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2020年幼兒園清明節教案(通用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0年幼兒園清明節教案(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2020年幼兒園清明節教案(通用5篇)

幼兒園清明節教案1

清明節的風俗很多,一般的人們會放風箏、插柳等,今天我們要講解的是清明節盪鞦韆,盪鞦韆大家都知道吧?透過本次幼兒園教案讓孩子們學會盪鞦韆,並認識清明節盪鞦韆的意義,讓清明節的意義更深入孩子的內心。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勇敢精神,增進其身心健康;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

2、讓幼兒瞭解鞦韆的來歷。

活動準備:在幼兒園內用木頭、繩子、踏板架一牢固的鞦韆,“熊貓盪鞦韆”的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熊貓盪鞦韆”的掛圖,引出課題。教師邊出示掛圖邊問:“小朋友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嗎?”(清明節)

“節日裏,動物園裏的小熊貓也玩起了有趣的遊戲,它們在幹什麼?”(盪鞦韆)

2、介紹鞦韆的來歷。

讓幼兒知道鞦韆是我們的祖先借以攀樹取食和避獸宿息的一種工具。後來演化爲鞦韆活動。

3、介紹鞦韆的玩法,引起幼兒的興趣。組織幼兒盪鞦韆。

①兩手握繩,坐或站在兩繩之間的橫板上。

②當站着蕩時,兩腿併攏,並屈膝前蕩;坐着蕩時可有人在後邊將鞦韆上的人往前推。

③要求幼兒排成一路縱隊站在一旁,每人蕩2—3分鐘,蕩過的小朋友站至隊尾。教師邊指導邊表揚表現勇 敢的小朋友,鼓勵膽小的幼兒。

4、命題畫:“小猴盪鞦韆”。

畫出小猴盪鞦韆的各種姿態。

總結:鞦韆,古字兩字均有“革”字旁,千字還帶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繩而遷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爲了獲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最早稱之爲“千秋”。傳說爲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

幼兒園清明節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四季輪換,感知清明是春天的節日,產生進一步探索瞭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

2、喜歡古詩、古畫等一些表達方式,在欣賞與體驗中加深對我國節日文化的瞭解與喜愛。

3、瞭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活動準備

清明上河圖複製品、有關清明照片

活動過程

(一)猜猜講講,理解四季輪換。

1、演示畫面一,看到這個圖形你想到了什麼?

小結:一年從1月開始,從12月結束;新的一年又從1月開始,從12月結束。

2、演示畫面二,現在,你們又想到了什麼?

小結: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們從春天開始,然後經過夏天和秋天,緊接着是冬天,這之後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節就是這樣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畫面三,前些時候我們在日曆上發現了一些節氣,想一想,她們可能會在什麼季節?

4、小結:一年從春天開始,過了立春,是驚蟄,過了春分,是---,過了大寒,又是立春,節氣能告訴我們季節的變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現在我們處在什麼季節?

2、春天裏除了有立春、驚蟄、春分這些節氣,還有哪些節氣?(引出清明)。

3、從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麼意思?

4、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圖片,請小朋友來找一找,哪些與清明有關?幼兒分組商討。(再現與遷移已有經驗:詠柳、遊園不值、清明時節等古詩)。

5、小結:清明不僅是春天的節氣還是春天的重大的節日,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人們踏青到大自然的懷抱,享受着春天溫和的氣候和萬物甦醒帶來的歡樂,感謝先烈、祖先給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

(三)視聽欣賞,感受傳統藝術。

1、清明這個節日在中國古代就有了。中國古代的人不僅用文字、古詩記載了清明,還用繪畫的方式進行了記錄。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中國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名畫,你們想不想看看那時清明節的熱鬧場面?

2、幼兒欣賞《清明上河圖》。

3、提問:有什麼感覺或?(幫助幼兒簡單理解畫面內容)

4、教師朗誦古詩進行小結: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萬珠楊柳屬柳鶯。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教學反思

中班的孩子在進行看圖講述時,習慣看圖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體,特別是圖片所要表達的整體深層意義。

在進行活動《清明節》時,我就關注到孩子的這個特點,引導孩子學習看圖片,孩子們首先看到的是圖片最明顯的部分,圖片中心的牛以及牧童老人,於是我就讓孩子們說這個小朋友在牛背上幹什麼?注意觀察這個小朋友的表情動作,發生什麼事情呢?和老爺爺說什麼呢?你們在什麼時候也是做注意的動作呢?把這個問題解決之後,就能馬上明白,原來騎在牛背上的孩子給那位老爺爺指路呢。然後引導孩子和我一起朗讀《清明》。並再次觀看掃墓的圖片,提問孩子們圖上有什麼?人們在幹什麼?他們是什麼樣的表情?爲什麼是這樣的表情呢?孩子很快回答,圖上的人們在跪拜,但是孩子們並不是很明白爲什麼要去跪拜?結合圖片我給他們講解舉例人們是在特殊的紀念日子用鮮花表示自己對故人的懷念,我們國家把這樣的日子叫做清明節。並講述清明節的由來,引導孩子知道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節。

引導孩子繼續看左右下角的小幅圖片,與幼兒交談,清明節有哪些運動和飲食習俗?孩子們踊躍回答,有盪鞦韆,爬上,去動物園,放風箏等等吃雞蛋呀。與小朋友們繼續對話,家人怎麼懷念故人?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一起欣賞古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個活動孩子參與的很活躍,我也快樂的參與孩子們的描述。看圖講述就是要孩子學會關注整體,同時也要結合其他的圖片去發現圖畫背後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和孩子談話上

應該注意讓孩子們聽懂,能夠很快理解接受,而且要注意孩子的注意力的吸引,讓孩子想參與主動交談會正確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能夠引導孩子完成相應的活動目標。

在繪本活動中,要注意圖片在相應時間針對活動的重點,細緻的準備展示及講解、、、、。在活動重點的把握上,我還需要多思考,認真思考後的重點進行每個環節上的把握,努力達成繪本活動的'最終目標。

小百科:清明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段。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幼兒園清明節教案3

活動目標:瞭解清明節的習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活動準備: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清明節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麼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日裏,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二、介紹清明節

師:清明節是個什麼樣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人們都幹些什麼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你爺爺的爺爺你們見過嗎,他們都去哪裏了?(去世了)。他們去世以後,人們非常想念他們,就在每年的清明節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明節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三、清明節掃墓

到了清明節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你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現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透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你很想念他們)

四、清明節的習俗

透過播放課件,瞭解一些清明節的習俗。

五、小結,結束

清明節的習俗可真多,有獻花、送食、植樹、盪鞦韆、放風箏等。那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呀,你們可以讓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們去掃墓、踏青、春遊,並拍下一些照片來帶到幼兒園,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麼過清明節的,好不好?

活動反思:

在設計這節活動時,我一直在考慮用不用告訴幼兒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但經過和大家的討論研究,一致認爲小班幼兒很多的都沒經歷過掃墓,並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爲,我們應當還給幼兒一個純淨的心靈,不該知道的就不要讓他們知道。在整個活動中,我以談話法爲主要活動方法,透過幼兒的討論、已有的社會經驗及觀看視頻,從而使幼兒瞭解清明節的習俗和表達對親人思念的方法。每個環節環環相扣,幼兒興趣很高,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但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清明節習俗課間的時候沒有對一些習俗進行簡單的講述,只是一遍而過,效果不太明顯,幼兒記憶不深刻。再來,如果時間充裕,可以自制簡單的花朵,風箏等,既環保,又可以加深記憶,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幼兒園清明節教案4

一、指導思想: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時,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幼兒園小班清明節活動策劃。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透過製作清明果,瞭解清明的習俗;透過親子游戲瞭解春天是播種的好時節,瞭解傳統風俗,鍛鍊身體,從而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二、活動主題:

製作青果,感受春天。

三、活動目的:

1、瞭解清明節的來歷習俗,感受清明節的氛圍。

2、瞭解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

3、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四、組織成員名單

1、策劃組組長:

會長成員:

組織委員、宣傳部長

會務組組長:

財務部長成員:

2、做好各類物資的準備和管理工作;對製作清明果、運動會現場進行佈置。

3、遊戲組組長: 成員:職責:

按規程要求接受運動員報名;組織好遊戲項目,規劃方案《幼兒園小班清明節活動策劃》。

4、農具展覽組組長:朱老師成員:小班段各班老師

5、宣傳組組長:宣傳部長成員:

小班段家委會委員4個負責攝影。

6、安全組組長:

安全部長組員:

小班段各班園級家長委員

五、親子活動時間、地點:

擬定於4月2日上午8:40在幼兒園大操場進行

六、活動流程:

8:008:30幼兒入園,8:308:40到操場集中。園長講話會長講話親子操:

減肥操9:009:50製作清明果

1、製作前各自去班裏洗手。

製作清明果要求:美觀、有創意。

3、製作清明果30分鐘。

4、休息10分鐘10:0010:40親子游戲項目春耕規則:

以班級爲單位開展的接力賽,每班以家庭爲單位分爲兩組,一組在起點,一組在終點。家長和幼兒分別當大牛、小牛,各自手持跳跳袋、羊角球,一對大牛、小牛從起點一起跳至終點處,將遊戲道具傳給第二個家庭,來回依次進行,哪個班先跳完哪個班爲勝。運糧食規則:

以班級爲單位,兩個家庭爲一組,1號、2號家長運用籮筐把1號的孩子運到對面,然後把對面2號家庭的孩子運回來;再將籮筐傳給3號、4號的家庭,然後3號4號的家長又把3號的孩子運到對面,把對面4號家庭的孩子運回來,依次進行,先完成的班級爲勝。10:5011:30品嚐青明餜、家長吃青明餜比賽。

1、每班選出4名家長進行吃清明果比賽。

每輪4人,共4輪。

2、規則:每人吃5個,最先吃完的爲勝。11:30結束活動,下午請各位家長自行帶孩子到烈士陵園掃墓。

八、注意事項:

1、每人自帶製作青明餜的材料

2、由於活動需要,能在農村借到手推車、蓑衣、耙等農具的家長請下週一交給班級老師。

3、爲了方便活動,請孩子和家長當天穿運動鞋,家長負責孩子的安全。

4、一如既往,做好文明榜樣,保持場內清潔,做到文明觀衆,遵守良遊戲秩序。

幼兒園清明節教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古詩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象。

2、激發對古詩吟誦的興趣,初步學習按古詩的節律吟誦。

3、瞭解清明節人們踏春掃墓的傳統習俗。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5、願意積極參加活動。

活動準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VCD教材。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觀察講述,引起學詩興趣。

1、教師根據古詩講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圖片,提問,你在剛纔的故事裏,這張圖片上看到了什麼呢?(古時候的一個小孩,一個老人…)他們在幹什麼呢?(在問路,在說話…)天氣怎麼了?(下雨)

(二)觀看VCD片,觀賞體驗,感受古詩意境。

1、教師講解: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節,清明節人們都要幹什麼啊?(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小結:清明節是人們踏春掃墓的日子。

古時候,有一位杜牧的詩人,就在這天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3、教師播放VCD,請幼兒觀看。

4、問:剛纔我們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節發生了什麼事啊?

(請幼兒討論。)

5、向幼兒介紹那個老人就是行人,那個小孩就是牧童,剛纔看的那首詩呢,就是描寫行人向牧童問路的情節。

(三)教師朗誦,解讀詩句,幫助幼兒理解。

1、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請幼兒欣賞。

2、朗誦第二遍,請幼兒邊聽邊對照圖片內容。

3、教師請幼兒回答有沒有在詩歌中聽到什麼?

4、解讀其中的詩句,理解個別字詞“雨紛紛”、“欲斷魂”、“借問”、“遙指”,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容。

(四)學習朗誦,表達感情,幼兒感受古詩意境。

1、教師朗誦第三遍,請幼兒慢慢跟讀。

2、幼兒分組學念,感受古詩意境。

3、教師請幾個幼兒上來表演,教師在一旁進行指導提醒,注意表達合適的感情,輪流請幾批幼兒。

4、請幼兒集體朗誦1-2遍,進一補感受古詩意境。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延伸

1、請幼兒把學會的古詩在清明節來到時朗誦給爸爸媽媽等家人聽

2、在圖書區添設古詩圖書,引導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繼續感受古詩意境。