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8的加法》及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優秀數學教案《8的加法》及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8的加法》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學習得數是8的加法,會看圖或按所出物品列算式。

2、進一步理解加號、等號的含義。

3、體驗共同遊戲的愉悅。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準備:

1、教具:

(1)圖片:小鳥、小貓、小兔、小孔雀各8只

(2)森林圖片一幅

2、學具:小雪花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做《手指操》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教師:"孩子們!(哎!)我們一起來做做《手指操》好嗎?(好)伸出一雙小小手,一起做做手指操;握拳張開好放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張開雙手左右擺,三、二、三、四、五、六、七、八,四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擺小雪花片,複習8以內數的組成

1、教師說出8以內的數,請幼兒在籃子裏取出相應的小雪花片,並把它分成兩部分。(幼兒操作)

2、請幾個幼兒起來把自己是怎麼分的告訴大家,看看他分得對不對,分對了的給以鼓勵,同時教師把小朋友分的結果用組成式表示在黑板上。

3、請全體幼兒讀一讀這些組成式。

4、教師告訴幼兒爲了不遺漏,分的時候應該掌握一個規律:按左邊少一個右邊就多一個的方法來分這樣不容易漏分,如把8分成了1和7,按左邊多1右邊就少1的規律來分,就是8可以分成2和6,3和5,4和4,5和3,6和2,7和1

三、教師以許多小動物聚集在森林裏慶祝"6.1"兒童節的形式教幼兒學習8的加法教師出示森林圖片,告訴幼兒:"孩子們,這是美麗的大森林,今天森林裏可熱鬧啦!許多小動物都聚集在這裏慶祝六、一兒童節,它們要爲小朋友表演節目,慶祝小朋友的節日小朋友高興嗎?(高興)

1、下面請看小動物們給我們帶來的第一個節目《小鳥在歌唱》

(1)出示1只小鳥,又飛來7只小鳥,問一共有多少隻小鳥在唱歌?(8只)問:你是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減法)列式:1+7=8,根據加法的交換規律,交換兩個加數得數不變。誰能列出另外一道算式?(抽幼兒列式:7+1=8。)

(2)請幼兒齊讀算式1+7=8,7+1=8

2、請看小動物們給小朋友帶來的第二個節目《小貓捉老鼠》

(1)出示2只貓捉老鼠,又來了6只貓捉老鼠,問:現在舞臺上一共有幾隻貓在表演《貓捉老鼠》?(8只)你是用什麼方法計算出來的呢?(加法)列式:2+6=8,看到這道算式,你還能列出另外一道算式嗎?(抽幼兒列式:6+2=8)

(2)請全體幼兒齊讀算式2+6=8,6+2=8

3、下面是可愛的小兔子給我們帶來的節目--歌表演《小兔子乖乖》

(1)出示3只小兔,後來又跑了了5只小兔,問一共有幾隻小兔在表演節目?(8只)你是用什麼方法計算出來的?(加法)列式:3+5=8,你還能列出另外一道算式嗎?(抽幼兒列式:5+3=8)問:5在這裏表示什麼?3在這裏表示什麼?8呢?

(2)全體幼兒齊讀算式3+5=8,5+3=8

4、漂亮的小孔雀聽說小朋友的節日快到了,也趕來了,它也要爲小朋友表演節目,請看小孔雀給小朋友帶來的節目《孔雀開屏似彩霞》

(1)出示4只小孔雀表演孔雀開屏,後來又來了4只小孔雀,問現在這裏一共有幾隻小孔雀在表演節目?(8只)問你是用什麼方法計算出來的?(加法)幾加幾等於8?(4+4=8)它們這幾個數分別在這裏表示什麼意思?(抽幼兒回答)(齊讀算式)

(2)請幼兒齊讀得數是8的加法算式。

四、遊戲《湊數》,複習鞏固得數是8以內的加法玩法:教師出示一個數字,要求幼兒仔細看清楚老師寫的是幾,然後教師說出一個數字,幼兒也說出一個數字,要求教師說的數字和幼兒說的數字相加的得數是教師出示的這個數。如:教師出示數字8後說:"我出1,你出幾?"幼兒說:"你出1,我出7,教師:1+7=?幼兒:1+7=8(遊戲反覆進行)

五、教師總結活動情況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學習8的加法是大班下學期的內容,大家都知道數學本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在教學中容易讓孩子覺得枯燥、乏味,從而影響到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而《綱要》中明確指出: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夠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在這一精神的指導下,我構思了本節數學活動,是抽象的概念與具體的實物產生聯繫,不僅將一般的認識遷移到具體的事物上,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繫,擴大認知面,而且對開拓孩子思維,培養思維的準確性及激發學數學的興趣也極爲有益。

一、遊戲匯入:“猜水果”

今天,動物王國要舉行動物運動會,想邀請小朋友們一起參加。你們願意嗎?幼兒們都很喜歡,哇!原來小動物們還給我們準備了一些水果。瞧!這裏有兩籃水果,一籃蘋果,一籃梨,這兩籃水果的數量合起來是8。一籃蘋果,一籃梨,蘋果有1梨有幾?這裏我採用集體回答或個別回答的方式,隨機追問:你們是怎麼猜到的?引導幼兒複習8的分合,幼兒已經有了8的組成以及7以內加減法的基礎,所以,基本上全部都能回答出來。

二、核心過程:學習8的加法。

本節課並不難,但一定要操作與圖示結合起來,給幼兒以直觀的認識,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新知在有趣的活動中內化,讓幼兒體驗、感悟知識的來源,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到數學的樂趣,並掌握領會學習的方法。走着走着,它來到了一片草地,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看到了什麼?原來小豬正要去參加動物運動會,走着走着,它來到了一片草地,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看到了什麼?(依次出示圖片),原來有幾個,又來了幾個,現在一共有幾個?這裏要求幼兒觀察圖片,說出相應的算式,並且說一說算式中各個數字的含義。

三、操作活動:小豬投籃

運動會馬上就要開始了,小豬來到了籃球館參加投籃比賽,看看它的籃球上有什麼呀?籃筐裏有什麼?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先算出每個籃筐中算式的得數,將得數是8的籃筐和小豬的籃球用線連起來)透過多種遊戲引導幼兒看圖列出算式,學會用8的組成和分解計算8的加法,這裏面需要注意的是好多幼兒把圖連的'像蜘蛛網一樣的,再三強調的要求不能線亂在一起,一定要注意好線的走向,不然的話自己的都會搞不清楚。

這節課下來,我也有幾個點思考:

1、如何關提高老師上課提問的有效性,爲什麼問題總是要問過好幾遍之後幼兒才能回答。

我的幾點心得:

1、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地思考問題,並逐步加以解決,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問應體現層次性,發展性的原則,並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分層提問,逐漸加深層次,體現有效教學促進幼兒的發展。如在“樹葉分類”的數學活動中,教師先提問:“黃樹葉和綠樹葉想回家,怎麼辦?請你們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家。”在幼兒按顏色分類的基礎上再提出問題:“黃樹葉家中,它們想按形狀住在一起,你能幫他分一分嗎?“幼兒根據問題按樹葉形狀完成了分類後。教師又提問:“你們能按樹葉的大小再把樹葉分一分嗎?”於是幼兒又進行了第三次分類。透過教師層層設疑提問,使幼兒的每次的活動都有不同層次的目標,引發幼兒不斷地嘗試探索,不僅滿足了不同層次幼兒的需求,又使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體現了學習的主動性。2、從活動入手,發展孩子的注意力。

2、數學來源於生活,與生活密切聯繫,知識水平的提問讓幼兒回憶所學知識,在已有經驗水平上探索發現,如在數學活動“認識時鐘”中,教師出示沒有針的鐘面,問問幼兒:“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鐘面上少了什麼?”讓幼兒回憶生活中見到的鐘的主要特徵,促使幼兒回憶、思維,讓孩子把生活中的已有經驗挖掘出來,調動孩子的已有經驗。在此基礎上,孩子能探索發現,提升經驗,進一步瞭解三根針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