每一句話的含義,幾乎沒有思考玩味的餘地,其結構特點是內容的內在聯繫與有聲語言動態交流的統一,注重有聲性。因此,演講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

三、語言流暢,深刻風趣。要把演講者在頭腦裏構思的一切都寫出來或說出來,讓人們看得見,聽得到,就必須藉助語言這個交流思想的工具。因此,語言運用得好還是差,對寫作演講稿影響極大。要提高演講稿的質量,不能不在語言的運用上下一番功夫。寫作演講稿在語言運用上應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要口語化。“上口”、“入耳”這是對演講語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說演講的語言要口語化。演講,說出來的是一連串聲音,聽衆聽到的也是一連串聲音。聽衆能否聽懂,要看演講者能否說得好,更要看演講稿是否寫得好。如果演講稿不“上口”,那麼演講的內容再好,也不能使聽衆“入耳”,完全聽懂。由於演講稿的語言是作者寫出來的,受書面語言的束縛較大,因此,就要衝破這種束縛,使演講稿的語言口語化。爲了做到這一點,寫作演講稿時,應把長句改成短句,把倒裝句必成正裝句,把單音詞換成雙音詞,把聽不明白的文言詞語、成語改換或刪去。演講稿寫完後,要念一念,聽一聽,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麼“上口”、“入耳”,就需要進一步修改。

(二)要通俗易懂。演講要讓聽衆聽懂。如果使用的語言講出來誰也聽不懂,那麼這篇演講稿就失去了聽衆,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意義和價值。爲此,演講稿的語言要力求做到通俗易懂。列寧說過:“應當善於用簡單明瞭、羣衆易懂的語言講話,應當堅決拋棄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外來的字眼,拋棄記得爛熟的、現成的但是羣衆還不懂的、還不熟悉的口號、決定和結論”。

(三)要生動感人。好的演講稿。怎樣使語言生動感人呢?一是用形象化的語言,運用比喻、比擬、誇張等手法增強語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爲具體,深奧講得淺顯,枯燥變成有趣。二是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增強演講稿的表現力。這樣,既能深化主題,又能使演講的氣氛輕鬆和諧;既可調整演講的節奏,又可使聽衆消除疲勞。三是發揮語言音樂性的特點,注意聲調的和諧和節奏的變化。

三、自主寫作。

中國科普作家高士其,在他23歲那年,因意外不幸,全身癱瘓,頭向左歪,口齒不清,兩眼發直,連飲食都困難。然而他的心卻沒有衰竭,沒有落淚,他以頑強的毅力寫了許多文章和詩。其中寫過一篇知識小品,題爲《笑》。殘疾者的“笑”,是何等堅強的表現,是何等令人敬佩不已。

海倫凱勒、張海迪等殘疾者又何嘗不是以笑容面對生活。因爲她們深知:生活不相信眼淚,未來的艱難路途需要自己去拼搏、去開創。

誠然他是悲哀的,在才考上英國的牛津大學的時候,竟然被告知患有不治之症。可是他卻並沒有因爲世界對他的不公平而沮喪,也沒有因此而放棄他最初的追求,和他的目標。他照樣好好地過,做該做的事,用微笑對待他的生命。即便是他只能在輪椅上度過他的餘生,手不能寫字。就這樣,他活過的歲數超過了醫生的預計,這就是力量,微笑的力量。

微笑,是一種弧度,是最優美的弧度。微笑,是一粒種子,可以長成參天大樹。微笑,是一片羽毛,溫柔得太不像樣。微笑,是一種力量,改變生活,改變命運,乃至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

列夫·托爾斯泰說:“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而沒有方向,就沒有生活,依靠或持撐這一切的是微笑。

成功與失敗都取決於微笑,100%的微笑+100%的機遇=200%的成功。

法國作家雨果說:“笑,就是陽光,它能消除人臉上的冬色。

課堂展示後學生按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四、合作交流同桌對換閱讀作文,互批互改。教師選取其中優秀篇目當堂展示。

五、佳品賞析學生朗讀優秀文章。

小的時候家裏窮,買不起漂亮的鞋子,遮擋不了我那雙奇醜無比的腳,每當我和小夥伴們一起遊戲時,他們便會指着我的腳竊竊私語:“呀!你怎麼長了雙鴨腳?”於是我恐慌,自卑。童年的我沒有歡笑。

我將自己與自卑一起隱藏,不再找小夥伴,是厭倦了他們,還是厭倦了他們鄙棄的目光,我不知道,也許都有。我更喜歡獨自一個人悄悄地漫步小樹林中,用那雙無遮擋的“鴨腳”一步步地走。

直到那一天,我遇到了他,一個告訴我樹林中除了白樺還有鮮花的人。那是一個夏日的黃昏,他獨自坐在林邊,微笑着望着遠方。我拖着那雙鴨腳小心翼翼地從他身過經過,生怕被他發現。“你好,又來了嗎?”他叫住了我,“啊?!啊?!又來了。”我慌慌張張地回答。“你每天都來,我坐在樓上看得見。”他微笑着告訴我。我擡頭看到林子那邊有一幢小洋樓。我想是他家的,那他該是一個富家少爺了,他肯定買得起漂亮的鞋子,這個念頭像幽靈般地在腦中閃過。我不敢看他的腳,還有他的鞋。我欲離開,他又叫住了我:“能陪我一會兒嗎?”“我——”我猶豫着。“看,那簇花多美。”他指給我看。“有花嗎?”我懷疑了。“是啊,在每一棵白樺樹下都有一簇小黃花,儘管小,卻看得出。”他朝我微笑着並告訴我。他的笑好美。我敢肯定:那種發自內心深處的.笑我是絕對沒有過的。他真是一個幸福的人,因爲他能笑!

我順着他手的方向看去,真的,每一棵白樺樹下都有一簇小黃花,儘管小,卻看得出。以前我總是仰頭看白樺,卻忽視了它們。

他興致勃勃地介紹起這種花的名字與特點,至今還言猶在耳:這種花的葉子可以說是千瘡百孔,因爲歲月在給予它陽光的同時,也給予了它傷痕。但陽光和傷痕都是生命的饋贈,它沒有理由拒絕其中之一。儘管它傷痕累累,卻依然開美麗的花。太陽沉下了山,天空遮了一層棕色的幕,是那種沉鬱的色彩。我得與他告別了。“你很美,我喜歡你。”他告訴我。我有點不知所措,從來沒人這麼告訴過我。“我羨慕你,你有一雙這麼堅實的腳。”他笑了,還是那麼美,我下意識地低下頭,看到了自己的鴨腳,也看到了兩隻空空的褲管,沒有我想象中的漂亮的鞋子!“少爺,該開飯了。”估計那是他的傭人來喊他回去了。那人過來推着他的椅子,那原來是一把特製的輪椅,輪子藏在椅腿中,沒有椅背!

他給了我那天的最後一個微笑,然後離去。我大聲告訴他:“我也喜歡你,你的笑好美!”“從來沒有人這麼告訴過我,謝謝你!”他大聲喊着。傍晚的景緻好美!我從此便喜歡起這棕色的天空,棕色的回憶!

很多年過去了,我已能買得起漂亮的鞋子,我的鴨腳也已治癒,我卻喜歡回憶有鴨腳的日子,因爲那些日子裏,他都陪着我看夕陽,看日落,看棕色的天,看黃色的花,講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故事與傳說。

《微笑》小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知道微笑是尊重別人的一種表現,體驗微笑可以給別人帶來好心情,也可以給自己帶來好心情。

2、培養學生良好的體態語言。

活動準備:

1、各個職業微笑的課件或圖片,禮儀兒歌課件。

2、人手一面鏡子。

3、歌曲音樂《表情歌》。

活動過程:

一、 匯入活動。

1、師幼互相問好!

2、複習歌曲《表情歌》帶入

師:歌曲裏邊同學們唱了好幾種表情,我發現有的表情非常好看,你覺得怎樣的表情看起來讓人覺得舒服?(笑眯眯)

3、師幼互動玩“變臉遊戲”讓學生感受不同表情帶給自己的不同心情。

師:接下來老師和你們玩個遊戲,想不想玩?那就請同學們和你旁邊的一個同學們手拉手,找個舒服的位置站好。

師:那我們現在聽老師的指揮,我說什麼表情你們就做什麼表情,好,準備開始,生氣(着急、開心、大笑、難過微笑……)

(師說各種表情學生做相應的動作)

4、討論:不同表情帶給自己什麼樣不同的感覺?哪種表情讓你感到愉快?區別大笑與微笑。

師:好,謝謝同學們,請回到座位,我看看誰坐的最漂亮。

師:同學們,我們剛纔玩了表情的遊戲,我們有很多很多的表情,都是什麼表情呢?(生氣、着急、開心、大笑、微笑)我們在大笑的時候有什麼感覺?(開心、好像吃了棒棒糖)

“你們最喜歡什麼表情?”“爲什麼呢?(學生自由回答)

師:郝老師最喜歡的是微笑的表情。

剛纔同學們說大笑讓人感覺很開心,微笑也同樣讓人感覺很開心,不過,大笑和微笑是不一樣的,微笑是沒有聲音的,大笑是有聲音的,那我們跟人初次見面時應該選哪種笑呢?(選擇微笑)很好,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微笑的表情。

二、觀看圖片,學習微笑

1、請觀看各個職業中的人們微笑的圖片(逐一出示圖片)

2、教師提問:他們是幹什麼的?他們的表情是怎樣的?你喜歡他們的表情嗎?爲什麼?

小結:微笑給人的感受是開心愉快,有禮貌,能給自己和別人好的心情。因此,我們面對他人時要微笑。

3、練習微笑

(1)師:同學們,我們剛纔看了這麼多的微笑,都感覺很溫暖,很開心,很快樂,很可愛,很美麗。既然微笑給我們帶來這麼多好的感覺,我們也來練習一下微笑,(給每個同學們發一面小鏡子),在小鏡子裏面看到誰呀?(自己)那我們來練習微笑吧。

討論:怎樣的笑是微笑?(嘴角自然向上彎曲,眼睛充滿笑意。)

(2)把你的微笑送給你的朋友,(和旁邊的同學們互相微笑)看誰笑的最漂亮。

(3)我請幾個同學們上來把微笑送給同學們。(請學生上前展示微笑)老師把他最美的笑容照出來。

三、結束活動:微笑SHOW

1、師:同學們笑起來真好看,讓我們一起來把微笑送給所有的人,好嗎?(學生上前排好隊微笑,師給學生“照相”)

2、請同學們跟着音樂一個跟着一個展示自己最美的笑容。

(學生展示自己的笑容,老師給笑得最漂亮的學生掌聲鼓勵)

3、師引導學生在展示微笑時說:“我把微笑送給你”。

4、學生跟着音樂的節奏,帶着微笑的表情離場。

《微笑》小學教案7

設計思路:

根據我班學生的特點,他們對直觀的、形象的事物比較容易接受,故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我先是出示幾張不同表情的小孩臉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微笑的親和力,接着透過照鏡子,使每個學生都欣賞到自己的微笑,從而得出微笑的你比不笑的你更加耐看,然後透過同學之間微笑和對客人老師微笑,知道微笑是一種友好、一種熱情,特別是兩個錄像(《問路》、《“指揮家”的風采》)的片段,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微笑的作用和魅力,從而使學生樹立“你行,我也行”的信念。

最後一部分跳邀請舞的設計,則是爲了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考驗我們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有了那樣的一份自信,有了那樣的一份勇氣,是不是真的達到了我所希望的那個目標。

教育目標:

1.認知:透過教育,使學生認識到微笑的作用很大。

2.情感:透過微笑教育,使學生對自己有一份自信,樹立“你行,我也行”的信念。

3.行爲: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微笑面對自己,微笑待人,微笑面

對困難、面對人生。

教育重難點:

重點:認識微笑,學會微笑。

難點:用微笑樹立自信,用微笑解決困難。

準備工作:

錄像帶、磁帶、圖片、詞卡、鏡子、橡皮筋、微笑章等。

教育過程:

一.激發興趣,出示課題

1.導語:今天,老師請來了4位朋友,小朋友想不想認識他們呢?可是,這4位朋友不知道爲什麼原因,有的面無表情,有的在生氣,有的還在哭呢!

2.投影儀出示四張表情圖

問:這四位朋友中,你們最喜歡哪位朋友呢?爲什麼?那我們根據這位朋友的表情,給他起個名字,好嗎?

3.板書:微 笑

二.認識微笑,學會微笑

〈一〉照鏡子

1.老師:小朋友都說這位朋友在微笑,是他臉上什麼特徵使你看出他在微笑呢?

2.導語:那我們小朋友會不會微笑呢?老師要讓每位小朋友欣賞自己的笑,相信微笑着的你會比板着臉的你更漂亮、更好看。

3.生逐一照鏡,師一一評價

〈二〉 同學之間微笑

1.導語:同學們的微笑都很甜,微笑使你們看上去都很美,同學之間互相微笑,還會使我們更加團結,更加友好,更加和睦。

2.板書:友 好

3.同學之間互相微笑,師點評。引申

〈三〉 對老師微笑

1.導語:我們不僅同學之間要微笑,對待老師,對待我們認識的人,我們也要獻上我們最甜、最熱情的微笑。

2.微笑着對客人老師說:“老師好”“老師,我愛您”

3.板書:熱 情

師結:相信,同學們的微笑一定讓客人老師感受到你們的熱情,老師們會因爲你們的熱情而更加喜歡你們!

師引申

〈四〉觀看錄像小品《問路》

1.導語:微笑,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非常的重要,有時,它還會幫助我們做好多事情呢!

2.觀看錄像《問路》

3.看後討論:兩位小朋友同樣是問路,第一個有沒問到路?爲

什麼?第二個有沒有問到路?爲什麼?

4.板書:禮 貌

師結:微笑,是一種禮貌的表現,特別是當你請求別人幫助的時候,你的微笑就是你的好朋友,它會幫你的忙,會幫你解決問題。

〈五〉 遊戲《跳橡皮筋》

1.導語:小朋友,下課後,你們一般會做些什麼遊戲?遊戲時,你感到開心嗎?

2.跳橡皮筋

3.給笑得最幸福的同學發“微笑章”

4.板書:幸 福

師結:你們的微笑,讓老師感到你們很幸福。引申

〈六〉 觀看錄像《“指揮家”的風采》

1.導語:有這樣一位大哥哥,他是和我們一樣的朋友,他作出的成績可真大,他得到的獎盃也很多,還好幾次出國表演呢!小朋友想不想認識他呀?

2.生觀看錄像

3.師:錄像中的這位大哥哥小朋友認識嗎?他的名字叫周洲,你們覺得他指揮樂隊的時候樣子瀟灑嗎?他笑了嗎?他的笑,是一種成功的笑,是一種自信的笑。

4.板書:自 信

它代表着:你行,我也行!

讓我們也一起大膽地說:你行,我也行!

三.跳邀請舞,樹立自信

1、 與老師共跳邀請舞。

2、 與客人老師留影,永記這美好的時刻。

3、 微笑着與客人老師道別,同時響起《歌聲與微笑》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